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叉鱼开始走向辉煌 - 第129章 京城农具厂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困难找领导,阎解成马上给领导打了个电话,把自己的想法跟领导匯报了一下,领导觉得这种办法还是可行的,就答应试试看。
    没想到,惊喜比预想的要快得多。不到一个小时,领导电话打过来了,说是闹了个乌龙,人家那个兵工厂不叫京城第一农具厂,而是叫做京城第三农具厂。
    我就说嘛,人家军工企业的领导也不会隨便就抢注一些非军工厂名字,这不就把第一第二给让出来了嘛。
    既然能用,那就不客气了,阎解成让人把所有的农具全部喷上了京城第一农具厂的字样,纯中文,一个外文也没有!
    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不看!就是这么屌!
    三千农具上全部喷好,灰底红色,也不太丑。
    外交部已经送出去五百多套农具了,凡是来访问的友好国家,每家送五十套农具。
    中国嘛,农业大国,有先进的农具很正常,分享给友好邻邦也是常理之中的嘛。
    虽然暂时还没有订单,但阎解成却趁机把製作工艺给弄了出来,所有的產品全部拆成零件,最后组装。正式生產的时候,还是一人加工一个零件,自己的研究中心再次换了牌子:京城第一农具厂。
    看的於莉捂嘴偷笑。这牌子也换的太勤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牌子?
    这边工艺刚刚完成,老毛子来订单了。
    一看就是財大气粗的样子,割草机来三万台,抽水机来三万台,轮铡机来两万台。
    至於价格,经过双方谈判,最后以割草机和抽水机全部按照六百美元一台,轮铡机二百五十美元一台算。总价格达到了四千多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幣又是一个亿左右。
    也不知道他要这些东西干什么用,但既然要了咱就生產。反正不用担心他不付款——从债务里扣唄。
    而老毛子也不含糊:反正咱也不付款——从债务里扣唄!
    虽然价格有些虚高,但他们根本不在乎,反正不用拿钱。现在从中国拿回来什么都是赚的。倒手再卖到欧洲去,说不定还能再赚一笔。
    刚刚掛牌的京城第一农具厂立即开工,轧钢厂本来稍有鬆懈下来的订单马上拧紧了发条,取消休假,全力出击,为国创匯,人人有责!
    零件哗啦啦的流下了流水线,然后在农具厂车间变成成品,再装箱封存。
    由於这些农具零件简单,因此安装速度极快,一天就可以生產一千具轮铡,五百台割草机,三百台抽水机。
    照此生產速度,不用三个月就可以完工了。
    轧钢厂这边生產红红火火,工人们热火朝天,干劲十足:为了让大家有劲干活,阎解成又贡献出了一千斤猪大油和肠油,傻柱命人全部炼成猪大油,做饭时候多放油,於是饭菜更香了。
    工人们肚子里有了油水,干起活来自然不疼力气,现在的轧钢厂,想再找个瘦的摇摇晃晃,走路都要摔倒的人直接就不可能了。
    全力生產了两个月,老毛子的订单终於要完成了,就在大家以为可以休息一下的时候,外交部传来了好消息:
    上次送出去的那些机器终於引起了那个友好国家的高度重视,纷纷从中国进口,因为这可以极大的提高农业效率!捎带著三蹦子也火了一把,因为他们走的时候也捎走了几辆三蹦子——纯农业生產的那种。
    经过初步统计,轮铡订单十万余套,抽水机十万余套,割草机也是十万余套!这加起来就是三十多万套,由於价格是隨著老毛子走的,因此总价格达到了近四亿半美元,换算成人民幣那就是10个多亿!
    农具厂火了,需要招收工人,而轧钢厂也再次扩大招工——阎解成从轧钢厂里又抽调了一千人到了农具厂。
    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四合院里的人。
    第一个就是四合院里的人都是轧钢厂的,有点风吹草动的,马上就知道了,第二个当然就是阎解成在了,两相结合,稍加认证,確定。
    於是四合院里的適龄青年纷纷报名,而且只要一说是九五號院的,马上录取,都不带多问的,谁让这是阎解成的邻居呢。甚至九十四號院,九十六號院也受到了照顾。
    新工人进厂先培训,这是每个工人都必须经歷的过程,甚至有的时候还需要军训,但现在显然是顾不上了,原来的培训是一个月,现在缩短到一星期,一星期之后,马上分配到各位熟练工人手下打杂,顺便学点技术,万一考过了一级就是正式工了,一年之后考不过一级的,统统辞退,再重新招人。
    这是阎解成给立的规矩,以前是只要你没考过一级,那就永远是临时工,甚至有的人干了数年的临时工。
    阎解成觉得这严重影响了工人们的积极性,不给点压力,哪里来的动力?
