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双透视神瞳 - 第80章 双龙头串珠手鐲(加更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0章 双龙头串珠手鐲(加更一章)
    失態的不是他一个人,一锭金元宝约有三斤多重,按照现在的金价折算下来也要超过十六万。
    这满地大金锭有上百块,总价值接近两千方。当然这是光从金价出发估算的,如果每一块大金锭元宝內底都有刻的铭文,那直接就是一级文物,每一块大金元宝价格可能也直接翻十倍,二十倍,甚至更多倍。
    面对如此惊人的宝藏,谁看了谁都迷糊。
    霍元青也回过神,和祝云成对视一眼,这才明白许墨之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很多,多的超过所有人的想像。
    “霍所长,我们先近距离拍摄下,然后我们会单独的做几个採访的镜头可以吗?”
    霍元青看了眼央视的那个记者,笑笑说道:“其实我对这里的情况並不熟悉,如果你真要採访到第一手的资料,我建议你直接採访许墨。他是张献忠宝藏的第一个发现者,他直接掌握了很多宝藏线索。”
    央视记者看了眼那张年轻的过分的脸,脸上露出笑容说道:“许先生那边我们也会採访的,您这边可以先说说。”
    镜头已经对准他,霍元青想了下才说道:“我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其实都是来自许墨写的那份【关於张献忠沉银宝藏考古可行性报告】。比如,在这之前不管是民间流传的还是歷史文献记录的都只提到了在这条岷江里有张献忠的宝藏,还留下了寻找宝藏的线索,但宝藏规模到底有多大,到底在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
    “但在许墨写的那份报告里明確的提到了,张献忠沉银宝藏总共有四处,同时不但有江中沉银宝藏,同时也有密洞宝藏。现在,我们就站在那个密洞宝藏前,可见许墨提交的报告是有理有据的。”
    霍元青说到这里笑道:“接下来说的就剪掉,我还是强烈建议你们去重点採访许墨,谢谢,我要去忙了。”
    央视记者也连忙表示感谢。
    许墨和考古工作人员將地上的金锭和银锭搬到外面的防水布上一一排开,另外一部分人员则对它们进行初步的归类处理,贴標籤,拍照,然后装箱封箱,再由直升机运送出去,暂时存放在临时营地里。
    “周教授,这批金锭银锭內底都有刻的铭文,看来都是大西王从蜀王府中抢夺到的。”
    许墨將散落在地上的最后一个金锭元宝交给其他工作人员,转身看看山洞里其他堆积的木箱,虽然表面都有铁皮包木,但木头也受不了时间的腐蚀,变成朽木。
    “带有铭文,都是国宝啊。”
    周维明眼中有光,投身考古事业一辈子,从来没有碰到过规模如此大的金银宝藏。
    “看到山洞里的宝藏,我已经能够想像沉银宝藏规模了。”
    祝云成走进山洞,身后跟著黄望舒。
    “许墨,第一批金锭和银锭都已经顺利运走,我们可以接著整理其他的宝物了。”
    黄望舒看看那些堆积的木箱,不知道从哪里动手,又担心用力过猛,木箱同样会散落一地。
    “未箱都腐朽了,不过。。”许墨从地上捡起一把还保持完好的铜锁。铜锁在灯光照射下呈现一种暗红色,表面也有淡淡的绿绣斑点,另外铜锁表面还有图案,好像是一只下山虎。
    “祝院长,周教授,霍所长,你们都看看,这把明朝铸造的铜锁有点意思。”
    几位立刻围过来相继看看。
    黄望舒看看地上还有其他的锁具,有铜锁有铁锁,造型大小都不尽相同:“这些锁具都整理出来的话,那都能开闢出一个独立的明朝锁具展区了。”
    “哈哈哈,多亏许墨提醒一下,这些腐朽的木箱无法再保存使用,可是这些明朝铸造的锁具是个好东西,可以让我们对明朝铸造工艺的研究提供实物证明。”
    霍元青说到这里,羡慕的说道:“祝院长,你们今年可真是找到一个天赋异凛的考古人才。我看许墨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人,京城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算是后继有人了。”
    “许墨的表现也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说实话身为考古工作者,一辈子能够碰到这样的考古项目,那人生也没什么遗憾了。”
    祝云成心中也满是得意,不怕学生有本事,就怕学生烂泥扶不上墙。许墨还没正式成为京城大学学生呢,就已经立下如此大的功劳。他心里已经琢磨著要给他申请全额奖学金,虽然那点钱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可那是代表学校的一种態度。
    这事要抓紧办,最好在发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给他一次意外惊喜。
    清点山洞宝藏继续进行,哗啦啦的声音不绝於耳,木箱接二连三的散架。
    散落在地上的不但有金锭大元宝,也有银锭大元宝,有品相比较好的,也有已经严重变形的,甚至还出现不少被明显劈开的金块银块,估计是为了好存放。
    这些都是大件的,同时还出现很多金银器,有手鐲,有腰带金扣,有镶宝石金戒子等,种类繁多。
    许墨蹲下,在一堆金银器中扒拉一下,从其中拿起一件氧化的乌黑的手鐲。
    这件银手鐲具有特別明显的特徵,是双龙头串珠手鐲。
    串珠不是用线串联起来,而是將银手鐲打造成一颗颗银珠串连的感觉,看起来不但充满了尊贵之气,也具备了很强的审美感和精湛的锻造工艺。
    “周教授,看看这件双龙头串珠手鐲,我感觉古代匠人的手艺比现代人要高明很多,更富有创造性。”
    周维明接过银手鐲仔细鑑赏下笑道:“古人是纯手工打磨雕琢,现在是机器流水化生產。不过这个银手鐲既然是双龙头,要么是从蜀王府抢出来的,要么就是大西王让匠人给自己的嬪妃公主打造的。”
    祝云成也仔细看看说道:“从龙头的造型来看,很符合明朝皇家的雕龙手法。”
    “可能是明朝皇帝赏赐给蜀王的,结果便宜了张献忠。”许墨说到这里又想到什么,摆手说道,“刚才我说错话了,应该是便宜我们后人了。”
    山洞里顿时响起一阵笑声。
    “老蔡,快过来一下。”
    蔡靖连忙跑进来:“老板,有什么吩咐。”
    许墨將双龙头串珠手鐲递给他说道:“帮我多方位拍一些照片,回头我找人给我妈定製一件一模一样的双龙头串珠金手鐲,要说审美,还是古人来的给力。”
    “好,这事容易。”
    祝云成闻言,心中微动,也跟著说道:“许墨,回头照片也发给我下,回头我也给家里的老太婆定做一件手鐲。金手鐲没戏,不过银手鐲还是可以的。”
    “別呀,祝院长,地上还有很多款式金银器的,您再挑选其他款式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