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权相 - 第333章 齐政解帝心,卫王定风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楚王的计划中,既然他的父皇能够以身入局,以一把惊天之局,埋葬了他和他背后的一切,那他也一样可以做到!
    当他胸口插着两支箭,在卫王亲手送他上路的满足中死去时,父皇的一切谋画也会同样落空。
    因为,卫王也干了!
    他弑君,卫王杀兄,两个人半斤八两!
    卫王的继位,也将变得同样不干净!
    而且,更失去了高举大义旗帜,肃清江南的底气和声望!
    这就是他的釜底抽薪。
    我固然输了,但你们也没有赢!
    他要证明,他不是一个志大才疏,狂妄无知的棋子,他只是低估了对手的能力,当他郑重以待的时候,他同样可以执棋落子,操控风云!
    等卫王动手,他会含着笑,与卫王说一声谢谢。
    那一句,卫王或许要等许久,才能明白真正的意义。
    事情的发展,本来也是按照他的计划在走。
    卫王在【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下意识下,在被他以兄弟情义绑架而产生的情感驱动下,如他所愿地拿起了羽箭。
    可眼看着就要到了最后一步的时候,就如最近一年的许多次一样,齐政又出来搅局了。
    不仅拦住了卫王,还用两句平静而正常的话,轻松地戳破了他心头所有的算计,将那些心思,袒露在了众人面前。
    卫王闻言,心头登时悚然。
    他虽然有时候只靠自己想不到那么多,但在齐政提点之后,还是立刻明白了楚王的险恶用心。
    如果他真的杀了楚王,那他就是一个杀兄上位的野心家。
    不管楚王做得有多坏,甚至楚王还干了弑君的事情,但他身为弟弟,杀害兄长,你就会被天下人诟病。
    至少,会被反对他的那些人,找到诟病和抹黑的理由。
    他今夜千里奔袭回来,诛杀叛贼,挽救社稷的功劳,也可能也会被说成野心家的精心设计罢了。
    荒唐吗?
    当然荒唐!
    但世事就是这般荒唐!
    古往今来,这样的荒唐事太多了!
    你若是与世无争,不涉及谁的利益,那或许大家也不会计较。
    但你是皇帝,而且还是出乎许多人意料登基,不代表许多人利益的皇帝,那所面临的抹黑和诟病,就将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了。
    这种时候,送出这样的把柄,几乎可以说是自寻死路了。
    他看着楚王,眼神已经悄然变得冰冷。
    在这样的时候,你居然还不死心!
    正好,一群太医在几名卫王护卫的押送下背着药箱前来。
    卫王随手指了三个太医,“你们三个,给楚王治伤,他若出了事,你们也别想有好日子!张先!”
    “属下在!”
    “你亲自盯着,每张药方,三人共同签字留底,煎药找个咱们的人盯着,谁敢心怀不轨,格杀勿论!”
    “是!”
    张先一声答应,看着楚王,“楚王殿下,走吧?”
    楚王木然地跌坐,张先扬了扬下巴,两个同伴上前,架起了楚王。
    卫王接着看向剩下的太医,“你们,立刻给陛下诊治!”
    童瑞却在这时候,忽然开口,“殿下,让李太医来吧,最近一年,陛下一直都是传的他,他对陛下的身体最为清楚。”
    卫王微微一怔,旋即点头,让那位李太医上前。
    李太医把了把脉,神色凝重地看着卫王,“殿下,陛下年迈,又受此重伤,性命垂危,脉象已极为微弱,需要立刻进行救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卫王点头,“那还不快去!本王随你一起!”
    童瑞却在这时候再度开口,“殿下,老奴跟着去就好,今夜事发之前,陛下就对老奴说了,让老奴转告殿下,您若回来,这皇宫和朝堂,便都交由您主持,还请殿下以社稷为重!”
    他的音量没有丝毫降低,甚至还刻意加大了。
    这一句话,便算是替卫王接下来的行事,进行了身份背书。
    虽然,卫王事实上已经是唯一的选择了,但身份也同样重要。
    名不正,则言不顺。
    “另外,陛下也说了,您可以宣大宗正入宫,关于后续之事,陛下已与大宗正有所交待。”
    卫王闻言抱拳,朝着这位父皇身边的老太监躬身一拜,接收到了他的善意,“那就有劳童公公了,待本王安定此乱之后,再来看望父皇。”
    “都是老奴分内之事。”
    卫王又看向定国公,“老公爷,可否劳烦您带一支禁卫,守护父皇安危。”
    定国公闻言领命,“殿下放心!”
    说完,童瑞便和李太医一起,在定国公的护送下,下去治疗。
    卫王接着看向众人,开始吩咐,“寇统领,劳烦你立刻带兵,严防京师生乱!”
    “是!”
    “凌岳!你立刻配合禁军统领,清理战场,救治伤员,肃清宫闱,维持宫中秩序!”
    齐政忽然补了一句,“尤其是后宫。”
    凌岳自然明白,同样领命而去。
    “苏将军!”
    “末将在!”
    “劳烦风字营弟兄们原地休整待命,待局势稳定之后,再行犒赏!”
    “是!”
