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山道人,绝不倒斗 - 第277章 再度启程,灵泉胜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7章 再度启程,灵泉胜景
    陈阳话音刚落,紫铜阴阳炉內部便散发出一阵如龙吟般的剑鸣声,清脆悠扬。
    虽然还未见到这新炼飞剑的庐山真面目,就此刻而言,其所表现出的灵性已经令陈阳稍为满意,一旁的张玉琪也面露异色,“不枉费这几日来的辛苦,你炼剑还真有两下子这散逸而出的气息沾染了青龙白虎之灵,也算得上一句气成龙虎,品质必然不凡。”
    对方这话虽然好听,但陈阳对自身手段有著清楚认知。此番取长补短,將两把飞剑精炼融合,依靠的是精湛而细致的御物之法,也即搬山术。若是让他从零开始打造飞剑,恐怕不会有眼下这般玄妙。
    无论如何,飞剑此刻已然算是初步炼成,融合了斩蛟与寒影的优点,两剑灵性在龙虎之灵主导下融合为一,效果绝不是相互叠加那么简单。似乎是感受到陈阳期待的心情,炉膛內的八卦藏龙剑也变得更加活跃,灵光闪烁之间,散发而出的剑气已令顶盖与炉体间的缝隙越来越大,隨著陈阳右指一挥,轻道一声:
    “起。”
    一道凝链灵光隨即从紫铜阴阳炉內飞出,如流星般在丹室之內撒欢般地来回穿梭,灵动迅捷,令人的双眼几乎追之不上,几息的功夫,已將这不小的丹室转了数个来回,锋利的剑芒更是在丹室內部的布置上,留下了多道划痕。
    “啊!”张玉琪一声惨叫:“我的玉兔捣药石雕!你还不赶紧把这剑给收了!”
    玉兔的耳朵已经被飞剑削去半只,此刻从长耳兔变成了短耳兔,陈阳见此情景,只得將龙鬚笔祭出,笔锋一划,挥出一道青色灵光將八卦藏龙剑束缚在半空之中,这才让二人看清了其模样。
    剑身总长不足三尺,略显短小,但考虑到陈阳作为搬山道人,平日里多在名山大川地宫陵墓附近出没,剑身太长反而不好施展,如今这长短也算是恰好合適。其一面泛黄、
    一面泛青,各生有龙纹、虎纹,八卦之象则各按阴阳之分列於两侧,每面各四种。乾为天,属阳;坤为地,属阴;震为雷,属阳;巽为风,属阴,如此等等—
    因为只是初步炼製而成的原因,所以此剑也只是剑条一般的雏形,其实按照陈阳原本的构思,是要將先前自天师府库房处顺来的万人敌宝刀也给熔入进去,只是多加一样主料,便是从阴阳互济转变成三足鼎立,难度上升不止一筹,为避免浪费了材料,只得暂时作罢。
    张玉琪心疼地抚摸著玉兔石雕,发现其耳朵处的伤口几乎如镜面般齐整,可从中窥到八卦藏龙剑之锋锐,乃是一柄少见利器。斩蛟与寒影的这一次结合,將其各自剑身脆弱与灵性不足的缺点相互弥补,紧密结合后,有著如今这成色也是理所应当。
    陈阳镇住八卦藏龙剑上过分活跃的灵性,引导看其缓缓落到先前准备好的净水盅內,
    其中正盛装著这段时间以来积累的天降甘露,且先一步以净水钵盂进行过提纯,藉此散去剑身之內残留的火劲、煞气。他先前估算过,这步骤大概还要耗费两、三刻的时间,將其取出后,仔细將其用一块厚实缎子裹了数层,再贴上一张灵符,如此,方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他擦去头上细汗,精力消耗太过带来的疲惫此刻如潮水般涌来,就算是炼剑成功的喜悦也无法將其冲淡,强打起精神,为方才藏龙剑的肆意妄为道歉:“是我一时看管不力,
    才令此剑损坏了丹室多处,实在抱歉,不知该如何补偿?”
