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波罗的海面上的幽灵
“好!太好了!我军的列车炮部队和飞艇部队表现居然如此出色!累计击沉敌军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十余艘!”
“威廉.凯特尔、勒布、凯塞林这些后起之秀,不愧是鲁路修推荐的英才,表现如此之好。帮奥斯曼人硬生生扼住了布列颠尼亚人的攻势!”
布列颠尼亚地中海舰队遭到重创、五国联军强攻奥军加里波利半岛防线惨败的当天晚上。
捷报传回敖德萨城、送到德第6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桌面上的时候,公爵都振奋得拍案长叹,连喊了好几声好。
作为取得战果的一方,他下意识就把所有击沉的目标都统称为“战列舰、巡洋舰”,才不会去管什么“前无畏舰、1880年代的老掉牙防护巡洋舰”之类的细节称呼。
他忍不住起身、在司令室内快速地来回踱步。随后吩咐身边的一位参谋:
“正好,我军对基辅罗斯大平原的下一阶段战役也快准备好了。之前借调给奥斯曼人的炮兵部队和战斗机部队,也该拉回敖德萨和赫尔松、重新部署。
嗯,列车炮和飞艇群倒是可以留给奥斯曼人,反正露沙人的铁路标准跟我们不一样,列车炮也没法在这边的战场上及时部署。海军的战舰,也可以稍微留一些给他们,保持对布列颠尼亚地中海舰队的压力和骚扰。
凯特尔、勒布、凯塞林这些立功军官,也都召回部队,让他们参加后续对基辅罗斯大平原地带的作战,开战之前,我还要给他们申请勋章和晋升!让他们立刻赶回来!”
参谋记下了元帅的命令,立刻就去发报。
那些立功军官也不敢怠慢,当天就选择了返程。
好在他们与奥斯曼人磨合的这大半个月里,也尽量传授了很多他们各自的实战经验教训、各种真本事。
就算凯特尔回来了,奥斯曼人也知道如何利用好那几辆列车炮的火力支援效果。
凯塞林走了,也依然有人会飞艇布雷,不至于让这门保密手艺突然断档。
临走时分,冯.赞德尔斯上将和凯默尔准将也是非常不舍,设了隆重的饯行宴款待。
凯默尔准将还一再向凯特尔和凯塞林表示感激,说跟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还说有机会真希望能见一见鲁路修长官,将来跟他好好学习。
因为这段时间的私下沟通里,他已经不止一次知道这些德玛尼亚顾问很多策略上的神来之笔,最初都是受鲁路修长官的启发,才想到、并慢慢发掘深化出来的。无论是列车炮躲隧道作战、还是飞艇夜间低空低速悄咪咪部署水雷。
但凯塞林听了他的恭维后,却一板一眼地出言纠正他:“哦,凯默尔准将,你现在可不能称呼鲁路修长官为‘长官’了,你已经是奥斯曼陆军准将了,鲁路修长官仍然还只是上校。”
凯默尔不由默然,好一会儿才好奇追问:“但你不也是上校、跟鲁路修长官平级么?你至今仍然称呼他长官。我听凯特尔准将也私下里称他长官。”
凯塞林这才淡然一笑:“那不一样,我们是他提携带出来的,要不是长官发掘了我们的才干,把我们放到最容易施展所长的位置上,我们至今说不定还在慢慢熬资历呢。所以他永远是我们的长官。”
凯默尔听得不由愈发悠然神往。如此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鬼谋神算参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实在是让人很想拜见一下。
虽然至今为止一面都没见过,但江湖上早已流传满了关于他的传说,我方这边和敌方那边的都有。
从那些被吓得精神失常的澳新军团战俘,到布国远征军里流传的可怕回忆,一切的一切都诉说着那个神秘存在的不凡。
饯行宴结束后,顾问团和重炮部队一起,很快就坐火车从加里波利经布加勒斯特返回敖德萨,全程800多公里的火车,次日就抵达了目的地。
顾问团一下火车,就去向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汇报工作。
公爵心情非常不错地接见了大家,还说已经通过电报请示了国内,为大家争取了勋章。至于晋升的手续,却还要再等等。
“阿尔伯特.凯塞林上校!加里波利峡湾战役,你们靠飞艇的夜间低空布雷,在布列颠尼亚人最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凭空制造了新的雷场。
让布国地中海舰队误入伏击圈,击沉5艘战列舰和大批辅助军舰。这实在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罕有的奇谋了,皇帝陛下已经批准也授予你蓝色马克勋章,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也能晋升准将了!”
