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非迫不得已乃心甘情愿
夜色浓浓。
门悬掛车骑將军府的鎏金匾额,两侧的石雕弩机,青铜望楼,像被漆黑的幕布遮盖淹没,全然不见威势与警戒。
暗室內。
董承胸膛起伏,粗重的呼吸伴隨著油灯摇曳,一张一弛,藏在案底下的手也开始阵阵颤慄。
“我为权力所惑,被曹贼蒙蔽双眼,竟然如此愚蠢,看不清楚局势..::
回想起曹操征討袁术班师回朝后的一举一动,再结合刘升诸多奇怪乖张的行为,董承已经渐渐意识到自己被做局了。
曹操先后顶撞侵犯天子威严,为的是惹怒刘协与群臣,激起反对势力的仇恨隨后恭谦让权,予以董承等人扩大权势的机会,此为欲擒故纵,怕你光有仇恨还不够,得给你一点信心.....
还得给出关键的契机,那就是曹操扬言並准备亲征河內。
可谓是苦心孤谐用心良苦。
而刘协在其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让董贵人怀孕,是彻底激发董承谋反的关键因素。
再加上董承错判刘升举动,以为他一定会跟自已密谋,从而导致如今作茧自缚之死局。
若他足够清醒的观察刘升举动。
就会发现刘升早就已看穿一切。
“刘升从入许都第一天起,就已察觉此波诡云,我等却....
李儒自嘆不如,惭愧不已。
顎下鬍鬚似快要凋零的柳叶,双眼蜷缩著眼皮,好似行將就木。
“刘升上午曾说,刘备从南阳出兵最快需要十日,我的时间確实不多了,
董承闷哼一声。
案几上的油灯剧烈的摇晃一下,整个暗室的空间似也顛倒歪斜。
他现在才更加理解刘升所要表达的意思。
那就是曹操早就可以拿下他,之所以让他还有机会与刘升在钟家见面,是为了等刘备出兵再打算一网打尽。
这就给了董承至少几日的时间。
力挽狂澜!
“將军是要?!”
李儒深陷的眼窝被火光烫到般颤抖起来。
“刘升真乃天下第一聪明人,如果我不那么著急,选择继续蛰伏,哪怕能得到他的一点指点..:::.也不至於落入今日境地。”
董承微微仰头,方阔的面容带著敬佩,继而惆帐,再而刚毅。
“將军真的要这么做吗?”
李儒很肯定董承所言刘升之才干。
他也知道董承要做什么,这就是刘升给董承生命中的最后一点指点。
刘升上午时曾说过。
“我已经认命了,之所以仍然在血詔上籤下自己的名字,那是因为我心中还有陛下......也坚信董车骑是为了匡扶汉室而起事,绝不是私慾作崇......这样的人难道不能名垂於帛?”
什么意思?
意思是刘升无法力挽狂澜反败为胜,但董车骑你可以殊死一搏,胜则可杀曹操,败则也不失为名垂於帛的忠义之士。
这难道不是董承最好的应对办法吗?
他已经是个死人了,曹操可以隨时並轻而易举杀死他,此为死局。
刘升利用曹操等待刘备出兵而疏忽的几日时间,建议董承殊死一搏,贏了就贏麻了,输了还能留下身后名。
做个留名青史的死人总比被曹操污衊窝囊而死来的强吧?
而殊死一搏就在明日朝会。
刘升更是清楚的知道,董承只有朝会的时候才能接近曹操。
什么叫密谋大事?那就是言浅意深,靠自己去理解,不是拿个血詔签名就能万无一失。
董承只恨自己太著急,只恨不能再与刘升这样的智谋之人再谋大事。
“岂能坐以待毙?不成功便成仁!极好极好!”
董承的语气变得平静,双眼带著坚硬的神色。
隨后自嘲一笑。
本以为模仿刘升的笔跡向刘备密信,就能逼得刘升迫不得已,没想到刘升临机决断的隨意反手一招就令他迫不得已。
或者说叫心甘情愿,势在必行。
“孝儒先生若是有机会,去为刘升效力吧,如果是他的话..:::
董承看著眼前的李儒。
打算安排后事了。
他深知刘升此计,两难自解,既为董承谋事,也为自己谋事。
明日董承起事,那么刘备就算已经出兵也会知难而退,刘备势力不灭,人质刘升就大概率几乎不会死。
这样两难自解的办法仅仅是刘升片刻之间就想到的。
怎能不令董承震惊感嘆?
他自己或许是凶多吉少了,但至少自己的儿子董继谋士李儒还能活下去。
若是有幸能为刘升效力,將来说不定董家还能发扬存续。
“若將军决意如此,我会保证公子安危!”
李儒没有劝阻董承的决定。
因为这確实是最佳解法,而他要保证的是,保护董承唯一的儿子,这也是刘升提及的,大家一起安排后事吧。
短短三句话。
就让董承李儒惊为天人,刘升之远见与周全,令人不寒而慄。
“交给孝儒先生了,我该准备了!”
董承缓缓点头。
他相信以李儒的能力一定会保护好他的儿子,那他就再无顾及,殊死一搏罢了。
李儒重重点头。
最近这样的风声,想要逃出城去难如登天,但董继的本地游侠朋友很多,可以暂时躲藏在城內,等风声过了再逃不迟。
董承匆匆去也。
先是令心腹密令长水校尉种辑起事,又暗通议朗吴硕,偏將军吴子兰。
董承告诉他们,现在想要收手已经来不及了,曹操绝对不会放过我们,岂能坐以待毙?
三人皆都董承心腹,慷慨而言,死则死矣!
董承又亲自对王子服说,郭记凭数百兵,能击败李催数万人,你我同心必定破曹!
王子服惶恐不敢当,再言兵力太少。
董承说就算你现在去投靠曹操,他也不能接纳你,此为势在必行,生死抉择也。
於是王子服与董承定计。
待联络好可信的起事之人,唯有种辑吴硕吴子兰王子服四人。
董承又將李儒董继从车骑府密道送出,董继不明所以,然也知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再纠集八百部曲於府中,只等明日与长水校尉种辑合军攻打司空府。
而他也换上了贴身细甲,內藏诛曹小篆的匕首,最后穿上朝服。
这一夜太短。
董承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做出更加精细的布置。
这一夜太长。
董承眯著眼独自坐在暗室內,丝毫无法入睡。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