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双透视神瞳 - 第234章 教子升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4章 教子升天
    陈重这个人也算是倒霉,本来想过来混混资歷的,结果却在这里被小混混给揍了。就这个样子暂时也没办法出席学术研討会,至於后七天的鉴宝工作是否能够参与也无法確定。
    “出去逛就算了,这地方人生地不熟的,被揍了也无处伸冤。警察过来录了口供也告知想要找到那些人很难,意思就是我倒霉。”
    陈重想想还是不敢再出去乱跑。
    许墨微微点头,现在还没有天眼覆盖,外来人被揍了,警察也是走个过场。
    吃过饭,许墨就在酒店里睡了半天觉,下午差不多五点多的时候,周长平过来敲门。
    “老板,二十个人都已经到了,晚上出去吗?』
    许墨看看时间,再看看外面的太阳高悬,隨即说道:“我冲个澡就出发,前往好莱坞街。”
    七月中旬真是天气最热的一个阶段,白天太阳暴晒出来閒逛的人极少,但是到了傍晚到前半夜,来这边的游客特別多。只是许墨入眼看到了大多数都是外国人,这倒是给了这些古董店的老板或者外面沿街摊主赚钱的机会。
    根据陈重的说法,之所以来好莱坞街逛的外国人多,那是因为很多有钱的主如果家里没有摆放几件东方华夏的青铜器或者瓷器什么的,那他的钱再多也算不上是当地的上流阶层,或者说算不上是贵族之流。
    港岛是自由之岛,在这里青铜器交易不受约束,所以来这里淘货的外国人多。
    许墨走到一个卖水的店铺前,服务员是个很年轻的小妹,应该还是个高中生,脸蛋看起来极为的可爱。嗯,这个小姑娘看来似乎有点眼熟,和將来的一个女明星很像。
    “三杯水。”
    许墨买了三杯水,水是冰镇过的,里面还放了薄荷,一口喝下去,清凉之意一路下去,消散了很多暑气。
    “还不错。”
    许墨一边喝著,一边朝前慢慢的走著。好莱坞街还挺长的,沿街的地摊陆续的开方,一连走过好几个地摊,上面摆放的东西基本都是小件,有个地摊居然还摆放著旧报纸,港台明星的来日历等,倒是让他看了眼界。
    当走到第七个摊位时,许墨停下了脚步,这个地摊有点意思,上面摆放了好多杯子,有大陆六七十年代的瓷缸,上面印著伟人的头像。有西方的马克杯,有东南亚风格的杯子,当然也有他最为看中的瓷器。
    那件瓷器也是个杯子,是一件吸管杯造型,此时正被一个肥臀黑妹子拿在手里反覆的看来看去。
    老板坐在竹子板凳上,一边摇著芭蕉扇,一边用目光死死的打量著黑妹子,
    估计这会他心里在琢磨著该宰她多少钱。但他註定要失望了,黑妹子看了会儿还是放下,大概是欣赏不了它的美,又看看其他的杯子没有喜欢的,转身离开。
    许墨驻足看了会儿,老板见他一直没走,站在那里喝著水打量著地摊上货,於是站起来用一口港腔说道:“靚仔,看看喜欢哪个,便宜卖给你。”
    许墨朝他笑笑,露出一口整齐的大白牙,他看的是东南亚风格的杯子,主要是上面的图案很特別。他看了好一会儿也没有询价的意思,老板忍不住问道:“靚仔,喜欢的话买一个带回家做纪念品。”
    “再看看。”
    许墨又拿起那个吸杯翻看了会儿,吸杯口径约13厘米,高10厘米,底径8厘米。从外观来看,吸杯撇口,弧腹,折腰,喇叭形高足。
    在外杯壁贴一根吸管直通底部,吸管用两系固定。吸管末端接於杯底中心,
    通过圆孔与杯內连通,杯內的孔被一条立体小鱼遮住。鱼儿似乎水中游,造型灵动,充满巧思。
    杯外壁饰弦纹,杯內外施白釉绿彩,如水墨画般淡淡流淌,內壁似渲染开一盏浓郁的抹茶。
    看到这个吸杯,许墨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首诗:茶烹松火红,酒吸荷杯绿。
    这件吸杯的瓷化並不彻底,还是属於陶,这种绿釉效果和唐三彩差不多,应该可以追溯到唐代。
    他双自凝神一看,果然漫天晶莹之光凝聚出七层光罩,证实了他的鑑定结论,这是唐代白釉绿彩贴塑鱼纹吸杯。
    “老板,这个杯子多少钱?”
