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754章 总还是在天地之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4章 总还是在天地之间
    可在让卫东说完之后。
    市里面还是故意要点他来将军:“对其他同志也要表达下你的看法和态度嘛,大家都是从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座谈会,希望得到个看法和态度的。”
    好吧,让卫东更不客气了:“本来没打算对这部分回应的,因为你们已经是改革的绊脚石,说难听点,已经成为改革的沉重包袱!”
    座谈会现场立刻轰然了下。
    好些穿着朴素的身影忍不住跳起来大骂。
    让卫东又不说话,又静静的看着。
    直到这部分人唾沫横飞的表达完,发现市里面都没吭声,之前那些提意见的担忧派也看着他们充满思索,悻悻住口后。
    才重新开口:“急了,看见没,有人开始急了,我一直提倡不要动不动就上情绪,我哪里错了,大家有理有据的摆出来谈,现在国营国资的百货站、供销站都是标准的计划经济模式,你们在商品经济浪潮中,天然要慢几拍,这时候要做的是尽量想办法利用自己的优势改革竞争,而不是想着扑灭改革的新局面,扪心自问,你们现在的态度到底是哪种?”
    他这话才像是灭火器。
    顿时把这部分的话语冲得一干二净。
    没法接。
    这时候谁跳出来叽喳,都会被自动对号入座。
    终于有人尽量平稳的询问:“那让卫东同志你觉得百货站应该怎么改进呢?”
    让卫东才逐条梳理:“私营民营的优势是老板做决定,市场反应快,一切都是为了能赚钱,国营单位要承担各种包袱,领导者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更多,甚至还有自己的小算盘,所以全面股份制,领导聘用制,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越早做出改变,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现在商品经济大潮刚刚开始,所有人都在学游泳,真被其他人游到前面,后面就只有被呛死的份儿,哪怕现在全力拖住我的腿有什么用,全国各地全都在跳下海。”
    就很明显,市里面是拿让卫东来当教鞭。
    全程旁观旁听,看让卫东由浅入深的把商品销售的市场化规律讲解清楚。
    其实这会儿,让卫东自己都有种感觉。
    仿佛三四十年后好像到处都在说经济形势下滑,生意不好做了,日子不好过了。
    不就跟现在身处局中的普通人一样迷茫么。
    都是处在了仿佛周期性的起伏中,一样有人能抓住机会冲上浪尖,更多人成为铺路石罢了。
    所以他也不泄漏“天机”,只按照国企改制的建议拉出来,一条条的愿意听就听,不听拉倒。
    等他说完,市里面才最后总结:“江州市百货站去年全年总销售额是1.54亿元,创下了新高,有些同志就志得意满的感到改革成功了,可刚才让卫东同志提到有句话,不是他做生意有多厉害,而是赶上了蓬勃发展的经济大潮,你们也仅仅是因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才获得了成绩,却掩盖了换汤不换药的实质,新天地商业中心这两天的销售总额是多少?”
    让卫东不想说的。
    可不得不承认:“数百家商贩个体户的经营销售额我们现在还没做统计,也不太可能拿到最详细的真实数据,但商超两天销售总额是五百七十万,囤积货品已经快见底儿了,正在从各处调集。”
    市里面快速的在面前计算器上敲几下,展示给大家看:“百货站日均销售额是42万,这里是285万,大家掂量下,到底是谁改革成功,谁在拖后腿,抓紧时间吧,散会。”
    这就是当年让卫东跟市里面谈的一个细节。
    当时市里面刚搞了那个什么工业品贸易中心,也是列出洋洋洒洒的成绩全年多少亿。
    看似很漂亮的数据。
    让卫东拆成每天,上千家国营单位聚在那,每天一百多万的交易额真的好意思说。
    这类数据就不能较真。
    更怕货比货。
    这些百货销售战线的单位彻底哑火。
    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要向让卫东同志学习,向民营商业中心学习。
    市里面依旧没跟让卫东单独谈什么,大家远远的点点头就各自忙碌了。
    程朗都看出来:“专门请你来敲打他们的?”
