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双透视神瞳 - 第217章 唐代绿釉万年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7章 唐代绿釉万年罐
    天色才微亮,许墨就起床穿上运动服出门跑步,然后在附近的一个小公园练武。晨练的老人挺多,有不少还和许墨相识。
    练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且许墨隱隱有种奇怪的感觉,哪天不练武两个小时以上,体內就好像有一团火在燃烧,让他总觉得哪哪都不对劲。
    早上七点半左右,许墨满头大汗的走进家门,许茂林已经做好早饭,秦梅也刚买好油条回来。许岑穿著睡衣盘坐在沙发上打著哈欠,一副还没睡醒的样子。
    “哥,你精力是不是太旺盛了,好不容易可以休息几天,你都早早的就出门运动去,连懒觉都不感兴趣,做人忒没趣。”
    许墨立刻笑道:“我忘记在哪里看过这么一句话,让人听了犹如在迷茫中瞬间寻找到人生的真諦。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你自己好好的品一品。”
    许岑嘴里念叨两次,整个人打个恶寒,扭头就朝卫生间方向喊道:“哥,你太討厌了。”
    李佳妙端来一盘刚煮好的饺子。
    “秦姨,小墨哥还没起床吗?”
    秦梅在盛粥,扭头笑道:“他刚运动回来,在卫生间洗洗。”
    许岑走到餐桌旁,伸手捏了一个饺子咬一口尝尝说道:“苗苗姐,这白菜馅饺子是你做的?”
    “不是,我从奶奶家带回来的,早上煮了一些,端一盘给大家尝尝。”李佳妙笑眯眯的说道,“如果你觉得口味有点淡,可以沾点酱油吃。”
    “我正好。”
    许茂林端著一盘豆酱菜来到餐厅:“妙妙,一起坐下吃。”
    “好的,许叔。”
    李佳妙也没感到什么不好意思,自己还动手装了半碗粥。
    “小岑,吃过早饭我和小墨哥一起出去逛古玩城,你要不要去?”
    许岑抬头看她一眼,她的目光中似乎带著某种特別意思,隨即嘆口气说道:“我还要复习呢,可没时间陪你们一起逛古玩城。”
    李佳妙立刻浅浅一笑,给她夹了一个饺子说道:“那我逛街的时候看到漂亮的礼物给你带一件。”
    “这还差不多。”
    许岑暗嘆口气,心道妙妙姐啊,你的心思都清晰的写在脸上呢,我可不能当你们的电灯泡。
    许墨洗漱好换了一身衣服来到客厅,许茂林和秦梅对视一眼后很默契的低头吃著早饭。
    “爸妈,大伯家的事情怎么不跟哥说的?”许岑似乎很不甘心,在饭桌上主动提起。
    许茂林咬了一口油条,闪烁其词的说道:“能有什么好说的。”
    “昨天的事情,別迴避,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总不能那边一有事,就来烦我们家吧?”
    秦梅瞪她一眼责怪道:“別乱说,什么那边,这边的。”
    许墨轻轻咳嗽一声,制止住许岑说道:“我们家的荣誉是我自已挣得,別人想要泼水也要看看会不会惹火上身,不小心容易把自己给烧死,很多事情需要爸妈自己看透才行。
    “儿子,我和你妈已经决定了,再帮最后一次。”
    许茂林保证道,从脸色上可以看出他的尷尬,说实话许家能够有现在这么风光,完全是靠儿子一人。
    “这也不算什么事情,爸,只要你一句话,我钱补贴他们一辈子都无所谓,只不过那也不是你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是是是,我们也想到这点所以昨天才当著很多邻居的面正式说了,再帮最后一次。”
    “爷爷那边每个月该给的赡养费还是要给的,每次也是当著邻居的面给他现金。”
    许墨话里的意思许茂林懂,现在他们自己也做滷菜店小生意,每个月赚的还可以,所以给老人的瞻养费月顶月的给足,至於许老爷子钱怎么就隨便他。
    吃过早饭,李佳妙换了一身非常休閒的衣服,背著一个浅灰色的小背包开开心心的和许墨离开了小区。
    “那孩子怎么一见到许墨就那么开心呢?”
