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美开始速通世界 - 第177章 太哈人了我先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7章 太哈人了我先润
    旧金山,正午时分。
    雾未完全散去,远山的轮廓在阳光里飘浮不定。
    写字楼位于市场街的尽头。
    李弘远没有去前台迎接。
    屋内温度适中。
    东侧的百叶窗半开,阳光洒在桌上,为电脑镀上一层金边。
    “咚咚咚——”
    门被敲响。
    李弘远抬头看了眼时间。
    比约定还早了三分钟。
    这些人终于急了。
    “请进。”
    他平静地站起身。
    访客们鱼贯而入。
    为首的依然是熟悉的中年白人。
    四十出头,头发一丝不乱,脸色却明显疲惫。
    眼眶发青,步伐虚浮。
    外套前襟被风吹的有些走形。
    他轻轻拢了下,才恢复往常那副温文尔雅的姿态。
    平常跟着他的两位助手此时不见了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新面孔。
    穿黑西装的男人,棕发,戴着副眼镜。
    他主动向李弘远伸出手。
    “很荣幸见到你,李先生。”
    男人的语速极快,态度热情,“沃尔夫·迈尔斯,代表几家感兴趣的企业。”
    李弘远笑了笑,点头回应:“欢迎。”
    三人入座后,中年人便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迈尔斯先生这次是替州长办公室加入的。”他说,“我们都希望今天的谈话,可以更实质点。”
    “当然。”李弘远不紧不慢的说道。
    随后,靠回椅背上,示意他继续。
    “最近不少旧案被快速推动到桌面上了。”
    中年人说着,目光不由自主地避开了李弘远的双眼。
    “预算委员会的内部通告也基本印证了前段时间你提到的判断。”
    他没有点名具体是哪些判断。
    但李弘远自然明白。
    他点点头,不再回应,而是转向迈尔斯。
    “你似乎有很多想说的。”
    “不妨现在提出来讨论一下?”
    迈尔斯似乎早就等着这句,干脆利落地说道:
    s“李先生,不瞒你说,过去两天,我在湾区接到了至少四十通电话。”
    “我认识的基金经理、风控主管、投研团队、独立顾问,甚至ai实验室的负责人,全都询问同一件事——
    “‘是不是该走了’。”
    “请原谅我的直白,但这的确真实发生了。”
    他说到这里,直直的盯着李弘远。
    “他们不怕输。”
    “他们怕被当成‘不够合作’的对象。”
    中年官员插了一句:“州政府这边的确收到不少类似反馈。”
    “我们不能确认联邦在执行这些措施时会用多重手段。”
    “同样,也不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州内的主要技术资产成为白宫的风控目标。”
    李弘远没有立即回应。
    他低头沉吟片刻,给出了一句评价。
    “你们来得很快。”
    语调中既无嘲讽,也无称赞,仿佛在陈述天气。
    “比我预想中快了至少三个月。”
    中年人苦笑一下。
    “我们也没想到华盛顿会那么果决,动作会那么大。”
    “说是流动性管理,实际是什么,你我都清楚。”
    “现在不光是外资出逃的问题,连州债持仓结构也正在被审查。”
    话音落下,迈尔斯又补充道:
    “联邦想逼我们把资金放回特区,然后再决定怎么分配。”
    “可是你知道的,李先生——”
    “科技公司是流动性载体,不是行政区的附庸。”
    “他们可以用服务器迁徙,也可以用资产证券化重新安排控制权。”
    “但我们更愿意在规则模糊的时候,与能理解规则的人先说清楚底线。”
    李弘远静静地听着,直到对方说完,才缓缓说道:
    “理解规则的人,通常会慢些。”
    “尤其是我们这种人。”
    “慢,不是因为不想配合。”
    “而是因为我们必须先确保,每步都能落在它该去的地方。”
    中年人摇了摇头:“但这次,你们确实太快了些。”
    “那是因为我们早两年就做了演练。”
    李弘远的语气依旧温和:
    “而你们,只是在过去四十八小时内,被现实打断了理论课。”
    迈尔斯有些着急。
    他的喉结微微滚动,想说话,却还是忍住了。
    这时,李弘远才再度开口。
    “你们加速的诉求很合理。”
    “我们也的确能提供‘安全渠道’。”
    迈尔斯闻言,暗自松了口气。
    然而,李弘远却在此处话锋一转:
    “可这并不代表,我们愿意承担相应的政治溢价。”
    迈尔斯立刻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他坐直身体,朗声说道:
    “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合理的路径。”
    “比如?”
    “比如一个地区能源数字治理测试。”
    “先从节能管理平台入手,匹配港区物流冷链和公共建筑能源结构。”
    “我们负责api部署和认证框架。”
    “你们提供算法结构和指标模型。”
    “所有合规都通过州内注册的中性法人来完成。”
    “资金由你们提供,回报按碳信用分成。”
    李弘远没有点头,也没有否定。
    “州长会签署吗?”他问中年人。
    “会的。”
    “但他得知道这不会被写成‘外部资金控制州资源’。”
    “我们可以用政策工具框架包住这层关系。”
    “但技术与金融的逻辑必须是可审计、可回溯的。”
    “我们可以不解释目的,但得解释过程。”
    李弘远笑了一下,拉开抽屉,从中取出装订好的文件。
    “这个版本,是我们昨晚调整过的。”
    “数据处理由你们名下的绿能子公司完成。”
    “技术归我们,回报结算交由第三方做审计。”
    “所有资金,只经过你们设定的银行账户。”
    迈尔斯点点头,接过东西,郑重装好。
    “.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
    “只要不是替你们做pr。”李弘远难得开了个玩笑。
    迈尔斯配合地笑了出来:“放心,不会让你为难。”
    紧接着,神情间多了几分罕见的犹疑。
    “我们内部.有几位董事与前政府成员想知道——”
    “有没有可能,在适当时候,由你方安排一次.交流?”
    “我们理解,这不等同于官方承认。”
    “也不期待任何正式文件。”
    “只是一次,非公开的、基于市场名义的接触。”
    “地点可以灵活。”
    李弘远的表情却没有太多变化。
    “你很坦率。”
    他说,“所以我也不再兜圈子了。”
    “总之,我们很珍惜当前的善意。”
    “但是抱歉,目前还不是最恰当的时机。”
    迈尔斯听完这话,脸上没有失望,似乎早就预料到这个答案。
    “明白。”他说,“只是为了将来早做打算。”
    李弘远点点头:“你们的想法,会传达给该知道的人。”
    “至于后面的期许按照这种发展,可能比你们设想的还快。”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