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第460章 全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0章 全局
    临近五一假期,碳硅集团的不少员工都准备好好的休息休息,隨著电车项目的推进,公司今年自春节回来之后的工作任务就在不断加码,著实让人的精神紧绷。
    更让人紧张的是,作为碳硅试水市场的第一款车型,谁都不清楚到时的反馈会如何。
    一旦失败,公司的未来就……难以想像了。
    作为二季度才进入碳硅集团的高层骨干,也作为临港工厂的副厂长,宋钢的压力尤其大,既要面临供应链上的挑战,也要关注生產製造里的各类问题。
    好在,人如其名,他就是很钢,就是喜欢接受这种挑战,不然也不会跳来碳硅集团。
    没有挑战,哪有进步,没有进步,又如何成功。
    宋钢其实还有点遗憾,真正来到临港这边目睹了“九州”原型车,他便后悔第一次与碳硅接触时拒绝了当时的邀请,就应该早点,早点参与到电车时代的发展。
    相较於公司里还没底的大多数人,他其实已经有著不低的信心。
    如今定下来的量產性能,“九州”前后双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是240kw,最大扭矩530n·m,动力性能上的表现已经相当於3.0t的6缸发动机。
    3.0t的6缸……
    这是宝马x5、奔驰gle、奥迪q7、路虎揽胜等豪车级別所能提供的动力表现,而它们落地的价格区间至少是80万起步。
    所谓燃油豪车,发动机能提供大半的核心价值,消费者一听v6、v8、v12,立即就知道这车不便宜,而以如此动力再调校不同风格的行驶表现,便能稳固住一个价格段。
    同时,对於豪车而言,静謐性也是另一个极大的价值宣传,上世纪的60年代,劳斯莱斯有一则经典的gg文案,“60英里时速下,这辆最新劳斯莱斯车內最大的噪音来自电子钟”。
    可是,这对於电车而言……
    宋钢知道公司还能继续推进电机的表现,也就是进一步推高原型车的动力性能,但为了追求稳定和量產,暂时没有继续这项工作。
    碳硅集团认为媲美3.0t的6缸发动机的动力已经绰绰有余了,现在一个优先级更高的问题是对增程器启动时的噪音优化。
    这种来自电机的动力释放……就是对燃油豪车动力体系的顛覆啊。
    v6v8v12,这是高端油车引以为傲的东西,但在碳硅这边只是出於没必要的思考就没继续往前推……
    宋钢每每想到这个,总觉得油车未来会面临一个腥风血雨的市场,消费者管这管那的,跑起来確实又快又静,那就有不错的对比欲望了。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还有被俞总称之为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
    当然,有人確实更喜欢发动机咆哮的声音,那可能就不在碳硅集团定位的用户群体里。
    宋钢反正觉得这目前就能够撬动一部分的潜在购车用户了。
    下午三点钟,接到通知的副厂长抵达碳硅集团的会议室,出席一个假期前的高层会议,就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碰头交流。
    这是宋钢加入公司以来需要常常参加的会议形式,往往也不完全规定主题,留给大家充分表达意见的空间。
    不过,会议过半,一个重要的话题被拋了出来。
    “大家觉得,我们下个车型是应该继续做增程还是试一试纯电?”副总裁胡錚南提了个问题。
    这种事关公司未来方向的话一出,参与者都不约而同的慎重起来。
    胡錚南见没人说话,笑著说道:“俞总昨天聊起这个,意思是让大家討论討论,我也觉得咱们內部有必要展望展望未来。”
    同样是副总裁的崔之愚皱眉道:“眼下重点是现在『九州』的成功,如果这一款能成功,电池的电气化和集成化必然是要继续推动的,后续技术必然还要以六座suv来体现,这个所谓『下个车型』……不急啊。”
    “大家不要紧张。”胡錚南注意到同事们明显的严肃,笑道,“就是隨便聊聊,集思广益,徵求意见,俞总他自己曾经规划过这个事,认为还是做垂直细分的竞爭,就类似於咱们这一款对家庭需求的著重,下一款可以尝试更方便技术移植的增程式商务mpv。”
    “我个人觉得,这个类別的垂直竞爭是有希望的,车型其实没那么多,我们在动力等配置上必然能提供更进步的表现。”
    他把这个话题的背景稍微介绍了下。
    大家闻言,心情確实没绷那么紧了。
    供应链的副总监岳婧这时笑道:“是啊,有道理啊,如果这次能成功,未来需要开闢第二款车型,商务市场是能做的,那俞总怎么又有其它想法了?”
