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联军主將
南昌府。
接到前线传来的求援信,巡抚岳启峰的脸上写满了“愁”
叛军不光在进攻九江,敌人同样沿著赣江流域,一路杀到了临江府。
看那架势,分明是想一鼓作气,直接打到南昌。
省府的威胁尚未解除,哪里有余力支援九江。
偏偏九江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旦九江沦陷,战火就会烧到江南腹地。
“立即给浙江、南直隶方面行文,告诉他们如果再不派出援兵,九江沦陷全是他们的责任。
另外起草奏摺,本抚要弹劾他们见死不救!”
岳启峰一脸愤怒的说道。
大虞的局势糜烂,本质上就是被官僚们的不作为,给折腾出来的。
本该同舟共济,共同对抗叛军,结果同僚们却因为畏惧敌军势大,不敢出兵增援。
当然,说不增援也是冤枉人。
前期浙江、南直隶两省,也是派出大军参与围剿行动的。
怎奈派兵的目的,不是为了镇压叛乱,而是想要藉机平帐。
一群存在於纸面上的部队,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到了战场上,刚同叛军交手,就惨遭溃败。
前任总督朱景逸战死,很大程度上就是被他们坑死的。
如果不是两省官员信誓旦旦的保证,派出了二十万大军,朱景逸也不敢冒险和叛军决战。
一场大战过后,两省官员成功洗白了吃空、府库亏空的罪责,把战败黑锅全扣在了死去的朱景逸身上。
不过这种操作,他没法击。
类似的平帐行动,前面他也干过一次。
捅破了窗户纸,大家一起完蛋。
只不过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率先和叛军接壤的江西,被动提前进入战备状態。
为了抵御叛军进攻,不得不迅速补足缺额,
浙江和南直隶的官僚们,行动速度就要缓慢的多。
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补足缺额。
在自身兵力有限的情况下,让他们派出精锐增援九江,这些人在执行的时候,选择了打折扣。
援军一直在龟速前进,每次派人过去催促,得到的回覆永远都是:快了,你们先顶住。
现在顶不住了,九江丟失的责任他又担不起,那就只能想办法拉人下水。
原本应该捎带上主师的,不过此时徐阁老,正被叛军围困在襄阳城中。
能不能活著出来,都是一个未知数“巡抚大人,京营大军才刚出发,抵达前线尚需一些时日。
南直隶和浙江的官军都被叛军嚇破了胆,即便是抵达前线,多半也挡不住叛军。
一旦九江沦陷,敌军的下一个目標,很有可能是安庆。
有小道消息传出,南直隶和浙江的官员正在秘密商议,构建安庆防线阻挡叛军南下。
如果九江守军能坚持到京营抵达,估摸著他们还会尽起精锐,赶过来增援。
不然的话,怕是—“
总兵刘英杰的话,让室內的气氛,变得越发凝重。
倘若九江失守,那么构建安庆防线,没有任何问题。
可现在九江的守军,依旧在和叛军浴血奋战,
此时不出兵增援,反而在后方构建第二条防线,摆明就是放弃九江。
確切的说不光是放弃九江,而是放弃整个江西。
南直隶和浙江的官员,摆明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利用江西拖延叛军的速度。
如果消息確定,那么无论他们现在怎么做,都不会有援兵。
“京营多是北人,不適合南方气候。
就算抵达了前线,也要適应一些日子,才能够向叛军发起进攻。
先设法稳住守军,然后火速派人向舞阳侯求救,让他们立即出兵驰援南昌!”
布政使金运良当即提议道。
具体效果怎么样,谁也不清楚,
在南直隶、浙江援军靠不住的情况下,他们唯有寄希望於隔壁的三省联军。
即便是守不住九江,他们也必须守住南昌。
不然事后朝廷追责下来,在场的一眾官员,一个也跑不掉。
“罢了,就这么办吧!
另外给徐阁老也发一封求援信,虽然他那边多半帮不上忙,可程序还是要有的。”
岳启峰一脸疲惫的说道。
现在他的身体不累,可架不住心累。
光靠江西的军事实力,现在已经无力击败叛军,只能寄希望於同僚帮忙。
清晨,太阳刚刚露头,广州大营中就热闹了起来。
一眾士兵在將领的带领下,正围绕著校场进行跑步。
这是李牧积累下来的经验,战场上可以打不过敌人,但一定要能跑过敌人。
只要速度足够快,就算吃了败仗,也可以全身而退。
精锐和普通的差別,不光在战斗力上,同样也体现在战败跑路上。
精锐部队只要不被敌人围歼,战败后通常都能有序撤退,在短时间內摆脱敌军追捕。
略加休整之后,又可以重整旗鼓。
不过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仅限於给养充足的部队。
那些连填饱肚子都难的军队,需要的不是加强训练,而是原地躺著儘可能降低消耗。
盲目上强度,军队没训练出来,士兵先给练废了。
“李指挥使,你练的兵就是不同凡响啊!”
舞阳侯笑著说道。
战斗力看不出来,可上万军士整齐如一的跑步,气势却是直接拉满。
尤其是这些部队,还上过战场杀过人,远远就能够感受到一股杀气。
任谁见了这一幕,第一印象都是“精锐”。
“侯爷过誉了,这些部队才刚刚入门,距离精锐还远著呢!
尤其是甲冑缺乏的厉害,只有少数將领,才能配备鎧甲。“
李牧笑著回应道。
这可不是自谦,眼前这些军队,在他眼中確实算不上精锐眼前的这些士兵,都是他在广西招募的,入伍时间都不足两年。
虽然上过几次战场,可比起最早打造的扬州营,战斗力还差的远。
终归是卫所兵,朝廷压根儿就不重视。
武器装备一部分来源於缴获,一部分还是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係,从兵部那边討要过来的。
“武器装备的问题,可以慢慢解决,决定军队战斗力的主要还是人。
你们都看到了,回去之后好好学学。
下次巡视营地的时候,我不希望再看到乱成一团的军营!”
