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双透视神瞳 - 第360章 七星龙渊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0章 七星龙渊剑
    张所长见吴甫闭嘴,又见其他人的目光都聚焦他身上,不由微微扬起头,脸上带著几分傲气说道:“从这柄剑的造型来看,倒是和龙泉剑有七八分的相似,和我们常见的龙泉古剑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上面镶嵌了七颗宝石。”
    “在剑上镶嵌宝石一般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或者是专门为达官贵人所铸,可相比於世上的龙泉剑,这柄剑的铸造工艺又显得要粗糙一些,这有点不符合常理。”
    “你们再看看这七颗宝石,绿松石和玛瑙的切割和打磨工艺也显得粗糙,仔细摸摸,宝石表面都能感受到磨砂的质感,这种切割打磨工艺也能从侧面说明它们存在的时间很久很久。”
    四周不少人都微微点头,显然是认可他的说法。
    “张所长,那你认为这柄剑大概是什么时候的?”
    吴甫不服气的问道。
    “我现在还无法確定它的存在时间,但肯定不会像你说的那样时间不长。”
    “你说了那么多,我还以为你胸有成竹呢,原来也只是夸夸其谈。”吴甫丝毫没给他面子。
    许墨眼看他们两个又要斗起来,忙举起右手,示意他们都安静下来。
    “许老师,你鑑定后是什么结论?”
    吴甫对这个年轻的京大老师还是抱有几分敬重,在考古这个行业可不是看谁的年纪大,谁就很牛逼,而是看谁的成就大,谁才牛逼。很显然,许墨的成就之大,是他们的千倍,甚至万倍。
    其他人也在等著许墨的看法,都想亲眼见识下这位年轻的专家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
    “那我就先说说自已的看法,拋砖引玉。”许墨想了下妮妮道来,“刚才吴所长和张所长都提到了龙泉剑,那我就从龙泉剑说起。龙泉剑最早是从唐朝开始流传下来的,那龙泉剑的前身是什么?是传说中的十大名剑之一『七星龙渊剑”。”
    “相传七星龙渊剑是由铸剑祖师爷欧冶子铸造,因其铸成后如临深渊的外观而得名。那柄剑到了伍子胥祖父手中,一直传到他的手里。后来在他逃亡过程中曾经將此剑赠予帮助他渡江的渔夫,
    但渔夫因为仰慕其忠义而拒绝接受,最终伍子胥將剑投入江中,以示对渔夫的敬重,也因此七星龙渊剑而成为名剑。”
    “到了三国时期,丰城县令雷焕掘得此剑,再后来一直传到了唐朝李渊的手中,因为避讳而改名为龙泉剑。等到李渊去世后,龙泉剑传给李世民,最终下落不明,无人知道古代十大名剑之一的七星龙渊剑是怎么消失的。”
    许墨说到这里就停下来,他目光扫视下四周诸人,然后朝陈明说道:“立刻取来特製保险箱,
    將此剑保护起来。”
    101看书1?1???.???全手打无错站
    “是。”
    吴甫还在琢磨著许墨讲龙泉剑的前世今生到底有什么目的,等见到剑已经放入保险箱里,他才回过神来,有点迟疑的问道:“许老师,你的意思是这柄剑是传说中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那柄七星龙渊剑,上古十大名剑之一?”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怎么可能是那柄七星龙渊剑呢。”
    张所长也难以置信的一直否认,可是其他考古工作人员却面露沉思之色。许墨只是在讲一个故事,但將此剑认定为传说中的十大名剑之一的七星龙渊剑,这就显得太牵强,太不严谨了。
    可是许墨是谁?
