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山道人,绝不倒斗 - 第261章 玉匣秘书,灵剑十六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 玉匣秘书,灵剑十六势
    见陈阳终於让自己助阵,在旁边一直閒著、有些难受的张玉琪顿时来了精神她恋住气后连连点头,拍了拍胸口表示明白,隨即开始默运玄功,以掌心凝聚起璀璨雷光。
    掌心雷与阴阳五雷,是雷法的基础运用,修行过五雷正法的道人大多都会上一手。
    相同的招式,在不同人手中亦往往有所差距,有人的掌心雷只能听个响,而有人则是真正驾驭雷霆、执掌天地枢机,
    陈阳所修行的雷法走得是更接近於清微派的路子,而张玉琪所习雷法是自虚靖祖师所改良的正一五雷法,又名五雷天心正法,为天师一族不外传之秘。
    关於这位虚靖祖师,先前因为好奇,陈阳也私下里有过些了解。
    其人在歷代天师之中,也是修为极出色的拔尖人物,对彼时兴起的雷法评价颇高,曾力排眾议,將雷法拔高至万法之首的地位,並於修改后与符道紧密结合,可见眼光独到。
    然而此人年仅三十六便仙逝,葬於天庆观,留下许多传奇故事。
    据说其人生於蒙谷庵,长至五岁仍不能开口说话,忽然有一天闻到鸡鸣,玄窍因此而开,笑著赋诗一首:“灵鸚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之后九岁便继任天师,深得当时皇帝看重,屡次延请入京、建內廷,
    被封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回想著正一五雷法的来歷,陈阳见张玉琪手中已凝聚出一道尺许长的雷光眉头轻动。
    先前自己並未通雷法,所以对其修为具体如何也不甚明了,如今从这雷法上来看,对方无疑还是要胜自己一筹。
    但自己毕竟修行之日尚浅,得自清微派的阴阳雷神秘法还不够完善,若是炼到精深处,未必弱上正一五雷法一头。
    想到这,拋去杂念、双手合十,闭目运气,龙虎隨即现於肩头。
    虎啸龙吟下,陈阳双掌各凝聚一亮青、一暗白的雷光,相互交织之后轰出,
    与张玉琪的正一掌心雷自左右两侧轰向罗星石。
    电光骤然亮起,一闪即逝,刺破河底的昏暗后,於巨大的罗星石上炸响。
    两侧同时遭受重击,令这块坚岩的表面生出龟甲一般的裂痕,就像是某种符號,且裂痕之间仍残留著些许电弧微闪。道门之中將这神雷残留下来的痕跡,称之为“雷函玉书”,有修为高深者可从此痕跡里看出雷霆的根脚。
    岸上许浩见得河底浑浊处又透出了雷光,不免更为关切。
    在水中运用雷法,並不是简单事情,一个不好便要反伤自身不过,玉琪精擅於正一五雷法,而那位陈兄祭炼的阴阳雷神也颇有些玄妙,想来应当无碍。
    “也不知他们二人现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是否有找到祖师的秘藏——闹出这样的动静,应该是有所发现。”
    若是埋藏了千百年的祖师秘藏真能重现世间,不知又会引发怎样的后续?
