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 第683章 何谓百姓安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隨著朱允熥一道指令传出。
    好几名传旨太监立刻从乾清宫四散而去,分別前往户部、吏部、工部、审计局、都察院、工业司……等等各部衙门。
    不多时。
    吏部尚书詹徽、户部尚书傅友文、工部尚书秦逵、都察院右都御史袁泰、审计局局长卓敬、工业司掌事王应辛……也各自行色匆匆地来到了乾清宫面前的广场上。
    “你怎么也被召来了?此次圣旨来得突然,你可曾听到了什么风声?陛下这是所谓何事?”
    詹徽原本心里忐忑,见到傅友文,心中微微一定,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事情可能並不那么简单,一时又不由觉得更加忐忑起来。
    乾清宫这位小祖宗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谁知道要和他们闹什么么蛾子?
    傅友文蹙眉摇了摇头,脸上还带著一丝后怕:“陛下的心意,老夫可不敢轻易揣测什么。”他可没忘记自己今年一开年就吃了好大一个瘪——在当今这位开乾皇帝面前,什么事情都没有定数的。
    他话音未落。
    目光便落到了同样匆匆而来的一道身影身上:“嗯……?秦逵那廝?看他的样子,莫非也得了陛下的圣旨?嘶……”
    傅友文的目光一凝。
    意味深长地深吸了一口气:“今天这事儿只怕绝不简单了。”
    秦逵在如今朝堂之上是非常格格不入的存在的,他已经完完全全成了一介孤臣,或者也可以说,人人都知道他是当今陛下的一条狗,无论陛下行事如何,他都只坚定地忠於当今陛下。
    一般来说。
    朱允熥可能单独召见秦逵,也可能单独召见他们二人,单独安排工作。但他们这些身份的人一起凑到乾清宫来……少之又少。
    不等傅友文琢磨出什么。
    詹徽的语气里更是带著十分的惊讶:“傅大人,可还不止一个秦逵!袁泰、王应辛,还有……那个一直默默隱藏在陛下身边默默无闻,却在去年年底一手掀起一阵腥风血雨的审计局局长卓敬!”
    圣旨是同时发出去的,眾人到的时间也差不多,也都在这差不多的时间在乾清宫面前碰了面。
    只是……当眾人看到彼此。
    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个阵容是不是有些太诡异了?”
    若是一般的六部及各大重要部门参与的小朝会,那这六部堂首又缺了个礼部、兵部、刑部,况且一般这样的议会,像是工业司、审计局这些由陛下新建起来的部门,是不会参加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老詹啊,准备迎接狂风骤雨吧。”傅友文觉得自己手心冒汗,眉心都不自觉地跳了跳,拍著詹徽的肩膀,语气凝重地道。
    “嘖!上次红薯这等祥瑞出世到现在,拢共都还没消停多久呢!陛下他这又是……”詹徽一脸苦涩地摇了摇头。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说完,他立刻变了脸色,转而挤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好似刚刚和傅友文什么都没说过一样,对走近过来的秦逵等人打起了招呼:“哟,秦大人也来啦?还有……王大人、卓大人……二位深得陛下信任,公务繁忙的,平日可不常见吶。”
    傅友文默默翻了个白眼:“这种时候还能当个老油子。”
    “不敢当不敢当。”
    “下官官职低微,平日也就替陛下做些体力活儿罢了,比不得詹大人。” 王应辛、卓敬二人忙不卑不亢地应了他两句。
    这时候。
    一直在乾清宫门外等候的马三宝走了过来,拂尘一甩,礼貌性地淡淡一笑道:“见过诸位大人,人既到齐了,诸位大人便里头请吧。陛下正在里头等诸位大人呢,”
    说完,他侧过去一个身位,微躬著身子伸手虚引。
    詹徽和傅友文交换了一个茫然且惊悚的眼神,顿时都齐齐紧张了起来——人齐了……所以是真的只召见了他们这个奇怪的组合!
    果真要出大事了!!
    想到这一点,二人心中顿时如同涌起一阵阵惊涛骇浪——当今陛下搞事情的本事,天下皆知!!
