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誓师,假围!
破晓时分。
熙州,新军校场。
“呜——”
号角呜咽,彻响天地。
两万着甲军士,齐齐列阵,长矛指天,肃杀异常。
偶尔朔风吹动,卷得战袍猎猎作响
历经半年的训练,新军彻底训练成形。
炊烟袅袅,火把长燃。
江昭一袭凤翅兜鍪,红缨长扬,手持利刃,一步一步走上点将台。
慕然,他抽刀而起,猛地斩向三尺长木一角。
木屑纷飞,断木轰然滚落,肃杀之气越盛。
校场一角,战鼓如闷雷而响,引得人心神震动,呼吸急促。
“众将士!”
一声长吼,彻响校场。
“自唃厮啰上位以来,吐蕃铁骑七犯熙州,蒙角罗、抹耳水巴两族掠我子民九千,焚毁村寨几十处!“
声浪震动,旌旗飘扬。
“敌寇屡屡犯我疆土,烧杀掳掠,暴行滔天!”
“此仇——”
江昭一手拔出佩剑,直插木案,剑柄红穗飞扬。
“当以十倍奉还!”
话音一落,顾廷烨举起长刀,大声吼道:“此仇,当以十倍奉还!”
鼓声震动,吼声彻响,谈及边疆,让人为之热血沸腾。
士卒受到鼓动,长枪直插天际,大吼道:
“此仇,当以十倍奉还!”
“此仇,当以十倍奉还!”
“此仇,当以十倍奉还!”
吼声彻响长天,尽是肃杀之意。
江昭压了压手,吼声骤然减弱,不出十息,校场上已然寂静无声。
“吐蕃蛮夷之地,竟敢入侵大周疆土!”
“此仇,不可不报!”
说着,江昭怒目圆瞪,拔出浸透松脂的火把,猛然一挥:“凡斩首一级者,赏钱十贯,绢五匹;斩首三级者,赐田二十亩;擒敌酋者,擢升为将,子孙免役!此战若捷,拓了疆土,本官定上报官家,重重封赏!”
话音未落,将士齐齐单膝跪地:
“愿随厢都指挥使犁庭扫穴!”
“愿随厢都指挥使犁庭扫穴!”
“愿随厢都指挥使犁庭扫穴!”
“杀!”
江昭拔刀而起,尽是杀意。
“杀!”
“杀!”
“杀!”
两万士卒,士气高昂,杀意惊天。
誓师声浪,长久不息。
河州,洮水。
此地,也即是蒙角罗、抹耳水巴两部落的天然势力分界。
洮水以北,为蒙角罗部落掌控,势力延伸至积石山,宜牧不宜农。
洮水以南,为抹耳水巴部落掌控,势力延伸至积石峡,从而扼守洮水河谷,大肆发展半农半牧经济。
其中,又以抹耳水巴部落掌控的河州领土最广,蒙角罗部落仅是掌控了河州不到十分之一的领土。
洮水中游,定羌城。
号角长吹,以顾廷烨为首的一军,合两千五百人,前排列阵紧密,后排渐次松散,高耸旗杆、飘带,声势浩荡。
一眼望去,造成的阵势起码不下五千人。
相距定羌城两里左右,五千人大军就止住脚步,安营扎寨。
恍惚间,可望见不断有武器被拉到营寨,抛石机、轒讟车、钩撞车、壕桥车
无一例外,都是些攻城拔寨的常用东西。
不少士卒奋力搬来一些石头,俨然是为了配合抛石机攻城。
“怎么回事?”定羌城守将达松仓促走上城墙,怒目圆瞪,强自打起精神。
“玛本。”
这是吐蕃语“将军”的意思。
一位负责守城的小将赶来,焦急说道:“旗帜上是‘周’字,这是大周的军队。”
“大周?”守将达松面色微变。
作为蒙角罗部落的高层之一,他知道不少内情。
起码,大周已经解决了立储的问题。
这事,他知道一二。
而相较而言,吐蕃内部无疑要成了一锅粥。
大周人趁机要拓取疆土,实属常情。
“最近的大军距离定羌城有多远?”达松出声问道。
蒙角罗部落士卒并不多,统辖地区达四州之广,起码一万左右都待在部落首领的核心驻地。
余下一万,分布四州,一州根本分不了什么。
落到一座城池,就更是稀少。
定羌城紧邻边疆,驻军已经相对算多,也方才一千左右,面临五六千人的攻城,要硬守肯定也守一守。
可人都是会疲惫的,要是支援不及时,熬到士卒疲惫不堪,让人猛的攻下了城池,也并非没有可能。
“起码得十天。”小将估计了一下,答道。
要想解围,起码人数得不比大周军队差太多。
这样数目的士卒,唯有从首领驻地调用。
两州之地,距离不短,还得考虑报信士卒赶去报信的时间。
“那就赶快遣人去报信。”达松根本来不及验证攻城的真假,连忙让人去求援:“时间一长,大周军队反应过来,怕是连报信的机会都没有。”
从理论上讲,攻城军队得是守城军队的三五倍兵力,方才有机会破城。
这还仅仅是有机会而已。
一些厉害的守将,甚至能做到抵挡十倍兵力。
从理论上江,五六千人攻城一千人守城,达松未必不能守一守。
可惜,他不敢赌。
命可是自己的!
“城门记得守好,一定得是可靠的士卒。”达松叮嘱道。
高端的攻城,往往朴实无华。
以往,可不乏一些内鬼打开城门,引得敌军长驱直入的先例。
“是!”小将连连点头,跑去安排。
不一会儿,营寨扎好,大周不断有士卒从营寨走出,往前渐渐推进。
直到相距不足一里,士卒开始挖泥土,一副要挖取通道的样子。
轻轻的,有声音传到定羌城。
“都好好挖,等到大军过来,江运使携两万兵马,势必要灭了蒙角罗部落”
淡淡的话音,让定羌城的人越发心慌。
守将达松仔细观望了好一会儿,面色沉沉。
不断有士卒走动,单是挖土的士卒恐怕都有两三千人,要是算上营寨守卫的人,妥妥的五六千。
“就怕首领的士卒赶来时间太迟。”
达松一咬牙,望向城墙上的一位亲信:“抹耳水巴部落的榷场城,也有千余士卒驻守,你让人去求援,让守将借我五百人救急。”
榷场城与定羌城,相距也就百里左右。
五百位士兵加急赶路,顶天了也就两天时间,就可抵达。
一千人守城,与一千五百人守城,意义可完全不一样。
大周军队六千人,守城士卒平添五百人,攻守比例一下子就从六比一成了四比一,难度大降。
“是!”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