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双透视神瞳 - 第337章 大明康熙年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7章 大明康熙年制?
    许墨一边走一边扫视地摊上的货,地摊上的东西有些的確是老物件,但没有多大的歷史文化价值,就是纯粹的一个老。
    “港岛这边还是太小了。”
    许墨走了四五十米的距离都还没碰到一件有价值的老物,不由无奈的感慨一声。
    “老板,那条街道也有地摊的,我们去那边看看如何?”
    蔡君指指另外一条街道,有地摊但数量不多。
    “外面地摊出好货的概率太小,可以去商铺里看看。”
    周长平也提出一个建议。
    蔡君却笑道:“商铺里的老板可比外面精明多了,老板是过来淘宝捡漏的,商铺里或许有好货,但就不能低价捡漏了,那就是白白送钱。”
    “说的也是。”
    周长平提起手里的青铜戈,外面地摊上出古董的概率是小,可一旦淘到那收穫肯定非常大。
    “我们去那边看看,淘不到什么再去商铺里閒逛逛。”
    三人拐上另外一条街道,这边的游客明显少很多,那些地摊老板也无聊的坐在那里瞎聊天。
    许墨走到一个摊位前停下,这个摊位上摆放看非常多的瓷器,每个瓷器都搁放在木盒上展示。看起来比其他展位要高级的多,如果交易成功某件瓷器,直接连盒子一起带走。
    老板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穿著一套连衣裙,长发用绳圈扎起,露出来的脖颈上戴著一根粗链子,双手手腕上各戴著一件金手鐲,手指上还套著两枚金戒子。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很土豪,然后就觉得她太庸俗。
    “靚仔,看看有没有喜欢的,这些都是从內地乡下收集到的老货。”
    见到许墨停下看著地摊上的货,女老板倒是很热情的招呼一声。
    “我隨便看看。”
    许墨蹲下,从地摊上拿起一件青碗,他摸摸碗壁,翻过来底足上是大清乾隆年制款识。
    “靚仔,你可真有眼光,一眼就挑选中我手中的好货。那是乾隆皇帝用过的碗,买回去可以当传家宝的。等过个十年二十年时间,这个碗的价值至少能翻上十倍,现在买到就是赚到,绝不吃亏。”
    买到就是赚到,这gg词太耳熟。
    “老板,你怎么不留在家里自己收藏当传家宝呢?”
    女老板面不改色,竖起自己的双手显摆道:“这些瓷器都是家里藏品中稍微次一点的,留著没多少意义。再说我们家里也不缺钱,靚仔,你看中的话可以便宜点卖给你。”
    许墨笑笑:“你是不是觉得从內地来的游客都是人傻钱多?”
    女老板被点破,也不再跟他囉嗦,退后两步坐回椅子上看著他。
    这件所谓的乾隆碗內壁粗糙,有明显的颗粒磨砂感,仿製的太假了。
    许墨將仿製乾隆碗放回原处,目光在其他瓷器身上扫视起来,忽然一件斗彩云龙纹瓷盘毫无徵兆的爆发出七彩光芒,然后凝聚成两道光罩。
    居然还有真货。
    许墨默默的挪动位置再次蹲下,从一个木盒上拿起那件瓷盘。外壁是四处团龙,盘內底则是云龙,用的是斗彩工艺,还算不错。他將瓷盘翻过来看向圈足顿时愣住了,一顿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
    盘底是青双圈,內有双排楷体標准款识『大明康熙年制”。
    是的,这个清朝真品官窑瓷器的底款是『大明康熙年制”,而不是『大清康熙年制”,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连他都不会相信世上居然还存有这样一件难以想像的清朝官窑瓷器。
    放在清朝,这就是形同造反,那是诛杀九族的死罪。
    许墨脑海里闪过很多疑惑和念头,如果这只是一件大清康熙年制的斗彩瓷盘,那真不算什么,自己手中还有好多类似这样的古瓷。可这是一件清朝官窑烧制的『大明康熙年制”真品古瓷,那其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就像钞票,如果是错幣,那价值可能直接翻上万倍,是一件难得的钱幣藏品。
    这件烧错的清朝康熙瓷盘同样如此,其背后隱藏的歷史意义足以让它一跃成为国宝之流,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稀罕国宝。
    “老板,这个瓷盘上的龙纹烧制效果不错,多少钱能够卖给我?”
