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168章 御前奏对,晋升准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8章 御前奏对,晋升准将
    半小时后,柯尼斯堡行宫内。
    鲁路修就被行宫侍从引领着,带到了威廉皇帝面前。
    “陛下,帝国战争部宣传局副局长、鲁路修.冯.里特尔.亨特觐见。”
    威廉皇帝缓缓抬起头,用一种又好奇又复杂的眼神看向他,还站起身走过来,绕着鲁路修踱了几圈。
    “上次见你,还是匈牙利战役的时候吧?又闹腾出这么大的动静,真是给帝国整了一个大惊喜呐。但你不好好跟着鲁普雷希特元帅在基辅罗斯待着,来这里凑什么热闹?
    你确实聪慧过人,奇谋百出,但身为帝国的军官,不应该先以本职为重么?”
    身为皇帝,威廉哪怕再认可鲁路修的谋略,他也必须先敲打一下对方的不识时务。
    作为军人,不越权,不擅权才是最重要的。老是自作主张,就算打赢了又如何!
    下克上的自作主张之风,绝不可长!
    而鲁路修在被召来之前,其实早就想到这一点了。皇帝肯定会先问这个问题的。
    不过,他还得装作年轻不懂事的样子、先稍稍惊慌一下,然后再自然而然说出一个“不假思索”的答案:
    “我并无擅离职守之意,离开敖德萨之前,黑海战区的军务参谋工作,我都向鲁普雷希特元帅作了详尽的汇报。
    当时的汇报里,我还强调了一点:我们利用新式扫雷兵器破除敌军水雷阵的阻拦,成功组织登陆行动,或是奇袭敌后方安全港口。
    但这一切竟机缘巧合导致敌陆海军互相猜忌、还导致敌人高层怀疑海军出了内奸。这种成功经验或许是可以复制的,所以我就举一反三,想到波罗的海这边的友军,或许也能模仿这种先进经验,取得更多战果。
    鲁普雷希特元帅觉得我的举一反三非常好,就跟马肯森元帅、希佩尔将军私下里沟通了一下,想要传授给他们。
    结果马肯森元帅和希佩尔将军都认为时间紧急,他们自己的参谋团不擅长这些诡谋奇策,就邀请我临时借调过来,手把手教他们统筹这一系列的攻心和骗术。
    毕竟,‘新式扫锚雷兵器’这个秘密,保守不了多久,必须把这个新武器带来的突然性和信息差,尽快榨干用尽。而且,我毕竟是战争部宣传局的人,我认为这也是我的本职之一。”
    威廉皇帝是个好大喜功之人,他只是怕手下人自行其是,才必须先敲打。但实际上他内心现在是很开心的,毕竟军队立了那么大的军功。
    听鲁路修说得那么诚恳,台阶也给足了,威廉皇帝便没有再多计较。
    而且话听到这里,他才略微回过味来:难怪刚才鲁路修这小子刚进来觐见的时候,自报身份并不提什么“陆军上校、第6集团军参谋”,而是咬死了以“帝国战争部宣传局副局长”的身份自报家门。
    人家是既有军衔军职,也有文职在身的。鲁路修的文职身份,正适合做这个事情,也就不存在下克上了。
    “你小子……”威廉皇帝知道对方心里的弯弯绕,却也不点破,只是伸着一根食指反复点了他十几下,语塞了许久,才长叹一声,
    “罢了,也就你能为帝国建立这方面的奇功了。这次的波罗的海、海陆两军都大捷,朕知道你功不可没。刚才,朕已经让总参谋部提报了,朕也签了——现晋升你为陆军准将,担任第6集团军参谋长!回去敖德萨之后,继续好好干!”
    威廉皇帝说着,甩出一张签了名的电报纸。电报是总参谋部刚刚从柏林发来的,由总参谋长法金汉上将提名鲁路修为准将。
    而皇帝是在收到电报后,直接在上面手写了一个“准奏”,并且用印。
    鲁路修恭恭敬敬接过电报,虽然这不是正式的任命手续,但这张电报纸肯定要正式收藏。
    威廉皇帝看他一副激动的样子,心中也颇为自得,趁机举一反三地问道:
    “既然你那个攻心的计策那么好用,顺利让露沙人自相猜忌,那么,还能再顺着那个思路往下深挖么?朕突然有个想法,你说要是现在咱公布真相,让露沙人都知道其实他们的两大舰队里并没有什么内奸。
    都是因为他们的沙皇昏庸、不辨忠奸、听信佞臣神棍的谗言,才残害忠良,那反对沙皇的人会不会一下子再翻上几倍!要是真做得到,说不定露沙这个大帝国还真有可能被一举摧毁!”
