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
“本次凤凰杯世界赛,我将担任赛事裁判长,世界赛这段不短的时间,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我都将陪着各位参赛选手一同度过。”
赵正阳虽然已经七十多了,但声音却苍劲有力,顿了顿,然后继续道:“我也十分期待亲眼见证各位棋手,在棋盘上的惊艳的发挥。”
整个大厅顿时变得更为安静了一分,所有人似乎都感受到有些沉重和肃杀的气氛。
虽然世界赛先是采用最为残酷的单败淘汰赛,直至厮杀到最后六十四人,然后才换为双败淘汰赛,最终在胜者组冠军和败者组冠军中,决出最后的胜者。
但是,因为参赛人数众多,哪怕最开始的赛制是单败淘汰赛,输一局便直接淘汰,但是想要淘汰到只剩六十四人,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再加上双败淘汰赛以及最后决出冠军,这一场比赛从开始到结束,相比较其他比赛,确实会更加漫长,对所有棋手的精力和体力,都是严峻的考验。
“在世界赛的舞台之上,发生过太多太多的故事,诞生了太多太多名局。”
赵正阳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比如最早朝韩棋手,创新的在世界赛上尝试二连星布局,引发了世人对子与势的探讨,小目布局从此不再是唯一的主流。”
“三连星引起了世人对外势和实地取舍的思考和反思,未生流引起了世人对棋形的坚实和模样扩张的讨论……”
“这些诞生于世界赛的棋局,这下弈自世界赛的棋谱,时至今日,依旧在围棋的历史上熠熠发光。”
“尽管以现在的角度来看,有些东西不一定是对的,可是其中闪烁着永恒的探索的光芒,至今仍旧震撼人心。”
“甚至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各大世界赛,不断推动着围棋的进步。”
赵正阳这一番话,虽然只是谈起世界赛的过往历史,但是却直接把所有人的情绪一下子全部都调动起来了。
因为,赵正阳说的全部都是事实。
从二连星布局对小目布局的冲击,到各种新下法、新定式的变革,又到如三连星、未生流这些布局的萌芽与流行……
寥寥数语之下,隐藏着两百年来无数棋手的血与泪,无数人埋骨于世界赛,也有人一将功成万骨枯,棋坛近现代的厚重历史,宛如画卷一般,摊开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这幅画卷之上,群雄策马,挽弓搭箭,逐鹿于中原,令人荡气回肠。
而如今,决定这幅画卷接下来如何画的,是他们,是此刻站在大厅里的所有棋手。
他们或许也有机会成为故事中的主角,甚至哪怕不是主角,只是其中的配角,那也足以自傲。
毕竟更多的人,是注定连做配角的资格都没有的。
“各位能站在这间大厅,已经是当今最强的棋士之一了,我作为前辈,也很清楚各位能站在这里,究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一直以来,又是与怎样的痛苦抗争着!”
赵正阳环视一圈大厅,字句铿锵,沉声道:“而如今,历经千辛万苦,你们终于走到这一步!”
说到这里,赵正阳话锋一转,再次开口道:“但是,我想说,不是什么事……都是能尽如人意的。”
听到赵正阳这一番话,整个大厅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几分沉闷。
其实,大部分人都很清楚,这固然是棋坛最高也最盛大的舞台,但也为因其盛大,才更为残酷,哪怕他们竭尽全力都走到了这里,但更可能被无情淹没。
所谓一将功成万古枯,便是如此。
“我当年也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看到你们,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我。”
赵正阳深吸一口气,方才继续道:“正因我经历过,所以我不会在这里说些什么付出就会得到回报的漂亮话,也不想让你们对于在世界赛获得好成绩这件事,抱有太大的期望!”