    安排好了这一切,卫王有些疲惫地在台阶上坐下,拍了拍身旁的位置,示意齐政坐下。
    “你说,我们这算是成功了吗?”
    齐政轻轻摇头,“不是。甚至现在都还不到休息的时候。”
    卫王转头看着他,看着他那双闪亮的眸子,“怎么说?”
    齐政缓缓道:“殿下现在需要做几件事。”
    “第一,立刻召集群臣百官,将今夜动乱各方的性质确定下来,楚王谋逆弑君,殿下奉诏靖难,以掌握接下来的主动权。”
    “第二,立刻派人去老太师府上,请他出山,让他帮你镇压朝堂。同时派人前往周山,接家师入京,为殿下平息士林舆论。”
    “第三,明确楚王之罪后,先诛首恶,务必拿下政事堂中杨、陈这两位楚王的同党,同时,让百骑司严查其余楚王同党,甚至可以先将朝堂上依附楚王的官员全部抓起来候审。”
    “第四,正式宣布京师戒严,严防楚王余党和江南势力借机制造骚乱和恐慌。”
    “第五,让中京府衙在天明之后,便在全城张榜,将楚王叛乱之事,公之于众昭告天下,当然,不必写明具体细节,但必须立刻昭告,以防止流言滋生。”
    卫王有些愕然地看着眼前的少年,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齐政吗?
    难不成权力对人的影响,竟至于此?
    “会不会动静太大了?如此就不怕朝野反弹吗?”
    齐政叹了口气,“如果是在之前,甚至在咱们奔袭而回的路上,在下会支持殿下小打小闹,一切以巩固地位,顺利继位,执掌权柄为先,而后徐徐图之便是。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他看着卫王,声音一低,“殿下不觉得今夜陛下出事有些太过诡异了吗?”
    “老军神已经出动,接管了步军营。定国公出马,拿下了巡防营。马军营那边想必也同样有安排,很可能便是执掌过马军营十年的安国公。”
    “同时,凌岳和禁军统领戴平武都在宫中,禁军人手也足够,想要制止楚王的兵变,轻而易举,甚至可以直接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就算退一万步说,陛下想要楚王真正叛乱,也可以等他入宫之后,轻松围杀,然后将其贬谪,全天下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何陛下最终却被楚王弑杀了呢?当然现在陛下生死未卜,但这并不妨碍楚王弑君这个罪名成立。”
    他看着卫王,“要知道,陛下可是提前数日就给殿下写了密诏的,他会不知道楚王要动手这件事吗?”
    卫王闻言,心头再度悚然。
    是啊,楚王的一切都在父皇的算计中。
    而父皇的准备也如此充分,为何父皇却被楚王杀到近前了呢?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这是父皇希望发生的事情!
    齐政轻叹道:“当日,殿下收到陛下送的那本书,在下的第一反应,是陛下想让殿下和楚王,来一场玄武门之变,从而逆转双方的局势。但后来,在下觉得,这又不是一个好法子。”
    “因为两点,首先殿下对楚王,并没有李世民对李建成那样压倒性的优势,取胜之后,也很难压制住朝堂。”
    “其次,殿下一旦得位不正,那便会引来楚王身后江南集团的强烈反弹,以至于社稷动荡,届时,北有北渊,西有西凉,江南再乱,大梁江山就乱了。”
    “所以,陛下想让殿下上位,就必须保证殿下上位的过程,没有任何瑕疵,能够让所有人包括江南势力说不出话来。”
    卫王缓缓点头,眼眶有些泛红。
    他没想到,以前对自己不理不睬的父皇,竟愿意为了自己做到如此的地步。
    “第二,如果在下没猜错的话,陛下的真正目标是要血洗江南。”
    “既为了昭文太子的私仇,也为了社稷长远的公义。”
    “江南集团滋生多年,暗结倭寇,兼跨政商儒三面,已是尾大不掉,成了社稷隐忧。”
    “但陛下身为皇帝,是所有子民共同的君父,没有理由也不能够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朝着某一个群体公然开刀。”
    “所以,他需要一个理由,需要一个名义。可江南集团通过他们树大根深的触角,并没有给陛下这样的机会。甚至昭文太子的死,也做得滴水不漏。”
    “于是,陛下选择了以身入局。”
    “皇帝向弑君者报仇,天经地义,谁敢反对,那就是触碰到了整个皇权社会的逆鳞,破坏了天地君亲师的共识。这不仅仅是一个皇帝的天经地义,更是任何一个人的天经地义!”
    齐政杀气腾腾的话,让卫王如梦方醒,彻底明白了其中的门道。
    齐政看向头顶,紫微星虽黯,但也顽强地闪烁着。
    “世人常说陛下中庸,二十余年碌碌无为,不过一勉强合格的守成之君。但以此局而论,陛下心怀山海,格局智计心性,皆非常人所及。”
    卫王缓缓点头,“所以,你方才的意思是,我应该抓住这个父皇用生命换来的机会,配合父皇的大计。”
    齐政嗯了一声,“不错,唯有这样,才真的能把遏制住疯狂的江南势力,为子孙打下一个更坚实的设计之基。”
    他看着卫王,“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战场。殿下,你准备好了吗?”(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