    鲁路修闻言,也忍不住向皇帝投去一个微微惊讶的眼神。
    没想到皇帝也有点脑子,这种程度的联想能力还是有的。
    “陛下真是英明,连这都能想到……”鲁路修也不好直接不给对方面子,就先顺着对方说,顺便也假装真的在临时认真思考,
    实际上,他内心对于这个问题早就有答案了,但他还是得耗时间,假装嗯嗯啊啊拖时间想了半分钟,才语气诚恳地说:
    “陛下所想的这条补充计策,将来确实应该落实下去,但我以为不该是现在,最好再稍稍等待一下,一个月之内就行。而且不用刻意快速散布,就让它自然而然慢慢流传即可。
    因为目前帝国对露沙的攻势刚刚告一段落,到九月下旬的时候,南北线可能都会再有新的行动以扩大战果。等新攻势打起来的时候,再慢慢传播沙皇听信奸佞的消息,才有利于和前线配合,加速敌人的崩溃。
    节奏放缓后,流言听起来也会更有真实性。如果埃伯哈特和冯.埃森上将刚投降,我们就立刻公布扫雷武器的秘密,那就显得太假了,还容易让世人觉得是我们在暗算污蔑沙皇。
    而且我以为,对付露沙还需要拿出耐心,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能因为他们丢失了沿海的大部分土地,就认为他们要完了。希望陛下能够保持国策的延续性,就算今年拿不到结果,明年也还能继续保持压力。”
    鲁路修想的“明年也继续保持压力”,当然是指“今年好不容易把露沙打得奄奄一息了,明年一定要继续加把劲。
    千万别觉得东线稳住了、就又认为‘西线的法兰克土地面积和人口比露沙少那么多,肯定还是法兰克更好杀一点,所以咱们去发动凡尔登战役吧’。”
    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一定要猛追穷寇,不能给露沙人喘息之机。要是将来还有谁建议换赛道发动凡尔登战役,谁就是国家的罪人!
    不过有些话,鲁路修现在的身份和地位还不适合说,也没立场去“无则加勉”,只能先随口铺垫提一句。
    威廉皇帝果然忽略掉了这个提醒,他只听到了鲁路修说的“对付露沙需要有耐心”,心里便有些不痛快,当即反问:
    “那你觉得,在露沙人民都已经知道沙皇昏庸、听信奸佞的情况下,要打崩这个帝国,仍然需要多少时间?”
    鲁路修想了想:“我认为……至少今年剩下的时间,加上明年一整年,然后再拖过后年的春荒,这已经是最快、最好的情况了。
    指望占领露沙的土地来让这个国家崩溃,那是不可能的,拿破仑当年已经失败过了。
    只有军事进攻和封锁、饥饿、外加让人民不信任沙皇,三管齐下,才有可能取得最终决定性的胜利。
    而要让封锁和饥饿生效,所需的时间都是以年为单位的。帝国需要确保自己的人民不挨饿,经济不崩溃,用对露沙资源区的占领,来弥补布列颠尼亚人对帝国海外资源贸易的封锁,这样才能笑到最后。
    要想结束战争,就要让布列颠尼亚人看到,‘他们封锁了我们多少资源流入,我们都能从露沙人身上找补回来。所以我们只是一个被封锁的中介,布列颠尼亚封的每一船物资,最后都是由他的盟友挨饿省出来的’,战争才有可能最终结束!”
    鲁路修原本也没有彻底想明白这个问题,此时此刻,也是被威廉皇帝追问,加上他结合了最新的形势发展,临时琢磨才悟到了这一点。
    这种感觉,布列颠尼亚就像是一个喜欢用毒的阴险小人,类似丁春秋。而被鲁路修加持过的德玛尼亚就类似于慕容复。
    要想彻底从根子上断了丁春秋凭化功大法毒死慕容复的心思,那就要使出斗转星移,把化功大法还施彼身到其他星宿派弟子身上。
    要让丁春秋知道他无论使多少次化功大法,毒死的都是他自己的弟子,那他才会收手不敢再用化功大法。
    鲁路修布了那么久的局,彻底掐了露沙人全部的海路进口路线,又试图占领其资源区,为的就是这一天。
    布列颠尼亚人封锁他多少粮食、石油、铁矿石,他统统要从露沙人这边抢回来。
    然后再来比谁更扛饿。
    威廉皇帝听了鲁路修刚才那番对持久战的见解,似乎有所明悟,但又不那么透彻。
    好在皇帝也没指望立刻就把这么宏大的命题想明白,思索了一会儿后,他很快就懒得再动脑了,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地鼓励了臣下:
    “既然你觉得这是一场比拼资源的持久战,那就按自己的想法先去做好了。
    听说鲁普雷希特元帅即将组织新的攻势?你回到南线之后,好好帮他把基辅罗斯的黑土地大平原大粮仓弄到手,帝国需要那里的资源打持久战。
    北线这边,有什么好建议,也可以给马肯森元帅和希佩尔最后交代一下。但以后军事上的跨部门合作,还是要先申请,不得擅自主张!”
    “是,陛下!”鲁路修恭敬表态,表示他一定会在离开柯尼斯堡之前,给马肯森和希佩尔再留一份后续计划,关于如何深挖波罗的海战役的胜利果实。
    皇帝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这方面的细节,就打算放他走了。
    不过临走时,皇帝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喊住他问了几个技术性问题,
    主要是了解鲁路修最近劝降的两位敌将的情况,以及鲁路修有没有关于“将来如何安置露沙境内的德玛尼亚族人”问题的建议。
    鲁路修也诚恳地说了自己的思路,对于波罗的海德玛尼亚人(主要是南拉脱维亚地区和北立陶宛的人)、以及伏尔加德玛尼亚人,鲁路修都给出了一些安置区建议。
    都是很初步的、天马行空的建议,还很不成熟,皇帝也就随便一听,先有个参考。
    回答完之后,鲁路修终于顺利告辞离去。
    结果一出门,他就看到降将奥托维奇.冯.埃森已经在门外等候了。很显然,皇帝今天召见自己,还有一层用意,就是在召见降将之前,先问问鲁路修这个劝降者有没有好的封官许愿画饼思路。
    如果饼画得足够好,敌国境内的我族人民,也是可以更好地团结过来的。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