    这次罗天大,形势真是越来越复杂了。
    不多时,一些可怜的鱼儿翻著肚皮浮上了水面,基本都已晕了过去。
    站在水底的陈阳注视著鱼儿上浮的奇妙场景,暗道午饭的材料这下也有了著落,算是一举两得。
    於他而言,散逸而出的雷法並不能破开护体法力,因此无惊无险,张玉琪也是相同。
    陈阳等场面略微平息下来后,主动上前,伸出手,如剥蛋壳一般地將这块罗星石碎裂的表面取下,动作迅速而精准。
    他先前通过敲击的反馈声,已確定了这块岩石是中空的,如今雷法运用將表面强行破坏后所见之物,更加印证了这个看法。
    清理出了小山高的碎石后,藏匿於其內的一个玉匣隨即显出了身形,其长二尺三寸、宽一尺二寸,高约半尺。
    它被存放於罗星石內部的天然空洞里头,就像是鸡蛋里的蛋黄,位於靠近中心的位置,且周围並没有任何埋入的痕跡。仿佛是被什么玄妙的法术,隔空塞入7这块罗星石的內部,確实玄奇。
    陈阳思索了片刻,仍然没有头绪,只得暂时作罢。
    玉匣的形制十分古朴,触感细腻温润,表面有著云纹作为装饰,並在表面刻有《孝经》,陈阳所见的一段,正是其中的“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儒释道三家虽然各行其法,彼此之间又互相影响,存在著不少共通之理,因此,將孝经用於刻录在玉函表面,並非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东西,反而是表示对这儒家经文及理念的看重。
    陈阳曾了解过,净明派又叫做净明忠孝道,强调以本心净明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为贵。
    所谓净明,即正心诚意,教人清心寡欲,使本心不为物慾所动,不染物、不触物,清静虚明而达於无上清虚之境。
    其说源自道家道性清虚,不凝滯於物。
    对於这位天师所开创的流派而言,搬山道人的行为无疑是离经叛道,与其理念並不相符,却偏偏被他发掘了此地秘藏。
    所谓缘分,果然是妙不可言。
    见到这句孝经后,陈阳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来到身旁好奇观望的张玉琪做了个大功告成的手势,示意回到岸上再仔细查探。
    对著被清理出来的许逊石像拱了拱手,以表示对这位前辈的敬重后,陈阳便在其似笑非笑的目光注视下,將玉匣取在手中,朝岸上游去。
    在其身后,以岩石雕刻而成的许逊石像,在身边仙鹤的陪伴下静静盘坐,瞳孔深处似乎隱隱闪烁微光“来了!”
    注视著两道人影的迅速上浮,许浩的瞳孔微微一缩,神情振奋地走上前。
    “玉琪,陈兄,你们二人是否无恙?”许浩询问道,“方才水下形势连番变动,令人不安,接著又有不少死鱼上浮,令我坐立难安—-若是你们再不上来,
    我就打算下水看看情况了。”
    “有劳许兄掛念,方才只是在发掘秘藏,因而动静大了些。”陈阳將手上的玉匣放下,轻笑著道:“幸不辱命,这便是下方水底深处藏著的物件,也多亏了许天师的指点,才能顺利取得。”
    听到陈阳受到了许天师指点,许浩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於是在好奇下询问著具体情形。
    “呼.—.—”
    一旁的张玉琪长出一口浊气,大口呼吸著岸上的新鲜气息,略有些规模的胸膛因此而一起一伏,同时疑惑地看著陈阳。
    下水这么久,这人怎么不需要换气的?即便是我,面色也恋得有些微微发白,他怎么跟个没事人一样?
    她虽然在雷法威能上更深一筹,却不懂得藉此於水下换气的妙用,只光凭著避水符咒屏气硬顶,自然有此疑惑。
    陈阳感受到对方好奇的注视,只是笑了笑,並未多言。
    休息了一阵,从陈阳口中问出了水底详情后,许浩在岸边对著水下的祖宗恭敬地跪拜祭祀,二人在旁静静旁观。
    “我说—”
    见许浩完事后,张玉琪忍不住用手肘顶了顶陈阳。
    她原本湿漉漉的头髮已经烘乾、正隨意地披散在脑后,黑瀑般垂落在肩头。
    本是如出水芙蓉般的佳人,此刻却偏偏挤眉弄眼,著陈阳道:“咱们赶紧把那玉匣打开,看看里头到底有什么东西吧。”