舞阳侯回头冲眾人训斥道。
看得出来,他今天带著眾人过来,就是为了敲打这些將领。
三省联军匯聚一堂,內部充斥著大量的乌合之眾。
很多部队作战能力不行,祸害百姓的能力,却是直接拉满。
违反军纪是常態,搅的地方不得安寧。
地方衙门拿这些客军没办法,只能层层上报,最后匯聚到舞阳侯手中。
本来这也没什么,大虞的军纪本来就不好,只要不惹出大乱子大家都能接受可是在调查过程中,舞阳侯惊讶的发现,李牧魔下的士卒居然没有出来祸害百姓,甚至平常都很少出营地。
有了鲜明的对比,再看其他部队,一下子就不爽了。
一怒之下,舞阳侯直接下令,把违反军纪的士卒抓起来治罪。
眼前这些人都是替魔下士卒求情的,可惜情没有求到,反而迎来了今天的敲打。
“谨遵侯爷教诲,我等回去定当——··—
眾將齐声回答道。
不乖巧不行,对比各自魔下的军队就知道,接下来大战的主力是李牧率领的广西兵。
他们这些福建、广东的地方部队,在后续平叛战爭中扮演的角色,並没有那么重要。
这就意味著,一旦闹出乱子来,舞阳侯真敢砍了他们的脑袋。
“行了,本侯没功夫听你们囉嗦。
要反省的话,你们回去之后,自己慢慢反省。
接下来本侯要收復广东全境,別说我不给你们机会。
这次战斗,谁想打前锋,自己过来报名。”
舞阳侯故作豪气的说道。
广东地区的叛军余孽,並未剿灭乾净,但这不影响后续的战斗。
流窜入民间的杂鱼,可以慢慢进行收拾。
现在的广东省,就差最后一个韶州府,就能够完成最后的拼图。
选择在此时发起进攻,政治意义大於军事意义。
不光向朝廷表明围剿叛军的决心,同时也是为了策应江西的官军。
虽然舞阳侯这位三省总督的辖区,並不包括江西,可人家江西巡抚既然求援了,他就要有所表示。
管救援能否成功,旗號都必须先打出来。
“侯爷,末將愿当先锋!
景逸风抢先说道。
必须要加入到战爭中,不然就现在的那点儿补给,根本就不够士卒们吃。
为了让士卒们勉强吃饱,他之前发的战爭財,现在已经全部填了进去。
巡抚衙门穷困潦倒,那就跟著总督大人混饭吃。
中间少了一道环节,也能减少一些漂没。
“嗯!
先锋之位,就交给景总兵了。
主將的位置,李指挥使担任。
本侯亲自坐镇后方,负责统筹全局。“
舞阳侯的话音落地,把身后的一眾將领嚇了一跳。
正常的情况下,这种规模的大战,都是总督亲自指挥的。
像舞阳侯这种直接把军事指挥权下放,自己当甩手掌柜的,他们还是第一次遇上。
“怎么,你们有不同的意见?”
见眾人的表情不自然,舞阳侯用警告的语气询问道。
本来他在京师享福,小日子过的正舒服著,被皇帝打发过来担任总督,他就万分的不情愿。
再让他亲率大军,跑到在前线和叛军作战,那不是故意折磨人嘛!
万一被手下人忽悠,做出错误决定吃了败仗,岂不是冤枉。
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乾脆把打仗的活儿,交给自己的亲信下属干。
反正李牧打叛军是专业的,自出征以来,每次都能大败叛军。
作为钦差大臣,舞阳侯只需要胜利。
具体怎么取得胜利,过程並不重要。
“侯爷英明!”
“侯爷英明!”
一名白髮苍苍的老將率先回应后,眾將领急忙跟进。
意见是不可能有的,谁也不想在此时触主师的眉头。
万一惹恼了舞阳侯,直接给扣上一个治军不严的帽子,他们都没法喊冤。
把指挥权交给李牧,总好过交到某位不知兵的巡抚手中。
“一將无能,累死三军”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没人喜欢给自己加难度。
“既然大家都支持,那么事情就这么定了。
下月初一,兵发韶州府收復广东全境。
李指挥使,前线的指挥就交给你了。
具体怎么打本侯不管,反正要在最短的时间內拿下韶州,把叛军赶出广东!”
舞阳侯隨即下令道。
突然间他发现主帅也没那么难当,只要把事情交到擅长的人手中,在后方等著捷报就行了。
反正皇帝和朝中大臣,只想看到胜利,根本不在意战场上的细节。
“请侯爷放心,未將定当竭尽全力,为朝廷分忧.—
一阵没有营养的表態后,关於收復失地作战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详细的作战计划,一概没有不说,做出这项决议,甚至还绕过了大军的直管衙门。
舞阳侯明显是在以实际行动告诉眾人,在两广福建三省之中,他才是当家人看似平平无奇的举动,实则又是新一轮的逼宫。
总督不是常设官职,关於总督衙门的职权,自然也没有明確划分。
没有具体的规定,那就意味著总督的权力,可以无限延伸。
倘若各地巡抚衙门,无法按时完成筹款任务,总督衙门就可以强行介入。
一旦到了那一步,三省巡抚衙门的官员被架空不说,还有可能把自己给搭进去。
毕竟,大虞朝的官员,真心没几个经得起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