这些军官里,目前就只有威廉.凯特尔已经是准将了,他靠的就是之前加莱炮战、实打实炸沉了布国海峡舰队2艘无畏舰、2艘前无畏的军功。说到底,还是打海军的军功最容易量化,最直观,对于帮助上校“突破境界”是最好用的。
凯塞林这次的功劳,也是扎实得很。
但凯塞林却立刻婉拒:“这如何敢当?勋章是对我荣誉的肯定,但晋升……目前我实在受之有愧。我不过是靠着鲁路修长官北上去波罗的海之前,几次闲聊当中,聊到过如何在达达尼尔海峡方向反制敌人的舰队。
他当时跟我聊到了很多奇谋妙策、新战术的应用。我不过是侥幸,刚好把其中一种战术扎扎实实用上了,立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功劳。但鲁路修长官至今也还只是上校,我如何敢当晋升!还请司令向总参谋部陈情,可不能埋没了鲁路修长官的功劳。”
鲁普雷希特公爵想了想,晋升的事情倒也确实不必太急。
主要是眼前这位后起之秀,确实年纪也不大。凯塞林是85年的,如今刚满30岁,升准将也确实还稍稍有点年龄阻力。不如到时候跟着鲁路修一起推上去好了。
这一点,跟之前提拔的其他晚辈将才还不一样。
之前提拔过的人里,威廉.勒布已经39岁了,还是上校。他只要功劳够,升将是完全没有年龄阻力的。
伦德施泰特更是已经40岁整了,他调来东线的时候,还只是中校,如今打了半年,才刚要升上校,已经有一点点落后了。
费德勒.冯.博克,威廉.凯特尔,这两个人都是35岁,凯特尔已经靠加莱战役升了准将。
而博克之前来东线时就是上校,后来又在戈尔利采突破战中取得了率先突破露沙防线、包抄塔尔努夫的功劳。这次罗马尼亚边境追击战,又带着几百辆半履带车的机动穿插部队,协助主力累计抓了11万露沙战俘——虽然他的战术方案是鲁路修帮他想的,他只是执行者。
凭着这两件功劳,加上博克的亲舅舅是总参谋长,他晋升准将的事情,也已经在走流程了,不出意外的话四季度肯定能批下来。
之前凯特尔升准将的军功,明面上跟鲁路修关系不大。但这次凯塞林、冯.博克晋升的军功,都有鲁路修帮着策划的影子。所以这些一连串的功劳堆在一起,差不多也足够鲁路修这个官方年龄仅有25岁的年轻人再突破半步了。
要是鲁路修本人近期表现也足够好,那跨过这一步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
“也不知道鲁路修请假去波罗的海这半个月,干得怎么样了,可惜为了保密,也没法跟出航的舰队联系上,只能等他们返航了……”鲁普雷希特公爵越想越有些忐忑,很想立刻知道鲁路修这小子的近况。
……
话分两头,时间线也且稍稍回溯半个月,回到8月底的波罗的海、柯尼斯堡港。
鲁路修是8月28日坐火车风尘仆仆抵达柯尼斯堡港的,一下火车,照例还是老朋友希佩尔海军中将来亲自接车。
两人一见面,很有默契地握了握手,并没有过多繁文缛节。
希佩尔中将还很了解他地转告了一个好消息:“听说加里波利那边,奥斯曼人在我们的顾问支援下,刚刚打了个胜仗。澳新军团孤注一掷强攻基利特巴希尔高地,结果被打得溃不成军,伏尸遍野——奥斯曼人装备了冲锋枪,那玩意儿是你提议鲁普雷希特公爵给奥斯曼人供货的吧?”
