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回京,朱高烁监国,老大哭惨
不仅是朱高煦,连朱高燧也没忍住笑出声。
打赢瓦剌这一战,二人都没有笑的怎么开心。
朱高煦心想:能打仗的老四终于也要被骗了。
听着笑声,朱棣的脸色大变,瞪了朱高煦一眼。
朱高煦立刻压制笑意,再也不敢出声。
只有旁边的朱瞻基明白,爷爷说的都是实话。
这些天,他一直跟在身边。
很清楚爷爷要立朱高烁为太子的决心。
“老四,爹还有好几年的时间,放心好了,这段时间我会帮你培养根基的,以你的能力当皇帝不会有人不服的!”
朱棣说的很直接,其实就是在警示汉赵二王要收敛点,同时暗示自己并不是在忽悠人。
但二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听明白朱棣意思,嘴角的笑容就没有收敛过。
朱高烁却非常的吃惊,老爷子突然将皇位传给自己。
他其实想过,但觉得可能性不大,就是想凭借这军功能快点去就藩。
原因很简单,朝中基本上都是太子的人。
太子监国多年,势力之大怕是连朱棣也难以阻止。
这种情况下如果突然扶持他去当太子的话,只怕会出现夺嫡之战,动摇国本。
但朱高烁确实心动了。
本来他就想当皇帝。
要去就藩也是为了暗中积蓄力量。
但现在朱棣就可以传位给他了。
那就不用造反了啊。
好处就是不用造反,坏处就是没了靖难的机会。
思虑再三,最终朱高烁点点头:“爹,让我来监国吧!”
朱高烁并没有直接说要废掉老大的太子之位。
只是想要监国的位置。
听到他的话,朱棣非常满意。
他原本还想着老四会不会害怕监国,毕竟这样会让他彻底处于朝堂中心,没想到老四答应如此干脆。
要知道,天幕里的老四可是一直不愿意当皇帝的。
朱瞻基的脸色难看,他出言反对:“爷爷,我不同意四叔当皇帝!”
朱棣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哪怕是站在狼居胥山,他也无比的愤怒。
可还没等他训斥朱瞻基。
旁边的朱高煦就极其不满开口骂道:“你小子注意身份,是不是老大不在没人管你了!”
“还需要你同意?”
说话间,朱高煦看向朱高烁:“老四,我告诉你,你二哥我绝对支持你当太子!”
他当然不相信朱棣是真心想要扶持老四登基。
无非就是看老四现在有能力帮他打仗。
心想朱棣肯定就是要忽悠朱高烁去打倭岛了。
不仅是朱高煦这样想,朱高燧也同样如此。
他丝毫不担心老四是不是继承皇位。
但朱棣不知道两人的想法,还以为是真的支持朱高烁当皇帝,顿时大笑出声。
看来让老四来当太子是很正确的决定。
“哈哈哈!”
听着老爷子的笑声,朱高煦更加确定,朱高烁要被耍了。
朱棣留恋的再看一眼这迷人的风景,便骑马返回营帐。
准备启程回京。
北伐大军回朝。
直到抵达了金陵城。
百姓们夹到欢迎皇帝凯旋而归。
结果还没等高兴就遇到了刺客。
当然刺客的人数并不多,很快就被朱高煦镇压,根本没掀起什么风浪。
但朱棣却异常的愤怒。
直接当场怒斥朱高炽。
“太子朱高炽监国不利,撤掉监国的位置。”
胖胖的朱高炽脸上写满了惶恐。
为什么会这样?
他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单单就因为这刺客的出现,居然就要废了自己?
杨士奇急忙开口劝阻道:“皇帝,太子爷这些天都是在为漠北之战筹谋,一刻也不敢停休,故而有所疏漏,也不至于如此重罚!”
“不值重罚?难道朕的性命还不重要吗?”朱棣恼怒道:“若不是朕平定漠北,心情大好,那就不是免去监国之责了!”
说完,朱棣头也不回的离开。
看着老大委屈的模样,他的内心也非常煎熬。
老大为了他可以说承受了太多的苦。
但现在没办法,为了大明,他必须要扶持老四登基。
这场刺杀其实就是朱棣自导自演,为的就是找个理由问责老大。
朱棣走后,朱高炽还跪在地上发抖,久久不能平复,一群小太监一拥而上,好不容易才将胖胖的朱高炽架起来。
但这时朱高炽终于忍不住了,爆发出内心的委屈。
他又怎么会看不出来这场刺杀其实就是朱棣手笔。
“我都累成这样了,你爷爷还是不信我啊!”
“监国不给当,我这太子也不想当了,就让老二当吧!”
“我要回顺天,我要回顺天!”
听闻此话,朱高煦顿时就急了。
这明明跟他没关系。
但最终汉王朱高煦什么话也没说。
能看见老大因为被撤监国而难过,他内心无比喜悦。
至于老四,那不过就是私底下说说的,最多也就是像他这样去处理一下政务罢了。
他不相信老头子真的敢当众宣布让老四监国。
翌日。
奉天殿之中朝会如期召开。
群臣早早到来,却不见朱棣的身影。
直到朱棣的贴身老太监王忠,捧着圣旨,用尖锐的声音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即日祁王监国,统摄六部!”
此话一出,奉天殿顿时炸了锅。
朱高炽面如死灰,他回去以后就听朱瞻基将老爷子的想法说了出来。
知道皇帝现在是想让朱高烁监国当太子。
而汉王朱高煦也傻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老头子居然以圣旨来宣布让老四监国。
当初他都没有在意的待遇啊。
爹为了忽悠老四付出这么大代价吗?
还是说.他真的想让老四当皇帝。
朱高煦已经想骂人了。
一脸怨恨的看向朱高烁。
殊不知此时的朱高烁也一脸无奈。
昨日他回去思考了一下。
突然觉得给朱棣当监国真的很傻。
老大身体是怎么垮的。
不就是为朱棣拼死拼活。
这哪是监国啊,完全就是当牛马。
就在这时,天幕再次出现了。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千古一帝朱高烁简直就像爽文里大男主,庶出的他十六岁担任监国,二十六岁时父亲朱棣去世后,直接登基!】
二十六岁?
朱棣愣了一下,顿时大喜。
提前让老四监国,他又多活了几年?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