    人家可是曾经发现了另外一柄十大名剑之一的承影剑的人,更是首创『围堰考古”的第一人,
    还相继发现了张献忠沉银宝藏,方腊宝藏,长白山宝藏的神人,他既然如此说了,肯定有他自己判断的根据。
    “大家都辛苦了,中午加餐。”
    许墨转身要离开,他准备去另外一个藏宝的地方去整理宝物,这里还是留给他们去弄吧,眼不见心不烦。
    “许老师,你別急著走啊,还请跟我们好好说清楚。”
    吴甫一把拉住许墨的手臂,竟然不让他离开。
    “吴所长,刚才那柄剑可是你们先发现的,如果你们通过研究证实它是传说中的七星龙渊剑,
    那绝对是考古界的一大美谈。我如果现在就说的清清楚楚,那可就和你们没有任何关係了。”
    吴甫一愣,这话直接说到他心里了。歷史上十大名剑之一的七星龙渊剑在唐朝时候就已经消失不见踪影,如果证实这柄剑就是传说中的龙渊剑,后来的龙泉剑祖宗,那他就能立刻名动考古界。
    在將来,博物馆在展示这柄剑的时候,都会重点备註发现它的人是谁,妥妥的名传千古。
    “我就提醒一下,你们可以从古剑材料,锻造工艺,镶嵌的宝石工艺和关於记载七星龙渊剑的古籍线索去综合鑑定,甚至还可以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探明它存在的一个大概时间范围,那样不就有一个判断了。”
    许墨说完转身离去。
    吴甫和张所长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炙热。
    “许墨,这柄剑真的是传说中的十大名剑之一『七星龙渊剑”?”
    陈明提著那个保险箱小声问道。
    “很多细节都指向那柄宝剑,我认为是。”许墨笑笑,扭头看他一眼,“当初淘到那柄承影剑的时候不也引起很多爭议吗?有爭议才能引起各方关注,如果最终鑑定是七星龙渊剑,那这柄宝剑才能一朝名扬天下。”
    “那如果鑑定不是呢?”
    “我可以肯定的是,这柄剑乃是春秋战国时候铸造出来的,但是从所有出土的商周古剑来看,
    任何一柄古剑都已经长满了绿绣,可是这柄剑却没有,寒光闪闪,锋芒毕露,你不觉得这柄剑身上藏著很多秘密吗?”
    “比如铸造它使用的材料是不是天外陨石?其中是不是有我们所不知道的某种元素?老陈,考古学没你想像的那么简单。”
    “我们就在这边工作。”
    许墨来到另外一个藏宝洞,开始按部就班的工作起来。
    上午十点多的时候,离著老远就听到黄望舒的声音。
    许墨走出山洞,见她正朝这边走来,不由笑道:“感谢黄老师鼎力相助。”
    黄望舒穿著一件白色羽绒服,长发挽在脑后,脸上戴著一副时尚的近视眼镜,走到跟前上下打量他一番,哼哼说道:“这里可不是一般的冷,我感觉自己的皮肤都被冻干了。”
    “送一套最好的护肤品给你。”
    许墨很大方的说道。
    “我在川省那边也很累的。”
    “包下你一年的护肤品。”
    许墨直接堵住她的话头。
    “这还差不多,也不枉我万里迢迢的过来助你一臂之力。”黄望舒笑了笑,拍拍他肩头,“顺便过来相亲,你准备给我介绍的对象在哪里呢?”
    站在旁边的钱正毅顿时紧张起来,比他上战场都要紧张,目光躲闪。
    “黄老师,我不这么说的话,你会过来吗?”
    黄望舒顿时睁大眼晴:“许老师,你是说你在忽悠我?”
    “哈哈哈,也不能说是忽悠,我身边的確有几个非常不错的单身朋友。”许墨很隨意的指指钱正毅,“这个老钱也就比你大一两岁,职业军人,上尉军官,估计明年就能晋升少校军官。家在京城,军人世家,你经常出差参加考古工作,老钱经常驻扎军营,怎么说你们也是很好的一对,要不你就凑合著选他得了。”
    “你要是看不上他,我再想办法给你介绍其他人。”
    钱正毅站在那里昂首挺胸,满脸正气。黄望舒扭头看看他,居然还认同的点点头:“你能看得上我?”
    咦,这话问的太直白了吧,也不知道钱正毅这个感情菜鸟能不能接得住。然后许墨就一声暗嘆,这傢伙太丟人了,在她的目光注视下居然丟盔弃甲,一败涂地,说话都结巴了:“那个。。。
    那个。。。”
    “知道你看不上我,还是算了。”
    许墨转过身,真是惨不忍睹。
    黄望舒在这边帮忙了六天,钱正毅跟她说过的话一双手就能数得过来。不过这傢伙总是默默地帮她做些什么事情,倒是有点眼力劲。
    等黄老师临要走的时候,许墨才幽幽问道:“老钱那人不错,你没看中?”