    “五百港幣。”
    老板笑眯眯的竖起一只手。
    五百港幣折算下来差不多四百五十多元,如果只是当成普通的杯子来买,这个价格有点夸张。许墨虽然很想直接掏钱,但是他还皱了下眉头。
    “靚仔,这价格很公道啦,买一个带回去还能当装饰品摆放在家里呢。”
    许墨再次翻看下说道:“这样的就只有一个吗?我还想给女朋友带一个一模一样的呢。”
    “有有,我这里还有三个。”老板连忙高兴的说道,他弯下腰,从地摊车下面掏了掏,真的掏出三个一模一样的吸杯,唯一有点可惜的是,其中一个吸杯的杯口有点磕碰破损。
    许墨凝神一看直接说道:“老板,一个杯子五百港幣,太贵了。两百港幣一个,我都买了,给我爸妈也各带一个。”
    “不行,靚仔,两百港幣我要亏本了,我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许墨也不跟他囉嗦,直接道:“老板,那我再逛逛去。”
    跟老江湖的打交道,你討价还价的时间越长,他越是肯定你很想买下。
    眼看看他一点不在意的走到隔壁的摊位前,老板连忙朝他招招手喊道:“靚仔,別那么急著走嘛,四个吸杯总共一千港幣行不行?好岁也让我赚一点辛苦费呀。”
    许墨这才扭头看看他,又看看地摊上的四个唐代白釉绿彩吸杯,有点犹豫。
    “哎呀,都是缘分嘛,我给你包装好。”
    老板没等许墨点头同意,自己就开始拿出一个纸盒开始打包。许墨返回到地摊前,叮嘱说道:“小心点,別磕碰坏了,否则我女朋肯定不会给我好脸色看的。”
    “放心了,换了我包赔的。”
    许墨从隨身斜跨的包里掏出一千港幣递过去,等到打包好了提在手里朝前走去。
    大概十几米后,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靠上去说道:“老板,我送回车里。”
    许墨將四件古董吸杯递给他:“小心点。”
    “是,老板。”
    周长平疾走几步,来到他身边笑道:“老板,您这是出战大捷,今晚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战绩。”
    “那四个杯子都是唐代的,应该是当时为了海外贸易而烧制出来的吸杯,比现在的杯子还要有创意,古人的审美一点都不逊色我们现代人,回你安排人轮流待在房间里守著。”
    “明白。”
    许墨將喝完的水杯扔进垃圾桶里,然后拍拍手走进街边一家古董店商铺。
    店铺不大,也就四十多平的样子,但是里面摆放的东西可不少,而且还杂,不但有青铜器,还有各种款式风格的瓷器,根雕,木雕等。
    里面有两个老外,其中一个身高近两米,身体肥胖,他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镜在观察一件青铜器。那是一个爵,在古代用来喝酒的酒器。这种形制的青铜器在商周考古礼器中比较常见,也是市面上最容易看到的款式。
    正是因为常见,真正的古董酒爵极少,都是现代仿製工艺品。
    许墨只是看了眼就失去兴趣,那玩意做旧的太明显,就差明著告诉你,这个工艺品曾经在稀硫酸容易里洗过澡。
    不过老外挺看中那做旧后的样子,歷尽沧桑,被时间侵蚀过,和古董店的老板开始討价还价。
    许墨总算明白为何国內的某个小村,光靠仿製各种青铜器每年就有好几亿的销量,用来糊弄老外简直太容易。
    一件工艺品最后以六千三百港幣成交,看的许墨有点眼热,真想回去用飞机运几趟青铜工艺品去锅碗兜售,想必生意不会太差。
    他看了一圈默默地离开了古董商铺,这家店能够活的好好的,估计和老板能说会道有关。
    “老板,刚才老外的买的那件青铜器有什么来歷吗?”周长平小声问道。
    “是有点来歷,应该是出自著名的仿製青铜器之乡,我估计铸造的成本加上运送的成本加起来在一两百的样子,老板是血赚六千多块。”许墨笑了笑继续说道,“现在知道为什么古董铺生意少,但每家店铺都活的挺滋润的,都是暴利。
    当然,如果古董店老板如果是看走了眼,那他就要倒霉一辈子。”
    徐斌也一直跟在两三米外装成普通的游客,他的注意力都在许墨四周人来人往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周围的情况。他正看得认真,忽然感觉被人一撞。他身形跟路了下,站稳后就看到之前碰了他的人已经加快脚步融入到了人流中。
    “眼瞎了。”
    徐斌刚说完这句话,似乎意识到什么,连忙伸手一摸裤子口袋,现金都被逃走了,裤子还留下一道缝隙,很整齐,那是被锋利无比的刀锋割开的。
    许墨听到他爆粗口,回头一看,不禁愣然道:“你的裤子口袋也被划了?”
