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从外贸开始 - 第1013章 山城行VS新利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13章 山城行vs新利帆
    怼完了就跑,但是事情却没有这么快就结束。
    大嘴在面对媒体,表现得很大度,但是作为营销能力极强,销售以及管理费用预算高达一千亿的一家科技公司,要反击还是非常快速的。
    双方粉丝就相关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吵个没完,仅仅只过了几个小时,热搜就上去了,微博以及短视频平台全是两者发言的精华被剪辑出来。
    “我们的自动驾驶是全世界最强的,超越尉来,干翻特斯拉。”
    “任何科技创新都必须是建立在安全的背景之下,请不要漠视生命,也请某些企业的高管重视这一点,重视广告法。”
    自媒体的剪辑,就是制造对立情绪,放大部分言论来吸引流量,经过剪辑之后的短视频,看起来就是火药味十分的浓郁。
    两家国民性的民营企业,两位在全网都有着超千万粉丝群体的企业家,第一次以一种针尖对麦芒的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以一种出圈的方式进入到大众视野之中。
    “只能说现在的新能源赛道的竞争是真的激烈啊,这两位吵起来虽然有点难看,不过对于两家企业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某种意义上,檀锦程正面硬刚性质的回应,给大嘴以及菊的自动驾驶方案带来了大量的流量,虽然大嘴在现场面色铁青的照片被反复刷屏。
    但是现在菊的自动驾驶方案以一种出圈的形式与尉来还有特斯拉绑定在一起,这两家可都是目前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第一阵营,这不就是大嘴想要的么?
    另外,菊的反击也很快,热度起来之后仅仅几个小时,网上就有无数的通稿攻击尉来以及檀锦程。
    檀锦程以安全为主题的回击,获得了一大部分的认同者,但是反击的点也不是没有,檀锦程的发言是避其锋芒,反击同样可以如此,那就是不谈安全。
    通稿以一种阴谋论的论调,来质疑檀锦程阻挠自动驾驶推广的进度,以尉来l3技术不成熟的视角来分析,认为檀锦程是试图以自己的行业影响力,来阻击竞争对手。
    试图用延缓推广的方式,来给尉来争取时间。
    新能源汽车2.0的时代,车型外观方面其实真的已经没有太大的创新了,无非就是你借鉴我,我借鉴你,那么差异化的卖点在哪?无非就是智能辅助驾驶。
    大家都是l2,那还怎么显示出优势,但是你是l2,我有l2.9999或者说l3,那就不一样了。
    实际上檀锦程建议在立法通过的情况下再进行推广,不只是菊不同意,就是百度以及特斯拉这两家企业都会下场踩上一脚,马斯克今年狂吹他的自动驾驶。
    而百度目前除了与吉利成立了一家新势力品牌之外,就是全力推广他们的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这可是最为直观的无人驾驶,真等到全面立法之后才行,那对于百度来说,真就是黄菜都凉了。
    这两家也趁着这个机会下场,推高热度,此外除了这三大巨头之外,一些以智能驾驶为卖点的新势力品牌,包括尉来阵营里的小朋,都不希望檀锦程的建议被采纳。
    无他,因为现在的l3是真的不成熟,只能说相对成熟,但是要说量产就真的是在画饼了,但如果不拿这个来宣传,还怎么卖车子?
    檀锦程落地山城之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在机场被几家专业汽车自媒体给拦了下来,其中就有与李响关系很铁的韩露。
    “檀总有注意到网上的一些言论吗?不知道您怎么看?”
    作为汽车之家的前三号员工,虽然与李响都离开了汽车之家,但韩露与李响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铁的,李响入主路特斯,韩露就是路特斯的koc。
    等到李响出任尉来集团ceo之后,韩路又成了尉来最为坚定的koc,作为车评圈的初代网红,微博的顶流,虽然老韩跟其他车评人一样,在口碑上两极分化。
    但是不得不说,在他与尉来合作的这段期间,确实给尉来带来了不少的流量,尤其是尉来l1,李响很喜欢这款车型,老韩推得最多的自然也就是这款车型。
    “是关于尉来阻挠自动驾驶推广的言论吗?我有注意到,只能说纯粹是无稽之谈。”
    紧接着檀锦程画风一转,很严肃的道:“如果有车企想要推广,那也简单,那就是在目前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车企对于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也别提什么保险了,简单一句话就是只要不是用户行为,出了事全面由车企负责,敢这么做吗?”
