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山河 - 第197章 外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7章 外包
    柳州府。
    “总兵,叛军胆气已丧,柳州下属各县几乎是望风而降。
    从抓到的俘虏口中得知,贼军的偽都桂林空虚,守军不过万余人。
    反正都打到了这里,不如再接再厉,一举收復桂林,生擒叛军首脑,立下不世之功!“
    看著乐观过头的下属,景逸风当场翻了百眼。
    “俘虏说的话,你就信了?
    我们都打到了柳州,贼军只要不傻,都会加强桂林的防御。
    兵力空虚已经是曾经的事,等我们打过去了,敌人早就做好了准备。
    从后方传来消息,叛军放弃了镇安、潯州地区,正在往后方撤军。
    这一仗的战略目標,全部都实现了,没必要继续冒险。
    即便是真要强攻桂林,那也要等后面的援军抵达。
    叛军的老巢,可不是柳州这么容易打。
    没有足够的火炮,你拿什么攻城?”
    单纯从静態战场分析,此刻確实是强攻桂林的好时机,怎奈战爭是动態的。
    敌人不会坐以待毙,守军的兵力是不断变化的。
    现在桂林的守军或许只有一万,等他们一路打过去之后,这个数字就增加了几倍。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孤军深入,迟迟拿不下对方的城池,大军就危险了。
    站在景逸风的立场上,现在完全没必要冒险。
    平乱的功劳再大,也很难让他更进一步。
    “总兵大人,末將只是一个建议。
    您看这柳州战事告一段落,继续閒著也不是事儿:
    攻克桂林府有难度,但是拿下几座县城,却非常的简单。
    我们朝著桂林方向打,做出要强攻桂林的架势,嚇唬一下敌军。”
    朱千户再次开口说道。
    在大虞当兵,想要升官发財唯有依靠战爭。
    这次突袭柳州,他就小发了一笔。
    不过距离財富自由,还有很大的距离。
    现在这种顺风局不努力搞钱,难不成还指望在逆风局中发家致富。
    利益永远是最好的驱动。
    缴获的战利品,除了武器装备和粮草入帐外,其他容易变现的財物,都是官兵们的个人財產。
    一支健康的部队,必然有完善的分赃体系。
    高层將领发家致富,中层將领喝酒吃肉,下面的士兵同样能分到一碗汤。
    “嗯!”
    “你说的不错,確实不能閒著。
    这样好了,让大军做出全力进攻桂林的姿態,拿下临近的几个县。
    记得把探马放远一些,谨防敌人派出援军!”
    景逸风想了想后说道。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虞將领,肯定不能阻挡下属发財。
    何况他的腰包也不鼓,前面获得的战利品,都填了后勤的坑。
    广西地方穷,没有那么多的油水可以搜刮,不多攻克些城池根本不够分。
    南寧府。
    “巡抚大人,你赶紧催促一下朝廷,让他们儘快派出官员过来接管地方!“
    李牧一脸疲惫的说道。
    在收到叛军撤离的消息之后,他变得忙碌起来。
    一面追剿叛军余孽,一面出兵收復失地,还要安排人控制地方。
    没有官僚体系配合,只能粗暴的进行军管。
    虽然有之前的经验,但管理地方的人才,也不是大白菜。
    除了少数军中將领,能够胜任地方管理工作外,更多的都是赶鸭子上架。
    採取的管理方式,完全是军中那一套,根本不会灵活变通。
    一时间各地问题频出,搞得李牧是焦头烂额。
    “李指挥使,你先担待一下。
    朝廷那边本官已经派人去催了,不过你別抱有太大的期望。
    就算陛下能够派官员过来,多半也是一些在朝中混的不如意之人。
    真正经验丰富,治理能力强的官员,各地都需要。“
    张思翰一脸为难的说道。
    前面为怎么收復失地发愁,现在因为收復的失地太多发愁。
    向朝廷要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可惜他的面子不够用,广西又被士人嫌弃,一时半会儿朝廷也凑不齐那么多官员。
    据他收到的消息,为了儘快凑齐官员,皇帝已经下令从举人中选官。
    遗憾的是留京举人,就没几个报名的。
    估摸著消息传遍全国,都不一定能凑齐缺额。
    除非是特別痴迷做官,不然此时都会选择避坑。
    別的地方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银。
    刚刚被战火洗礼的广西,估摸著连给上面的冰炭孝敬,都要自己往里面搭钱。
    一些遭受战火严重的地区,甚至打成了无人区。
    別说捞钱了,活人都见不到几个。
    从下面粗略统计的数据看,各地的人口还不足战前的一半。
    受白莲圣国的全民皆兵政策影响,各地的青壮损失尤为严重,留下来的多是老弱妇孺,农业生產遭到了严重破坏。
    除了这些问题外,战爭还製造了大量的难民,正等著朝廷进行救济。
    “巡抚大人,你自己看著吧!
