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没亮,赵镇就早早的准备去早朝了。
讲实话他是真的觉得这古代早朝的时间不合理。
当然与他的作息有关,毕竟这年头的人都习惯早睡。
普遍情况下,这个时代的人天黑之后就入睡了。
睡得早这自然也就起得早了。
“走吧。”
赵镇可没有乘坐马车,实在是坐不习惯,倒不如骑著马来的自在。
而且作为武將,这要是出行都是乘坐马车,倒是显得不伦不类的。
当赵镇来到午门外的时候,官员们已经三三两两的匯聚到一起。
看到赵镇骑著高头大马而来,开国勛贵一脉的官员全部匯聚过来。
“参见秦国公。”
至少几十个官员对著赵镇鞠躬行礼,这般景象也就一些老臣有记忆。
当初贾代善还活著的时候,就出现过这样的场景,那时候的开国勛贵强势且团结,在朝中可谓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
没曾想如今贾代善都没了,开国勛贵也就是大猫小鱼两三只,结果居然出现了一位秦国公。
“贾家倒是好运气,生了一个好女儿。”
有官员酸酸的说道,那可是十六岁的国公啊!
就算是他们文官一直叫囂著勛贵武夫,可一个十六岁的国公如果要跟他们家说亲,那他们估计第二天就会去挖开祖坟看看是不是冒青烟了。
文官中只有左丞相面色定定地看著赵镇。
作为乾元帝幼年的老师,他自然是见过乾元帝少年时期模样的。
“果然与陛下很是相似。”
他心中激动,陛下有后代,而且还是如此优秀的秦国公,大周江山之幸啊!
毕竟在他的心中,不管是那些亲王还是太上皇支持的义忠亲王,全部都不是合格的君主。
义忠亲王更是纵情声色,如果不是善於討太上皇欢心,义忠亲王根本就不可能有如今的声势。
比起义忠亲王,赵镇简直强大了数倍。
当然左丞相不可能曝光赵镇的身份,毕竟这件事要是曝光的话,对於大周来说將会是天崩地裂一般的后果。
双日横空,皇帝无后,鬼知道衍生出了多少集团。
单单就是他们文官集团內部,支持义忠亲王,支持其他宗室王爵的人不在少数。
如果这时候突然间冒出一个皇帝亲儿子,而且还是掌握实权的秦国公,鬼知道这国家会混乱到什么程度。
目前他的想法与乾元帝一致,就是在赵镇身份曝光之前,儘量让赵镇掌控更多的权势。
明面上將赵镇打造成为依附於皇帝的权臣,实际上是將其当做一个太子皇帝培养。
等到赵镇掌控这个国家近半的兵权,再加上自己在文官体系的支持,那哪怕是天下大乱赵镇也有足够的实力镇压。
虽然心情激动,不过左丞相併未上前去与赵镇交谈。
因为文官集团一直都跟勛贵不对付,他莫名其妙的跟秦国公交谈难免会引起人的怀疑。
固然明面上他与秦国公赵镇都是皇帝的心腹,可文武对立还是让他们不能走得太近。
其余官员则是看著被开国集团簇拥的赵镇心情复杂。
年仅十六岁就成为当朝顶级大佬了,被一群中年以上的当朝勛贵簇拥著,这样的场景简直难得一见。
非要说的话,好像唯有太子之类的存在,才可以享受到这般待遇吧?
赵镇对著牛继宗等人点头,而后走在了武將勛贵的最前方。
就算是元景勛贵的其余两个国公,都要站在赵镇的身后。
虽然大家都是国公,但赵镇可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正一品的武將天板,爵位上平级的话,那赵镇的官职就可以站在他们之前了。
隨著皇城宫门打开,百官按照文武分列开始入宫。
赵镇不是第一次来皇宫了,之前甚至还是骑著马来的,所以表现的十分平静,倒是没有初次上朝时候的紧张。
当眾人来到含元殿的时候,乾元帝並未到来。
这大周上朝可不是站著,因为这样一来的话动輒一天的时间,一些老臣怕是会废掉。
並且所谓的跪坐並非是真的跪坐,在屁股下面其实是有一个小凳子的,只是在古人长袍的遮盖下像是跪坐,但实际上是坐著小凳子的。
隨著文武群臣坐下之后,戴权的声音响起。
“陛下驾到!”
隨著他的声音响起百官全部起身迎接,不多时在仪仗之下的乾元帝大步走出。
当看到赵镇的时候他脸上露出笑容,因为此时赵镇站在百官之前的身影,就是他想像中的画面。
如果换上一身太子蟒袍,那就更加合適了。
当著百官的面乾元帝不敢表现的太过明显。
“参拜!”
戴权大声喊道。
“臣等参见陛下!”
百官躬身行礼,而后就是乾元帝威严点头。
“都平身吧。”
隨著百官起身,接下来就是商议各种国家大事了,可以拿到朝会上来商议的事情,基本上都不会是小事。
如果是小事的话,六部上报到中书省,中书省就已经先解决了。
无法决定的会上报给皇帝,皇帝无视或者是也无法决定的就会拿到朝堂上来商议。
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今天开始居然就是弹劾赵镇。
一个言官站出身,对著乾元帝躬身道。
“启稟陛下,臣弹劾秦国公赵镇,豢养私兵,其名下有三千重甲铁骑,按我大周律法国公当有二百私兵,可秦国公居然有三千之数,並且还都是重甲骑兵。”
“臣恳请陛下將其收归国有,编入我大周军队序列。”
赵镇挑眉,看来这一次皇家猎场一战,让这些本就垂涎自己军队的傢伙更加疯狂了。
果然这个御史言官的话刚落下,就有一群人跳出来赞成。
他们就是想將赵镇这三千重甲骑兵弄出来,而后想办法换上自己人来统帅。
手握这么一支军队,那在大周朝堂的地位將会飞速暴增。
乾元帝自然看出了他们的想法,不过对此乾元帝早就有所准备。
“这件事朕已经说过了,將其编为太子左卫。”
不过百官显然就是等乾元帝这句话。
“陛下,既然如此那就应该早立太子!”
这才是百官真正的目的,虽然其中一些人是真的为江山著想,但大部分人都是抱有私心或者是为人驱策。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