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 - 第690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雨柱听闻,脸上浮现出一抹谦逊的笑容,微微摆了摆手,语气平和地回应道:“哈哈,利小姐过奖了。生意嘛,也就是勉强维持,说起来也是运气好。早些年市面上做收音机的少,我们瞅准了这个时机,顺势而为罢了。”
    何雨柱其实并不想过多谈论自己的生意,商场的复杂远非常人所能想象,每一步决策都伴随着风险,竞争的暗流涌动,其中的压力惟有他自己心知肚明。
    于是,他不着痕迹地转动手腕,将话题轻巧地转移到利云珍所在的于仁公司。“利小姐,听闻于仁公司在业内声名鹊起,想必有不少独到之处,能否给我讲讲?”他端起酒杯,浅抿一口红酒,目光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
    两人在西餐厅柔和的灯光下,一边品尝着鲜嫩多汁、火候恰到好处的牛排,醇厚的红酒在高脚杯中轻轻荡漾,一边愉快地交谈着。
    利云珍妙语连珠,从公司的核心业务聊到团队的组建与磨合,何雨柱则不时提出问题,眼神专注。
    通过这短暂却深入的交流,何雨柱不仅对于仁公司的架构、运营模式有了更深入的洞察,还从利云珍的谈吐、见解中,对她这个人有了更多认识,发觉她在商业领域的敏锐与果敢。
    午餐时光悄然流逝,何雨柱与利云珍礼貌道别,步出西餐厅,外面阳光正好,他回到了自己的公司。
    第二天上午,股票经纪公司的工作人员依照约定,准时将前一天购买的一千股股票送达。
    在那个尚未全面迈入数字化的时代,股票并非如今常见的电子版,而是采用较为原始的纸质形式。
    这些纸质股票乍看之下,就如同一张普通的纸张,朴实无华。
    然而,仔细端详,便能发现其上精心印刻着公司的名称,字体工整且醒目,让人一眼便能知晓其归属。
    在名称下方,股票份额等关键信息也清晰罗列,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重要意义。
    通常,一张股票代表着 100股,成为投资者权益的直观体现。
    不仅如此,这张纸上还盖有证券交易所的印章,印章的图案精致复杂,彰显着官方的权威与认可。
    同时,遍布纸张各处的各种防伪标识,或采用特殊的水印技术,或运用独特的油墨印刷,从细微之处着手,确保了每一张股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使其成为投资者放心持有的宝贵资产。
    昨天下午,何雨柱思量再三,决定让利云珍帮他代买 1000股这类股票。
    当下的股票市场走势微妙,股价正处于相对高位,风险系数有所增加。
    何雨柱一贯行事谨慎,出于对资金安全与投资效益的综合考量,没有贸然投入过多资金,仅指示公司代为采购 1000股。
    需特别留意的是,股票交易有着特定的流程,并非在购买指令下达后就能立即完成交割。
    每日下午股市收盘休市,完成一系列清算流程之后,卖出方才会依规将股票正式交割给购买方,这期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不过,正常的交易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卖出方会遵循既定规则,通过专业渠道将其所持有的待售股票直接交付给证券交易所。这一交付过程有着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时间节点,以确保交易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然后,证券公司在收到证券交易所传递的股票信息后,会依据当时市场确定的股票价格,经过严谨的财务核算流程,为卖出方开具相应金额的支票。这张支票不仅是交易资金的体现,更是整个交易链条中的重要凭证。
    接下来,购买方会慎重选择一家资质良好的经纪公司,并向其下达交割委托指令。购买方需按照事先约定或当时市场形成的购买价格,将足额资金支付给经纪公司。这一支付行为同样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以保障资金流转的安全与合规。
    最后,经纪公司在确认收到购买方资金后,凭借专业手续从证券交易所取出购买方所指定的股票,并通过安全、高效的内部流转机制,将股票转交给购买方,至此完成整个股票交易流程。
    购买方需秉持谨慎态度,自行妥善保管购入的股票。在后续交易规划中,一旦购买方决定下一次出售这些股票,便需严格遵循证券交易流程,将实物股票完整无误地交给与之合作的经纪人公司。
    经纪人公司作为专业的交易代理机构,会依据购买方的指令,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操作技能,代表购买方在合规的交易平台上进行股票的出售操作。
    基于常见的交易时效规定,在正常交易流程下,昨天完成购买流程的股票,今天上午,股票经纪公司就会按照既定程序,通过可靠的物流渠道或者电子交付方式,将其送达给购买方,确保购买方能够及时接收并进一步规划股票的持有或后续交易安排。
    目前,何雨柱购入的股票数量并不多,每日至多能买入 1000股。
    究其缘由,这家公司规模相对较小,股票流通盘有限,无法支撑他一次性大量吃进筹码。
    市场上可购得的股票数量捉襟见肘,常常有价无市。
    为此,何雨柱与利云珍多次促膝长谈,商议对策。
    最终,他们决定另辟蹊径,让利云珍尝试联络于仁水艇的部分股东,尤其是那些手握大量股份的大股东,看能否绕过二级市场的繁琐流程,直接从他们手中受让一部分股票,以此加快收购进程,提升持股比例。
    在此之前,何雨柱的心思全然扑在酒楼的生意拓展与菜品研发上,对于水翼船行业里暗流涌动的争斗,仅是略有耳闻,并未投入过多关注。
    直到昨日,在一场偶然的商业聚会上,听闻于仁水艇公司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他敏锐捕捉到这是个绝佳的商业契机。
    深思熟虑一整晚后,何雨柱下定决心,要将这家颇具潜力的公司收入囊中。
    于是,今日清晨,何雨柱刚处理完酒楼的早间事务,便迫不及待地拨通了霍英冬的电话。
    电话接通,他热情又不失诚恳地说道:“霍先生,许久未见,甚是想念。今日想邀您下午一同喝个下午茶,叙叙旧,您看方便吗?”
