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126章 盛长柏与海朝云?(月票加更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 盛长柏与海朝云?(月票加更2)
    积英巷,盛府。
    中门大开。
    盛长柏、盛长枫、墨兰、如兰、明兰,齐齐站在门口观望。
    榆木马车碾过石板,上刻“功德四方”四字,梁挂紫穂。
    驭手一拉缰绳,枣红骏马嘶吟,止住了马蹄。
    经小厮通报,盛纮、王若弗二人适时走出,笑脸相迎。
    要说为什么?
    紫穂,就是最好的答案!
    小阁老!
    自从江昭开疆拓土,这三个字的意思已经渐渐变了味。
    以往称呼小阁老,无非就是赞誉少年天骄。
    如今,大不一样。
    以他的政治基本盘,就真的是“小”阁老!
    帘子一掀,江昭身姿挺拔的走下马车。
    一袭浅灰锦袍,革带束腰,悬挂玉佩,自有不俗的威严气度。
    其后,七岁的江怀瑾走下马车。
    一身淡蓝长衫,悬挂玉佩,面色严肃,颇有“小大人”的样子。
    江昭一伸手,拉住帘子,盛华兰怀抱着一头戴虎头帽,一岁左右的小孩,交给了贴身丫鬟,旋即缓缓走下。
    “贤婿。”盛纮控制好声量,亲切的唤了一声。
    他已经得到了消息。
    要是不出意外,贤婿将任职吏部右侍郎。
    二十七岁的正三品!
    这样的女婿,实在让人不由自主的亲切。
    王若弗面色略有激动,却强忍着一副端庄的样子。
    自江昭离京,又是三年。
    是以,她已经三年未见长女华兰。
    江昭点头,拱手一礼:“岳父,岳母。”
    “大姐夫,大姐姐。”以盛长柏为首,盛长枫、盛墨兰、盛如兰、盛明兰,相继一礼。
    江昭微微点头。
    一挥手,自有小厮呈上礼物。
    女子是金银首饰,男子则是书画。
    几人连忙道谢。
    有个“小阁老”的大姐夫,要论有什么好处,其中之一肯定是一旦大姐姐回门,她们就能得到不少礼物。
    “贤婿,请。”盛纮伸了伸手。
    “请。”江昭淡淡一笑,伸了伸手,
    翁婿二人,相视一眼,齐头并进。
    盛长柏与盛长枫跟了上去。
    “哎呀!小怀瑾!”
    男子一走,余下几人就不必特别在乎“礼仪”。
    说到底,除了江昭这个女婿,就没有外人。
    是以,如兰上前一步,轻轻捏了捏江怀瑾肉乎乎的小脸。
    “瑾儿。”盛华兰面色柔和,指了指如兰道:“这是你五姨母。”
    “五姨母。”江怀瑾乖巧的喊了一声。
    以往,他也称呼过几位姨母。
    不过,那时他方才四岁。
    时隔三年,记忆已经有点模糊。
    “外祖母。”江怀瑾望向王若弗,喊了一声。
    几个姨母,他不太分得清。
    但外婆,他还是能分清的。
    “哎!瑾哥儿!”王若弗心头大喜,连忙应下。
    “这是珣哥儿吧?”盛明兰指了指丫鬟手上抱着的一岁有余的小孩。
    “正是。”盛华兰轻笑一声,点头道。
    此言一出,王若弗注意到了头戴虎头帽的江珣,连忙说道:“珣哥儿还小,且先进去吧。”
    几人相继点头,往府内走去。
    “小怀瑾,认不认得我啊?”
    “六六姨母?”
    “真乖!”