    刘芸站在楼上透过窗户看著下方两个年轻人嘀咕道。
    “两个孩子从小到大不都是一直这样的吗?你瞎操什么心,小墨那孩子的人品你还能不相信?”
    李安桐端起一杯刚泡好的绿茶慢慢品尝起来。
    “我这个当妈的操心不是挺正常的嘛。”刘芸回到客厅,看他一眼,“等会我和秦梅他们去滷菜店上班了,你怎么安排?”
    “昨天小墨提醒我,让我今后的一两个月內別出去应酬,就正常的上班下班,团结单位里的同事,等待消息就行。”李安桐哼起小调,许墨既然对他这么说了,那他肯定是得到了什么消息,只是不方便直接透露答案。
    今天的天气晴朗,气温宜人,適合出游。
    一路上,李佳妙就像快乐的小鸟嘰嘰喳喳说的不停,脸上的笑容从来就没消失过。
    “佳妙,今天静安寺古玩城人流也太大了,我们要不要换个地方?”
    “五一黄金周,处处都是涌动的人流,到哪里都一样。”李佳妙轻笑著露出一口贝齿,“小墨哥,等到了古玩城我要买个体积大小適中的罐子。我奶奶说再过两个月就可以做今年的新豆酱,到时候我让她多做点。”
    “如果是用来放豆酱的话,那就选一个陶瓷罐,厚实耐用。”
    两人隨著人流走进静安寺珠宝古玩城,因为都想著要赚钱,所以古玩城里的地摊特別的多。
    “小墨哥,我记得你有一个同学父亲就是在这里开古玩店是吗?后来你那个同学考上哪个大学了?”
    “那是我高中班长,叫张紫茗,考上华清大学,学的是设计。她父亲在这里开了个听雨斋古董店,我的古董知识大多数都是跟他学的,等会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个老同学有没有放假回来的。”
    “是个女的?”
    李佳妙立刻扭头盯看他问道。
    “对啊,我记得之前跟你提到过,她自小就习武,十二路谭腿特別厉害的,
    而我跟著李叔练习洪家铁线拳,她总是想找我切武艺,我只能儘可能的躲著她跑。”
    李佳妙微微鬆口气,嘟著嘴说道:“我以为练谭腿的人都是男的,毕竟练腿上功夫很容易就会练出一双肌肉结实,线条硬朗的腿,爱美的女生应该不会接受,所以我一直以为你的班长是男同学。”
    “哈哈哈,是不是顛覆了你的看法?”
    两人走了一段路,许墨就指著不远处的那个古玩店商铺:“听雨斋就是。”
    “小墨哥,那你先过去,我隨便走走挑个罐子带回去就行,买好了去听雨斋找你。”
    “我陪你先去挑个陶罐吧。”
    “不用,我又不是去挑古董,最多个几十块就行。”李佳妙推著他朝前走,“小墨哥,我们等会见。”
    许墨见她已经走开,也就隨她去,毕竟再过几个月她也需要飞出鸟巢独立生活了。
    门口悬掛著的铜铃响起清脆的铃声,许墨推门走进听雨斋,外面人潮涌动,
    但是店里却很安静,连一个客人都没有。
    张德丰探出脑袋一看,本来挺严肃的脸上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
    “好小子,你都有好几个月没过来了。快坐,我来给你泡一杯茶,跟我说说你在忙什么呢?”
    许墨坐到圆几旁的椅子上笑道:“刚过完春节就出国一趟,待了一个月后回到国內又在川省江口那边待了一个月。”
    “有关江口那边张献忠沉银宝藏的报导我是经常在新闻上看到报导,新闻上说第一次滩涂考古总共挖掘出了三万五千多件各种文物,而且其中不乏有国宝级的。”
    “张叔,你知道的还挺多啊。”
    “那是。”张德丰嫻熟的泡著茶,“新闻报导说发掘出了稀世国宝永昌大元帅印,蜀王之宝的碎片,二十多张金册等,如今那些文物存放在哪里的?”
    “存放在京城的家里。”
    许墨高深莫测的回道。
    张德丰给他倒满一杯茶浑然不在意的说道:“放家里哪里安全了,你怎么不放在...等等,你刚才说那些文物放在家里?”