    霍英冬在生意场上纵横多年,与何雨柱虽交集不算频繁,但深知他为人豪爽、颇具商业头脑,这般邀请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当即欣然应允。
    等到下午时分,暖烘烘的日光斜照在街道上。
    何雨柱提前抵达了他们常去的那家茶馆,踏入那个熟悉的老包厢,屋内布置依旧,古色古香的桌椅、袅袅升腾的檀香,都透着几分悠然。
    没过多久,霍英冬也准时赶到,两人见面,相视一笑,热情握手,随后在包厢内落座,一场围绕收购计划的商谈即将拉开帷幕。
    进入包厢,古色古香的环境中,袅袅茶香萦绕。
    他们先后落了座,服务员适时端上热气腾腾的茶水,精致的点心也一一摆开。
    霍英冬轻抿一口茶,感受着温热的茶汤滑过喉咙,舒缓了几分舟车劳顿的疲惫。
    一番看似随意的寒暄,聊了聊近期的天气与城中趣闻后,霍英冬抬眸,目光中带着几分探寻,终于开口问道:“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在资本市场的激烈角逐中,众多公司削尖了脑袋想要申请上市,期望借此踏上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然而,香江会那边的审批流程如同设置了重重关卡,压得申请企业喘不过气来,每年能成功上市的公司寥寥无几,两只手便能数得过来,至多也就两三家。
    霍英冬望着这艰难的上市之路,心中那排队上市的炽热想法,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渐渐熄灭了。
    何雨柱听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像是在脑海中梳理着诸多复杂的思绪,随后缓缓开口说道:
    “我仔细琢磨了许久,与其走那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上市流程,倒不如直接收购于仁水艇公司,这般操作或许会更便捷、更高效一些。”
    他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坚定,犹如夜空中闪烁且恒定的北极星,从中透露出对这个大胆决策满满的自信。
    一旁的霍英冬听闻此言,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想法惊到了,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起了波澜,他瞪大了眼睛,那模样仿佛看到了一件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带着浓浓的难以置信,急切地问道:
    “你可当真要收购那家上市公司?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小事啊!其中涉及的资金、人脉、市场影响,桩桩件件都棘手得很!”
    何雨柱神色笃定,再次重重地点了点头,认真解释道:
    “我专门找业内资深人士咨询过,如今这形势,企业想要上市,难度堪称登峰造极。不仅得走过一套环环相扣、复杂繁琐的程序,还得经历一场近乎煎熬的漫长等待。从筹备招股书,到应对各类财务审计、法律合规审查,桩桩件件,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霍英冬微微眯起双眼,脸上浮现出深有感触的神情,紧接着附和道:
    “是啊,我此前出于业务拓展的考量,也深入了解过这方面的情况。想要叩开上市的大门,企业不仅要在漫长的队伍中按部就班地排队等待审核,期间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还得全方位满足监管部门设定的各种严苛条件。据我所知,就拿去年一整年来说,在浩浩荡荡的申请大军里,最终成功突破重围、成功上市的,拢共也就三家公司,这概率,简直低得可怜。”
    他不禁回忆起去年 6月份那场轰动资本市场的大事件——怡和公司的上市仪式。
    当时,怡和公司在一片瞩目中,以每股 16元的定价,面向广大投资者公开发行 90万余股新股。
    此消息一经放出,便如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果不其然,认购阶段异常火爆,最终成功集资约 1.5亿元。
    这已然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可更让人咋舌的是,他们的股票竟收获了高达 56倍的超额认购,宛如一颗重磅炸弹,让市场为之一震。
    如此疯狂的认购热情,直接导致冻结资金高达 8亿元,足以见得市场对怡和公司前景的看好与热捧。
    说到这里,霍英冬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中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怡和公司的赞叹:
    “你知道吗?怡和股票上市那天,整个金融市场都为之沸腾。上市首日,股价一路飙升,交易大厅里人声鼎沸,投资者们的热情高涨到了极点。收市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股价稳稳定格在 31块 2毛 5,这个数字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惊了整个业界,差不多比认购价高出了整整一倍!这意味着那些早早认购的投资者,一夜之间资产便实现了翻倍,如此惊人的涨幅,怎能不让人眼红。”
    他微微摇头,神色间满是感慨,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
    “怡和股票近来的走势,宛如搭载了火箭,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极速蹿升。这一现象,无疑是去年股市兴旺景象的生动映照。回首往昔,去年的股市,用‘热力爆棚’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全年总成交金额,恰似脱缰的野马,一路狂飙突进,成功突破 14亿港元大关,一举创下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最高成交额。这般繁荣盛景,置身其中,着实令人惊叹不已。”
    霍英冬猛地瞪大了眼睛,眼眸中瞬间被惊惶与不可置信填满,那模样,仿佛听到了最荒诞不经的天方夜谭。
    他死死地盯着何雨柱,嘴唇下意识地微微张开,喉咙里似有千言万语,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哽住,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来。
    收购一家上市公司?这念头简直疯狂至极!
    在他多年浸淫金融领域形成的认知里,那可是金字塔尖的顶级运作,背后涉及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的巨额资金,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股权结构,以及繁琐得如同迷宫般的法律流程,绝非一般人凭借一腔热血就能企及。(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