    “唉,你也不是有意为之,我又怎么好怪你?你先前也帮我改良了这火阵,这事就算扯平了吧。”张玉琪嘆了口气,並未著这事不放:“我看你那藏龙剑確实气势不凡,只是这性子却一点也不像它那名头,反倒是跳脱得很。我天师府虽然炼剑的手段不算顶好,
    但是替你將这剑装好倒是不在话下,顺便还能给你挑选个好剑鞘,如何?”
    任何灵物都需要养,飞剑自然也是如此。好的剑鞘,除却可用於保护剑身之外,更可温养剑气,十分重要。
    八卦藏龙剑毕竟是由陈阳亲手炼製,他是最了解其特性的人,加之本身木匠手艺也算不错,些许小事,一来不值得转交给他人,二来也不愿意刚炼製出来的玩意便经过他人之手,便拒绝道:“道友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此剑还是由我自己完善即可。”
    见陈阳想要自行动手,张玉琪也就没有再坚持,“那就隨便你吧,这几天熬死我了,
    我先去休憩一会,你自便吧。”
    说完,轻移莲步,走到於口之时又停下脚步,“这最后一桩事也算是办完了,你准备何时离开?”
    “也就这三五日的功夫吧,具体时日等决定下来了,再告知给天师府內诸位真人知晓。”陈阳回答道:“我的行李不多,只需略作修整便可启程,费不了多少功夫—这趟打算先去长江渡口,接下来大概往北地一行,与其他几位门人匯合。”
    “如此说来,你大概得去上一段不短的时日,我近来也没什么下山的机会,恐怕得有段时日不能相见了。”张玉琪思索了一会,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龙虎相济丹你是见识过的,我也就不多赘述了,如今手头就剩这么一点,你都拿去了吧。这一趟路途遥远,
    凡事多加小心,北方那边是全真、武当的地盘,符篆三宗的名声不大好使。我这人天生不喜离別,你是知道的,到时就不送你了。你日后有空记得来山上坐坐,与我聊聊天。我虽然不能去外头闯荡,多听些故事也是好的。”
    陈阳点了点头,笑著道:“一定。”
    张玉琪將瓷瓶丟到陈阳手中,隨即背对著他挥了挥手,算是告別,瀟洒离去。
    將八卦藏龙剑的剑条收好后,陈阳回到了阔別多日的住处,先是美美地睡上了一觉,
    醒来后便开始收拾行李。
    中间上门拜访了带自己前来天师府的张景明,对其表达了离去之意,同时也託了费德南向其他人告辞。
    闻听此事,张天师从百忙之中抽出了空閒,与张从周一齐又见了陈阳一面,勉励了一番,见陈阳去意已定,也就不再挽留,主动表示若陈阳掘发现了其他的先人遗留,天师府愿意以不菲的价格收购或交换。
    能有固定的买家当然不错,对此,陈阳也是满口答应下来。
    这次前来天师府,对他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补全了搬山道人於道术方面的一些缺漏,同时也为自身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也寻访到了固定的客户,可谓收穫颇丰。
    总之,来得很值,下次还来,
    一日清晨,收拾好了东西的陈阳来到了天师府的牲口棚內,从其中的一间豪华单间,
    將自己寄託於此的长耳骤给取了出来。
    显然天师府的饲料很是不错,令原本体型略有些消瘦的骤子也长了几两肥,油光水滑的模样很是靚丽,可见饲养人极为上心,令其过了几天好日子。
    將行李搭在骡子的两侧,陈阳倒骑在其背上,以十分悠閒的姿势缓缓下了山道,重又回到了江湖。
    往来长江南北的渡船极为兴旺,因而长江上的渡口数量多、规模大。其中有瓜洲渡、
    西津渡、龙街渡、横江浦渡口、城陵磯渡口、采石磯渡口、燕子磯渡口-数不胜数。
    靖难之役后,国朝两分,距今已有百余年,民间往来从一开始的几乎断绝、到时至如今,已逐渐变得兴旺起来。如今,虽然南北各有一朝廷,却也並不算相互隔绝,毕竟天子都姓朱,归根到底是肉烂在锅里的一家人。