    “不急,马上就到响午了,不如先填饱肚子。”
    经歷多了类似场景的陈阳,如今已不再为此而急躁,镇定自若地来到河边,
    手指轻轻一勾,从水中摄上来几条肥美的大鱼,然后从袖中掏出一颗龙血丹震碎,如鱼食一般洒入瀘溪河內。
    剩下的那些昏蕨过去、翻著肚皮的鱼儿,未过多久便甦醒过来,隨后赶忙摇动尾巴、惊恐地向深处逃窜。
    见陈阳很是隨意地將一颗灵丹用去,张玉琪无奈地笑了:“你倒是好心肠。”
    陈阳先前曾在盱水將蛟龙连窝一起端,如今又在这里耗费灵药,其实不矛盾。对於威胁不到自己与他人的动物,他向来是有些爱心的。
    东西是陈阳拿到的,怎么发落自然也得由陈阳来决断,即便张玉琪等得心焦,也只有眼睁睁地在旁看著。
    陈阳宰鱼刮鳞、用木籤子串了后烤成金黄色,与眾人分食。
    河鱼虽然刺多、却因生活的水质较好,並没有什么腥味,味道鲜嫩,陈阳吃得开心,另外两人却有些食不甘味,张玉琪有一口没一口地咬著,许浩则是不时深思,將烤鱼吃乾净了之后,又將木籤子咬下去一段,直到下咽时才发觉,从口中吐出。
    见吊足了二人的胃口,陈阳心下暗笑,这才让二人来到跟前,准备亲手將玉匣打开。
    玉匣自然是开光的灵物,材质却不算很特殊,只是江南常见的地方青玉,其色淡青,略带黄色。
    一圈白色细绳將这青玉匣缠绕了数圈,以作封口之用,而陈阳一眼便瞧出了细绳是由蛟龙筋製作而成。
    他暗道,看来许天师当年在南方治理水患、確实斩杀了不少恶蛟孽龙,以至於蛟筋多的可以当绳子用。
    蛟筋质地坚韧,是製作弓弦等物的好材料,寻常刀剑难伤,且这根蛟筋能歷经千年而不腐,如此物事若是弄断了未免有些浪费,用来当作腰带也是不错选择。
    双眼微微一亮,以重瞳法眼观察了一会,进而手指一勾,便令绳扣自行鬆开,將这段蛟筋收到手中。
    除却蛟筋绳扣外,陈阳还看出这玉匣上被施加了用以保护的某种禁制。
    不过隨著岁月流逝,禁制也早已失去了功效,只是比寻常物件紧了些许,为表尊重,陈阳並未施展法术,而是靠著警力亲手將其开启,露出了其內盛装的事物。
    多是些写满了字的绢帛,分別记述著《太上灵宝净明经》、《净明枢真经》、《净明正印经》、《太上灵宝飞仙度人经》、其中净明经、飞仙度人经早已被归类於洞玄、洞神两部道藏,为道门中人所周知,並不算稀奇。
    至於《净明枢真经》则是净明派链气存神的炼养方法,以玉真枢要境为最高境界。
    而《净明正印经》全文为四言,共有三百三十二字,言简意,主要记述净明派的修行要旨,其中突出存神固精的重要性,云:“能知道者,精不自枯,血如流川,无如轮珠,身如枯木,意如飞———“
    陈阳如今眼界也高了,因他的《太岳凌霄诀》、《七心化神诀》更契合灵性法力,所以也不大在乎《净明枢真经》,只是对《净明正印经》里记载的存神固精秘法,也即“不执不著,不与不並。视乎无形,听乎无声”的道理有些兴趣。
    以他如今的神识,便是不依靠重瞳珠也能將其轻易记下。
    陈阳光明正大地看著净明派的根本传承,作为许逊后人的许浩也只在旁坐视,並未出言打扰。
    净明派算是灵宝派分支,如今又归於正一派门下,关係本就复杂,而陈阳如今所研读之物乃是许天师亲自留下,当年便说了是留给后世有缘人,並非净明派及许氏的私產,许浩更没有什么话说。
    想来当年许天师埋下此地秘藏,多半存著为其一身所学留个根,以免埋没於后世的想法。
    所以这玉匣內所藏之物都是些绢帛,比之纸张更加坚韧、比之竹简更加轻便。绢帛於古时作为贵重之物,只有极重要的文字才会被记录於其上,小小一份东西造价其实不算便宜,但相比其上的內容,绢帛本身的价值便显得不算什么。
    一边翻动,一边阅读,今日午后的太阳不算炽热,落在身上暖洋洋的,很是舒適。
    最终来到了玉匣底部,这里记载的,便是净明派的一些压箱底秘技,陈阳掏出其中一张,轻轻抖动几下,就著日光看著其开篇。
    这是一张笔势遒劲、锋芒毕露,即便是在绢帛上也隱隱透露出剑气的文字,
    其名为《灵剑子》,內以四季配五臟,设计出了共一十六招剑术,陈阳读到此文,懒洋洋的面色才终於一变,眉头轻皱、露出思索的神情。
    “有意思——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