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1978:工业神手从修车铺开始 - 第96章 现场打脸!谁才是工业垃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星机械厂中心实验室。靠墙一侧,整齐码放著两排油桶,红底白字標籤醒目。
    “前进厂-长城一號”,“红日厂-红日二號”。
    钱副厂长板著脸,率先打破沉默。“开始吧。”
    测试人员启动仪器。第一轮,常规指標。
    粘度计,倾点仪,闪点仪,依次运转。
    数据陆续出炉,记录员快速誊写。
    “长城一號,粘度略高0.3个单位。”
    “倾点低两度。”
    “闪点高五度。”
    差距细微,但確有优势。张德彪眉梢微动,看向身边的红日化工厂技术员。
    对方递来一个“放心”的眼神。
    常规指標,本就不是红日二號的强项。重头戏,在后面。
    第二轮,抗磨损测试。两台四球机並排运转,金属摩擦声刺耳。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两台机器的磨损读数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红日二號的测试机,噪音率先增大,刺啦声尖锐刺耳。
    屏幕上,磨斑直径数值快速攀升。
    反观长城一號,机器运转平稳,噪音细微,磨斑数值增长缓慢,近乎停滯。
    “这……”红星厂的技术员发出惊呼,声音里带著难以置信。差距,肉眼可见。
    碾压之势,超出所有人预料。张德彪脸色铁青,笑容僵在脸上。红日厂技术员额头渗出汗珠,眼神慌乱。
    突变陡生。
    负责操作长城一號测试机的实验员,突然提高嗓门。
    “哎呀!卡住了!机器好像卡住了!”他手忙脚乱,一副慌张模样。
    李向前目光如炬,瞬间锁定那台机器。【破障之眼】无声启动,淡红色光芒扫过。
    並非机器故障。负载压力数值,被人为调高,远超標准规程之上限。
    “同志。”
    李向前声音沉稳,语调平静:“请按照標准测试规程操作。”
    他走到近前,指著操作面板,“这个负载压力,已经超標了。”
    实验员身体一僵,眼神闪烁,躲避著李向前的目光。
    张德彪脸色骤变,怒喝道,“怎么回事!谁让你乱调参数的!”
    李向前:“没关係。就算超標,长城一號,也承受得住。”
    他示意实验员,“继续测试。”
    实验员迟疑片刻,最终还是按照李向前的指示,维持超高负载,继续运转机器。
    令人震惊的一幕再次出现。即使在远超標准的极限压力下,长城一號依然运转稳定,磨斑虽有增大,但与红日二號在標准负载下的磨损程度相比,依旧云泥之別。
    抗磨损测试的惊人结果,像无形的巴掌,扇在张德彪和钱副厂长脸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红日化工厂的技术员失声叫嚷,脸色惨白,“你们的测试机有问题!对,一定是机器有问题!”
    李向前没理他,转向红星厂的总工程师:“总工,可以进行下一项测试了吗?”
    总工程师姓王,是个五十多岁、戴著深度眼镜的老技术员,此刻他推了推眼镜,仔细看了看两台机器的磨损数据,又看看李向前。
    “进行高温稳定性测试。”王总工沉声宣布。
    工作人员开始准备。
    加热装置启动,测试油样的温度计读数缓慢爬升。
    张德彪凑到钱副厂长耳边,低语了几句。
    钱副厂长脸色阴沉,微微点头。
    温度升至一百五十摄氏度。
    “红日二號”样品所在的烧杯里,原本清亮的油液开始变得浑浊,边缘出现焦褐色的附著物。
    “氧化了。”王总工旁边的技术员低声记录。
    再看“长城一號”,琥珀色的液体依然清澈,流动性几乎没有变化。
    温度继续升高,一百八十度。
    “红日二號”的顏色更深了,接近酱油色,明显变得粘稠。
    而“长城一號”,色泽只是略微加深,依然保持著良好的透明度和流动性。
    “两百度!”操作员报出温度。
    这是极其严苛的考验。
    “红日二號”彻底变成了深褐色粘稠物,几乎不再流动,表面甚至结了一层薄薄的胶状硬壳。
    “长城一號”呢?顏色变成了深琥珀色,但依旧清亮,用玻璃棒搅动,流动性依然极佳。
    “嘶……”现场响起一片吸气声。
    红星厂的技术人员们交头接耳,看向李向前的表情,从最初的怀疑、审视,变成了惊嘆和难以置信。
    这种高温稳定性,他们只在某些昂贵的进口特种润滑油上见过!