    “陛下这又要做什么!?”两人心里都开始打起了鼓,只是面儿上,二人也不敢表现出什么异样的情绪,只敢朝马三宝微微点头回了个礼,朝乾清宫里面而去。
    乾清宫之內。
    朱允熥正坐在龙书案后方,手里端著茶杯,刚刚抿了一口茶。
    他的身上穿的虽是绣著飞龙的淡金色便装,面孔也还是是那般年轻俊秀,可此刻依旧显威仪,只坐在那里,就给人一种莫名的压迫感,如星如渊的眸子里,仿佛藏著天地乾坤。
    “微臣詹徽/傅友文/秦逵/……参见陛下!“私下里的议会,不算特別正式的场合,眾人拱手行了个常礼。
    朱允熥没有说话,只缓缓放下手里的茶杯,伸手虚抬了一下,示意眾人无需多礼。
    乾清宫里一下陷入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死寂。
    仿佛无形之中便有巨大威压加身,乃至令人有些喘不过气来,也愈发让龙书案面前站著的几人,莫名紧张起来。
    要真有大事。
    有事说事,就算是搞什么新的么蛾子,他们也都认了。
    把一群人喊过来玩儿冷暴力……
    属实有点恐怖了。
    沉默了片刻,詹徽这才紧张地咽了口唾沫,试探著轻声问道:“不知陛下……召微臣等来此……可是有吩咐?”
    朱允熥抬了抬眼皮。
    詹徽和傅友文不愧是被朱允熥从头嚇到尾的选手,大方向上也的確没有想错:朱允熥要办大事!
    而这件事情的衝击力属实有点大。
    所以朱允熥先恐嚇了他们一番,省得到时候他们嘰嘰喳喳地胡乱聒噪。
    看眼下自己故意耍的这个冷暴力的把式已然把这个几个人给搞不自信了,朱允熥便也收了神通,嘴角噙起一抹淡淡地弧度,问道:“吩咐不吩咐的……都留到后面去说。在此之前,朕想先问几位爱卿一个问题。”
    “但请陛下指教。”几人额头上冒出来的汗都快滴下来了。
    朱允熥沉吟片刻,而后一字一顿地道:“何谓,百姓安乐?”
    “何谓……百姓安乐?”龙书案面前几人都微微鬆了口气——至少暂时没看到什么么蛾子。
    可对於朱允熥这个问题,眾人却觉得有些怪怪的。
    莫名奇妙地突然问这么个问题做什么?
    再说了。
    百姓安乐……这四个说来轻鬆,可真正要达成此事,也不知要有多难、多复杂。
    至於这个问题,更难以有一个標准答案。
    詹徽和傅友文二人各自都暗暗打量了一眼朱允熥,看到朱允熥脸上那似有深意的表情,都抿紧了嘴,不敢乱说话。
    他们觉得……
    今天这事儿绝对不止是百姓安乐不安乐的问题。
    反倒是袁泰这个一向喜欢打直球的,不假思索便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回陛下的话,微臣以为, 百姓安乐无非就是天下所有百姓都食可果腹,衣可蔽体,头顶有遮盖,可避风雨……然,想要做到这些……很难!”
    “诚然,如今陛下已经做到了不少事情。”
    “寻找、培育红薯这等祥瑞之物,不久之后,我大明皇朝的百姓……或许便真能实现食可果腹;陛下也曾命工部日夜不輟地赶製廉价布料、准备过冬的无烟煤……也算让百姓衣可蔽体……”
    “但微臣以为,这人依旧算不得百姓安乐。”
    “不过……纵观古今歷朝歷代,从来就没有哪个王朝真正实现过这四个字。陛下有如此功绩,已是斐然!”
    袁泰面色严肃地回答道。
    这顿时让詹徽和傅友文二人齐齐侧目,暗暗腹誹道:“这个袁泰,以前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喜欢挑陛下的错处和毛病来讲,今日倒是开了窍,学会讲漂亮话了?”
    对於袁泰的回答,朱允熥不置可否,而是目光平静地在几人身上逡巡了一圈,淡淡地问道:“你们以为呢?”