    让卫东点头:“这么大的国家,运行了几十年开始运转不动的一套模式,要改变很难的,不能伤筋动骨,那就要在每个局部敲敲打打,好在整条大船有人掌舵有人划桨,不是一盘散沙就好。”
    程朗慢慢点头。
    还是没耽误出发。
    傍晚从市里面回去,深夜到江边厂区棚屋里放出游艇,五位道士加元缘子跟了一起。
    让卫东本来不想带小道士的,自个儿在商业中心把摊子守好就够了。
    程朗说都一起办了护照签证,他带回hk去见识提升下。
    更主要是能跟着一起去看看大好河山。
    都是趁着孩子睡着了,让卫东才告别凤雏出发的。
    高速游艇顺水疾驰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让卫东在夜间抵达观察整个商州东较场新城建设的规模局面。
    已经展开到第四期的商品房建设,现在已经完全没有砖混结构的筒子楼,全都是二十多层的高层电梯小区。
    这一批是六栋一起开建。
    现在全国各地到商州来学习取经的重点,都集中在了房地产开发。
    对于很多三四五线城镇,这个地级市的房地产改革绝对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举改变了地方上房屋建设全部找国家承担的局面,光这就全面减轻好大的负担。
    只是没有土地买卖,还谈不上扭亏为盈,起码是能立刻止血。
    几乎所有地方,到这时候都没有城镇县市也可能会破产的概念,反正啥都朝着上面要呗。
    跑步前进,才是共识。
    程朗没有让卫东这么旺盛的精力,跑了两处通宵施工的工地,早上又老年人睡不着,只能蔫哒哒的坐在江畔小楼藤椅上,看让卫东一大早继续跑厂里、自由市场视察情况。
    最后跑市里面跟老领导交流到午后,确认今年已经可以把玉米收购的工作大面积展开,又是到晚上才乘坐游艇前往夔州。
    连夜登山。
    程朗都没在意从商州就认真照顾好让卫东每个方面的女老板,只关注哪怕到穷乡僻壤,依旧有人细致的在给老大汇报情况。
    交付运营半年左右,日常平均两百人左右,几乎所有游览过白帝城景区的游客,都会顺着背后的小码头,乘坐小游艇到这边来登顶。
    所以取消了从县城直接坐车来坐索道的服务,保证所有游客都要买五块钱的景区门票后,再来坐这个单程十元的索道。
    景区方也就没了任何意见。
    光这已经产生了近五十万的索道收益,刨掉各种成本开支,主要就是运行电费、设备损耗,还是有二三十万的利润。
    单从商业考虑,这点游客规模,十年都收不回投资。
    但眼见着村子已经在变化。
    让卫东很笃定等全国旅游消费市场起来,那才是大场面。
    所以叮嘱李二凤,配合好旅游开发总公司,把这些收益用在山顶改造建设、以及古镇修缮收购上。
    尤其是配合痴道长的“旅游景点”建设。
    可关于建道观这件事,跟着师叔祖来的几个道士才是行家吧。
    坐着缆车上山的时候他们还没感觉。
    晚上黑漆漆的只有经过索道支柱照明灯的时候,才会隐约看见是从树梢掠过,有个家伙还吓得小叫了几声。
    抵达还很简陋的道观,已经有干净的床铺可以休息,这时候也倒头就睡。
    只有程朗陪着让卫东还有李二凤,去跟痴道长见面交谈了会儿。
    一般不夜间运转的索道关闭后,山顶的电压就比较充足,白炽灯也让金牌风水师和地级市的疯癫道长能相对看清面目。
    女道士就憨乎乎的坐在旁边不停点头打盹,上山的时候不是李二凤护着她,没准儿能从座椅上滑落下去。
    当年痴道长就评价过让卫东在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让卫东那会儿还会内心剧震,你们这些修道的还是有点门道哦。
    现在对程朗的反应已经完全忽视,甚至只有防范。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青城派道观师叔祖,连绵几座山上好多道观,道长您这边如果要技术支持,我就留人,不需要我就带走,绝对没有什么企图,只为了能把这里建设得更容易养活一方水土。”
    痴道长欣然点头:“如果有擅长结社经营的道友来打理这方烟火,我就回商州山上继续画我的画,目的也只是为了让一方百姓更加安居乐土。”
    程朗拱手:“先生高义,青城道观绝对没有鸠占鹊巢的意思,我也是景仰东家为人,才决定跟随以效绵薄之力,当年我刚到hk,也是以字画求生,现在希望能切磋一二……”
    剩下让卫东就真的看不懂了。
    这俩鬼画桃符的开始以书会友,神叨叨的在报纸、宣纸、土纸上书写各种文字不像文字,符号不像符号的神秘内容!
    让卫东都觉得老子把你们带到一起是不是错了。
    摇摇头叫李二凤带了元缘子去睡觉,自己也跟道士大哥们歇息。
    可第二天一早,青城派各位就跪求我们在这里开分店吧!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