    “是个实在人,就是半天压不出一个屁,太闷了。”黄望舒將一件玉器保护起来放进箱子里,
    然后起身扭扭腰肢,“川省那边的工作进展一切都很顺利,你不想再过去看看?你出钱投资的张献忠沉银博物馆景区开发的都快,日新月异,那边的路基工程也陆续上马,以后肯定能够成为当地的一个经济爆发点。
    “不去,没兴趣。”许墨一口拒绝,“你的行李箱都收拾好了吧,等会吃过午饭就让老钱送你去机场。”
    “昨晚就收拾好了,你什么时候回京城?”
    “下个月吧,剩余的明年再过来收拾,来年你跟我一起过来,挑几个稀罕的文物做重点研究。
    2
    “许老师,我最喜欢你的地方就是你这人总是想著把好机会分享给別人。我现在是助理教授,
    有望三十岁前成为副教授。”
    黄望舒对他竖起大拇指笑吟吟的说道。
    “下午我就不送你了,一路顺风。”
    军事要塞中藏著的华夏文物超过三万之数,里面的文物包罗万象,既有从民间搜刮掠夺来的,
    也有从地下挖出来的,因为都混杂的放到一起,一时间也难以重新归类清楚。
    当然里面也有很多古画,虽然用了油纸包裹保护,但堆放在这里已久,那些古画近乎作废。许墨也只能小心翼翼的暂时收集好,回到京城后看看那些修復专家是否有办法重新修復下。
    东北大雪断断续续,太阳高照没几天又开始接著下,时间不知不觉中进入十一月份。这一日,
    许墨正在认真的整理著手中的一件青铜爵,忽然就见范国光小跑过来,神色有点难看的说道:“许墨,那边一个工作人员不小心砸碎了一件文物,好像是瓷器。”
    许墨放下手中的青铜爵,来到另外一个藏宝的山洞,现在有八个人,所有人都站在那里有点惶恐不安,目光呆呆的看著地面上一件破碎的瓷器。
    那是一件碗,许墨蹲下捡起碗底,有標准的六字双排青小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碗是红釉,顏色艷丽,完好的话一定是瓷器中的精品,现在已经四分五裂。
    吴甫也匆忙赶过来,看到地面上破碎的瓷器,忙一瞪眼沉声问道:“是谁造成的?”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有点惊慌的慢慢举起手:“是我,吴所长,我是不小心失手打碎的。”
    “每天我都一遍又一遍的提醒您,要小心再小心,你怎么就。。。
    吴甫有发怒暴走的跡象,许墨连忙伸手拉住他说道:“吴所长,此事已经成为事实,虽然可惜,但也能理解。大家每天都那么辛苦,不小心失手也是在所难免的,好在这些碎片不缺少,收集起来回头再修復好就是。”
    “谢谢许老师,谢谢。”
    这里的文物归宿据说早就有定论,好像都要运回京城。打碎的大清雍正年制的红釉碗如果上了拍卖,估计是百万起步的。所以这个工作人员嚇得脸色惨白无比,生怕追责要她赔偿。
    “大家都休息下。”
    许墨招呼所有人都休息会儿,然后蹲下將四分五裂的红釉碎片都收集好。他起身走到一个打开的木箱前,目光在里面的一件文物上一扫顿时惊讶了一声。
    那件文物外面用一层早就发黄髮硬的麻布包裹著,还塞了一些软绵绵的东西,露出来的是微微仰起张开大嘴的骆驼脑袋。
    许墨小心翼翼的將那个骆驼给捧出来放在桌子上,去掉外表的保护东西,一个完整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活灵活现的出现在眾人眼前。
    细细看去,其骆驼站在长方形底座上,引颈长嘶,驼背上的驮架为一平台,铺有色彩斑斕的毛毯,共有八名乐手。其中七名男乐手身著汉服,手持胡人不同乐器,面朝外盘腿坐著演奏,中间有一站立女子正在歌唱,显然是一个流动演出团整件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鲜活,骆驼显得沉稳有加,踏著乐步徐徐行进。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