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认亲,祖母聋老太太 - 第5章 奶奶盼望认祖归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中海脸上的笑容堆得比什剎海的荷还盛,可心里那桿秤却拨得飞快。
    他和老伴膝下荒凉,养老这事,傻柱虽是个实在人,可那炮仗脾气和得罪人的臭嘴,总让他悬著心。
    万一哪天步了贾东旭的后尘……易中海不敢深想。
    眼前这刚从太行山走出来的韦东毅,像一块温润的璞玉,中专文凭,经济管理学校毕业的干部苗子,对老太太那份赤诚的孝心更是看得见摸得著。
    多一条路,多一分安稳。
    这念头一起,他再看韦东毅,眼神里的热度便添了几分,如同发现了埋在后院地窖里的陈年好酒。
    四人脚步轻快地进了最近的国营饭店“为民饭庄”。
    白墙绿漆,几张油亮的方桌条凳,空气里浮著淡淡的油烟味儿。
    落座后,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投向主位上的老太太。
    老太太眯著眼,笑得慈祥,枯瘦的手摆了摆:“甭瞅我,你们年轻人看著点。我这把老骨头,尝个味儿就够,要不是图个热闹,才懒得动弹。”
    她目光转向韦东毅,带著不容置疑的亲近,“孙儿,你来,想吃什么就点!別跟你易叔易婶客气,他们呀,不缺这点嚼裹!”
    易中海立刻接话,底气十足:“没错,东毅,拣硬菜点!咱不差钱票!”他这话掷地有声。
    八级钳工,月薪九十九块五,两口子省吃俭用大半辈子,存摺上的数字在六十年代的四九城,绝对算得上殷实人家。
    韦东毅也不扭捏,拿起手写的简易菜单,声音清朗:“一份炒麻豆腐,一份红烧肉,一份猪肉白菜燉粉条,再来条清蒸鱼,汤要个西红柿片儿汤,主食米饭。”
    四菜一汤,有荤有素,油水十足,在这年头已是极体面的待客规格。
    柜檯后的服务员大姐麻利地打著算盘,噼啪作响:“炒麻豆腐五毛,红烧肉一块二,猪肉白菜燉粉条八毛,清蒸鱼一块五,片儿汤三毛,米饭一斤二两粮票。统共四块二毛钱,外加两斤粮票,一斤六两肉票!”
    这数字报出来,旁边一桌几个穿著工装的汉子都忍不住侧目。
    一个壮劳力一月口粮钱也不过三五块!
    这顿吃下去,够普通人家嚼用好些天。
    易中海眼皮都没眨一下,爽快地数出钱票递过去。
    韦东毅看在眼里,心中微澜。
    他不是刚穿来时那个懵懂的小白了,深知这年代钱票的金贵。
    若非清楚易家底子厚,他绝不敢如此“大手大脚”。
    这顿饭,无声地印证著一个朴素的道理:任何时代,没有钱,都寸步难行。
    当然,像娄家那样太有钱又守不住的,是另一重风险。
    念头飞转间,他对易中海原本“承情帮衬”的简单想法,悄然鬆动。
    扎根四九城,照顾奶奶,改开前离京无望。
    若能从傻柱手里接过易家养老的担子……这念头一旦滋生,便如藤蔓缠绕。
    利弊清晰,关键在於——这事绝不能由自己开口,否则“吃绝户”的嫌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等菜的间隙,易中海呷了口免费的大碗茶,关心道:“东毅啊,你这户口现在落哪儿了?”
    “读书时迁到学校集体户了,”韦东毅答得乾脆,“毕业分配,按政策,户口该跟著落到单位去。”
    这是农村娃鲤鱼跳龙门的黄金通道,另一条则是顶替退休父母的岗位。
    提到户籍,一直含笑听著的老太太忽然开口,浑浊的眼里闪著希冀的光:“孙儿,这户口…能想法子迁回咱四合院不?落到奶奶户头上?”她声音不高,却带著一股执拗。
    韦东毅瞬间瞭然。
    老太太这是盼著他认祖归宗,把“韦”字堂堂正正写回四合院的户籍册上。
    他略一沉吟,据实相告:“奶奶,按眼下户籍规章,难。头一条,就得证明我是您直系血亲。这证明,不好开。”
    许多事,心知肚明是一回事,白纸黑字的证据是另一回事。
    老太太却笑了,带著点过来人的狡黠:“这好办!公安局的刘科长,是你爸当年的老同学!人厚道,逢年过节还来看看我这孤老婆子。改明儿你去寻他一趟,提你爸的名字,准成!”
    韦东毅目光投向易中海求证。
    易中海笑著点头:“老太太记性好,就是职务记岔了。老刘前年就升副局长了!户籍这块儿就归他管。”
    他顿了顿,补充道,“光正兄弟当年在育英中学,人缘是极好的。”
    韦东毅心头一震。
    四九城公安局副局长!
    这位置能量不小,或许不输於傻柱时常掛在嘴边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领导”。
    为何剧中从未提及?
    他旋即警醒,自己差点又被那部“浓缩版”的《禽满》框住了思维。
    真实的世界,远比一部电视剧波澜壮阔、枝蔓横生。
    他郑重道:“奶奶放心,孙儿记下了。不管成不成,这趟门,孙儿一定去拜!”
    “这就对嘍!”老太太眉开眼笑,仿佛一件心头大事落了地。
    这时,热气腾腾的菜餚陆续上桌。
    酱红的红烧肉油光发亮,燉粉条吸饱了浓郁的汤汁,蒸鱼鲜香扑鼻。
    老太太今日胃口奇佳,竟破例夹了好几块颤巍巍的肥肉。
    韦东毅眼疾手快,在她筷子伸向第四块时轻轻拦住:“奶奶,油大,尝尝味儿就好,肠胃要紧。”
    老太太意犹未尽地咂咂嘴,倒也听话地放下了筷子。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易中海的目光落在韦东毅身上,越看越是熨帖。
    这年轻人,从贫瘠大山里挣扎出来,面对满桌荤腥,既无狼吞虎咽的窘迫,也无刻意拿捏的做作,举止从容,透著一种骨子里的分寸感。
    在易中海看来,这便是难得的修养。
    再加上干部身份的金字招牌、对老太太那份沉甸甸的孝心担当……傻柱的憨直义气他有,傻柱的莽撞嘴臭他无!
    易中海心底那桿秤,彻底偏了。
    养老这事,东毅才是那块更稳妥、更光亮的压舱石!
    他这点心思,如何瞒得过老太太那双阅尽沧桑的慧眼?
    老太太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门儿清。
    易中海两口子照顾她十几年,这份情,她认。
    但前提是,自家孙儿得心甘情愿!
    若孙儿点头,她乐见其成;若孙儿不乐意,天王老子也別想勉强她韦家的独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