    胡錚南摇了摇头,他昨天没细聊,但今天再想这个事又觉得还真的挺关乎未来。
    参会者陆续发表了意见,大部分还是赞成在增程车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开闢针对不同需求的第二款增程车。
    宋钢一直在抽菸,等到把手里的这支抽完,用一个最近听到的作为开口的第一句话:“听说俞总在临港搞了一个科研的会议,有句话让我觉得特別有道理,他说,要做正確的事,也要把事情做正確。”
    他引用了老板的表述。
    崔之愚和胡錚南等人的目光都看过来。
    “我一直在想,电车和油车的比较,就好像咱们这款车,消费者管什么里面装了几缸发动机又或者什么电机,只要轮子跑起来的速度是那样,那就是优质的动力啊。”宋钢认真的说道,“我们这2.3吨的百公里已经能跑到6秒,宝马x5的2.1吨,也就比我们快半秒,但它落地要100万了。”
    宝马v6发动机的x5起步指导价90.1万,再加上购置税和保险,妥妥的100多万。
    “不过,电车的电机动力不像发动机动力那么难,在当前阶段,在电车起步的阶段,我们可以直接和油车的动力进行对比,彰显出相对的性价比。”
    “但是,等到更多的厂商入局赛道,同是电机,这种动力方面的竞爭力就会消弭了。”
    “既然是谈未来,那就不是这两年、三年,俞总可能想看五年乃至十年,那我们又要怎么来延续竞爭力?”
    宋钢侃侃而谈:“电桩没那么多,增程动力就必然存在很大的需求,只要我们把车做好,做出性价比,市场表现就不会太差,没道理又快又静又硬又高配置又相对便宜的东西卖不好。”
    “只是,电车如果渐渐普及,基础建设也上去了,纯电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强。”
    “作为一家新能源车企,纯电车型的研发对於电气化、集成化的技术积累,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这个阶段不积累,下个阶段也要积累,下个阶段不积累,我们可能就要下更多的苦功夫了。”
    宋钢这种少数人的观点让会议室里为之一静。
    不过,胡錚南很快点头,並不为衝突的观点而恼怒,反而说道:“宋厂长这话发人深省,一定要让俞总也一起听听,就是这个研发和积累的时机,也確实要结合咱们企业的运转来决定。”
    “这是自然。”宋钢点头,又笑道,“我觉得俞总聊起这个就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何把电车做正確,单是增程確实没那么『电』。”
    胡錚南转著念头,回想俞总昨天的神情,心里也暂时存了个这样的可能性。
    这种会议自然是有记录的。
    等到俞兴瞧见会议记录,注意到大家的探討与宋钢的意见,反覆看了两遍之后笑道:“宋厂长的目光很长远啊。”
    胡錚南亲自把会议记录送到老板面前就是想知道他的真实想法,问道:“那,俞总,你觉得呢?”
