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山道人,绝不倒斗 - 第148章 结伴同行,上清道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8章 结伴同行,上清道场
    清晨。
    “道长,这是昨夜多出来的点心,还没被人动过,不如暂且用上几块垫垫肚子?”
    身著褐色夹袄、头顶小帽,相貌伶俐的小廝很是热情,为陈阳端来盘精致糕点,顺手还拎著壶热茶,殷勤地摆到面前桌案上。
    望著对方略矮小的身姿,陈阳目光一阵闪烁,轻易窥破了其偽装:
    “苗姑娘倒是会一手好易容术,只是这腰身未免太细了些,我建议你多缠上几圈。”
    “.....””
    苗月儿捂住腰身,一阵气闷,乾脆也不装了,叉著腰转过身,恢復清脆的嗓音对陈阳道:“这身总不惹眼吧,反正没几天,出发前我也懒得骗钱了,不如跟著你去应天玩玩,权当解闷。”
    “我去应天可不是玩,有正事。”
    陈阳以重瞳確认了糕点没有异样,瓣开一块枣泥梅糕,轻轻咀嚼。
    口感细腻、滋味清甜,醉月楼里的厨子做点心確实有一手。
    “倒是苗姑娘怎么突然这么看得起我?有点受宠若惊啊———
    明明挺谦虚的话,在陈阳嘴中吐出,不知为何总有种讽刺的味道,令苗月儿翻了翻白眼:
    “大曼陀罗生长的地方必然是处宝地,不知有多少凶险,我若不先了解下你,如何放心?再者说,挣这么多银子总得吧?去城中一个人玩也没意思,你放心,销都由我来负责,不用你一两银子你就当自己是护卫长隨般的人物便是。”
    有软饭吃这等好事,陈阳自然不会拒绝,何况对方说得也有几分道理,那朵大曼陀罗生长的古墓当时其实也就探了外围,便因自身重伤而不得已暂退,紧跟著就是袁公身患重病若当时自己有如今的手段,或许能为这老头延寿个几年。
    苗月儿敏感发现陈阳的意志有些消沉,正不明所以,便听对方道:
    “那就这样吧,不过我这次还带著个洋和尚,他也是个穷鬼,你若不介意,
    便一起来吧。”
    头一次听说带人一起吃软饭的,这小道土果然不是一般人,见陈阳应下,苗月儿莫名有些得意,腰板硬了起来。
    带著化妆好的苗月儿,寻到了蓬头垢面的老费,这人正在秦淮河边洗灌身躯,一身发红的长毛不知引得多少人驻足观看。
    “红毛鬼身上怎恁得多毛,莫非真是野人?”
    从定淮门入城,又恰逢正月时节,街面上很是热闹。
    分山掘子申本就乖巧,加之一身金灿灿的鳞甲很討女孩儿家的喜欢,被苗月儿发现后,果不其然又被抢去抱在怀中。
    苗月儿原本想在街面上逛逛买些东西,奈何陈阳一路上目的明確,並不逗留,便只好跟隨而来。
    只心中有些愤愤不平,將小巧的下巴顶在掘子甲的脑袋上,脸颊轻轻鼓起。
    “到了。”
    陈阳停下脚步,抬头看向面前气派的宫观,牌匾上写著龙飞凤舞的三个烫金大字一一上清观。
    此处正是茅山上清派设置於应天府的道场,茅山则是与龙虎山、阁皂山齐名的符篆三宗之一。
    上清观中香火繁盛,人来人往,正对大门的是一面影壁,上有三茅真君、紫虚元君、陶真人,陆真人等诸多得道高真的形象。
    道观总有六进,绕过影壁之后,正对著的便是足有一人高、六七尺宽的香炉,无数人正结著伴往中庭內走。不少主动前来帮忙的居士则引导香客上香解签、祈福拜神,总之忙得不亦乐乎。
    陈阳虽是第一次前来此处,却也是熟门熟路,径直走过供奉四御三清、王灵官等道教眾神的正殿、陪殿,直往深处走。
    越往里越是幽静,观內最深处的两进院落,便是道人们平时修行起居的地方,並不待客,此刻大门紧闭。
    小小一扇门扉,將世俗界与修行界隔绝。
    苗月儿与老费东张西望间,陈阳上去轻轻叩响,而后回到原地等待。
    未过多久,只听得哎呀一声响,穿著窄袖中褂的一名年轻道人从旁边侧门走了出来,施礼与陈阳见过:
    “无量寿福,这位师兄却是有些面生,不知有何贵干?”
    “前些日子,我自白庚山上路过,降伏了头白虎精,自彼处取得一块玉佩,
    见其乃上清派样式,特意前来归还。”
    陈阳从怀中取出写有“常英”二字的玉佩,递至年轻道人面前。
    对方只是看了一眼,面色已变,左右瞧了瞧,目光掠过苗月儿落到老费身上,明显有些迟疑。
    “这位是”
    “—·结伴而行的友人,对玄门中事略有些兴趣,不妨事。”
    “好吧。”
    年轻道人犹豫了一会,“兹事体大,还请师兄隨我来。”
    有玉佩作为引见之资,陈阳很快便见到了主持此处上清观之人。
    后殿內,一位头顶莲冠,鹤髮童顏、面容清雅的年长道人正手持拂尘站在那里,身著赤色法衣,微微欠身对陈阳答谢:
    “上清派魏简之见过小友,有劳小友特意前来归还玉牌,在此谢过。”
    吐字清晰,鏗鏘有力,如壮年男子般中气十足,令人摸不透年纪。
    陈阳並未刻意压抑气息,才与这位老前辈打了照面,气机牵引下,便知晓了对方是位修为极深厚之人,面色更客气几分。
    赤色与紫色法袍,是道门內地位卓著、修为高深者方可穿著,眼前这位在符算三宗內必然很有地位。
    “不敢当,搬山派陈阳见过前辈。”
    听到搬山派二字,魏简之的面色有些复杂,听完了白庚山上发生的经过,復又引得魏简之面露悲戚,嘆息道:“常英也是受道人,可惜平日未曾尽心修行,竟折於彼处。”
    “虎妖狡点,更有行风驭鬼之神通,常英道友怕也是一时不察———”
    “不用说这些好听的话来安慰老道。”魏简之挥了挥手,“降妖伏魔不是师兄弟间的切磋,没有疏忽大意的余地。”
    没料到这位老前辈如此直爽,也是个性情中人,陈阳此来本就只是为了履行承诺,如今事情既毕,也就准备起身告辞。
    又听得魏简之道:“你收拾了那虎妖,想必修为尚可既然如此,便指点你两招,也算是偿还你的一番辛劳。”
    这是不愿意欠人情的意思,毕竟搬山派的名声不好听,陈阳心里也是明白,
    对方是为了维护上清派的脸面,故而要显露些本事,也好证明是常英学艺不精,
    並非符篆三宗的上清派道法不妙。指点自己只是顺带,然而此间隱情,並不方便直白说出。
    符篆三宗,各有各独到之处,正好见识一二。
    “既如此,在下便领教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