    韩露与其他媒体皆是愣了,好家伙,檀总今天真的是火力全开啊,连全面兜底的方案都说出来了。
    这方案就没得聊了,目前情况下没有哪家车企敢这么做,真要说起来有这个能力的,估计也只有尉来了,有一个财大气粗的首富与强力大股东,尉来要是用这种降维打击的方式来推广自动驾驶,真没几家企业吃得消。
    到时候那些以自动驾驶为卖点的车企,全部都得闭嘴,看来在论坛会议上,檀总还是有所保留啊。
    “好的,感谢檀总,希望有机会约一个檀总的专访,这次就不耽误您了。”
    韩露是带着任务来的,本来在西南地区参加活动的他,在接到李响的电话之后,紧急赶到了山城,檀锦程的行程也是李响向他透露的。
    消息发酵的几个小时,李响就紧急启动了公关预案,但无论怎么公关也不如老板亲自回应来得直接。
    檀锦程点了点头:“行,有机会的。”
    与老韩也算是熟人了,看到这家伙的那一刻,檀锦程大致就猜到是李响派他来的,李响对于他的回应还真是够自信的啊,也不怕他没有准备搞砸了。
    作为西南地区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传统汽车的重镇,山城历来都在国内汽车工业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各大车企布局产业链的重点。
    目前有包括长安,byd,尉来等等一线车企都在这里设有生产基地,尉来更是直接参与了山城当地车企利帆汽车的破产重组,接手了利帆汽车的部分资源。
    也正如利帆的破产重组一样,虽然是汽车工业的重镇,但是山城本地的车企却都是命运多舛,包括利帆以及赛力斯在内,山城地区目前大致上有五大本地车企,从事包括乘用车以及商用车生产以及销售。
    但无一例外的,在从传统汽车转型到新能源之际,山城本地的车企混得都不怎么样,要么直接破产,要么经营困难,其实这也是传统汽车生产基地的痛点。
    不仅仅只是山城,包括江城,帝都以及羊城等等传统汽车重要生产基地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困扰,真要说转型做得好的传统重镇,大概也就深城与庐州最为突出了。
    江城不必之说,除了路特斯之外,没有拿得出手的新能源品牌,帝都也是如此,小米汽车的诞生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个,而羊城同理,这些年广汽转型困难。
    若不是小朋汽车落户羊城,他们也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新能源品牌。
    传统车企业在面对菊,小米等等科技企业跨界造车的冲击,经销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檀锦程这次来山城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自然是关于利帆汽车的,而第二件事情则是经销商的整顿优化,以悦驰汽车的经销商为主。
    把第一站选择在山城做试点,除了能够全面了解利帆汽车重组的进度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燃油车时代,山城是悦驰a1最大的销售城市之一。
    山城地理环境复杂,对于悦驰a1这种性价比突出,耐操,有品牌影响力,售后服务体系又完善的suv车型,还是有着很大需求的。
    “老板是先回利帆汽车还是先去酒店?”
