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山道人,绝不倒斗 - 第377章 城门相会,誓师启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7章 城门相会,誓师启程
    “不好了!”
    清晨,吕大侠才进入官衙,迎面就走来一群慌乱失措的狱卒,他们气喘吁吁地跑到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大侠,昨夜———.昨夜——“”
    吕大侠面色刚露出喜意,转眼间又压了下去,变脸之快令人几乎无法察觉,
    他沉声问话,声音里隱隱带有一丝期盼:“昨夜怎么了?別急,慢慢说。”
    狱卒悔恨交加:“您押解回来的那名犯人,昨夜撬开了牢房大门的铁锁,跑了!弟兄们今早巡查的时候才发现,如今只怕早就跑得远了。”
    “跑得好——”吕大侠下意识说了一句,隨即见到眾人惊讶地看向自己,连忙咳嗽两声:“我的意思是,跑得好快——-无妨,本大侠能逮住他一次,便能逮住他第二次!既然如此,今日就不急著面见府尊了,你们几个,速速去找些精干的弟兄,我这就带人出城追凶!”
    “遵命!”
    与此同时,客栈內,陈阳正细细回忆著有关珊瑚血玉的事。
    这东西,他之前在先人留下的记录中也曾看到过类似的。
    所谓珊瑚玉,俗名又叫做“菊玉”,深埋於地下,有著天然形成的精美纹路与外型,亦是佛门七宝之一,象徵祥瑞幸福,且因其有著特殊质地,先天內蕴灵性,平日里可辟邪护身、补气益血,因此天然形成的珊瑚玉大多是皇家贡物,
    在各地黑市之中也都能卖出天价。
    血玉则顾名思义,是內中生有如血丝一般纹路的玉石,此等血丝仿若玉石的精血、脉络,而玉石本为死物,这等有著血丝的玉石,等若於由死转生,蕴含有不可思议的灵性生机,得之对人大有神益。
    像陈阳之前得到的含蝉,便是以血玉製成。
    若是真有珊瑚血玉,效用绝不会比那一只含蝉更差。
    “..—恐怕,屈彬真从那群叠字坟里找到了珊瑚血玉,也正是因这玉血的玄妙,才引来了狗头蝠棲息,这也可以看做是宝物出世的外劫。”陈阳思索道,“那血玉已然不在墓中,不知落在了谁的手里,是还在屈彬的手上,亦或者是被那幕后之人取走?看他那副模样,也是交代不清。”
    没能將那珊瑚血玉入手,陈阳觉得有些可惜。但话又说回来,金缕玉衣的价值也不在那珊瑚血玉之下,世上的好事总不能叫一人占全了,能够有玉衣入手,
    已经不错。
    “算算日子,张玉琪今日也要到了”陈阳从床上坐起,准备洗漱一番后出门,“先去城门口接她吧,玉衣的事,等回来再说。”
    “长安府办案,閒杂人等速速闪开!”
    带领著一群身著劲装的魁梧汉子,吕大侠挎著腰刀、昂首挺胸,气势汹汹地走在大街上,沿路的城狐社鼠慌不迭地四处奔逃,生怕触到了这群大爷的霉头,
    若是无端端被丟进牢中关他个十天半月,那滋味可是不妙。
    持著铁尺,手、水火棍等物,数十人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平民百姓不敢直视,魅难樱其锋。眾人气势凝结一处,仿佛身上散发著神光,如同这世间公道的化身。旁的不说,光这卖相与腔调,的確无愧大侠之名。
    见到这情景,路人忍不住交头接耳。
    “咱们长安府能安居乐业,多亏了吕大侠日夜奔走啊。”
    “那可不,看这模样,又是要去捉拿什么大案要犯吧?最近不是挺太平的么?”
    “你就放心吧,有吕大侠亲自出马,只要人还在长安地界,就没有捉不到的。无论是谁,都翻不起什么风浪。”
    说来也巧,吕大侠带人出城的地方,恰好与陈阳等人的地方是同一处。
    两班人马,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在城门口处相遇。
    因为出来得匆忙,陈阳身上穿看套斜襟短褂道服,与昨夜在牢中的是同一套。
    才一碰面,与吕大侠一起出动的狱卒便瞪圆了眼晴,在其耳边道:“大侠,
    他好像就是昨夜逃走的那人!”