    许墨似乎真的喜欢磁碟上的斗彩龙,用手不断地摸摸,还哈口气,再用自己的袖口擦擦。
    “那可是清朝。。。
    女老板已经养成了习惯,开口就想先夸夸自己的货是多么的好,但被许墨直接打断了话头。
    “老板,你自己看清楚,这底款写的是什么,是『大明康熙年制”,康熙帝是大明朝的吗?你自己睁大双眼看仔细了,这瓷器烧制的也太不走心了,简直是惨不忍睹。”许墨將瓷盘朝她靠靠,然后还指指底款,“老板,你就给我开个实价,別一开口就跟清朝皇帝搭上关係。”
    女老板看看那件瓷器底款,连她自己都看不下去。做假也就算了,没想到还闹出这么大的笑话。
    “十港幣卖不卖?”
    许墨漫不经心的问道。
    女老板不愧是在古玩市场混日子,別的没学成,却把脸皮练厚了。
    “靚仔,我和摊位上的所有瓷器都是和木盒一起打包出售的,加上我平时的保管费等,你要是真喜欢,就给三百港幣吧。”
    “一百港幣。”
    “最低两百港幣。”女老板自砍一刀。
    许墨从隨身包里掏出一百五十港幣递给她:“就这么多,不卖的话,我就去其他摊位上找找类似的龙纹盘。”
    “卖卖卖,靚仔,你也太心急了吧。”
    这话听起来怎么就那么彆扭呢,许墨將那个空木盒也拿起来,將龙纹盘放进去保护好才合上盖子。
    “钱货两清,走了。”
    许墨朝老板摆摆手,捧著木盒继续朝前走去。
    蔡君和周长平对视一眼,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老板不会平白无故的一百五十港幣去买一个工艺品瓷盘,只能说明一件事情,那件瓷盘绝对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老板,跟我们说说这件瓷器是怎么回事唄。”
    蔡君跟上前小声说道。
    “我自己也没想明白,等我想清楚了再跟你们说说。”许墨见她有点失望,笑笑又道,“大体来说,就像印刷的错幣一样,不过我们也不能简单的用这样的思维去考虑它的款识为什么会是『大明康熙年制”,其背后可能有更深的內涵和不为人知的隱藏含义。我现在也没想明白,但能够肯定的是这件瓷器的確是清朝官窑瓷器,无需质疑。”
    这条街走到头再也没有碰到第二件老物件,等他们再次拐个弯,来到了他们刚开始走的那条街道,就看到前方来了几个警察,周围好多人都在情绪激动的说著什么。
    “不会吧,还真是被人给坑了。”
    周长平忍不住惊讶道。
    许墨他们走近,也听清楚那些人嘰嘰喳喳的说著什么。真实情况和许墨猜测的一样先有人做戏打架,吸引有好奇心的围观,等到里三层外三层拥挤在一起时,真正的黑手才开始一一的快速扫荡。
    三人走到一家商铺门口,正要准备进去看看时,许墨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他將木盒递给蔡君,拿著手机走到一边接通。
    “刘姨?”
    电话显示的是李安桐家里座机號码,这会儿李叔应该在单位,佳妙已经开学返校,那打过来的只能是刘芸。
    “小墨,你现在说话方便吗?”
    “刘姨,有什么事情您直说。”
    刘芸语气中有点焦虑,她吞吞吐吐的,似乎不怎么好开口说。
    “刘姨,是不是李叔那边发生什么事情了?”
    “小墨,真被你猜对了。你李叔这几天回来总是一副心事沉沉的样子,夜里睡不著觉起床一个人在阳台上抽菸,问他又说没事,让我別担心,你说我能不担心吗?如果不是有事,他怎么会成宿的失眠,烟不离手的。”
    “难道李叔最近在负责什么大案子?”
