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安空调?你搁这养死士呢 - 第121章 第 121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学术界復仇者联盟
    辩论会的直播信號,在组长那句“天亮了”的余音中掐断。
    但网际网路的狂欢,才刚刚拉开序幕。
    如果说,前一天沈诚在蓝天技校的“抢人”,是一场精彩的阳谋大戏,点燃了大眾对精英阶层积压已久的情绪。那么今天,这场名为“辩论”,实为“庭审”的直播,则像一颗投入深水湖的核弹,炸出了水面下无数潜藏的巨兽。
    “捂大作弊门”以一种无可爭议的姿態,霸占了所有平台的热搜第一。
    紧隨其后的,是#沈诚的学生,不能被人冤枉#,#你的大学之道,就是偽造之道?#,以及一个由无数普通网友自发顶起来的,带著滚烫温度的话题——#新星学院,收留心碎学术人#。
    新星学院的官方网站,在直播结束后的十分钟內,因为瞬时访问量过大,直接崩溃了。紧急修復后,留言板的功能几乎被刷爆。
    “校长!我,985材料学博士,研究方向是超高强度记忆合金,因为项目太烧钱,三年没出成果,被导师边缘化,现在在一家私企做质检,月薪八千。我能去吗?我不要钱,给我个实验室就行!”
    “沈校长!我我我!野生程式设计师,没上过大学,但我能黑进美国五角大楼的內网,再全身而退。就是有一次手滑,不小心把我们市交通委的红绿灯系统搞瘫痪了半小时,现在还在被通缉……不是,被关注。我能去您那避避风头,顺便维护一下网络安全吗?”
    “我是一名古生物学者,三十五岁,副教授。我坚信恐龙没有灭绝,它们只是进化成了更高级的形態,潜伏在我们身边。我因为这个观点,被学界认为是疯子,评职称次次被刷。沈校长,您相信光……不是,您相信恐龙吗?您那还缺看大门的吗?我能一边看门一边搞研究吗?”
    ……
    新星学院的招生办,电话铃声从下午开始,就没停过。
    负责接电话的几个小姑娘,从一开始的激动兴奋,到后来的麻木,再到最后的怀疑人生。
    “喂,您好,新星学院……对,我们是民办……什么?您是研究量子纠缠的?想来我们这开一门《玄学与科学的尽头》选修课?不是,老师,我们这主要是培养电焊、汽修……餵?餵?”
    “您好……啊?您是民间发明家?发明了一台永动机?就是还需要一点点外力辅助?老师,我们这可能不太……什么?您要把这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无偿献给沈校长?只求一个食堂打饭的编制?”
    任薇站在一片混乱的招生办里,听著这些匪夷所思的通话內容,太阳穴突突直跳。
    她今天跟著沈诚,像是坐了一趟时速三百公里的过山车,心臟现在还没完全落回肚子里。她以为闹剧结束,总算可以喘口气,评估一下这场公关战的商业得失。
    结果,更大的闹剧,才刚刚开始。
    这已经不是招生了。
    这是在开精神病院分院。
    “沈诚呢?”任薇抓住一个跑得飞快的行政人员。
    “校长?校长在校门口呢!您快去看看吧,校门口快打起来了!”
    任薇心里一惊,急忙衝出行政楼。
    新星学院的大门口,此刻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但来的不是记者,也不是看热闹的。
    而是一群画风极其诡异的人。
    一个穿著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头髮乱得像鸟窝,戴著一副酒瓶底厚眼镜的中年男人,正死死地抱著学校的电动伸缩门,任保安怎么拉都拉不开。
    “別拦我!我要见沈校长!我是秦志学,中科大的物理学博士!我能解决国家的能源问题!”他声嘶力竭地喊著,怀里还抱著一个用锡纸和电线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看起来像个暖水瓶的玩意儿。
    “你们放开我!这里面是『常温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mini模型!能量產的!你们小心点,別给我碰坏了!摔坏了你们赔不起!”
    保安们一脸惊恐,手上的力道不自觉地鬆了三分。
    核……核聚变?
    这玩意儿要是炸了,他们几个是不是就直接升华了?
    在秦博士旁边,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穿著一身迷彩作训服的男人,则显得冷静许多。他没去扒拉大门,只是从自己背著的一个巨大帆布包里,掏出了一只……闪烁著金属光泽的机械手臂。
    他把手臂往地上一放,从口袋里掏出几根电线,熟练地接在旁边路灯的电源盒上。
    “滋滋——”一阵电火闪过。
    那只机械手臂的五根手指,居然灵活地张开,然后猛地握拳,一拳砸在旁边的水泥坛上。
    “砰!”
    一声闷响,水泥坛应声裂开一道巨大的口子。
    围观的学生和保安,齐刷刷倒吸一口凉气。
    “我叫高强。”魁梧男人瓮声瓮气地开口,指了指那只还在冒著电火的机械臂,“退伍技术兵,搞了十年机械外骨骼。没学歷,没论文。部队不让搞,科研所嫌我野路子。沈校长要是觉得这玩意儿还有点用,就让我进去。要是觉得是堆废铁,我立刻就走。”
    任薇站在人群外,看著那个抱著“核弹”的疯子,和这个徒手造出“终结者”的猛人,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按在地上反覆碾压。
    沈诚到底捅了个什么马蜂窝?