    书房。
    江昭、盛纮、盛长柏、盛长枫围着一幅名家书法,静心临摹。
    不过,盛长枫俨然是有些心不在焉。
    科考未中,给了他不小的打击。
    “科考一途,一举中的者少之又少。”
    江昭淡淡瞥了一眼,安抚道:“一次不中,实属常情。长枫,你也是有读书天资的人,既是不中,继续便是。”
    盛长枫连连点头。
    安抚,重要的从来都是人,而不是安抚的话。
    同样都话,老举子说出来就是让人觉得心烦,大姐夫说出来却是让人心中舒缓不少。
    “以枫儿的天资,若是沉心苦读,的确是有望科考出头。”盛纮赞成道。
    如今,盛长枫方才二十一岁。
    一次不中,实属正常。
    这一来,盛长枫心中焦躁去了七分。
    他心中烦闷,一则是科考未中,颇为沮丧;二则,也是担心让父亲失望。
    “长柏一举中的,实属难得。”江昭望向盛长柏,腰间玉佩取出。
    几人注目,江昭缓缓说道:“美玉赠君子。”
    这是单独的礼物。
    盛长柏连忙道谢,郑重一礼。
    “春闱一过,便是殿试。”江昭平和道:“殿试不罢黜人,名次也不怎么更替,以则诚的学识,正常发挥即可。要说重中之重,应是庶吉士考试。”
    “要是考得上庶吉士,修书三年,外放边疆,自是大有前程。”
    言下之意,自是熙河路的事情。
    如今,熙河路新建,要是外放过去,注定不缺政绩,履历也是一等一的好。
    此言一出,盛长柏又是一礼。
    宦海一途,最重要的就是得有贵人。
    江昭,俨然就是他的贵人!
    “说起长柏,这孩子已是二十有三。”
    盛纮目光微动,一副不经意样子,缓缓说道:“也该成家立业了。”
    “我这辈子,摸爬滚打,仗着贤婿的支撑,顶了天就混个三品荣休。柏儿有着贤婿提携,仕途肯定要轻松不少。若是有岳家支持,那就更是天大的好事。”
    江昭一怔,不免一笑,明知故问道:“二十三尚未成亲,的确是不太好。不过,二十三的进士,那可是一等一的有前程,说亲定然不是难事。不知岳父,可有属意的名门闺秀?”
    此言,正中盛纮下怀。
    “这”
    盛纮略微迟疑,试探性的说道:“贤婿出身淮左江氏,名门望族。亲家母更是出身江宁海氏,世代簪缨。老夫,也就不免多关注了一下。”
    “哦?”
    江昭望了过去:“岳父找到了合适的人?可否告知一二?”
    “呼。”
    盛纮暗自松了口气,继续试探性的说道:“记得,海老太爷曾提过一嘴,说是尚有一海氏嫡女,并未出嫁。不知,贤婿可知否?”
    果然!
    海朝云!
    从盛纮特意说起盛长柏婚事的那一刻,他就猜到了是这么个结果。
    不然,谁闲的没事跟女婿说儿子的婚事啊?
    盛纮心中,定然早就有了些筹谋。
    特意试探,无非是两个缘故。
    一则,希望他引荐一二。
    海氏世代簪缨,门第还是不低,盛长柏的确是得高攀。
    既是高攀,未免心中忐忑,担心婚事不成。
    要是有江昭引荐,海朝云与盛长柏结为夫妻的概率无疑大大增加。
    二则,试探他的态度,是否介意亲上加亲。
    “长柏性子端正。”
    江昭断言道:“若是不介意海氏族规,对于双方而言,都不失为一门好亲事。”
    “海氏门第,世代簪缨。”不等盛纮说什么,盛长柏就插话道:“长柏自是不介意海氏族规。”
    江昭微微点头。
    “如此,着我一封书信过去,说一说长柏的为人。成与不成,就看天意。”
    “多谢姐夫。”盛长柏连忙拜谢。
    不足一炷香,三次拜谢,真是欠了天大的恩情。
    还不完!
    “劳烦贤婿。”盛纮也连忙拱了拱手。
    江昭的一封书信,意义可不小。
    可以说,一封书信过去,亲事就起码稳了九成。
    江昭点头。
    他不是乱点鸳鸯的人。
    盛长柏,的确是一等一的好丈夫。
    海朝云,也是一等一的好妻子。
    今儿七千字,肾虚,感觉被榨干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