    “你没听错,就是你想的那样,那批发掘出来的文物国家已经將归属权转让给我了。”
    张德丰知道这样的事情根本没法做假,他十分好奇的问道:“那可是有三方多件各种文物,怎么就成为你的?”
    “此事说来话长,先喝茶。”
    许墨喝了一口才问道:“老班长放假没回来?”
    “没有,说懒得来回跑了,五一节她和同学也出去玩了。孩子大了,我也管不了。五一节后你回京城的话,给我带一些东西给她。”
    “行,我走前提前一天通知你。”
    许墨就把张献忠沉银宝藏的一些事情给挑选性的讲一讲,张德丰可是听得津津有味。大概二十多分钟后,又有人推门走出来。
    张德丰见是一个漂亮的不像话的年轻姑娘手里提看东西走进来,还以为是客人想要转让家传宝物,忙起身热情的说道:“欢迎光临。”
    李佳妙却朝许墨甜甜一笑喊道:“小墨哥。”
    张德丰回头问道:“小墨,你们认识?”
    “我邻居家的孩子,叫李佳妙。”许墨简单介绍下,就看向李佳妙问道,“罐子买好了?”
    “嗯,了我一百二十块钱呢。那个摆地摊的老板就是不肯再降价,我看罐子顏值特別高,所以就痛下决心买回来了。”
    李佳妙將包装后的罐子放到茶几上,打开盒子后露出一件绿釉罐子。许墨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一看就听到张德丰一声惊呼:“这件绿釉罐子有点意思啊。”
    眼前的罐子器型饱满浑圆,这样的器型是从唐代开始流行的。但是在唐代常见的绿是一种深绿色的釉,而眼前的釉色却是浅绿色,和目前出世的实样在釉色上都不同。
    张德丰拿出聚光手电照照,鑑定了会儿才说道:“许墨,你也过来看看。这的釉面开的是非常细的鱼籽纹,在灯光下晃动可以看到一闪一闪的反射光泽,感觉那些小的细开片都翘起来一样。用手摸一摸,表面似乎还有点凸起来的感觉。”
    许墨没有凑上去看,而是四平八稳的坐在那里说道:“如果真是细小的鱼籽纹,那这件绿釉罐就对了。鱼籽纹开片可不是人为做出来的,而是通过千年以上的时间沉淀,自然翘起来的一种现象,这个也是给它断代的一种很关键的鑑定要素。”
    张德丰还有点疑惑问道:“那这件绿釉罐是唐代真品?你別坐看,上手好好的再鑑定下,看看小姑娘是不是真捡到大漏了?”
    许墨只好起身凑上前看了片刻,隨后说道:“唐代真品陶瓷,从这釉色来看,叫翠青绿釉。从器型来看,这叫万年罐,是古时代洛城巩县窑烧制出来的。”
    “这个万年罐比我们之前见过的唐代罐子都要好看,你看罐子底部。在唐代,这种罐子在表面涂的掛釉基本都是半掛的绿釉。而它却是全掛,最神奇的是经过千年时光的洗礼,万年罐表面的绿釉没有任何的剥落,保存的品相非常完整。”
    许墨鑑定完毕,看向一旁早就听的瞪大眼晴的李佳妙笑道:“你只了一百二十元,捡了个漏,挺不错的一件唐代翠青绿釉。”
    “小墨哥,我就是觉得它顏值高,所以和地摊老板把价格一路砍到一百二十元,就此结束。”
    李佳妙想了下又问道:“小墨哥,那以你的经验,这件唐代翠青绿釉万年罐能值多少钱?”
    “国內市场上,目前没有这种罐子的拍卖记录,国外倒是有,折算下来的话大概不会超过三十万之数。”许墨將绿釉方年罐重新包装好说道,“你可以出手转让,也可以带回去好好的收藏起来,唐朝的东西可真不多,等再过上十年,二十年的,那这件唐代绿釉万年罐的价格或许会翻上两三倍。”
    张德丰觉得时机到了,他笑著说道:“佳妙姑娘,如果你想要转让的话,我可以出最高价三十万元来收购,怎么样?”
    李佳妙立刻摇头说道:“我真要卖这件万年罐的话也是转让给小墨哥,他可以將之放在博物馆里对外展示。”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