    初略估计,广西地区今年的粮食缺口,超过一百五十万石。
    更糟糕的是民眾大都没有什么钱,就算有粮商把粮食运了进来,他们也承担不起高额的粮价。
    总不能这些人在白莲教的统治下,没有被饿死,反而在朝廷统治下饿死了几十万!”
    李牧当场说出了诛心之言。
    以他对大虞官僚的了解,这些傢伙只要能够糊弄过去,就绝不会出力去处理。
    底层百姓的死活,士大夫们根本不在乎。
    顶多吟诗作赋的时候,临时感慨几句,就算忧国忧民。
    真正关注民生的官员,在朝堂上的占比,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这些人同样有自己弱点,那就是在乎自己的声誉。
    暗地里饿死再多的人,也不会有人在乎,一旦摆在了明面上情况就不一样了。
    没有人能够承担饿死几十万人的政治后果。
    尤其是对地方官来说,治下饿死几十万人,那是要遗臭万年的。
    发生了这种恶性事件,朝堂上的政治对手,不介意顺势把他送上断头台。
    “不至於!”
    “事情不至於到这一步!”
    “李指挥使,这话可不能乱说!“
    张思翰急忙否定道。
    內心深处,他已经恨死了李牧。
    一下子把所有问题放在明面上,如果不解决的话,他这位巡抚就是第一责任人。
    可是想要解决问题,又需要大量的钱粮。
    一百五十万石的粮食缺口,就算放在最富裕的南直隶,也很难在短时间內筹集到。
    要知道大虞朝每年的税粮总量,全部加起来也就三千万石。
    受战爭的影响,今年朝廷能够徵收到的粮税,最少下降三分之一。
    看似朝廷手中的粮食依旧不少,可朝廷要养的不光是广西。
    文武百官的禄米,九边重镇的军粮,还有陷入战爭的多个省份,都需要朝廷支持。
    “巡抚大人,我可没有和你开玩笑。
    估算的粮食缺口,並不包括军粮。
    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就去扮作商旅,深入民间走一走。
    白莲教反贼在撤离前,查封了城中所有的粮店、仓库。
    能够带走的粮食都带走了,带不走的也被一把火烧了。
    现在收復的镇安、潯州等地,全部都是一个烂摊子。
    你別奢望拿军粮填坑,就算士卒们不吃不喝,也养不起这么多张嘴。
    如果找不到解决之法,本將只能从这些地方撤军,把事情如实奏报给朝廷!”
    李牧冷漠的说道。
    不是他础咄逼人,主要是地方上的百姓等不起,
    叛军的手笔太过歹毒,光靠民眾自己的存粮,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一些没有存粮的城中居民,此时已经在等米下锅。
    为了稳定局势,他一面展开以工代賑进行战后重建,一面拿出缴获的粮食让粮店重新开业。
    不过这只能解燃眉之急,广西缺粮的大趋势,依旧没有改变。
    如果不及时採取措施,撑不到年底,广西的局势就会崩溃。
    “李指挥使,本抚只能尽力而为。
    只是本抚被贬入广西,在朝中本就不受待见。
    想要说服皇上和內阁,划拨这么多的粮食,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此事还需要大家的帮助,方能渡过难关。”
    张思翰无奈的说道。
    事实证明,被贬的官员,就没一个能拿到好差事。
    哪怕事先知道广西巡抚不好当,他也没想到会这么棘手。
    叛军这次撤退的仓促,只是动了城中的存粮,就製造了一个大麻烦。
    如果敌人时间更充足一些,连乡下的粮食一併给徵收走,局势还会更加糟糕。
    “我会给叔父、岳父写信,请他们帮忙运作。
    不过钱粮是文官在执掌,想要朝廷紧急调粮过来,光他们的支持还不够。”
    李牧坦言道。
    现在各地都在向朝廷索要钱粮,偏偏大虞財政又不富裕。
    手心手背都是肉,各地都很重要,高层同样很难。
    “徐阁老那边,下官负责去说。
    我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不错,获得他的支持应该不难,
    不过一百五十万石的缺口太大,阁老那边能够额外支援我们五十万石,就算不错了。
    除了向朝廷想办法外,巡抚大人你应该採取更多措施,鼓励商贾们向广西运粮。”
    贾博神色凝重的说道。
    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这一次他没有落井下石。
    不过给出办法,却让张思翰格外头疼。
    鼓励商贾向广西运粮,说起来简单,问题是现在的广西商界就剩下小猫小狗两三只。
    千儿八百石的缺口,这些人能够解决。
    数十万石的缺口,指望他们来解决,纯粹是在为难人。
    最主要的是张思翰手中没钱!
