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简史记 - 第122章 外戚世家:竇太后传奇,黄老治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竇太后原名竇漪房,出生在清河郡观津的一个贫苦人家。
    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噹响,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难。
    她父亲为了养家餬口,天天去河边钓鱼,结果不小心掉进河里淹死了,这对竇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母亲也因为承受不住这沉重的打击,没多久就病逝了。
    小小年纪的竇漪房,一下子成了孤儿,只能和哥哥、弟弟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竇漪房为了生存,就去应选了。
    没想到,她还真被选上了,从此进入了汉宫,开始了她的宫廷生涯。刚入宫的竇漪房,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宫女,每天干著伺候人的活儿,日子虽然比以前好了点,但也充满了艰辛和无奈。
    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以后会成为汉朝后宫的女主人,甚至对朝政產生重要的影响。
    后来,汉惠帝刘盈即位,吕后掌握了大权。
    吕后这人,控制欲特別强,她为了监视诸侯王,就从宫里挑选了一些宫女,赏赐给各个诸侯王,每个诸侯王能得到五个宫女,竇漪房也在其中。
    竇漪房的家乡在清河,离赵国很近,她特別想被分到赵国去,这样就能离家乡近一点,说不定还能找到失散的兄弟。
    於是,她就偷偷地给负责分配的宦官送了点礼,千叮嚀万嘱咐,一定要把她的名字写到去赵国的名册里。
    可谁能想到,这宦官转头就把这事给忘了,阴差阳错地把竇漪房的名字写到了去代国的名册里。
    竇漪房得知这个消息后,那是哭得稀里哗啦,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去代国。
    代国在当时可是个偏远的地方,离匈奴很近,条件十分艰苦。
    她觉得自己这是倒了八辈子霉了,怎么这么倒霉啊!但没办法,皇命不可违,她只能哭哭啼啼地踏上了去代国的路。
    到了代国之后,竇漪房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代王刘恆一见到她,就被她的美貌和气质给吸引住了,对她一见钟情,从此独宠竇漪房一人。
    竇漪房也很爭气,没过多久就给刘恒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刘嫖,也就是后来的馆陶长公主。
    后来,她又接连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次子刘武,被封为梁孝王。
    在竇漪房受宠的这段时间里,代王刘恆的王后却突然去世了,而且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也在刘恆称帝前的几个月里,先后离奇病死。
    这一系列的变故,让竇漪房的儿子刘启成了刘恆的长子。
    公元前 180年,吕后病逝,吕氏家族被灭,刘恆被拥立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即位后,大臣们建议立太子,刘启作为长子,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
    母凭子贵,竇漪房也被立为皇后,从此母仪天下,走上了人生巔峰。
    竇漪房当上皇后没多久,就遭遇了人生的又一个重大挫折。她突然生了一场大病,这场病来得特別凶猛,虽然最后保住了性命,但却不幸双目失明了。
    这对竇漪房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她一下子从备受宠爱的皇后,变成了一个失明的女人,心里別提多痛苦了。
    更让她难过的是,汉文帝因为她失明,对她的宠爱也逐渐衰退了。
    汉文帝开始宠幸邯郸的慎夫人和尹姬,尤其是慎夫人,那可是汉文帝的心头宠,汉文帝对她那叫一个宠爱有加,甚至让她和皇后同席而坐,这在古代可是违背礼法的事情。
    竇漪房心里虽然很委屈,但她也不敢说什么,只能默默地忍受著这一切。她知道,自己现在失宠了,要是再闹脾气,只会让汉文帝更加討厌她。
    不过,竇漪房可不是一个轻易会被打倒的人。
    虽然她失宠了,但她在后宫多年,也积累了不少人脉和势力。
    而且,她还有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他们都是她的依靠。后来,汉文帝去世,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竇漪房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太后。
    这下,竇漪房可算是熬出头了,她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成为太后的竇漪房,开始干预朝政。
    她特別宠爱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一心想让刘武继承皇位,这可让汉景帝犯了难。
    汉景帝虽然很孝顺,但他也不能违背祖宗的规矩啊。
    於是,在这件事情上,汉景帝和竇漪房之间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大臣们也纷纷反对竇漪房的想法,他们认为,皇位应该传给皇帝的儿子,而不是弟弟。
    在眾人的反对下,竇漪房的这个想法最终没能实现。
    后来,汉武帝即位,竇漪房成了太皇太后。
    汉武帝年轻气盛,想要大展宏图,推行一些改革措施。
    但这些改革措施却触动了竇漪房的利益,她对汉武帝的改革十分不满,经常出面干涉。汉武帝虽然心里很不情愿,但他也不敢得罪自己的奶奶,毕竟竇漪房在朝中的势力还是很大的。
    在竇漪房的打压下,汉武帝的改革进展得很不顺利,很多改革措施都被迫搁置了。
    竇太后一生都特別喜好黄帝、老子之言,推崇黄老之术。
    她觉得黄老之术主张的“无为而治”特別好,能够让百姓休养生息,国家也能安定繁荣。
    在她的影响下,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都实行了“无为而治”的政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得国家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竇太后不仅自己推崇黄老之术,还要求皇帝、太子和竇氏家族的人都要读黄帝、老子的书,尊奉黄老学术。
    有一次,一个叫辕固的儒生,在竇太后面前贬低黄老之术,说那是没什么用的东西。
    竇太后听了,气得火冒三丈,心想:“你这小子,竟敢在我面前说黄老之术的坏话,看我怎么收拾你!”
    於是,她就让辕固去猪圈里和野猪搏斗,想给他一个教训。还好汉景帝及时出手相助,给了辕固一把锋利的兵器,辕固才没有被野猪给咬死。
    竇太后对黄老之术的推崇,对西汉初期的政治和社会產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她的坚持下,黄老之术在西汉初期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思想的推行,使得西汉初期的社会秩序得到了稳定,经济得到了发展,为汉武帝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 135年,竇太后病逝,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她从一个出身贫寒的小宫女,一步步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她的经歷堪称传奇。
    她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以及对黄老之术的推崇,都让她在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她也有自己的私心和固执,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对西汉初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