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瓯重圆 - 第191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是许多年前,陆宁远的父亲蒙冤自杀,他启程前往大同之前,刘钦过来送他,送了他亲手写下的“青山白铁”那副字,然后在他身上用力抱了一下。
    那时刘钦两眼含着热泪,没有落下,却让陆宁远在麻木的痛苦中陡然间一阵颤栗,被刘钦抱住时,他甚至没有能抬一抬手。
    这便是上一世两人唯一的一次拥抱。在这之前,两人是童年好友,一起读书、玩耍,却从不会想着抱在对方身上。在这之后,两人是陌路人,刘钦看见陆宁远,只点一点头,再没有别的话给他。
    在陆宁远去刘钦府上探望他的那次,他看见刘钦苍白的脸色,手上那两道狰狞恐怖的伤疤,还有他站起来时摇摇晃晃的样子,心中难受已极,多么想伸手在他身上抱上一下。
    他想把刘钦抱在怀里,让他靠在自己身上,稳稳地站着,想细细地问他身上还有哪里受伤,疼不疼痛,想摸一摸他的手,用所有语言安慰他。
    可他刚刚伸出了手,刘钦就皱一皱眉躲开了。
    于是所有的话都堵在喉咙里面,陆宁远什么也说不出来,听刘钦出言送客,抗争不得,只有跟着他慢慢走到门口。
    刘钦仍是摇摇欲坠,脸色看着比之前更白,额头、鬓角滚下汗珠,陆宁远甚至疑心他就要昏倒了。周章快步过来,赶在他之前扶住刘钦,刘钦借他的力站着,终于把送客的客套话说完了。
    陆宁远看一看他,转过身慢慢走了。
    他心里又酸又涩,还有点疼,往下去的台阶那样多、那样长,不知要如何走过。他想周章既然来了,应当会好好照顾刘钦,刘钦会把不愿对他讲的难过尽数倾诉给周章,而周章会用力抱住他,同他头抵着头,一声声安慰他,轻轻吻他身上疼痛的地方。
    慢慢走下最后一级台阶,他终于难以忍受,站定脚步转回身。刘钦已经不在了,他同周章一起回到了屋里,眼前只余下一扇紧闭的门。
    后来他终于得以抱住了刘钦——那应当并不能称之为抱。那时刘钦已经死了,他托着他的肋下,把他放在腿上,用力按住胸前的血洞,血却从背后的洞口流出,温热地浸满他的腿。
    宫里的使者来了,四刀砍下刘钦的头,急着回去复命,剩下那无头的尸体留在这里。他重新抱他起来,紧紧拥了拥,那身体也跟着被收紧了,又拥了拥,身体又紧了紧,没有血再流出来,他仰头看天,怔怔然仍不知发生了什么。
    再然后便是这一世了。
    他把刘钦从夏营当中救出,追兵在后,他又受了重伤,一度以为自己即将命丧于此,在把刘钦送走之前,他才终于鼓足勇气,在他身上用力抱了一下,就像他曾经对自己做过的一样。
    这是于他而言的第一次拥抱,可那时他抱得太过匆匆,竟什么也未及感到,就不得已松开刘钦,催马让他快跑。
    再后来在悬崖边上,他拉起刘钦,终于击破萦绕在他梦中的无数次死亡而救下了他。他抱着刘钦,一次次地抱,却没有实感,怀里的好像一缕青烟,他怕稍一松手,它就将随风而散。
    那一次他心跳如鼓,仍是什么也没有来得及感到。
    再后来,他和刘钦一道来到建康,刘钦终于发现了他的秘密,转身就走,他不知受什么驱使,涌身上前,从背后抱住了他。
    马上他就昏死过去,心神太乱,仍然什么也没有感到。后来再这样做,大概就是向刘钦亲口坦承自己秘密的时刻,告诉他自己的确是曾经杀他的人,请求他相信自己。
    每一次、每一次,都是那样匆忙、苦涩、心神激荡,他抱住了刘钦,事后却不敢回忆,抑或是回忆不起来。只有现在、只有现在……他抱着刘钦,一次一次,抱上很久很久。
    这不是出征的前夜,没有什么催促着他离开;也不像第一次被刘钦亲过来后,他被强烈的不可置信摧撼着,手脚全都不受控制。现在,他抱着刘钦,全部心神都在,刘钦的心跳在他怀中咚咚而响,他的体温就像他自己的一样温暖,甚至灼热逼人。
    刚刚他擦拭着刘钦的身体——这是他第一次正大光明地瞧见,那一直被层层衣服遮挡、从来不为他所见的地方,就这样显露在他面前。
    刘钦身上的皮肤光滑、干净,从前肩膀上受过的箭伤已经长好,看不出来,除去手臂上半脱的血痂和磕伤之外,他是那样健康、安好,陆宁远瞧见,好生喜欢,情不自禁便又抱住了他。
    他是这样开心,低一低头,在刘钦背上又吻了一下。上一世刘钦死后,他找到德叔,德叔向他说了刘钦的事,曾说他身上有许多在夏营当中落下的伤,在某处某处,现在它们一道也不在刘钦身上。
    可是……
    他的快乐忽然难以为继,“你的眼睛……会好吧?”