希佩尔中将说的事,显然不可能是报纸上写的,只能是军中的内部消息渠道,通过有线电报网传播,所以速度很快。
当天奥斯曼那边打了胜仗,后方高层也都知道了。希佩尔知道鲁路修肯定关心这方面的情况,就第一时间转告他了。
坐火车的人,消息比较闭塞,这几天在路上就跟掉线差不多。
“你还真是敏锐,这都能看出有我点拨的手笔?”鲁路修听说后,也是忍不住笑了。
希佩尔居然能从“奥斯曼人在第6集团军的顾问点拨下打了新的大胜仗”这一内部消息,就看出其背后有鲁路修的影子,实在是太了解他了。
希佩尔对此也毫不讳言:“那是,你的手都能伸到西线的加莱,伸到我这边波罗的海,那伸到奥斯曼不是也很容易想到?那里可比柯尼斯堡离敖德萨近得多。”
鲁路修:“不提这些了,直接进正题吧,我这次来,主要是受黑海战役那边成功经验的启发。想到我军用新式扫雷兵器突破敌军水雷封锁后,说不定能顺势用一下反间计,让敌人自相猜忌,以为是内部有叛徒、内奸出卖了水雷布防图。
这样就可以搂草打兔子,让敌人愈发内耗,惶惶不可终日。不过,我只能负责造谣和反间的事情,具体的海军作战,还是要看你们,我这个外行人就不插话了。”
鲁路修来之前,并没有透露自己的具体来意,这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密,确保后续计谋的突然性。
所以连希佩尔中将、都是直到此时此刻,跟鲁路修当面聊了,才知道具体的计划。
他乍一听,就忍不住微微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小子还真是歹毒啊……
“……所以,听说露沙人的黑海舰队高层,有叛徒,其实是假的吧?我早该想到了,你明明可以靠新式刮底扫雷链稳定高效扫除锚雷,不需要敌人高层出现叛徒,你也能突破水雷封锁网。”
希佩尔原本还以为一切可能是巧合,或者是锦上添,现在才知道,根本没有锦上添,都是小老弟的诬陷。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已经走出了火车站,一辆舰队的轿车等在那里,直接把人接去柯尼斯堡军港的一座联合指挥部。
路上,鲁路修也顺便转移了话题,问起波罗的海这边的作战准备情况:
“还是说说你们自己的事儿吧,现在的战前扫雷作业进行得怎么样了?海军会派出多少军舰在波罗的海行动?全部归你指挥么?有没有跟陆军的人沟通好、后续的登陆行动准备事宜?”
希佩尔也趁着坐车的工夫,把大致现状盘点了一下:“扫雷作业已经偷偷进行快一周了,不过为了确保突然性,我们都是夜间用老式巡洋舰拖刮底扫雷链、白天撤回来。
白天只让小型扫雷艇、鱼雷艇去执行补枪任务,用小口径速射炮把漂浮上来的水雷点炸。鱼雷艇执行这些任务时,基本上也不装鱼雷,省出吨位多装些小口径炮弹。”
鲁路修:“你们没用飞艇俯瞰扫射漂浮上来的水雷么?黑海那边早就这样做了。”
希佩尔点点头:“后来也有试过,不过北方的天气不如南方好,有些日子风太大不适合飞艇作业,所以,也就断断续续有其中两三天动用到飞艇,都是很隐秘的,没被敌人的侦察机或是巡逻舰队发现。
一周扫下来,成果也不错,如今我们已经神不知鬼不觉、摸出一条能够让主力战舰驶过伊尔别海峡、进入里加湾深处的安全航道了!而且还挺宽,至少确保海峡正中大约10公里宽的航道,都是安全的!那里的锚雷都彻底扫掉了。
里加湾内部海域,经过我们的排查,应该是没有布置水雷的。而且露沙人自己的短途运输船也要经常航行,他们只要封死了海域的出入口,犯不着在海湾腹地也布雷。
另外我们还知道里加湾正北方的希乌马岛和爱沙尼亚之间的那条狭窄海峡,也能通航一些小型船只,但露沙海军似乎并没有在那条海峡布雷。间谍和航空侦查都能证明,他们有使用‘巴扬级’装甲巡洋舰及其他吃水更浅的小船肆意通航这条航道。
同时,他们在希乌马岛和爱沙尼亚大陆上、都有部署面朝海峡的岸炮,所以他们认为那段航道犯不着用水雷堵。因为凡是能通过这条海峡的小船,都是连203火炮都扛不住的。能够扛住203炮的船,吃水深度不可能通过那条海峡。”
希佩尔把鲁路修来之前、己方舰队偷偷扫雷的成果描述了一遍,鲁路修听得频频点头:
“那还不错,至少扫雷作业的进度还挺快,而且做得还隐秘,是时候执行我们的下一步计划了。对了,你还没说,拟参战舰队的部署情况呢,公海舰队这次能调多少军舰、集中对付露沙人?都是你指挥么?”