    果然,这个办法实施以来,几乎每批临时工都完成了考核,除了个別实在不適合下车间的,而且那些老工人也个个准备考级,就连贾东旭也放出话业要考三级。
    三蹦子目前的订单只有两万辆,还是普通版的——他们要求便宜。而谈判专家也不含糊,可以,去掉消音器,去掉车棚,去掉车灯,去掉车斗挡板,只保留最基本的部件,每辆四千美元,这可比老毛子的便宜多了。於是他们就先订了两万辆试试水。
    万万没想到,这两万辆到货之后,他们一次增加了十万辆订单!
    这只剩下基本部件的三踹子,走山路如飞,上面垛上稻穀又方便又快捷,用绳子一捆,到家了人力一掀车斗,哗的一下,全部倒在地上,比起那需要拉操纵杆的又方便了许多。
    关键问题是,这些三蹦子结实耐操,只要不缺少油不缺水,开上它出门,那是飞一般的感觉!无论如何晃动,零件都带鬆动的——经过简化之后,几乎没有多少螺丝,除了焊接就是铁销销,掉都没得掉。
    而且那声音大的,五百米外都可以听到,根本不需要喇叭,这无形之中又省了一笔。
    简化版的三蹦子让汽车厂忙的飞想,而车斗车间则是简单了,所有麻烦的地方统统没有,临时工都可以完成的工艺要求,每天的產量达到了一千个!同样,装配车间也少了不少事,最费时间的地方省去了,这装配速度也提升了一倍。
    十万辆三蹦子可不能分批交货,那得一船一船的装 ,一船装满再装下一船,反正津门港口的三蹦子就没有断过货。
    汽车厂不需要阎解成操心,但第一农具厂却需要他时刻盯著。
    刘家兄弟守著汽车厂,农具厂就需要他自己盯著了。
    想了想,自己身边没有个使唤的还真不行,不行的话把许大茂给弄来?这小子应该可以,再给他提个副科,给自己盯著农具厂,那自己就可以腾出身来干点別的。
    其实阎解成很不愿意当一把手,要管的事太多了,不如在自己的研究中心,什么事都不用干,自己想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多好!
    到了下班时间就与媳妇一块回家,多么美好的生活啊,怎么过的这么忙呢?
    今天晚上就去找许大茂。不行,现在就找他来!
    “宣传科吗?我是阎解成,许大茂同志在吗?好的,让他来一趟研究中心。”一个电话的事,搞定,许大茂並没有出去放电影。
    很快,许大茂就跑了过来,现在都知道,能被阎解成看上的人都当官了。
    傻柱,一个厨子,成了食堂主任。
    刘家兄弟两个,都是四级工而已,死皮赖脸的要拜师,阎解成都没希得要,后来不知怎么得就成了人家的跟班,现在也是副科级了。
    於莉,这个不能多说,也是副科级。
    听到阎解成打电话打许大茂,宣传科的人眼里都要喷火了,如果目光能杀人,现在的许大茂已经被千刀万剐了!
    嚇的许大茂赶紧逃出宣传科,直奔研究中心。
    许大茂一路小跑,来到了研究中心,看到阎解成正在观察车间:研究中心的车间中部建了一个二层楼,站在二楼上,整个车间一目了然。
    “解成兄弟,您找我?”
    “大茂哥,我现在身边就你是可靠的,你可愿意来车间帮我?”阎解成开门见山的说道。
    “没问题!”
    “那需要去车间干活,並且每个工序都得干,你能行吗?”阎解成需要一个能明白各个工序的人,你可以不精通,但必须知道每个工序的操作,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出问题等等。
    刘家兄弟两个本身就是车间出身,再加上跟在阎解成身边很长时间了,这才被派去临时监管汽车厂。而许大茂,除了找女人方面是把好手,车间的事还真不好说。
    “啊?还得下车间干活啊?”许大茂也懵了,不是说跟了阎解成就当官了吗?怎么到了我这里就变了呢?
    “你考虑一下,明天给我回復。”阎解成说道,然后继续巡视车间。
    现在整个农具厂並不稳定,还需要自己时刻盯著,要不然指不定什么地方就会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生產进度,弄不好还会出人命!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