    隔了很久,刘钦重重“嗯”了一声。
    这一夜当中,他也记不清自己被陆宁远抱了多久、抱了多少下。在他从前二十余年的人生当中,从来没有人将这样浓重的亲昵、依恋,甚至还有让人肉麻的珍重,这样猛烈地倾倒在他身上。
    他怔愣了,手脚有些不知该往哪摆,觉着困惑,觉着心中异样,浑身好像都有一点软。
    又过了一会儿,他“嗤”一声笑道:“靖方,你怎么忽然这么像我娘。”
    陆宁远松开他,没有说话,慢慢替他擦起了背。
    后来内侍过来换了一次热水,小半个时辰之后,刘钦才被擦完全身,换上了一身干净衣服。他已昏昏欲睡了,却不肯睡,问陆宁远:“这次同夏人交手,竟是处处不敌,你说是为了什么?”
    陆宁远神情一整,下意识蹦出一个“臣”字。刘钦莞尔,随后就听他答道:“我以为有令出多门、大将怯战、士卒未经训练之故。”
    “还有就是……”他看着刘钦的神色,“事先未有预料、未经准备,夏人南下,江南各地措手不及。”
    刘钦神情动动,眉头皱起,又展开了。
    夏人退去,自然到了清算的时候。这些天送进宫来的奏表当中论及这一仗如此狼狈的原因,大多归咎于一句德政不修,其中不乏劝谏之意,但也是大而无当,甚至未必没有私心。
    有些人则更加赤裸,借机把战败的责任一股脑推到薛容与身上,说是因为他蛊惑了皇帝,在朝中折腾来折腾去,这才引得夏人乘虚而入。
    他不过一个区区七品经历,到了新朝,竟然摇身一变,一跃而跻身半步台阁之位,简在帝心,入参密勿。他有何种本事,能当得起如此景运?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眼下就是他的现世报了。
    更不必提当日朝议未定,旁人大多主张持重,薛容与却一力主战,误导了天子,以至如今损兵折将,让夏人于东西两线狠狠戏弄一番,大失国体。究其根本,别人都可放过,唯独薛容与,实在难辞其咎。
    而一直为薛容与摇旗冲在最前面的周维岳,自然也一并遭到弹劾。
    他清丈田亩、厘定赋税以来,在江阴翻了许多旧案,追比富绅这些年来飞洒诡寄巧取豪夺来的田产土地,无论谁打招呼,一概不留情面,前些天还失手打死了人,盯他已久的朝官便赶紧以此为口实对他大加弹劾,还有人已经纠集起来,预备着进京申冤。
    刘钦因战事初平,一并暂且押下,至今还拖着没有处理。现在谈及战败原因,听陆宁远所说果然与这些章奏上的不同,虽然尖锐、虽然不入耳,却也耐心听了。
    陆宁远见他不语,又继续说着。
    当初他心目当中,也感这战难以取胜,但最后仍是向刘钦提议,一面在江北拖住元涅军,一面派兵包围狄庆。
    因战力差距过大,他措辞十分谨慎,不敢夸下海口,说对狄庆可或擒或杀,只说可“挫其锐气”。事后看来,此事的确是做到了,如果不算秦远志的,狄庆一军损伤,与他麾下死伤相比只是略少一点。像这样接近一命换一命,于眼下的雍国而言,其实十分罕见。
    但陆宁远自然不会以此居功,这一仗毕竟还是败了。三路雍军号令不一,或是有人先到、或是有人观望不进,被狄庆逐一击破。而在江北的元涅军,也轻易就攻破防线,直薄京城,将战场从荆鄂移向京畿,于为将者而言,实在是莫大的耻辱。
    当初他言可战,也有几分私心。他一不愿坐视夏人自来自去,二不愿因为此事让刘钦威信扫地,数月心血付之东流。冒此大险而未能成功,还白白损兵折将,于他看来,这一役他责任最重。
    可是请罪的奏表大可之后再上,今日刘钦问起,他便就事论事,将交战时的详情一一道来。
    刘钦只偶尔发问,其他时候沉默不语。陆宁远所说,和当初他在来信中说的其实大差不差,士卒不能力战、众将人怀异心、军马调动时间过长,这些问题早在开战之前他便已经清楚。只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没有真正败上一阵,总还是不能甘心。
    他心中生出一个念头,只是不急着说出,想到之后,不由有几分惋惜、不舍,也仍然并不表露一二。待慢慢议完这件事,陆宁远以为他要睡了,已经从旁边扯来被子,刘钦却道:“不急,还有几本奏章没看。”
    陆宁远一愣,“已经很晚了。”
    刘钦摊一摊手,“今天不看,明天也要看的。你帮我读吧。”
    陆宁远只得依言走到桌前,发现奏章被分为两摞,正要发问,刘钦却先道:“拿右边的。”说完又解释,“右边的都是琐碎小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