对于这个问题,希佩尔的神色略微一黯,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舰队方面,我目前可以动用‘德弗林格号’和‘吕佐夫号’两艘最新锐战巡,‘塞德利茨号’也可以在近期完成修复。
不过,考虑到露沙人的波罗的海舰队有4艘‘甘古特级’战列舰,还有若干前无畏舰,光靠我肯定是打不过对方的。这就需要公海舰队的主力战列舰参战。我是按正规流程向海军部高层申请的,但是没在任何电文里提及新扫雷兵器的事儿。
我只说‘我军试图扫雷后进入里加湾,威胁敌后,迫使敌舰队应战’。最终,公海舰队司令胡戈.冯.波尔将军决定让战列舰分队的莱茵哈特.舍尔配合我出战。
由他带领第一战列舰分队的4艘‘拿骚级’战列舰和4艘‘赫尔戈兰级’承担可能的正面进攻,而我的2~3艘战巡负责包抄或追击。这样就可以确保绝对碾压敌人的全部战列舰了。
另外,波尔总司令还有考虑后期出动‘腓特烈三世级’前无畏舰群承担对岸抵近炮击等火力支援任务——如果我们后续真的要配合马肯森将军的第11集团军、在里加港附近的敌后执行登陆作战的话。”
鲁路修听到这里,也不由眉头微微一皱。
果然,希佩尔中将目前的战功还是不够卓著、军衔和职务还是不够高。海军部和公海舰队总司令,依然只放心他指挥战巡分队作战。
最终也就不得不引入“莱因哈特.舍尔”中将这个竞争者,和他一起合作。
当然了,莱因哈特.舍尔的资历确实比希佩尔深厚不少,他早在战争爆发前的1913年就已经晋升中将了,还跟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元帅关系很好,是元帅的嫡系,担任过海军总务局长。
而希佩尔在开战时只是少将,要不是鲁路修帮他立了两次大功,他还没升得那么快呢。
鲁路修在奥斯坦德帮他的那次,让他提前顺利升到了中将。
后来敦刻尔克战役那次,又帮希佩尔积攒了一大波功劳。虽然没能晋升上将,但也算是让其中将的“境界”更加稳固了,从“新晋中将”趋向于“中将大圆满”。
看来,这次要想办法,让希佩尔的表现远比同僚优异,这样鲁路修才能让自己能掌控的铁哥们儿进入海军最高层,也便于自己将来实施更大的欺骗作战计划。
而鲁路修估计,只要这次让希佩尔的晋升顺次稍稍卡位卡成功,那他明年在公海舰队里实现逆袭反超,机会就挺大了——
如今的公海舰队司令胡戈.冯.波尔只是个很保守的庸才,以小心谨慎、保住军舰为唯一考量,非常不愿意进行任何可能以寡敌众的冒险。
战争刚爆发的时候,第一任公海舰队司令是弗雷德里希.冯.英格诺尔上将。但英格诺尔上将因为战争初期的误判、不知道己方无线电报泄露,原本地球历史上他在多格尔沙洲浅滩战役失利后就被撤了。
本位面的英格诺尔上将,则是在奥斯坦德和敦刻尔克战役后,被威廉皇帝嫌弃,也撤掉了,换上了胡戈.冯.波尔——而皇帝撤他的理由,说起来也是挺宿命感的。
就是因为“英格诺尔下达的很多命令,在被希佩尔抗命独走后,最终证明希佩尔抗命独走得对,幸亏他抗命独走了,舰队才没被布列颠尼亚人暗算,要是真执行了英格诺尔的命令,说不定帝国的战巡舰队早就中了敌人的圈套完蛋了”。
换言之,历史上希佩尔很遵守英格诺尔的命令,结果因为情报泄露,打输了,英格诺尔也被撤了。
这一世,是因为希佩尔得到鲁路修的提醒抗命了,而英格诺尔的情报也确实泄露了,布国人按照被抗命的假情报部署,上当受骗,希佩尔打赢了。但回来复盘后,确认英格诺尔的指挥确属昏招,所以也撤了。
只不过这种撤,要稍微延缓个几个月到半年,而且会另外换一个借口,以保住海军部和公海舰队的尊严。
但这种撤换,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海军内部有些人会不甘心,会想要暗中给希佩尔穿小鞋,因为他们觉得希佩尔的下克上抗命独走害了长官,此风不可长。
接替英格诺尔职位的新总司令胡戈.冯.波尔就有点跟希佩尔不对付的趋势,所以这次才让舍尔制衡希佩尔,也是分兵权互不统属。
而胡戈.冯.波尔也因为英格诺尔被撤的教训,导致他接手后的指挥作风更加保守,除非是确认捏敌人软柿子,否则他根本就是能不打就不打,舰队全部龟在港口里吃灰。
不过,鲁路修作为穿越者,他是知道这个胡戈.冯.波尔活不了多久的,如果历史的惯性能够继续发挥的话,明年年初这家伙应该就要病死了。
而且如今坊间已经传出很多公海舰队总司令健康欠佳的风声了,波尔经常会连续住院。
所以鲁路修也懒得想法子去对付波尔这个老古板,他只想着如何在波尔老死病死之前,帮希佩尔再推一把,军功资历都卡位卡到舍尔之前去。
这样等波尔一死,希佩尔能弯道超车接任的话,那就大事可成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