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开局请我当皇帝 - 第82章 孔胤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 孔胤植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兗州府,曲阜县。
    衍圣公府。
    当代衍圣公孔胤植愁眉苦脸。
    得益於衍圣公府灵活的政治路线,不论是哪一朝还是哪一代,衍圣公府都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恰恰也是由於衍圣公府的政治路线太过於灵活,孔胤植这才犯了难。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殉国,山东总兵刘泽清、山东巡抚邱祖德纷纷难逃,山东陷入权力交替的关键时刻。
    衍圣公孔胤植抓住了这一关键时刻,衍圣公府果断拋弃大明朝,换上大顺朝旗帜,喜迎大顺王师。
    没想到,大明朝又打回来了。
    山东巡抚朱大典兵围济寧城,声势浩大。
    这么多天过去了,也没分出个胜负。
    事情难就难在这了。
    如果大明朝贏了,那衍圣公府本来就是大明朝的衍圣公府。
    如果大顺朝贏了,衍圣公府还可以继续是大顺朝的衍圣公府。
    问题的关键是,这俩僵持住了。
    饶是身为衍圣公的孔胤植,一时之间也不知道,究竟应该把宝压在哪一方。
    为此,孔胤植每天都派人出去打探消息。
    山东战事的军情传递,一时之间,衍圣公府甚至比南京兵部还要上心。
    “爹,爹。”孔胤植的儿子孔兴燮急匆匆的跑进来。
    “慌什么。”孔胤植脸色一沉。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寧静无以致远。”
    “这么大的人了,慌慌张张的成什么样子。“
    孔胤植在衍圣公府就是天,孔兴燮不敢多言。
    “是,爹教训的是。”
    “有什么事,说吧?”
    得到允许,孔兴燮这才开:“爹,我刚刚从县衙回来。”
    “兗州府衙向曲阜县衙发了公文,说是山东巡抚衙门有令,责各府州县,协济军餉。”
    “兗州府衙给曲阜县衙摊牌的数额是,白银三千两。”
    “三千两银子。“孔胤植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
    “你怎么看?”
    孔兴燮知道父亲这是在有意考校自己,他也想表现一把。
    “爹,曲阜的田地,近乎都在衍圣公府名下。”
    “衍圣公府名下的祭田,因是祭圣人所用,不用缴纳赋税。可其他田地,是需要缴纳赋税的。这么多年了,咱们也就是交上那么一点,有个表面样子,也没人真的不开眼来查咱们衍圣公府。”
    “曲阜县衙所收的赋税,实际少的可怜。“
    “兗州府衙,不可能不知道曲阜县衙的情况,但他们还是摊派下来三千两银子的份额,'
    c
    “儿子认为,他们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们是想借动乱之际,敲咱们衍圣公府一笔。”
    安静一下,孔胤植的声音才响起,“你的意思是,这三千两银子,不给?”
    “当然不能给。”孔兴燮说的理直气壮。
    “协济军餉,凭什么让我们衍圣公府出钱。”
    “这天下要是大明朝的,就该姓朱的出钱。这天下要是大顺朝的,就该姓李的出钱。”
    “不管这天下是明朝的还是顺朝的,是姓朱还是姓李,衍圣公府可还是姓孔。”
    “几千年的孔。”
    孔胤植端起桌上茶杯,手刚一碰到茶杯,就立刻缩了回去。
    孔兴燮了解自己父亲的习惯,喝茶只喝烫茶。这是放置时间太久,温度降下来了。
    他衝著门外喊道:“沏杯因茶上来,另外再烧好热备著。”
    衍圣公府家大业大,府中自然不会缺少僕人伺候。
    孔胤植的身边,就更不可能缺人。
    门外的仆闻声,不敢有丝毫怠慢,刻回了声,“是。”
    声音不大也不小,足以让屋內的孔家父子听清楚,但却不会觉得噪耳,声音带出的力道也不会让人觉得是应付公事。
    在大户人家门前伺候,尤其是衍圣公府这样屈指可数的大户,什么都是技术活“你说的有道理,但又没有道理。”
    孔兴燮的声音传来,孔兴燮隨即回身,恭敬的站好,一副恭敬的乖孩子模样。
    “咱们衍圣公府是有些积蓄,但不是冤大头,不能什么钱都出。”
    “可现在明朝的兵和顺朝的兵,在济寧打的热朝天,时之间分不出上下。”
    “万一大明朝的兵败了,咱们又不协济军餉,那些军头一怒之下,放纵溃兵劫掠咱们名下的產业,那就不值当的了。“
    孔兴燮试探性的问:“爹的意思是,给他们一部分?”
    孔胤植:“给他们一部分,但也不能给多了。”
    “给多了,他们会觉得我们衍圣公府是软柿子,以后备不住还得来敲槓。”
    “那,应该给多少合適?”孔兴燮又问。
    孔胤植想了想,“告诉曲阜知县,让他以县衙的名义,解送军餉五百两。”
    “並转呈兗州府衙,就说曲阜县衙帐上无钱,目前只能筹措这么多。余下的,待再行筹措,若还有,会立即解送府衙。“
    曲阜知县,由孔家人世袭。
    对於衍圣公孔胤植来讲,曲阜知县,那就和自己手下的跟班小弟一样,隨便支使。
    孔兴燮身为衍圣公之子,下一任的衍圣公,当然也不会觉得自己父亲这么命令曲阜知县有什么不妥。
    “是,这就安排去通知曲阜知县,让他们照父亲所说,向兗州府衙回。”
    为了显示自己办事周到,孔兴燮还特意追加一句,“儿子会交代人看著曲阜知县写回文,保证出不了差池。“
    孔胤植点点头,“如此最好。”
    “对了,济寧那边可有消息传回来了?”
    孔兴燮:“这事是管家派人在盯著,如果有消息,应该早就来了稟报了。”
    说著,孔兴燮转身衝著门外,“茶还没有上来!”
    “来了。”门外的僕人隨即推门走进。
    灶上的开水是现成的,沏茶並不费事。
    只是孔家父子在屋里谈话,深知衍圣公府规律森严的僕人不敢贸然打扰,只能端著托盘在外等候。
    不远处,还有僕人在盯著这里。
    若是屋里谈话时间过长,茶水的温度降下来,门前端茶的僕人会立即向远处示意,接著就会有人新沏茶水端过来,以確保孔胤植需要时,茶水总是烫的。
    孔兴燮清楚自己父亲的这一套规律,所以他知道门外时刻有热茶在等著。
    僕人將茶奉上,刚想要离去,就被孔兴燮叫住。
    “把管家叫过来,要快。”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