    尉来科技ceo,同时也是现任利帆汽车法人,总经理的曾纪祥,自打入主利帆以来,除了回总部汇报工作,几乎都留在山城这边,这一次是他亲自来接机的。
    作为曾经的第一助理,与现任魅族科技董事长赵鑫怡一样,他们两个与张旭辉,李响等人一起,都是尉来高层年轻化的代表。
    同为八零后,李响的起步点更高,能力也更出色,而他们三人的能力则是檀锦程一点点培养起来的,从助理做起,慢慢的接触整个体系的业务。
    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自己,若是有一天李响离开了,他们三人当中的任何一人,都有能力接任ceo的位置。
    即使是到2030年,这三人的年纪也都不满50岁,属于年富力强的一类,接任ceo的位置完全不受到年龄的限制,除了他们之外,尉来在中层干部的培养上,也开始向九零后年龄段倾斜。
    檀锦程的堂弟,26岁的檀锦恩目前出任尉领出行副总经理一职,嘀嘀出事,网约车重启补贴大战那段时间,檀锦恩跟着尉领出行高德地图以及橙子集团一起参与业务,获得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像檀锦恩这样的九零后还有很多,尉来研究院那边也不少,论起人才储备,尉来是车企里最年轻的一家,一直以来檀锦程都比较羡慕美的集团在接班人人选上的选择。
    美的可以说是国内接班最成功的企业,尉来的目标就是向美的学习。
    “先回酒店吧,明天先去利帆科技,看看你的工作成果。”
    对于经销商体系的改造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传统的车企业是以4s店销量为主,目前悦驰汽车在全国范围内大致有1100家的4s店,另外还有一些下沉以及分销渠道。
    这其中,属于悦驰汽车直营的门店不足5%,在话语权方面悦驰汽车就不如以直营模式为主的尉来汽车了,燃油车,混合动力以及后续的纯电车型。
    三者并行,未来的重心是在新能源汽车销售方面,但是4s店如果不配合那也不行,目前是以优惠推广为主,经销商能赚钱当然愿意配合,但是这种优惠肯定是无法持续的。
    4s店的运营模式,在如今这种商业环境之下,也没有了以往的优势,例如尉来app的全体系,实际上就影响了一些悦驰汽车线下4s店的生意。
    但是这种影响哪怕是尉来自己不做,他们同样不会有太大的改观,因为其他的企业目前都是这种模式,包括byd以及吉利,还有长城都在积极改造线下渠道。
    除了要拿回一定话语权之外,悦驰汽车也要给经销商以及4s店想想办法,让他们积极参与转型,星河p1不愁订单,任何一家想有所作为的经销商或者是4s店,都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悦驰自己的直营店转型,就相对简单了,在一二线城市的商圈开设技术体验店,以50%车辆展示加上30%技术互动,如电池拆解模型等等,另外再加是20%的休憩区。
    在服务上,给用户提供周末科技堂,普及汽车知识,直营店不以卖车为主,主要的还是品牌的形象展示。
    而对于传统4s店的改造,檀锦程这一次也带来了方案,那就是强制要求经销商增设数字化先配区,大屏自动选装,实时渲染效果,还有透明车间直播。
    这个直播不仅仅只是针对去年特殊时期成长起来的线上直播卖车,还包括用户可以通过app查看车辆保养的全过程,把服务做到透明化,让用户更加的放心。
    对于下沉市场,则主要采用的是灵活覆盖模式,采用展车加快闪店的模式,在三四线城市商场手短期驻点,降低渠道成本。
    今年尉来总部还将组织多场针对于全体经销商的培训,提升销量顾问的技术以及话术,让一线销售更加的了解自己的车型,避免在推销车子的时候只讲优惠。
    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十几万,几十万买一辆车子,有优惠他们肯定是开心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让用户理解他为什么买这辆车子,为什么选择这个品牌。
    在使用过程当中,更加的了解自己的车子,在技术上多多少少能够知道一些,这样在售后服务过程当中,也能够避免一些误会。
    檀锦程看不惯大嘴对于自动驾驶的宣传也是出于这一点,你倒是好,吹嘘起来管不住嘴,什么可以放开方向盘,睡觉等等,但架不住有用户真相信啊。
    出了事之后,作为最高负责人,顶多也就是挨几顿骂,道个歉,实际处理起来却都是基层服务人员的工作,增加了沟通成本。
    企业的宣传是必要之举,但夸大甚至虚假式的宣传,除了伤害品牌之外,也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时间久了用户不满意,基层工作人员同样也有怨言,也就谈不上什么服务了。
    第二天一早,檀锦程来到利帆汽车。
