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每日盲盒,悠閒生活 - 第776章 村民议论!八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看著眼前递来的本子,陈景迟疑了一下,还是接过。
    听了陈达的话,他心里多少有点五味杂陈,从抗战时期一路过来的族老,別真看不到村里过上好日子。
    那將会非常遗憾,可,生老病死这种事情,不是人为能够控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內,尽力让村子富裕起来,家家户户能吃饱饭,隔三差五能给家里来顿肉,在当下都算是好日子....
    她手里有体质增强药剂不错,但自家那么多人都不够用,又怎么可能会拿出来给族老。
    最多不过是找个时间给爷爷、奶奶、偷偷喝点,让他们身体更好,更加长寿。
    隨著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抢到剩菜的人回到家把菜倒在自家碗里,拿著大碗、盘子、木盆、往祠堂门口回来。
    马上要分鱼肉,眾人都默契加快脚步。
    在祠堂门口周围的人越来越多,门口空地前的桌子都被收拾掉,碗筷放在一边等会一起洗。
    陈景、陈达、陈铁柱、陈啸、陈荒、老族老、面前已经放著二十袋鱼获,等人到齐就准备分发下去。
    每家每户都和分蘑菇一样,派出一个代表,还从家里带了一个袋子过来,准备装鱼。
    持续等人的时间中,周围村民都在回顾中午吃的那顿饭,以及商议养猪的事情。
    村里汉子都很有干劲的准备给村里干活,早点把猪圈建造起来,让村里养殖產业走向正轨。
    “人来了都差不多,那咱们就先开始!”
    “这里一共有两千一百二十一斤,按照全村一百五十一户人分,一家就是十四斤!”
    “现在,每家每户的代表在旁边开始排队,咱们马上就分鱼。弄完就把这边桌椅、碗筷、收拾,再来安排下午的事情 。”
    眼看村里大部分人都回来,陈达和陈景几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向前迈了一步,大声地说道。
    告知所有人鱼获总数量,再按照村內户口平均分。
    下午的任务有点重,他想著赶紧弄完,带人去山上砍树、捡东西,还有儘早把猪圈的地基挖出来,以及做好明天建设的准备。
    其中所需的建筑材料,都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
    猪圈不同於蘑菇培育基地,它更加需要保暖性,墙壁、屋顶、只会做得更加厚重,需要的材料只会翻倍。
    “一家十四斤?那也不错了,比以往那些年分的猎物肉都多,这个好!”
    “看上去好像没多少大鱼,小鱼有不错,要捨得用油炸一下,家里孩子应该会很爱吃。”
    “拿回家的那些野猪肉,夹出来烫一烫,多少还能出一点油,上回分的鹿肉、野牛肉、都能有点。”
    “这么一弄,在用来炸小鱼,自家的油都能省不少,就是不知道味道咋样,香不香。”
    “说的有道理,可以试一下,真行的话能省油嘞!”
    “对了,咱们村一直不都是一百五十户吗?上回那谁家去找族老想分家都不行,这咋还变成一百五十一户了嘞?”
    “是啊是啊,该不会是谁家分出来了吧?岂不是能多分一些鱼肉!”
    “那倒不是,俺来的路上听到其他人说,族长的三姐一家回来了,带著她男人和孩子,应该是算上了她一家。”
    “那就是了!今个俺还看到翠嫂子家的三丫头,好些年不见,变化还挺大的。说是生了一个男娃,两个女娃来著。”
    “有个男娃是不错了,以后能传宗接代,也算是给那谢家一个交代。”
    陈达一说完,周围村民就议论起来,对於十四斤这个数额很是意外,反应过来笑著接受。
    紧接著又聊到做炸鱼、省油,最后有人发现村里多了一户人家。
    以前冯家还在的时候,村里是一百五十一户,被村里心照不宣的活埋之后,所有人都默认一百五十户。
    哪怕有知青加入进来,都不算一户,现在多了一户,当即忍不住討论起来。
    自从村里按照每家每户来分蘑菇,不是没人想著让家里孩子分出去,还能多得一份蘑菇。
    但,早有准备的几个族老,压根不理会这个时候分家的,一律按全村一百五十户分蘑菇。
    明面上可以阻止,暗地里硬是要分,他们几个族老也说不了什么。
    控制不了这个,却可以控制蘑菇的分发,不管村里人怎么分家,都只按照村里登记的户口,一百五十户分发。
    村里行动了的、还没行动却心动的、得知族老这一措施,只能打消分家打算,白忙活一场就算了,闹出去说不定还会被族老指著鼻子骂。
    所以,在发现村里多了一户人后,不明真相的人都非常诧异。
    按道理来说,一般情况下,族老都是一视同仁,不可能让村里谁家多领一份!
    毕竟,只要確定户口,不止是领一次,以后但凡村里发集体的东西,都可以领。
    很快,旁边一位知情的大娘解释了一句。
    陈翠翠一家回来有五六天,平时都是蘑菇培育基地上工,很少来村里凑热闹。
    住村里消息不灵通的人就不知道,这几天都在下雨,村中心情报站没有持续更新和扩散。
    有些很早知道陈翠翠一家回来的,都以为是和族长家算作一户,现在才知道不是。
    原先陈秀珍带著两个孩子回来,就是和族长家算一户,让眾人下意识想到一起。
    聊著聊著,八卦就开始往陈翠翠身上扯,这个年代,女人生没生男娃,永远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里,基本都一样,家里没有男娃,有些“时候”都会丟脸。
    眾人想起到当初姜翠好不容易生出一对娃娃,里面有个男娃。
    联想到陈翠翠,眾人都感到好奇,得知有一个男娃后,纷纷开口。
    儘管大家都喜欢多生男娃,但有总比没有好,不下蛋的金鸡说出去可不好听。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