    “没有,他是副职,工作內容不负责刑侦这一块,怎么会接手什么大案子。小墨,也只有你能够弄清楚你李叔到底是怎么回事,刘姨想请你帮忙问问。”
    “刘姨,你先放宽心,李叔那边肯定不会有大事,最多是遇到一点麻烦事了,我问清楚再跟您说。”
    如果李安桐那边真有事情,范老也会跟自己提前知会一声才对,所以他才推测李安桐只是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小墨,谢谢你,姨就等你电话。”
    “好的。”
    许墨掛掉电话,想了下还是选择直接联繫李安桐,嘟嘟声响了七八下才接通,传来他那有点沙哑的声音,看来这几天的確是没休息好。
    “小墨。”
    “李叔,你在忙?”
    “刚开完会,现在不忙。
    2
    “李叔,我虽然现在人不在魔都,但也听到了一些消息,对於这事,您自己是怎么考虑的?”
    许墨打著马虎眼诈他,李安桐哪里想到许墨会跟他耍小心眼,还真以为他知道了自己目前的情况,不由轻嘆口气说道:“上级让我国庆节过后就去京城党校报导,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说让我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小墨,你说我有的选择吗?”
    许墨立刻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这种党校进修的事情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镀金,进修结束后就会得到重点培养,提升重用。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把你调离岗位,让你自己一个人去清醒清醒,手头重要的工作就会被其他人给瓜分掉。
    等你进修结束,再给你升半级调到更高的岗位,明著是高升了,但那个岗位是冷板凳,没有实权,让你每天耗时间,等著退休。
    如果是第一种,李安桐只会高兴,哪里会成宿的睡不著觉,明显是有人对他下手了,
    但他文无法拒绝。
    “李叔,范家那边是什么態度?”
    “小墨,你不是体制內的人,你根本不知道上面的斗爭是多么的凶险。你还年轻,很多事情说了你也不懂。这次的事情,李叔会处理好的,你就別插手了。”
    “李叔,您真要是乾的不开心,那乾脆就辞掉,今后想做什么,我全力支持您。咱远离那些勾心斗角的漩涡,每天都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岂不是更好。”
    “哈哈哈,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待在这里没什么意思。趁著年轻,说不定出去做点什么小生意还能有机会成为知名企业家呢。实在不行,我跟著你爸学习滷菜手艺,然后和你刘姨一起出去开个滷菜店也不错。”
    许墨知道他是不想让自已担心,所以才故意如此说,其实在体制內待久了,尤其是手握权力久了哪里是说出来就能出来的。
    “李叔,您有这个心態就很好,我想跟您说的是,不管如此,您是有退路可走的。不过该爭的时候也要去爭,人活著不就是要爭一口气的吗?离你去京城党校报导还有二十多天呢,你等我消息。”
    “小墨,切不可为了我的事情再去和谁闹得不愉快,那不值得。”
    “李叔,我哪有那种空閒时间,反正你等我消息就行。”
    “好。”
    许墨掛掉电话,也没了继续淘宝的心思,朝蔡君两人招招手喊道:“走,我们找个地方弄点好吃的。”
    坐在一家茶餐厅里,许墨在鑑赏著手中的清康熙斗彩龙纹盘,脑海中不断地想著一些跟它有关联的记忆。
    “老板,你说这既然是清朝官窑烧制出来的瓷器,难道那些书写的匠人就不怕被康熙诛九族吗?”
    蔡君也是学霸,但是对於歷史她还真的不算精通。
    许墨放下手中的龙纹盘,想了下说道:“这或许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係,在清朝康熙初年,官窑生產的瓷器不允许留落款,因为康熙皇帝觉得,如果在瓷器上落款『大清康熙年制”,那么一旦不小心这个瓷器被打碎了,就是一种不吉利徵兆征,寓意著“国破家亡』。”
    “在《清史稿》上,就记载著他曾经颁布过的一道的圣旨,內容是:禁镇户於瓷器上书写年號及圣贤字跡,以免破残。”
    “我自己有这么一个猜测,清军入关后在京城建立清朝政权,但其统治的势力范围却主要还在北方,而对於南方的大片区域並没有起到实际的统治作用。后来康熙朝还爆发了三藩之乱,在那个期间没有被控制的南方地区,当时的工匠就继续沿用著前朝国號『大明”,因此才有了『大明康熙年制』。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个猜测,只是一种可能。”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