    当时老独眼自北地潜行至应天,所行的便是瓜州渡,有道是“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此地位於扬州大运河下游与长江交匯处,乃是处千年古渡,典故极多。不过,陈阳此行却不经由此处,毕竟苗月儿是经由云贵去往青塘附近寻访药材,距离瓜州渡太过遥远,所以二人约好在汉口匯合,共渡长江。
    烧香拜神,借著法篆与苗月儿取得了联繫,得知对方已经在返回的路上,因为恰逢雨季路上泥泞难行,恐怕要耗费不少时日,陈阳也就没有急著赶路,一路上慢悠悠地走著,
    欣赏著沿途的风景,有时心有所感,便停下来研究道法剑术,倒也十分自在逍遥。
    沿途的另外一件重要事情,便是搜集用於打造八卦藏龙剑的剑柄、剑鞘的材料。
    其实,剑柄不外乎骨、玉、木、铁等几种,其中各有好处。
    当剑身为金属时,为保持美观与一致性,有时便会同样以铜铁作为剑柄;玉石常被用於一些精致的武器当中,搬山道人的前辈就曾经於中原的虢季墓里倒腾过一把玉柄铁剑,
    握感细腻、温润,剑柄中空以铜芯连接;至於骨制,基本便是象牙犀角,上古之时这些生灵尚且好找,如今却已几乎绝跡,若想要用象牙犀角来製作剑柄,说不得只有从出海的商人处购置原料。
    所有材料里,木料其实最为常见、握感也是最好,其易於获取更易加工,若有损伤也能及时替换,其实泛用性最是不错。
    以木料製作剑柄,选择大多是桑木、枣木,有时也用桃木。
    陈阳如今欠缺的正是好木料,又因为桃木的辟邪之能,更倾向於选择桃木作为剑柄的材料。
    眼下已接近桃盛开的尾声,山野里不时便能看见多呈粉、白之色的野桃,但是真正的好木,必然生长在人跡罕至、形势较好的地方。
    所以,眼下陈阳正驱策看骡子,在深处山林之中缓缓前行,左右观望,想要看看今天是否能找到合他心意的选择。
    他如今所在的地方名为灵泉山,正位於江夏境內,距离汉阳也已不远。
    此地於上古之时,属於荆州域的郧国,后勛国为楚国所灭。周夷王时,楚子熊渠兴兵至鄂,立中子红为鄂王,区境为鄂王国境,后又被称“鄂渚”、“夏”,为其封君夏侯之地,及祖龙一统天下后,先属南郡后属九江郡,至汉高祖时,置江夏郡,郡內设沙羡县,
    县治涂口。汉末赤壁之战时,刘备也曾引兵屯驻於此。
    陈阳在江夏境內逛了段时日,又向周围父老乡亲打听后,来到了这被当地人称之为“灵泉山”的所在。
    此地又称江夏山,因有清泉潭而得名,三面环水,东面是梁子湖,南北则各有两条山脉自西向东连绵近二十里,正是寻龙术中所谓的“左辅右弼”,形成了二龙戏珠的格局,
    形势可谓极妙。相传此地埋藏有一位大大出名的人土,正是汉高祖时的舞阳侯樊会,其生时曾以江夏附近为封地,死后就葬於这龙泉山天马峰下。
    自汉时起,便有不少隱逸之士於此居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所谓“灵泉古市”,於环山的幽谷盆地上,或倚山为亭阁,或隨水为轩榭,建有灵泉寺、听松阁、远眺亭、大观桥、春露亭、秋爽亭、晴雨井、百卉园、龙龟戏鱼池、蓼义堂、含山楼、万卷书楼、拜寿台等十二景观。
    至於今日,此地又变成了歷代朱家楚王的陵园所在,有昭、庄、宪、康、靖、端、
    慰、恭—多位楚王的坟墓,与先前的十二处景观,並称为“三龟九寢十二景”,原本繁盛的“灵泉古市”就此彻底被蚕食,化为森冷的莹域,平日里有无数卫兵把守,寻常百姓根本不敢靠近,却根本难不倒陈阳。
    他甚至没有出手,而是由身下坐骑使了个障眼法,便堂而皇之地从一眾守陵官兵的面前大摇大摆地经过,在这王陵墓园之內任意行走。眼见得周围都是些高大的良木,陈阳不由得暗自点头,心道自己果然是来对了地方,就算是没有找到合適的未料,顺便也可以给歷代楚王殿下松鬆土,替他们翻个身啥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