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他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
柳世贤闻言眉头紧锁,一股强烈的荒谬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一个即将踏上决赛舞台的棋手,竟然不清楚自己已经要去争夺冠军了?!
南韩最强棋士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林睿昕的表情,试图找出任何一丝伪装的痕迹。
然而对方那略有些意外的眼神、那茫然中带着一丝困惑的神情都显得如此真实,完全不作伪,仿佛他真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一切均漠不关心。
而就在柳世贤颇有些不明所以之时,他的决赛对手却有了不同反应……
在短暂的聚焦后,林睿昕那双原本浑浊而茫然的眼睛突然就亮了起来!
那不是棋手临战前的所惯有认真,而是一种近乎疯狂的炽热!
“等于说……只要赢下你……
“我就能去找那个小臭棋篓子了是吗?!!”
华夏七冠王的话语里充满了不加掩饰的渴望,目光灼灼,仿佛穿透了柳世贤,看到了远在东江等待最后一个挑战者的永世昭君。
这目光,这语气……全无进入世赛决赛的欣喜,更无对冠军荣誉的渴望!
有的,只是一心只想再去找芮昭算账的执念……以及自己那扭曲到近乎病态的目标!
……啧!
这人已经彻底魔怔了!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为什么雷歧会如此郑重地叮嘱他——眼前的林睿昕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华夏领军!
他已经被那份扭曲的仇恨和不甘彻底吞噬,变成了一个只为复仇而活的棋魔!
他看着眼前这个眼神狂热、一心只想“找到那个小臭棋篓子”的林睿昕,心中最后一丝因为对手状态可能不佳而产生的松懈瞬间荡然无存!
念及于此,柳世贤暗暗下定了决心。
他不再言语,只是眼神复杂地看了林睿昕最后一眼,随即侧身让开道路,示意对方先行。
而他自己则匀了匀呼吸,迈着愈发坚定沉稳的步伐,紧跟着步入决赛赛场!
…
…
【抱歉安安姐,今天大半天查了72个点,暂时还没有确认为的确是ai布局盲点的点。】
【不过我们这边已经接着讨论过了,大伙都说会努力找下去,直到把所有的点都筛查完!】
【但凡能找出一个盲点帮到芮昭都好!】
……啧!
果然ai的盲点,没有那么好找啊!
同日晚九点,华夏东江市,艾简安办公室。
在看完李菁哲刚刚发来的微信后,艾简安的目光在屏幕上停留了几秒,随即轻轻叹了口气,身体微微后仰,抬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这个结果虽然在意料之中——她深知那些“疑似盲点”数据浩如烟海,每一个都需要顶尖棋手耗费大量精力去深入分析、反复推演,才能确认其是否真的能成为针对ai的利器,简直堪比大海捞针。
可当看到进展不顺的消息传来时,艾大小姐的心头还是不免泛起一丝失望。
而且……
筛查的速度也有点慢……
艾简安又多嘀咕一句。
李菁哲提到他们大半天查了72个点。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少,但放在总数高达数千的“疑似盲点”面前,进度依然显得缓慢。
雷歧之前的预估是对的——即便是高段棋手,在保证分析质量的前提下,一天能深入验证两到三个盲点已经是极限。72个点,意味着投入了大量人力,但效率的瓶颈客观存在。
想到这她放下手机,目光投向窗外闪烁的霓虹,思绪流转。
其实,如果是单纯的布局盲点,以往人类棋手间的比赛中,也并非没有出现过ai的盲点。
但那些盲点要么影响不够大,不足以撼动全局;要么就是过于理想化,在实战中很难与ai下成那种特定的复杂局面——因为ai的下法往往追求全局最优解,不像人类棋手有时会为了战略目的选择胜率略亏但局面更复杂的变化。
这两个苛刻的要求迭加在一起,使得真正可用的、能对顶尖ai造成实质性威胁的盲点数量急剧下降,寻找难度几何级数增长!
说实话,尽管自家台柱芮昭那份公开回复发得气贯长虹、锋芒毕露,极大地提振了士气,也赢得了广泛的舆论支持。
但眼下看来,各方面的实际工作虽然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却都很难说有什么实质性的好消息传来。
李菁哲那边暂时没有任何捷报不说,艾简安自己这儿同样进展不顺。
她回想起今天下午为商定比赛细节而与deepbrain团队进行的视频会议。
会议一开始,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很快就被确定下来:
对抗赛采用五番棋制,比赛用时定为“两小时基本时限,三次一分钟读秒”的慢棋赛制——这与十二年前omega go与崔成石九段的经典人机大战完全相同,双方对此没有产生大的分歧。
紧接着,艾简安提出了关键性的技术限制要求:deepbrain一方在比赛中所使用的计算机必须严格断网,且其算力资源也必须控制在与当初和崔成石对抗时所使用的系统大体相当的水平(大约四张rtx4090)——如果允许deepbrain无限堆砌算力资源,那对于芮昭一方显然过于不公平。
对于这一点,deepbrain的代表团在经过短暂内部沟通后,没有过多纠结地就答应了下来。艾老板对此也毫不意外。
因为deepbrain也自然明白,如果单纯依靠堆砌远超当年的算力来对抗芮昭,即使胜利了对公司形象也未必是好事儿。
因为这会隐隐透露出一个信息:论棋艺进步速度,ai软件比人类要慢,只能靠堆硬件算力来弥补——而这很明显不是deepbrain希望看到的。
然而,接下来的谈判却陷入了僵局,双方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艾简安这边提出了两条重要诉求:希望这次的人机对抗能够像十二年前的人机大战一样,无论结果如何都将五番棋全部五局下满,且继续采用华夏规则。
这两条诉求的用意其实非常明显:在她看来,芮昭想要在五番棋中赢下三盘、正面击败deepbrain的ai,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只要能赢下一盘、甚至只要能在比赛中一度明显占优,就足以证明ai并非不可战胜,就能为己方拿到巨大的舆论操作空间!
