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兄实在太奸诈了 - 第1119章 是非对错,无需多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9章 是非对错,无需多言
    “‘飞刀’是妖盟对顶尖基因专家前往偏远地区行医的说法。”
    青鸾女官解释道:“这些专家多是凡人,却精通基因重组之术,能通过特制的‘基因编辑仪’,精准修复胚胎中的小缺陷。这种修复要求微观操作手法非常精准,偏差一点点就会破坏脆弱的基因螺旋结构,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显然,这位女娲眷属做足了功课,得到了她重重重重孙女鸾青羽的细心指教,这才能对答如流。
    “弟子曾偷偷观察过一次调制过程:专家先根据筛查报告,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再用仪器将修复后的基因片段导入胚胎,全程只需半日,且成功率极高。”
    青鸾女官思索回忆着继续道:“更关键的是,这部分费用并非全由个人承担,妖盟有‘全民医保’制度,公民按收入缴纳少量医保费,汇聚成基金,小缺陷的调制费用,医保可覆盖六成,个人只需付四成;但若是严重缺陷,医保便不予托底,需个人承担全额费用,以此避免资源被过度占用。”
    “严重基因缺陷的修复技术,全妖盟据说只有一位专家掌握,那位专家身份很神秘,据说是基因调制领域的泰斗,是妖盟科学院基因遗传学院的院长。”
    “坊间都传言说,那位女院长的调制技术神乎其技,哪怕是条癞皮狗的种,经她妙手,都能调制成哮天犬;一条蚯蚓的基因,都能调制成九天神龙。”
    “这样的专家,自然是很多人排着队等着她为自己的后代调制,也自然付出非常高昂的费用,才能请她出手。即便如此,很难挂上这位专家的号,很多等待不起的夫妇,也就只能选择终止妊娠,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个孩子了。”
    青鸾女官所说的这位顶级专家,其实就是隐姓埋名的“蚊道人”,她现在过得非常充实,已经帮助无数个家庭保住了他们先天基因缺陷严重的孩子,被一些文化程度还有些差的妖盟民众誉为“赛观音”。
    蚊道人本人对这个尊称非常厌恶,每每有人提起她就会大发雷霆,言称:“观音什么档次,跟我在生殖健康领域有可比性?”
    当然,妖盟的保密工作一向非常严谨,青鸾女官并未探问出这位遗传学泰斗的身份,哪里知道不到一百年前她还是三界最大的魔头之一。
    女娲娘娘静静听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石桌边缘,心中泛起阵阵波澜。
    她想起自己当年造人,虽能凭神力塑造健康的人族,却从未想过为后世建立这样的保障——凡间夫妻若诞下有缺陷的孩子,只能祈求仙佛庇佑,或听天由命,哪有这般“提前筛查、主动修复”的可能?
    在那个时代,别说是基因缺陷遗传病了,就是寻常小病小灾,都能轻易夺走一条鲜活的小生命。
    而先天遗传病,更是被视作神佛诅咒、天厌之人,生下来就活不久的恶物,命数注定该死,神仙也难救。
    连带生下先天疾病孩童的母亲,都要遭受无知世人的歧视。
    但值得讽刺的是,人族先天遗传病发病率高的群体,恰恰是某些热衷于保持血统纯净,而往往近亲婚配的“高贵”家族。
    所谓的“高贵血统”越纯,生下来的孩子,非但不优秀,反倒宛若智障。
    广成子那套“人族血统论”,在科学素养不算特别高的女娲看来都非常可笑,女娲可以想象到,闻瑞看待这些张口天道、闭口天机的阐教上仙,是用怎样的一种关爱残障群体的视线。
    双方不起冲突就怪了。
    再细细思量闻瑞的做法,没有动用任何神力,没有依赖天道启示,只是靠一套实实在在的社会制度,便将“减少基因缺陷”这件事,从“仙佛才能掌控的神迹”,变成了“凡人也能享受的福利”。
    “这不是靠仙人挥手间的恩赐,而是靠众生共同遵守的规则……”
    女娲娘娘轻声呢喃,语气中带着几分怅然。
    她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这双手曾捏土造人,赋予人族生命,可她作为“人族之母”,除了创造,竟从未想过“养育”与“教导”:她没教凡人如何保障自身健康,没教凡人如何主动掌控生命,更没为凡人搭建起能让他们安稳生活的制度。
    青鸾女官又补充道:“弟子还发现,城中不仅有医疗保障,还有‘生殖科普学堂’,医师会向百姓讲解如何通过饮食、作息调理身体,如何在受孕前规避基因缺陷风险。”
    “甚至有凡人夫妻,为了生出更健康的孩子,主动学习基因搭配的基础知识,他们不再将生育归于‘天意’,而是靠知识与制度,自己掌控命运,掌握家族下一代的未来。”
    女娲娘娘抬手抚过胸口,心中涌起强烈的感慨。
    她造出人族,却让他们在漫长岁月中,始终依赖仙佛的庇护,生老病死全靠天意。
    而造闻瑞虽无造人之功,却教会众生靠自己的智慧与协作,建立起守护生命的体系。
    相比之下,自己这个“人族之母”,反倒显得失职了。
    “本宫当年造人,只想着让他们‘存在’,却没想过让他们‘更好地存在’。”
    女娲娘娘幽幽叹道,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如今才算真正理解了通天道兄的胸襟气魄,那为万物众生争一线生机的理念,是在教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希望。”
    待玄女离去,女娲娘娘走到窗边,望向自由城的方向。
    云海翻腾间,她仿佛看到了那些在学堂中学习的凡人,看到了在生殖健康院接受筛查的夫妻,看到了在基因科学院忙碌的专家。
    这些凡人,没有高深的修为,却靠着知识与制度,创造出了连仙佛都未曾想到的福祉——先天基因疾病,是神佛庇佑都解决不了的人族痼疾,一直都被视作上苍的诅咒。
    阐教仙人们,都将基因缺陷的众生称为“六根不全”,认为是天生的残次品,上辈子造孽这辈子才会受此恶报。
    歧视“披毛戴角、卵化湿生”之辈的观念之所以如此根深蒂固,或多或少也受这种思潮影响。
    “或许,本宫此前对‘道’的理解,真的太过狭隘了。”
    女娲娘娘轻声叹息,心中对阐教“阐释天道”理念的质疑愈发加深,她知道,这场关于“天道”与“众生”的纷争,自己心中的天平,已彻底向某个方向倾斜。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