    现在能给出的条件,全部都是画大饼。
    常年在中央为官,他各地粮食之间缺少联繫,双方缺乏足够的信任。
    “多谢两位的支持!
    本抚这就发布詔令,只要在年內向广西运送粮食过万石,一律发放行商许可。
    往后在广西境內行商,全部给予照顾!“
    见张思翰画出的大饼,李牧有些哭笑不得。
    如此粗糙的许诺,商人能买帐才怪。
    现在的情况,可不仅仅是把粮食运输过来,还要保证低价出售。
    单纯从经济上算这笔帐,人家做这笔生意,完全就是亏损的。
    『巡抚大人,商贾最是逐利,你的许诺诱惑力不够。
    与其直接发布告示,不如直接派人联繫东南地区的大商,私底下许诺他们一个人情。
    不需要付出太多,一家运送一船粮食过来,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如果巡抚大人,肯將官营的矿山外包出来,本將可以说服南直隶的商贾,解决五十万石的缺口。”
    李牧试探性的说道。
    大虞官营的企业,盈利能力都是一塌糊涂,
    如果不是亲自查看了帐目,谁也不敢相信暴利的南寧银矿,每年为朝廷贡献的利润仅有三千多两。
    整个广西地区大大小小数十家银矿加起来,贡献的总利润不足一万两。
    暴利的银矿尚且如此,其他矿產贡献的利润,就更少了。
    没有出现亏损,还是天元帝时期整顿的结果。
    与其肥了那些官僚,不如自己外包出来,朝廷还能节省监管成本。
    不过这么干的话,压力就到了张思翰身上。
    遭到御史的弹劾,只是时间问题。
    “李指挥使,劳烦你居中运作一下。
    本抚可以把广西的矿產拿出来外包,但是租金必须用粮食支付。
    不过既然是外包,那就不能让朝廷吃亏。
    巔峰时期,广西地区的矿產总利润是三万余两,我们就按三万两计算。
    加上税款和各种摊派,就算五万两好了。
    本官记得江南的米价,以往一直都在五钱/石上下波动,粗粮价格能够便宜一半,糟糠就更便宜了。
    考虑到现在粮价高,以及增加的运输成本。
    按照三成粗粮、七成糟糠的搭配,每年给本抚三十万石充当租金。
    只需要在年內,运送九十万石粮过来,本抚就做主將这些矿產承包给他们三年。
    並且保证在这期间,衙门不会出现任何税收摊派!”
    张思翰狠了狠心说道。
    朝廷划拨钱粮的不够,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至於这么干,触犯了户部和税监的利益,他现在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李指挥使,广西情况特殊,能够买的起粮食的是少数。
    全部用好米进行救济,多少粮食都不够填这个坑。
    搭配上糟糠之后,原本救济一个人粮食,就能够救活—“
    “巡抚大人,不必多言。
    治理地方,你比我有经验,就按你的意思办。
    为了广西的百姓,本將定会全力促成此事!”
    不等张思翰解释完,李牧直接打断道。
    本以为把粮食换成糟糠賑济灾民,是那位和大人的首创,现在看来分明是早有先例。
    不过想想也正常,朝廷拨付的钱粮不够,又不能让灾民大量饿死。
    採取非常手段,也是迫不得已。
    张思翰的做法,也算是光明磊落,最起码没在这种时候捞钱。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