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 第53章 考试(一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惜的是, 裴杼这独具匠心的好点子并没有受到迎合,众人都对此保持保留态度。
    江舟在偷偷算账,这些学生们如今还没有笔墨纸砚, 若要考试,这些东西都得为他们备齐。啧啧, 开销可不小啊,但收效却未知,怎么想都不划算。还不如再添一笔钱, 给他手底下的兵配都把陌刀呢。
    华观复则压根不相信仅凭区区几枚鸡蛋就能让那些厌学的学生洗心革面。无奈裴杼非要做,他也就只能看热闹了, 好整以暇地道:“行啊, 你只管发就是了,别说是几枚了,就是几十枚、几百枚也随便你,我且看你如何用鸡蛋把朽木雕成栋梁。”
    天生驽钝的人, 哪里那么容易开窍?
    裴杼这小子还是太嫩。
    裴杼却道不急,他让人先将华老先生的书抄了几分, 又让成四下去找个手艺人,看看能否对着这个雕一个版, 日后印刷也方便。
    以后丁鲤他们也都按着这几本书来教,降低了难度, 想来那些孩子们也更能接受。裴杼准备再教个几天,然后连着之前的内容一块,安排一场小考。
    之所以要缓几天而不是现在就考, 主要是裴杼担心鸡蛋不够分。永宁县养鸡的人不多,从前饭都吃不饱,哪有余钱来买小鸡崽?即便这段时间周边百姓跟着县衙四处做工赚了一点钱, 大多也都攒了下来,或是准备修上屋子、置办被褥;或是准备日后买农具、买耕牛,又或者为了儿女亲事攒钱,养殖业若要办起来,只怕得再富裕一点才行。衙门想买到足够的鸡蛋,还得在周围几个县城里下功夫。
    等裴杼将这些说完之后,华观复乐不可支:“你还真预备着他们人人都能考得好?几十个鸡蛋就已经顶破天了,何必这样劳师动众。买了若是发不完,这等天气放个几天就坏了,何苦来哉?”
    裴杼一听他这话便知道,华老先生肯定没经历过穷苦人的生活。别说永宁县百姓不富裕,眼馋那一口鸡蛋了,就连后世不缺粮食的人,听见哪里免费发鸡蛋,也得呼朋唤友过来领。
    他故意问:“十成不好说,但若是九成的孩子都能写对,老先生敢拿什么赌?”
    “九成?呵。”华观复轻蔑一笑,就凭之前那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的糊涂蛋,他都不至于相信裴杼能让九成的人都写对,“若是此法有用,我自此戒酒。但若是不行,以后我想怎么喝怎么喝,你不许再管我!”
    江舟跟丁鲤都收了看戏的心思,震惊地望着华观复,一定要这么狠吗?
    裴杼也觉得这下子玩大了,看华老先生这般胜券在握的样子,还真怕以后收不了场。裴杼立马改口:“直接戒酒也太严重了,不过先戒酒半年吧,或者少喝一些也无妨的,一天一杯即可。”
    “少唧唧歪歪,既然要赌就赌个大的,我华某可不是输不起的人。”裴杼曾经说过,只要有那什么蒸馏容器在,什么口味的酒他都能制出来。说实话,华观复眼馋这酿酒的手艺已经很久了,可恨裴杼管得严,至今也没有给他做别的,若能趁此机会让裴杼服软,以后他要什么酒没有?
    见裴杼还在犹豫,华观复步步紧逼:“怎么,小裴大人不敢呐?”
    裴杼禁不住激,“呵”一下笑出来:“就怕您日后后悔呢。”
    “谁后悔谁是孙子!”
    成,裴杼也丢了那些顾忌了,伸手道:“击掌为誓。”
    华观复自信十足地拍了三下,谁后悔谁就是孙子!
    裴杼燃起雄心壮志,他偏要用这几枚鸡蛋当做扫盲的先锋,日后不仅是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得一样给他学!
    江舟“啧”了一声,不就是考个试吗,至于搞这么惊心动魄、振奋人心?他其实到现在都没明白裴杼教这些孩子们读书的意义。在江舟眼里,与其让他们读书写字,还不如多学点拳脚功夫,日后不管走到哪儿都不会吃亏。
    说到拳脚,他今儿回来待的时间已经够长了,得回军营里头去。这些人如今被他训练得已经有模有样,骑马也骑得十分顺畅,江舟得找个时间带他们来裴杼面前比划比划,等把裴杼给哄好了,说不定能多要点钱。
    手上没钱还想养兵,真是太难了。他的话在沈璎那边跟放屁一样,根本要不到钱,还是裴杼说话好使一点,人家毕竟是县令呢。
    等到第二日上课时,裴杼当众公布了考试与发鸡蛋的消息,扬言只要成绩超过半数以上的人,每人便发一枚鸡蛋;若是有全对者,再追加七枚。且这回考得好,日后若有鸡蛋,也紧着他们发。
    这绝对是大手笔了,起码裴杼宣布过后,底下的孩子们都跟着骚动起来。
    华观复紧蹙眉头,嫌他们没见过世面:“肃静!”