因此,确保五局全部下完,自然对己方更为有利。
而采用华夏规则,则是因为在华夏规则下,执白棋一方具有一定的初始胜率优势。这对于只求能赢下一局的己方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但deepbrain那边显然不是傻子,这两条诉求均遭到了对方的强烈反对!
对方坚持要求“只要有一方率先赢下三局,比赛即宣告结束,不再进行后续对局”。
虽然对方给出的理由是“胜负已分继续比赛毫无意义”,但希望尽早战胜芮昭、结束己方舆论被动的意图跃然纸上。
同时,deepbrain坚决要求采用“ai赛规则”——即加入了“白收后还半子”这一补钉的华夏规则,以保证双方在规则层面上尽可能公平,目的自然也是不给芮昭任何一点赢下ai的可能!
这看似不过是一目之差,但对围棋ai也了解颇深的艾简安知道:对于ai来说,一旦进入到胜率劣势其落子也会相对激进,更容易露出破绽,搞不好就会成为其落败的诱因。所以从此足可见deepbrain的谨慎。
双方在这两点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可分歧还不止于此!
关于比赛时间,两边更是争执不下,火药味十足。
艾简安自然是希望尽可能地往后拖延比赛日期,为李菁哲那边的筛查工作争取更多宝贵时间,故提出了一个相对较晚的日期。
而deepbrain方面则巴不得一周后就开赛!
他们甚至主动做出了让步,同意将比赛地点定在华夏东江市,只为了能尽快敲定比赛时间,将比赛提前举行。deepbrain方面想要尽快结束战斗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在今天的视频会议因分歧较大而暂时休会后,艾简安很快就收到消息:deepbrain的核心谈判团队已经购买了最快飞往华夏东江的机票,准备亲自前来当面敲定所有细节!
这种雷厉风行、甚至有些咄咄逼人的姿态,让艾简安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
她原本想通过拉长线上谈判的进度来拖一拖时间的策略,似乎已经行不通了。
看来……小昭喵这回也确实是打到了对面七寸!
对面明显急了!
艾简安心中暗暗称赞了一句自家台柱。
deepbrain如此急切地想要尽快比赛,甚至不惜亲自飞来施压,恰恰说明芮昭的反击戳中了他们的痛处,他们急于在棋盘上用胜利来挽回颜面,平息舆论风暴。
但赞赏归赞赏,艾简安也清楚地知道,在眼下的谈判僵局中,她很难表现得太过温吞和固执己见。
其实除去比赛举办时间外,对方坚持“有一方三胜后即终结比赛”以及“采用ai赛规则”这两点都是非常合理的要求!
在竞技体育里,五局三胜制在有一方先胜三盘的情况下终止比赛是常态——当初让omega go在连胜三盘的情况下还和崔成石下了后两盘才是特例。
而采用黑白胜率更为接近的ai赛规则就更不提了:追求初始对局条件相对公平更是天经地义!
如果自己在这两点上死咬不放,试图以此作为拖延时间的砝码,那对方一旦将沟通细节对外公布,反而会给舆论一种己方故意设置障碍的怯战感觉——这无疑会损害芮昭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正面形象和舆论优势。
估计最好的结果……
也就是用这两件事当作谈判的砝码,去换取对方在时间上再多延后一点好歹撑个一个月左右!
那么大的事情说要筹备一个月,对于公众也能交代得过去,怎么也不至于被扣上怯战的帽子……
想到这,艾简安一面在心中快速盘算着谈判策略一面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涌起一股诸事不顺的感慨。
技术突破遥遥无期,谈判桌上寸步难行,时间压力如同悬顶之剑……
不过,眼下倒也不都是坏消息,也还有两件好事儿的。
她的目光扫过桌面笔记本电脑,屏幕中社交媒体的主页上:一来是【围棋小昭】的粉丝数比前两天又有明显上升。
尽管在自己这边发布针对deepbrain的那篇檄文之后北美那边很明显也出动了大量水军来混淆视听,但棋坛雅典娜硬刚以人类之身硬刚人类科技巨头的举动,毫无疑问又为其圈了一大堆粉!
艾简安稍加宣传,粉丝数便以离谱速度飞速上升,短短一天全网粉丝数量就又往上蹿了近千万!
尽管在艾简安看来这并不能起到什么实际作用,但既然是芮昭所托,能多涨粉自然还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儿。
而第二件嘛……
艾简安掏出手机,瞄了一眼弈国app给出的最新战报。
在今天下午结束的三爽杯决赛首局中,执白的柳世贤最终以一目半的优势击败了林睿昕,拿到了三番棋的首胜!(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