    真是丟人丟到家里了,徐斌很是难受。
    “看来这里的乱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厉害,吩咐下去,大家都要小心点。”
    许墨让徐斌先回车里换了一套衣服,他自己则继续逛起来。太阳的余辉逐渐消失,古董街上的游客越来越多,空气中也飘著各种香气。太阳下山,但是港岛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许墨沿著街道扫过一个又一个地摊,每个摊位上的照明灯已经打开,昏暗的黄光灯,並不能清楚的照亮地摊上摆放的每一件古董,这样好多瑕疵也就不再是瑕症。
    但对於淘宝者来说,夜晚的地摊不再是他们主攻的对象,他们更信任正规古董商铺里陈列出来的各种文物古董。
    终於,閒逛了好长时间的许墨停留在一个面积不小的地摊前,主要就是各种银器。银器有项链,手鐲,胸针,银碗,银筷子,还有银盘子。
    许墨捡起一件银质手鐲,手鐲表面光滑,没有任何的雕刻图案,可以伸缩的扣。包浆倒是真实的,不过时间也就二三十年,同样属於现代工艺。
    放下手鐲,许墨轻轻又拿起一个杯子,上次淘到的是唐代的陶器,这次淘到的是银器。银水杯非常的了不得,口径约有七厘米,內部光滑,杯口刻有一周清晰的雷纹工艺,再往下的话,杯子身上就充满卷文和团云纹,杯子底部位置则是莲纹。
    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这件银器能够吸引他的自光和好奇,那是因为在水杯外壁上还盘著一大一小两条蟠龙。要知道,在古代,可不是谁都可以用上龙的图纹的,那都是皇亲贵族。
    在宋代,蟠龙纹比较常见,两条蟠龙常成对组合出现,一大一小,回首相望,这也被当时称之为『教子升天纹』。这是通过大龙呼唤小龙升天,来借喻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
    许墨脑海中浮现一些歷史信息,他双目凝神一看,果然有五层光罩包裹,鑑定確认无误。
    这是一件宋代教子升天银杯,其原来的主人身份绝对不简单。
    “靚仔,看中哪件跟我说一声,给你一个实价。
    三十多的男老板脖子上戴著大粗金链子,嘴里嚼著檳榔,说话的时候情绪似乎挺高涨的,站在那里不断地抖著腿。
    许墨没有回应,而是放下这件宋代的银杯子,他自光在地上扫视一下,又拿起一件银手鐲,看了两三分钟后问道:“老板,这件手鐲多少钱的?”
    “靚仔,你好眼光,一下子就將我摊位上最好的一件银器给挑选出来的。这是清朝流传下来的,有百十年歷史了,你看著包浆多自然多厚。看你也非常喜欢的样子,我也不多赚你的钱,给九千八港幣好了。”
    许墨顿时放下手中的银手鐲,耸耸肩头说道:“我买手鐲带回去是当礼物送人的,如果和珠宝店里的银手鐲价格差不多,我可以买一件。老板,你开价九千八百港幣,我连还价都失去了意义。”
    “靚仔,那你还个价呢?”
    许墨掂了手鐲的分量:“就一百港幣。”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