听到这番话,大厅内的记者顿时一片哗然,彼此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不少参赛棋手也是满脸错愕。
俞邵也有些意外的看向赵正阳,觉得赵正阳多少有些不走寻常路了。
无论前世今生,世界赛开幕仪式基本都是裁判长或者赛事主办方上台说一番勉励棋手的话。
但是赵正阳却反其道而行之,直接无差别打击参赛棋手的信心,简直闻所未闻,俞邵活了两辈子都没见到过,一点都不像一个七十岁的老头。
“这是裁判长该说的话吗?”
有记者抽了抽嘴角,向身旁的搭档吐槽道:“别人都是说努力就有回报,结果到了赵正阳老师这里,居然是努力了也不一定有回报。”
“就是说啊……”
作为搭档的摄像师,也有点难以置信。
不过,大厅里,也有一部分棋手如庄未生、祝怀安、荒木野等人,对于赵正阳的话无动于衷,表情平静。
而这些棋手,无一例外的几乎全都是参加过好几次世界赛的棋手。
“能面不改色的说出那些勉励向上的话,说出那些人云亦云的鸡汤的,一定都是没有参加过世界赛的,但是,我不一样,我不仅参加过,还拿过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
赵正阳似乎对台下的骚动一点都不在意,字句铿锵道:“正因如此,我很清楚,世界赛究竟有多么残酷多么无情!”
赵正阳的声音并不大,却掷地有声,响彻在整个大厅之内。
大厅再度变得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默默望着台上的老人,似乎能通过老人脸上的纹路,看到三四十年前的世界赛上的诡谲云涌。
“所有棋手毕生的目标之一,一定有一个是世界赛冠军。”
赵正阳面对着台下众人,缓缓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有棋手承受着数不尽的辛酸,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世界赛的舞台。”
“但是,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无情的,现在这里这么多人,但是,比赛第一天,你们之中一半人就会直接淘汰!”
“或许不少人会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尽数白费了,全都是无用功。”
赵正阳继续道:“我不是想打击各位参赛选手的积极性,也不是想给各位太大的压力,我说的是事实,是哪怕你拼尽全力,也无法如愿以偿的冰冷事实。”
“我想说的是——”
“无论最后胜负如何,最后回顾棋局,只要觉得不后悔,觉得无愧于心,下出了自己的风格,下出了自己的水平,那,就足够了!”
全场寂静无声。
赵正阳的视线缓缓环顾过全场,然后才继续道:“只有这样,哪怕最后输了,当你回看自己的棋局,你会发现这么多年的努力,一定不是白费!”
全场仍是寂静。
大概过了两三秒之后,全场猛的爆发了出了如潮水般的掌声,闪光灯更是在大厅里闪烁个不停,按动快门的声音混杂其中!
片刻后,等掌声稍歇,赵正阳才笑着继续道:“比赛第一天,就会有半数人淘汰,不过大家远道而来,应该不会想着就留一天,走个过场吧?”
“当然不想!”
台下立刻有人笑着回应道。
“我也不忍心让大家大老远来一趟,仅仅一天就落寞离开,不过赛制如此,淘汰了就是淘汰了。”
赵正阳笑了笑,说道:“但是,我希望即便淘汰了的棋手,在没有要事的情况下,能留下来,和我一同见证这一次凤凰杯世界赛,直到最后结束。”
“虽然淘汰了,但可以将冠军这个目标,寄托给自己想寄托的人,让他肩负起你的梦想,注视着他一步一步,替你走向终点。”
“我希望这个夏天,能带给所有人一个难忘的回忆,即便很多年后,谈起世界赛,依旧能想起这个夏天,想起这届世界赛!”
“我有预感,今年夏天,一定会带给我们无数惊喜和感动!”
