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我可就在门口
“我出去?”
曲脱脱指了指自己,一脸的不敢置信。
“快点的吧。”于大章不耐烦地对她挥了一下手。
这都忙活一天了,再加上刚吃完饭,他现在只想快点完事,然后回家好好睡一觉。
苏觅也在一旁劝道:
“脱脱,你先出去,他也是为了工作。”
不劝还好,这一劝,曲脱脱更生气了。
“我不走。”她理直气壮地说道:
“警察审问的时候,最少要两个人在场,他自己在这算怎么回事,我要求旁听。”
旁听?于大章被气笑了。
她懂得还挺多,竟然知道警察办案要两个人在场。
“谁说我是来审问的。”于大章解释道:
“苏觅她又不是嫌疑犯,我来这里只是了解一下情况,不收证也不做笔录。”
他觉得今天的曲脱脱有点奇怪。
以前她可是很配合自己工作的,上班时间她都基本不打电话。
每次有案子,只要她知道了,就不会来打扰自己。
这次是怎么了?
自己刚刚解救了她的闺蜜,她应该高兴才对,怎么感觉她比之前更担忧了。
“那……”
曲脱脱看样子还是有点不放心:
“你们要聊多久?”
这是你该问的吗……于大章耐着性子回答道:
“快的话,几分钟就完事。”
他说完这话,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劲儿。
咋这么别扭呢。
“那好吧。”曲脱脱走的时候,还不忘回头提醒道:
“我可就在门口。”
这什么话啊……于大章被她弄得莫名其妙。
自己来医院找被害人了解情况,明明是工作的一部分,怎么现在搞得好像是来偷情似的。
再说了,她是知道自己和苏觅互相看不顺眼的,今天怎么还防备起来了。
就算有疑心病,也不应该怀疑到我们身上吧。
怀着疑问,于大章看向了苏觅:
“她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苏觅笑道:
“女人嘛,自然见不得自己的男人和另外一个女人同处一室,闺蜜也不行。”
有道理……于大章点点头,随即拿过一把椅子坐了过来。
“绑匪一共有几个人?”
“六个,在烂尾楼那里死了一个。”
他将问过白锦程的问题又对苏觅问了一遍。
确认两人的答案没有出入后,于大章又问了最后那个开放性题目:
“你回忆一下,那些人都聊过什么,只要是你听到的,想起什么就说什么。”
他之前问过白锦程了,他们两个在烂尾楼的时候,是被分开看管的。
毕竟两个人在一起难免会有一些小动作。
正是因为所处的角度和位置不同,他们听到的信息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好像没说什么特别的。”
苏觅说着,双眼渐渐失去聚焦,看样子是陷入了回忆中。
片刻后,她慢慢回过神来,转头看向于大章:
“有两个离我比较近的绑匪,在我身后的柱子旁边小声交谈过一阵子,他们聊天的内容我听不懂,但我记住了。”
她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接着继续说道:
“其中一个人问,你那个地方在哪,我看看离我近不近。”
“另一个人说,你小子少套我话,咱们都是一样多,别来惦记我那份。”
“那人又说,如果你出去的比我早,就来探监,到时候我告诉你地点,你帮我去尽孝,我信得过你。”
说到这里,她停了下来,好像在思考还有没有遗漏的信息。
过了一会儿,她摇了摇头,说道:
“就这些了,后面他们都不吭声了,没一会儿我就听到了打火机点火的声音。”
聊郁闷了,点根烟排解一下……于大章大概能猜到他们当时的心境。
看来和自己之前推断的一样,他们每个人都选定了一处藏黄金的地方。
这个办法挺绝啊。
谁要是扛不住审讯,也只会将自己提前选好的地方说出来,对其他人不会造成影响。
唯一知道所有藏黄金地点的人就是谭睿了。
而他也是这些人里,反侦察能力最强,最有可能扛住审讯的人。
一共就这么几个人,竟然研究出了组织架构。
在系统内工作过就是不一样,有些东西不用自己琢磨,直接套用就行。
想了想,于大章又问了一个新问题:
“被绑架的这几天,除了那六个人,你还见过其他人吗?”
在地下室的时候,他就注意到,现场没有头套或者眼罩之类的东西。
这说明他们的视力没有受限制。
“没了。”苏觅回答得很痛快:
“我只见过他们六个,没有其他人了。”
她的回答等于排除了谭睿妻子是同伙的嫌疑。
一般情况下,绑匪不会将自己的家人拉来做同伙,但也需要证实才行。
被害人的证言是很重要的一环。
就在于大章考虑还有没有遗漏时,苏觅忽然开口道:
“我能问你个问题吗?”
于大章点点头:
“可以,问吧。”
他现在的注意力全在案子上面,因此没注意到苏觅的变化。
如果他稍微留意一些,就会发现苏觅对他的态度完全变了,就连看他的眼神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你知道我被绑架了,有担心过吗?”
苏觅问这话时,声音很轻,但却是盯着于大章问的。
本来于大章对于她的问题是心不在焉的,但听到后半句,他抬起头来,皱眉看向她。
不会吧……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怪异感。
傻子都能听出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曲脱脱就在门口守着呢,她竟然说这样的话,是不是要害人?
难道是曲脱脱在给我下套,用苏觅来考验我……于大章已经开始胡思乱想了。
不会。
就算是下套,也不会用苏觅来做诱饵。
那就是玩真的了。
“你问我这种话,不别扭吗?”于大章反问道。
作为一个成年人,自然知道这种乱七八糟的问题最好不要去回答。
破解的方法很简单。
反问。
这样不但可以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也能绕过对方给出的难题,避免尴尬。
“我没觉得别扭。”苏觅笑了笑:
“从脱脱那里论,我们也算是朋友,而且这次你救了我,我真的很感激你。”
你知道你搅了我多少次好事吗……于大章差点将心里话说出来。
碍于面子,他也只能轻声解释道:
“首先我得纠正你,救你的是警察,我个人可没有那么大本事。”
“还有,我一个朋友曾和我说过,在紧张或刺激的环境中,生理反应可能被误认为是心动。”
最后,他补充道:
“这叫吊桥效应。”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