    “我就是想一想,最近带著投资人坐我们的车,难免就被问到后续的车型考量。”俞兴说道,“我觉得商务车是有需求的,但轿车天然的有著更大的市场。”
    胡錚南神色一凝:“轿车的竞爭力就特別大了。”
    “是啊,轿车竞爭肯定是激烈的,垂直细分是竞爭的法宝。”俞兴认可这一点,话锋一转,“但竞爭越是激烈,杀出来之后也许就越能获得更多的份额,我是想著咱们如果把『九州』套娃拉皮的压成轿车,也未尝不是一个方向。”
    “如果要那么做,確实可以考虑纯电的研发与积累,电车的电气化和集成化,宋厂长的重点没把握错。”
    胡錚南思考著这句话里的信息。
    俞兴见胡錚南满脸严肃,也不愿意这时候就分散对方的精力,说道:“咱们还是先把这款车做成功,我压力还是很大的,投资人现在每次和我见面或者电话,都必然要问我的信心,我本来很有信心,被他们问著问著就有点……不自在了。”
    胡錚南露出笑容:“销量是信心的基石,现在毕竟没见销量。”
    他这么一说,还是对先前的討论表態了:“纯电轿车肯定会很难,各方面的要求都更高了。”
    “难就是难,容易就是容易,你说个很难,我心气又要被你打没了。”俞兴摇摇头,“不想了,咱们都不想了,聚焦现在,这个话题不要拿在会上聊了。”
    胡錚南点了点头,知道老板是担心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他刚要继续聊聊最新会议上的事情,桌上的手机响了。
    俞兴看了一眼,拿起接听,脸上不自觉露出笑容。
    胡錚南等到老板掛掉电话,问了句:“俞总,有什么好消息吗?”
    “没什么,就是红隼的boss在来临港的路上。”俞兴微微一笑,“听到金主过来,我就高兴。”
    胡錚南知道红隼刘总和老板的关係,於是笑著聊了几句就结束这次的匯报。
    他离开总裁办,心里仍旧不自觉的在琢磨下款车型的问题,这种重要方向的把握不管对於公司还是个人,都还是很有必要性的。
    胡錚南准备再去找宋钢聊聊这方面。
    大约半个小时,俞兴在办公室等来风尘僕僕的刘琬英。
    刘琬英最近很忙,飞日本,去香江,到新加坡,一直在为过山峰的资金调动而忙活。
    她的归来也就意味著过山峰袭击的开启。
    “哎呀,俞总怎么还亲自到门口欢迎我啊?”刘琬英略有疲惫,但精神很好,瞧见总裁办门口翘首以盼的俞兴,调侃道,“是迫不及待的想当车圈最严厉的父亲了吗?”
    俞兴倒茶,捏肩,笑道:“最严厉的父亲?你是替媒体擬了標题是吗?那应该是车圈迎来最严厉的父母。”
    “我们动手之后肯定会有这样的论调,或者是什么车圈纪检委,反正,圈內肯定要大动干戈,你做这个碳硅集团是刚进圈,唔,得算是车圈里的孙子辈吧。”刘琬英喝了口茶,“爷孙二象性了。”
    俞兴觉得小英最近可能是刷多了最新热点。
    他问了正事:“资金调配怎么样?”
    “过山峰这次的时机其实还真不错。”刘琬英稍微放低声音,“到了7月份,欧盟更严厉的mar就要逐步实施过渡条款了,后续在欧洲市场的操作就要更小心。”
    mar是欧盟的市场操纵监管规则,会在2016年全面生效,但过渡期条款还有两个月就要逐步实施。
    过山峰这次拥有3亿美元的本金,想要攫取最大的利润也存在很多程序上的博弈。
    按照欧盟在2012年生效的《卖空及cds监管规则》,源自金融危机的裸卖空禁令已经扩展到所有欧盟上市的股票,要求卖空前必须借入股票或达成等效安排。
    同时,这里面还允许成员国在特定情况下临时禁止卖空。
    比如,股价单日暴跌10%。
    这就为过山峰的资金增加了不確定的情况。
    过山峰利用公开信息来出具做空报告,这件事本身不违法,用它来做空雷诺,这也是可以的。
    问题就在於,空头头寸超过0.5%需公开披露,超过0.2%需向监管机构报告,这就不利於过山峰利润的最大化,也就迫使资金方面要分散到欧盟不同的成员国之间,这种分仓又涉及到“结构化操纵”的规定。
    刘琬英的努力就是让己方的操纵不那么明显,想要充分发挥欧盟成员国三到五天的数据交换延迟,最终完成风险隔离。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