赵正阳的话说完,台下又是掌声一片。
大厅里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不知不觉间淡了一丝,但是所有人的目光,都变得更为坚定了一分,那是明知前方荆棘坎坷,也一往无前的坚定。
“我的话说完了,现在开始抽签仪式吧。”
赵正阳笑了笑,说道:“这么多人,抽签恐怕都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希望大家都抽到自己预想中的对手。”
台下众人闻言,都不禁笑出了声。
很快,十几工作人员就拿着十几个签盒,快步走到了各国参赛队伍的身前,然后将签盒放在了桌上。
因为第一轮参赛人数众多,自然不可能像普通比赛一样一个棋手接着一个棋手的上台抽签,否则哪怕抽签都得抽到晚上去。
因此抽烟就采用了设十几个签盒一同抽签,然后工作人员将选手的签号记载下来,最后再比对签号的方法,但哪怕如此,估计也要一会儿。
眼见要开始抽签了,全场所有人的表情都不由变得郑重了起来,即便庄未生都是如此。
在淘汰至六十四人之前,都是单败淘汰赛制,一盘棋都不允许输,输了直接淘汰,因此想要晋级,靠的不仅是棋力,还要看签运。
哪怕强如庄未生和安弘石,如果签运不好,第一轮他们就抽到彼此,那么安弘石和庄未生两个人,注定有人要一轮游。
是的,虽然安弘石和庄未生这两个名字,和一轮流怎么看起来都不搭边,但是确实是有这个可能性的,而且这种事情在往年世界赛还发生过不止一次。
这就是所谓的冤家签。
“我不会第一轮就抽到安弘石老师吧?”郑勤心中有些紧张,低声对俞邵说道。
“哪有那么背,这么多人呢。”俞邵哑然失笑,安慰了一句。
“那总归得有人背啊,这个背的人凭什么不能是我?”郑勤有些不服。
“呃……”
这话倒是把俞邵给问住了,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没过多久,排在郑勤身前的祝怀安上前抽完了签,轮到郑勤抽签了。
郑勤深吸一口气,缓缓走上前去,在工作人员的注视下,将手伸进签盒,从签盒内抓出了签纸,然后死死的攥住,似乎不敢松开手。
“打开看看,多少号?”
工作人员有些好笑,开口问道。
听到这话,郑勤终于小心翼翼的松开攥紧签纸的手,俞邵也好奇的凑了上去,伸长脖子看向郑勤手中签纸上的号码。
207号。
这意味着,同样抽到207号签纸的,将是郑勤第一轮的对手,而之前中国队的参赛棋手抽签,没有一个是抽到207号的。
庄未生是78号,祝怀安是231号,所以郑勤起码不会对上庄未生、祝怀安等人。
“郑勤,207。”
郑勤稍微松了一口气,回答道。
工作人员点了点头,拿起笔,在手中名单上找到郑勤的名字,在郑勤的名字后面记录下207后,开口道:“好了,下一个。”
郑勤后面排的就是俞邵,俞邵闻言,立刻走上前去,将手伸进了签盒。
看到俞邵要抽签了,顿时所有人都朝俞邵望了过来,即便是庄未生也不例外。
很快,俞邵就从签盒中抓出了一张签纸,然后一点一点缓缓打开签纸,只见第一个数字写着2。
看到这一幕,郑勤的表情微变,一下子紧张起来,祝怀安也紧紧盯着俞邵手中签纸,看着俞邵一点一点打开。
下一个数字。
7。
看到这个数字,郑勤顿时松了一口气,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如释重负,祝怀安也不再对俞邵的签号感兴趣,收回了视线。
然后是最后一个数字。
还是7。
“俞邵,277号。”
俞邵抬起头,对工作人员说道。
刚才抽签的几个中国棋手,没有一个是277号,这也意味着和郑勤一样,俞邵第一轮的对手不会遇到他们。
不过这样正常,参赛的棋手太多了,第一轮就内战有可能有,但是一般来说不会出现太多。
俞邵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得到这个答案后,工作人员似乎有些失望。
工作人员很快拿起笔,找到俞邵的名字,记录下俞邵的签号后,开口喊道:“好了,下一个。”
“来了。”
听到这话,排在俞邵身后的苏以明立刻应了一声,然后走上前去。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