    一众孩子还记着这位老先生是最重规矩的,而且上回老先生还被他们活活气走了,再不敢叫他生气,遂立马安静下来。
    华观复示意裴杼赶紧说,说完了他好下课。
    裴杼继续道:“考试的时间就定在三日后,你们回去好生温习,若有不懂的,便相互之间问一问。”
    说完便让成四给他们一人发了一支毛笔、一小块墨跟一方简朴的砚台,另附几张大纸。东西并不多,也不见得有多贵,还是秦阿明亲自带队去幽州,跟铺子里老板讨价还价了一整天,压下了不少价格批发来的。为了压价,秦阿明四人吐沫都说干了,还险些被气急了老板打了出来,也是不容易。
    接到东西的孩子们却有些不敢动了,小心翼翼捧在怀里,生怕摔了。向来只有城里的读书人才有这些东西,而今他们竟然也有了。
    可想而知这一套笔墨纸砚捧回家后,影响有多大。
    各家父母送孩子们过去上学,只是为了支持裴杼来着,对孩子真的成为读书人这种事情根本想都不敢想。可如今笔墨纸砚都带回来了,这在家长们看来,便是自家孩子真的入门了。
    对衙门他们自然是千恩万谢的,对孩子则得认真激励了,尤其是听到考试考得好还能发鸡蛋。那可是八枚鸡蛋呢,不仅是不花钱就能领到的东西,甚至考好了今后大概率还能领。好一块香喷喷的馅儿饼,家长们对此已经势在必得了。
    孩子们赶紧提醒,不是直接发鸡蛋,是考得好且默写全对才能发鸡蛋,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之前先生们教的东西,他们都还没有彻底记住呢。
    可家长们却自以为然:“你们才读几天的书,又能学多少内容?那么点东西只要费点心思,自然都能全对。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一定得把这八枚鸡蛋都拿回来,少一个都不行。”
    谁家也没有赠春坊那么富裕,可以供着女工们每天吃碗蛋羹,在他们这儿,一天一枚鸡蛋已经算是开荤了,且重点是不要钱,白给,而且以后还有!
    学,这回必要狠狠地学!
    当天便有不少家长给孩子找来平整的石块,催促他们赶紧练字。至于县衙发的纸,那等金贵的玩意儿怎么能随便练字呢?
    大孩子还好,小孩子就坐不住了,本以为回家就能玩,结果根本玩不了一点儿,愣是被逼着写了好几十遍。不写不行,丁先生不会打他们,华老先生也只是凶了他们几顿,至于王师爷跟沈姑娘,对他们更是轻言细语,可在家里不听话,是真的会被棍棒伺候的。
    这两日,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被锁在家里,不写个几百、几十遍根本脱不开身。家长们虽然不识字,但却机智地将先生教得那些字儿都请人写在纸张,自家孩子写的若跟纸上的有半点不对,便得拧着耳朵骂,骂的还都大同小异,无非是什么“糊涂东西”,“我去学都学的比你好”……
    之前一个字没写对的五岁小孩儿孙十一便是其中被骂得最狠的一个。一心只想出去玩的孙十一抹着眼眶,可怜兮兮地盯着他爹:“那你怎么不去学?你那么聪明,你去考啊。”
    华老先生不知怎么的,这两日教给他们的字越来越多,比从前足足多了三四倍,生怕他们都能考得好,使劲地给他们增加难度。
    孙十一本来跟着学就吃力,被这么一逼,更加不想干了。
    孙父凶巴巴地道:“你爹是没轮上的好时候,要是你爹有机会学,还轮得到你去考试?你爹我做什么不行?种田是好手,读书识字肯定也是无人能及!”
    “那你也默写啊。”
    “我又不用考试。”孙父理直气壮。
    孙十一抽了抽鼻子,不服气地道:“真希望县令大人也给你们考一场。”
    “胡说八道什么呢,不可能有这样的事,赶紧学你的,再写错信不信我抽你?”仗着自己不可能去考试,孙父理直气壮地逼儿子上进。
    回头盯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儿,看得直犯迷糊,幸好他没赶上这时候,也幸好他不用学。
    各家里的情况都一样,因为有一场考试在前面吊着,这阵子永宁县上上下下都安静了不少。
    可裴杼的耳根子却没清静下来,先是文县令写信跟他抱怨,后来连吴县令也来求救,州衙那边、准确的来说是刘岱彻底不装了,想要明抢他们的干股。两位县令不肯,杜良川便私下透露口风给他们,说刘太守还会对他们打击报复。果不其然,没多久两个县便遭到了州衙的打击,如今甚至连窑场都被叫停了,想要让他们知难而退。
    裴杼也不由得上了火,想去州衙找刘太守问个清楚,却被沈璎给劝住,说让他再等两日,兴许会有转机。
    裴杼焦急:“再等多少天,想必刘岱也不会回心转意。”
    这人最近仿佛受刺激了一样,连演都不演了。
    沈璎让他稍安勿躁:“槐县与和县两位县令比您还要着急,他们自会想办法化解危机的。您再等等,真要有事,晚两天也无妨,眼下还是考试要紧。”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