    “..—不可能!”吕大侠斩钉截铁地道:“这只是两个长得很像的人,气息完全不同。尔等不要被迷惑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长得相似也是非常正常的!”
    狱卒迟疑道:“可—.可是—”
    吕大侠大手一挥,“没什么可是!”
    因为他走在最前头,故而无人能够看见吕大侠此时的表情,看不见那张宽厚面庞上挤眉弄眼的样子,只能见到宽厚肩膀与伟岸背影,以及听到那发自“真心”、为民著想的话。
    “眼下耽搁一刻,便是让那犯人多逃一刻,不要在这人的身上浪费时间,我们快走!”
    朝著陈阳不著痕跡地点了点头,吕大侠立即带人走出城门,顿时感到身上压力一松,心中长出一口气,面上却不敢有半点表示,只到城外营內借了马后,一群人风风火火地往东边赶,在路上险些撞著一位面容素雅的高挑道姑。匆匆告了声罪,又继续前行,直到七日后,才因寻觅不到逃犯踪跡而无奈回返。
    “这群马快干什么这般焦急?出什么大事了?”
    张玉琪站在路边,奇怪地看著眾人离去的背影。她出门在外,却是没穿往日里那套团鹤法衣,只是穿著件寻常道袍,手上拿著拂尘,腰间绑著葫芦,將一头青丝挽起戴著黄冠,露出修长而美丽的脖颈。
    心中奇怪,她便拿出三个铜钱隨手起了一卦,见到卦象后道:“上乾下坎,
    是为天水讼,有孚,室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卦象不算吉利,他最近可能遇上了什么麻烦,需要谨慎对待,方能无碍-也罢,反正是不认识的路人,且由得他去,还是去与陈道友会和吧多日不见,如今我已抱丹,不知他到时会露出怎样神情?嘻嘻。”
    与吕大侠所率领的长安府眾马快擦身而过后,刚过已时,张玉琪便在长安府东门不远处看见了陈阳一行,见陈阳亲自出城迎接,她心下一喜,面色带笑,快步走上前去:“多日不见,陈道友一向可好?,你怎么就突然留起了鬍子?跟两条眉毛似的,还挺好看。”
    “留一留也好,省得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面对旧友,陈阳的態度也是十分亲切,打趣了一句,笑道:“玉琪道友仍是风采依旧,来,我为你介绍—“
    “不用介绍。”张玉琪仍旧是爽朗的性子,不待陈阳介绍,就笑吟吟地看向苗月儿:“这位姑娘,一定就是你先前说的苗师妹了,果然是天生丽质、我见犹怜。来,我这趟还给你带了见面礼。”
    苗月儿面上也是带笑,收下了张玉琪给的一支乌木子,柔声道:“我哪有姐姐好看,师兄天天说我个矮瘦弱呢。我也没备什么东西,真是不好意思收下这簪子。这样吧,稍后便由我来为姐姐接风。”
    望著言笑晏晏的两女,徐弘远却嗅到了某种危险气息,他没来由地打了个寒颤,从背后看向陈阳的眼神顿时有些复杂,目光隱隱间好像夹杂著些同情。
    身为两世童男,从小就练的童子功的陈阳,对女人家的心思表面上门清,实则一窍不通,没有任何经验的他甚至没有徐弘远敏锐,只在那没心没肺地傻笑。
    他见苗月儿与张玉琪相处融洽,便满意地转过身对徐弘远道:“还不赶紧拜见玉琪真人?她是当今龙虎山天师之女,乃是授了五雷法的高功。我能习得雷法,
    也是多亏了他的指点。”
    徐弘远连忙上前作揖,“搬山派门下徐弘远,拜见玉琪真人。”
    “不必这么客套,你师父对我说起过你。我虽指点了他雷法,他也指导了我如何修炼法眼。”张玉琪点头道:“你虽然入门得晚,却十分努力,我这也给你备了样见面礼,是我天师府的《正一修真略仪》。”
    《正一修真略仪》一书,將道教宝篆依次分为四等,每一等次包括符篆、仪注、契券,皆一一列举其名目、阶次,简敘授修行要旨及诀法,正是天师府法师修行的基础,也是徐弘远如今欠缺的典籍。
    有了此书,他就可藉此立下更扎实的根基,又怎能不感激?
