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幽冥筑玉京 - 第130章 天垂登仙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 天垂登仙阶
    暮色浸染山阶时,踩着霞光离去的赵伊湄,轻松的像是一缕清风飘过老律山道,衣袂翻飞飘舞卷成蝴蝶。
    关内道最高处孤守三天的委屈,在这一刻,尽数释然化为灰烬。
    当陆无咎问她“感觉如何”之时,她回答“胜却太阴门千万倍”。
    实际上,心中早已将太阴门抛掷脑后,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他记得她的叮嘱,甚至将其实践!
    作为少数知晓陆无咎背景的她,深知他根本没必要开宗立派。
    偏偏他还是做了!
    做的远超她的想象。
    这种特殊的重视,恰似春夜细雨坠入深潭,令她内心泛起道道涟漪。
    一时间,盛夏燥热的山风,似乎也令人惬意起来。
    行至山下,大老远就听到一阵咳嗽声,抬头望去,便见一位垂垂老矣的老道士迎面走来,瞧着一副气息羸弱,油尽灯枯之感。
    “咳咳,敢问仙子,山上可是老律观?”
    老道士走近,抱拳搭话。
    “正是。”
    “多谢仙子!”
    老道士正要离去,赵伊湄好奇道:“道友这是来养老的?”
    老道士一怔,有些不明所以,不过,还是客气道:“贫道此来,乃是归还所欠之物。”
    “哦!”
    赵伊湄点了点头,有心借此折返而去,想想多少有些死皮赖脸,只好离去。
    一老一少就此错肩而过。
    枯荣相悖,道途迥然。
    一阵风过,不远处的山石上,隐隐浮现出一道身穿太极法袍的中年修士。
    他看着下山的赵伊湄,又下意识回头看了看咳嗽不止的登山老道士,仿佛看到了自己即将谢幕的人生,脸上拂过一抹怅然之色。
    若赵伊湄回头,定一眼就能认出,此人正是神霄掌教——段澜。
    好一会儿,段澜才敛去内心惆怅,目露几分奇芒。
    武当百废待兴,赵伊湄不在武当,反倒登门拜访老律观,仅仅是因为老律观客卿陆无咎不声不响创建了两仪派?
    可既然如此,之前又为何跑去关内道九龙山枯守三日?
    男女幽情?
    还是另有隐情?
    段澜眸光闪烁中,身影逐渐淡去。
    山高留晚照,余霞散成绮。
    在最后一缕余晖落在老律观门上时,老道士姜文宇也终于敲响门扉,在值守道童的引路下,见到了老律客卿陆无咎。
    “贫道姜文宇拜见道友,薄暮叩关,惊破云台月色,万望道友勿怪!”
    姜文宇拱手见礼,身子刚刚直起忍不住又是“咳嗽”起来。
    “无妨无妨,坐!”
    陆无咎摆了摆手,邀请姜文宇入座。
    姜文宇却取出一枚兵符递了过来:
    “贫道此来,乃是归还所借兵符,洞渊变故,贫道死里逃生,事后疗养数月,才勉强挣脱鬼门关,姗姗来迟,还望见谅。”
    陆无咎看着姜文宇送来的兵符,眼神微动。在洞渊举行大比,遴选纯阳剑首之时,姜文宇曾借着一面之缘,向他借了两百猖兵。
    谁曾想,所谓剑首大比,不过是广玄登阶科仪。
    那日,不知多少散修,成了广玄登阶枯骨,以至于他以为姜文宇也死了,没想到,却逃出生天。
    “道友绝处逢生,已属不幸中的大幸,贫道岂有怪罪之理?!”
    “道友仁厚,贫道感激不尽。”
    姜文宇顿了顿,又道:“东西既已归还,贫道就不叨扰了,告辞!”
    “且慢!”
    陆无咎道:“天色既晚,不如留下来歇歇脚。”
    姜文宇摇头:“不了,贫道将死之躯,已然油尽灯枯,还要趁着无多时日,早些料理后事。”
    陆无咎想了想道:“不知道友有何打算,可有贫道能帮衬的地方?”
    若是以往能得如此大佬开口,姜文宇定然兴奋异常,此时,他却格外平静:
    “多谢道友好意,贫道追逐大道至今,早已孑然一身,了无留恋,此番下山,只求寻个好苗子,将这一身衣钵传下去,便心满意足。”
    说到这,姜文宇突然想起两人最初见面时,陆无咎对他李代桃僵之法的好奇,旋即从怀中取出一本线装手抄本放在旁边案几上。
    “此书所载乃是贫道此生最得意的李代桃僵之法,虽是旁门左道,或可助道友触类旁通。”
    陆无咎一怔,想了想道:
    “贫道最近新创一教派,名曰两仪派,主修太阴炼形道,道友躯壳既残,不如入我两仪派,转修魂道,或可争取一线生机。”
    姜文宇一怔,好一会儿,才将信将疑道:
    “贫道行将就木,恐难堪大任,误了道友大事。”
    “无妨,眼下道友还是以修行为重,待争得生机之后再谈门内之事。”
    陆无咎说着,屈指一弹,两颗珠子在相互纠缠中,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落入姜文宇体内。
    “此乃李代桃僵之法的报酬,至于是否入我两仪派,兹事体大,道友不妨多考虑几日。此乃贫道信物,道友可先去山下养老院考察一番,那是我两仪派产业。”
    陆无咎懒得多言,又是送出一枚玉牌后,随即端起茶水轻呷润喉。
    “那贫道就先告辞了。”
    姜文宇识趣拱手告辞,转身离去。
    离开老律观,天色已然入夜,天公作美,明月高悬,如水月光将将偌大山头,浇铸成晶莹剔透的琉璃盏,盛满泠泠作响的虫鸣。
    沐浴月光而行的姜文宇,看着清冷幽静的山道,神情恍惚。
    回望修行路,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中年时的隐忍苦修,老年时终于寻得良机,怎料,他眼中的登天台阶,竟是人家串起蚂蚱的稻草。
    一辈子苦苦挣扎,换来只是这般风烛残年,可悲可叹。
    他心灰意冷,本想传下衣钵,了此余年。
    可这九霄宫阙,又降下一道天阶。
    不知是垂怜,还是新的稻草。
    回过神来的他,满脸茫然的看向前方,月光下,蜿蜒山道仿佛化作鳞光闪闪的青蛇,欲驮着他再冲一次龙门关。
    这时,他才惊觉已然很久没有咳嗽了。
    是那两颗珠子。
    一颗是魂水珠;
    一颗是……先天元炁。
    夜色渐深,山雾也愈发浓郁,打湿了衣衫,也打湿了脸庞。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