    钱副厂长感觉脸颊发烫,他狠狠瞪了红日厂的技术员一眼。那个技术员缩著脖子,不敢吭声。
    “最后一项,极限压力和抗污染测试。”王总工的声音透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这项测试,最能模擬设备在恶劣工况下的真实表现。
    压力加载装置启动,四球机的负荷逐渐增加。
    “红日二號”的测试机很快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尖锐噪音,屏幕上的摩擦力矩数值急剧飆升。
    “砰!”一声闷响,机器自动停机。油膜破裂,金属球焊死。
    记录员报出最终承载数值。
    轮到“长城一號”。
    压力不断增加,机器运转的声音只是略微增大,摩擦力矩缓慢上升。
    数值超过了刚才“红日二號”的极限值。
    还在继续上升!
    最终,数值停留在一个惊人的高度,几乎是“红日二號”的两倍!
    全场鸦雀无声。
    接下来是抗污染测试。
    工作人员在两份油样中加入了等量的標准铁屑粉尘。
    重新启动测试。
    加入粉尘后,“红日二號”几乎立刻失效,机器剧烈抖动,很快卡死。
    而“长城一號”,虽然噪音有所增加,摩擦係数也略有升高,但依然维持著有效的润滑,机器平稳运转,直至测试程序结束。
    结果出来了。
    所有数据,匯总在一张大表格上,张贴在墙壁的白板上。
    粘度指数、倾点、闪点、抗磨损性(磨斑直径)、高温氧化安定性、极限压力(pb值)、抗污染能力……
    每一项,“长城一號”都显著优於“红日二號”。
    有些指標,甚至是碾压性的优势。
    铁证如山。
    红星厂的技术人员们围在白板前,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个长城一號,太厉害了!”
    “是啊,比我们现在用的进口油还好!”
    “前进厂什么时候搞出这么牛的东西了?”
    看向李向前的眼神,充满了敬佩。这是一个靠技术说话的年代,硬实力足以贏得尊重。
    张德彪面如死灰。
    他死死盯著那张表格,仿佛想用目光把它烧穿。
    怎么可能?前进厂那个破烂摊子,怎么可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搞出这种“变態”的东西?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这不公平!”张德彪突然提高声音,指著表格,“测试方法有问题!对,一定是测试方法偏袒了他们!或者是他们的样品里加了什么特殊的东西,根本不是正常的润滑脂!”
    他的声音尖锐,带著气急败坏的颤抖。
    然而,周围静悄悄的。
    红星厂的技术人员们用一种看小丑般的眼神看著他。测试全程公开,设备是红星厂自己的,操作人员也是红星厂的,数据更是实打实的。这种辩解,显得苍白而可笑。
    钱副厂长脸色铁青,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他觉得张德彪此刻的表现,简直是在丟他的人。
    王总工咳嗽了一声,走到李向前面前。
    “李向前同志,”他扶了扶眼镜,语气带著明显的欣赏,“你们这个【长城一號】,性能確实非常优异。我想了解一下,价格方面……还有,供货能力能保证吗?”
    订单,似乎唾手可得。
    李向前还没回答。
    张德彪阴冷的视线扫过李向前,又转向钱副厂长,最终定格在角落里那个红日化工厂的技术员身上。
    失败了吗?
    不,还没完。
    他张德彪在蓉城混了这么多年,不会这么轻易认输。
    他还有后手。
    钱副厂长接收到张德彪的暗示,脸色变幻不定,最终化为一片阴沉。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