    又惊又喜地从对方手中接过书册,徐弘远笑得十分开心,丝毫没感觉到苗月几看向自己的目光变得有些冰冷。
    苗月儿暗地里咬了咬牙,心中莫名有些酸楚一一那坏人分明还没教过她瞳术!
    见人已接到,陈阳便道:“这里不是说话地方,我们先回客栈吧。”
    於是一群人说说笑笑进了城內,回到客栈,苗月儿晓得正一派道士的饮食禁忌,又问了张玉琪,晓得对方如今並不在斋戒后,便立即找到了店主,使了银子,要对方以最快的速度从醉仙楼张罗回一桌席面,菜色要求儘量清淡,少用些肉食,多用些时蔬。
    “道友请看,这是我日前从灃河岸边得来的物事。”
    陈阳也不避嫌,直接將张玉琪请到客房中,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地跟对方讲述此番前往崑崙的路线与打算,復又將自叠字坟中得到的玉石胜面与金缕玉衣一齐掌出,交予其查看。
    张玉琪自小在天师府內长大,虽不说是锦衣玉食,平日里也是吃过用过,日子过得並不比王公贵族差上多少,且因掌握有通玄之法,见识更胜过王侯几分,
    却也真没见过自汉末以后便已绝跡的金缕玉衣、做工奇异的玉石胜面,一时喷喷称奇。
    “这两样都是通灵宝贝,一般人可消受不起,你打算如何使用?”
    “还在思量,不过已经有了头绪。”陈阳答道:“这面具与西王母国有关,
    暂且不动。至於这玉衣么,搭配上九窍玉,是能保肉身不朽之物,製作工艺早已失传不说,还是通灵神物。虽然是被人用过的,价值还是十分珍贵,此物可令人的精气不外泄,於闭关或身受重伤时或能用得上。”
    “也就是说,两样东西你都要留著?只不过,它们到底也是明器,还是先开坛做法,去一去上头的晦气吧。”张玉琪这时略显得有些得意:“我如今修为有了些进步,不如便由我帮你做法吧。”
    “看得出来。”陈阳淡然道:“道友此番已然炼就內丹,便是在天师府內,
    也是不容忽视的人物了,实在是可喜可贺。”
    “你怎么知道的?莫非,你也?!”
    张玉琪见陈阳默认了自己的猜测,终於是绷不住脸色,露出了十分惊讶的神情,她在这个年纪炼就內丹,已在龙虎山上近年少有,而陈阳开窍才过了多久?
    前不久还在受她指点研究雷法的后进,眼下已与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成为了金丹修土,进步竟有如此神速?
    真叫人匪夷所思。
    张玉琪百思不得其解,如今天地之间灵气稀薄,修行本该是越来越难的,怎么陈阳偏偏反过来了?
    “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面对张玉琪的问题,陈阳只吐出了四个字一一“厚积薄发”。一路走来,他自认虽然少不了奇遇,努力积累同样重要,有些东西是坐在道场里闭死关接触不到的,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即是如此。
    本想著以自己修为令陈阳吃上一惊,未曾想到被震撼的却是自己,知晓了陈阳同样已经抱丹后,张玉琪沉默了片刻,整理好了心绪后欣喜地开口:
    “如此一来,咱们这一趟也就更有把握了,此次势必要找到传说中的西王母国,看看西王母到底有没有那传闻中的长生不死药。”
    “理当如此。”
    二人谈得正欢,苗月儿忽然將房门打开,脑袋探了进来,自光先在陈阳与张玉琪身上扫了一圈,彬彬有礼地道:“饭菜已准备好了,师兄赶紧带玉琪姐姐下楼吧。”
    “请。”
    陈阳做出手势,此刻他的心思全在崑崙山与西王母国上,满是斗志:“有劳师妹安排了,这次既是接风,也是誓师,咱们今日再停留一天,明日就启程赶往崑崙!”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