    在去年年底完成整个重组的利帆汽车,现如今已经完全由尉来的团队接管,其在a股的上市公司主体也由原利帆股份改成了来利科技。
    没有沿用利帆这个名字,也代表着檀锦程的态度,那就是可以接手利帆的资产以及盘活这些资产,但是利帆这个品牌今后不会再出现在汽车市场了。
    不过出于当地的情感考虑,在公司新名字上,檀锦程还是保留了一个利字,来利科技这名字虽然俗气了点儿,但是也算喜庆,在a股这个神奇的市场,炒作公司名字的都有。
    “说起来,咱们现在控制的上市公司也不少了,来利科技算是市值比较小的一家了。”
    简约式,黑白配色的风格,曾纪祥在这边的办公室风格,一如尉来总部办公室。
    在美股与港股,通过股权穿透,檀锦程先后控制有橙子集团,橙子直播,路特斯三家上市公司,在a股里有尉来股份,闪驰科技,八方电气以及改名之后的来利科技。
    实际由檀锦程控制的上市公司平台,已经多达七家了,这七家融资平台构建起檀锦程的资本帝国。
    来利科技在停牌之时,市值不过50亿,在尉来入主之后市值迎来了翻倍,目前市场约120亿元左右,比橙子直播市值多上那么10几亿。
    这两家上市公司,檀锦程的持股比例都不算高,重组之后的利帆是通过基金等等方式,由尉来科技与山城两江新区共同控制的,尉来科技持股为33.33%,而山城两江新区持股比例为20%。
    而橙子直播这边,目前檀锦程通过多种渠道持有的股份比例,也不过37.2%,两家公司加起来约莫70亿左右的市值身家。
    “有一个融资平台就够了,市值多少并不重要,反正我们也套现不了多少。”
    新的利帆属于尉来体系,又不属于尉来体系,因此在融资方面还是比较依赖于当地以及上市公司平台的,尉来科技前期是注入一部分资金与资源,但也仅仅只是前期。
    目前新利帆通过产业整合,已经全面放弃了燃油车而转向新能源汽车业务,除了经营充电桩业务之外,主要是负责给埃安系列生产汽车为主,定位的是网约车以及出租车b端市场。
    在完成生产基地改造之后,新利帆已经全面恢复生产了,不过今年的产能比较有限,今年全年的产能也不过一万辆,考虑到工厂的规模,后续埃安y车型将转至山城这边生产。
    2019年利帆股份的财报,全年巨亏46.82亿元,在重组,剥离不良资产等等措施之下,利帆在2020年完成了扭亏为盈,实现5800万的净利润。
    不过这仅仅只是财务层面,实际上新利帆在今年都是亏损的,去燃油化与去利帆化,至少是需要两年甚至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
    这一点其实在营收上就有所表现,相比起2019年,2020年的利帆营收几乎腰斩,今年的营收也不会有太大增长。
    “目前我们有一个想法,就是把摩托车以及发动机业务给出售掉,拿到一部分现金来专注于新能源业务,老板你看看怎么样。”
    没有过多的寒暄,曾纪祥知道老板的时间很紧张,这一次山城之行也不会呆太长的时间。
    “哦?卖掉?你们现在的营收主要来源于摩托车及发动机业务板块吧?”
    接手利帆这个破产的企业,但檀锦程也不是冤大头,只输血不拿好处让尹家全身而退,总得让他们出点血才行,因此在谈判上让曾纪祥尽量的争取好处。
    去年利帆的营收是36.37亿元,但是新能源汽车板块业务的营收也就是一个零头,今年会增加一些,但也不会超过5亿元,而受益于两轮电动车,摩托车出口的上升,这两年利帆的摩托车出口业务收入还是不错的。
    今年全年新利帆的摩托车销量预期是在60万辆左右,主要面向东南亚以及非洲等海外市场,没有摩托车业务,去年的利帆营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本不足以支撑起一家上市公司。
    曾纪祥点了点头:“是的,营收主要来自于摩托车业务,每年也确实能赚到点钱,但是我们经营的话太分散精力了,所以我的想法是把这块业务出售掉。”
    除了分散精力之外,曾纪祥认为目前因为特殊情况的原因,摩托车出口业务算是一个阶段性的高位,在不想做的情况下,此时出售对于公司是有利的。
    按照去年的营收,新利帆摩托车以及发动机业务合理估值是在15亿元至25亿元之间,若是海外出口下滑,则需要下调20%左右。
    与其赌一个未来,倒不如在高估值的背景下把摩托车业务给出售掉,在曾纪祥看来,这种边缘化的业务,又缺乏技术壁垒,很容易被隆鑫,宗申,大长江等等公司挤压。
    “行吧,你要卖就卖掉吧,由你们自己决定,跟两江新区沟通好就行。”
    在看过具体财务数据之后,檀锦程也同意了出售的想法,以低端代步车为主的利帆摩托,实际也就是个营收好看,净利润少得可怜。
    钱挣得少不说,还浪费精力,尉来确实没有必要再玩这种低端制造了。
    “只不过你打算卖给谁?我先说好啊,闪驰科技是不会接手的。”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