    詹徽这才跟了一波:“微臣以为,袁大人所言极是!”
    虽说他觉得袁泰是在拍马屁。
    可与此同时,他和傅友文也一样得承认:袁泰这些话可以说是拍马屁,可平心而论,字字句句都没有任何毛病,没有虚假和夸张。
    以袁泰的性子来说。
    这不是什么恭维拍马屁,而是他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而对於詹徽等不敢乱说话的人来说,反正有袁泰当这个出头鸟,跟一句也就跟一句,无伤大雅。
    “微臣也觉得袁大人说的有理!”
    “微臣附议。”
    “……”
    朱允熥有些无奈地轻嗤一笑,暗道“詹徽和傅友文这两个老狐狸”,隨后则是將目光转向了老实人袁泰,问道:“袁爱卿以为,如今依旧算不得真正的安乐,大明欠缺的……是什么?”
    袁泰面色认真地略略思索了片刻。
    道:“其一,红薯的种植、推广与普及还需要时间,不过当红薯此等祥瑞落实下来,这倒也算不得问题;”
    “更重要的是其二——即便去年冬日里陛下曾筹谋组织廉价布料、无烟煤等物的发放……但这也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廉价布料,最多可称得上是能够略略遮挡风雨一二,不能称之为“衣可蔽体”,毕竟这材质、做工就摆在那儿。”
    “要使天下百姓都衣可蔽体……难,太难。”
    “至於头顶能有一片屋檐,遮风避雨……也就是说人人都能有好地方住,一座房子建起来的消耗是许多平民百姓根本负担不起的,这便更难了。”
    朱允熥问了,袁泰竟也就这么直愣愣地把自己心里所想说了出来,这要是换做詹徽、傅友文这样的老油条,必然不会也不敢当著朱允熥说这样的话。
    他的话音落下,詹徽和傅友文都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就知道袁泰这货是个直肠子,只会有啥说啥。
    同时也不由替袁泰暗暗有些担忧。
    朱允熥之前做的几件事情,虽然不能完全藉此真正实现所谓的百姓安乐,盛世安寧,可……能够做到这么多已经是大为不易了,你只管死劲儿夸不就完事儿了么。
    在一个功绩斐然的年轻皇帝面前泼冷水……
    脑子禿嚕皮了吧!
    然而,朱允熥却朗声一笑:“哈哈哈!说得不错,盛世安乐……哪儿有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才得一步步往朝著这个目標去实现不是?”
    “袁泰,你这个人吧,有时候是真的挺討人厌的,古板不知变通,张嘴闭嘴便是什么规矩体统的,囉里囉嗦,可要论起说实话……旁人却都不如你。”
    说完,他还下意识地瞟了一眼詹徽和傅友文二人。
    看得詹徽和傅友文二人都不由心虚地往下低了低头,心里也不由得暗暗叫苦:“不是,我特么谨言慎行的 ,怎么还没袁泰这个死心眼儿的混得更得圣心?这不合理啊!”
    好在,朱允熥也没有对此多说什么。
    只是淡然一笑,面上露出胸有成竹的表情,顺著袁泰之前的见解说道:“既然找到了缺口,那朕就把这缺口堵起来,让天下百姓都能穿上真正的好衣服,也让天下百姓都变得富裕起来,除了吃饱穿暖,还有钱有力去造一座好房子!”
    “呃这……”对於朱允熥这番话,袁泰却不由得有些尬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话。
    朱允熥少有地没有因为自己直言不讳而不快。
    更是表现出了谦逊的一面,並不因自己一时的功绩而沾沾自喜、自我满足……作为一个諫臣,这她还是挺欣慰的。
    只是……
    让天下百姓都能穿上好衣服,变得富裕起来……这话说起来简单,可问题是,怎么做到这两件事情?
    其他几人脸上也都露出为难的表情,一阵支支吾吾。
    朱允熥如何看不出来他们在想些什么?不过他却是丝毫不慌的——拋出这个所谓的“百姓安乐”话题,本就是朱允熥有意为之,要藉此提起种植结构的改革,进而以此为起点开始著手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解决藏匿土地等问题……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