    他把全中国的“堂吉訶德”都给招来了?
    就在这时,沈诚分开人群,走了过来。
    他脸上没有半点意外,反而带著一种猎人看到猎物般的兴奋。
    他先是走到秦博士面前,没有理会他怀里的“核弹”,而是指了指他那副厚得离谱的眼镜。
    “秦博士是吧?您这镜片,得有两千多度吧?看文献费劲吗?”
    秦志学愣住了。他以为沈诚会问他核聚变原理,或者质疑他是骗子。没想到对方开口问的是他的眼镜。
    “还……还行,就是看久了眼睛疼。”
    “那不行。”沈诚摇了摇头,“搞科研的,眼睛是本钱。韩非!”
    一直跟在身后的韩非立刻上前一步。
    “联繫全市最好的眼科医院,请他们的院长,亲自给秦博士做个全面检查。配最好的镜片,做最精密的矫正手术。钱,学校出。我要求秦博士在三天之內,能看清楚一百米外的一只蚂蚁是公是母。”
    秦志学彻底懵了。他抱著那个比自己命还重要的模型,站在原地,眼眶毫无徵兆地红了。
    他为了他的理论,跟导师决裂,被同事嘲笑,被家人不解。所有人都说他是疯子,是妄想症。
    这是第一次,有人不关心他的理论,只关心他的眼睛。
    沈诚没再多说,又转向高强。
    他绕著那只还在微微颤动的机械臂,走了两圈,嘖嘖称奇。
    “高师傅,好手艺。”
    他没有问参数,没有问原理,而是指著机械臂上一个粗糙的焊接点。
    “这个地方,用的应该是民用级的tig焊吧?电流不稳,焊缝的渗透力差了点。要是换成军工级的等离子束流焊,强度至少能再提升百分之三十。”
    高强那张古铜色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他是个纯粹的技术兵,只认手艺,不认人。眼前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校长,居然一眼就看出了他这套装备最核心的短板。
    这是个真懂行的!
    “王树军师傅!”沈诚衝著人群里喊了一声。
    昨天刚加入新星学院的王树军,正混在人群里看热闹,闻言赶紧挤了出来。
    “校长,啥事?”
    “王师傅,给你介绍个新同事。”沈诚指了指高强,“这位是咱们学校新成立的『尖端动力甲冑研究所』的首席工程师,高强。你呢,从今天起,就是研究所的焊接技术总顾问。”
    他又转向高强:“高师傅,这位是王树军,国內最顶尖的特种焊接大师。以后你们研究所所有需要焊接的活儿,都归他管。你们俩,一个负责设计,一个负责实现。我给你们一个目標。”
    沈诚伸出三根手指。
    “三个月。我要看到我们新星学院自己的,第一代单兵外骨骼装甲,从设计图,变成现实。”
    “至於场地……”沈诚环顾四周,指著不远处一个废弃的篮球场,“就用那。我马上叫人拉铁皮围起来,通上电,今天就给你们建成一个临时车间。”
    “钱和设备,你们列单子,我来批。”
    高强看著沈诚,这个沉默寡言的硬汉,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只是默默地收起了那只机械臂,然后对著沈诚,敬了一个无比標准的军礼。
    沈诚坦然受之。
    然后,他站上一个坛,对著所有闻讯赶来,堵在门口的“野生大神”们,朗声宣布。
    “各位!我知道你们为何而来!”
    “你们的才华,你们的梦想,你们受过的委屈,我沈诚,都知道!”
    “从今天起,新星学院的大门,为所有怀才不遇的英雄敞开!”
    “我不管你是什么学歷,不管你有什么样的过去!我只看你的本事!”
    “在这里,没有论资排辈,没有办公室政治!只有一件事——把你的想法,变成现实!”
    “我给你们提供平台,提供资金,提供团队!”
    “你们,只需要给我一个,改变世界的可能!”
    他的话音落下,人群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任薇站在人群的边缘,看著那个站在坛上,意气风发,仿佛在检阅自己军队的沈诚,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他不是在办学校。
    他是在组建一支军队。
    一支由失意者、疯子和天才组成的,向整个陈腐世界宣战的……
    復仇者联盟。
    第122章 疯人院里的规矩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当“復仇者联盟”真的在新星学院集结后,沈诚和任薇才发现,这帮天才疯子凑在一起,產生的不是化学反应,而是连锁爆炸。
    联盟成立的第二天清晨,一声巨响伴隨著冲天而起的黑烟,直接把全校师生从睡梦中惊醒。
    沈诚穿著睡衣衝到事发现场——那个临时搭建的“尖端动力甲冑研究所”时,看到的是一片狼藉。
    铁皮墙被炸开一个大洞,高强正灰头土脸地从里面爬出来,他那身迷彩服被烧得破破烂烂,脸上黑一块白一块。
    而在他对面,秦志学博士正一手抱著他的“核弹”,一手叉著腰,气得浑身发抖。
    “莽夫!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莽夫!我说了多少遍,我的『托卡马克装置』需要超高精度的稳定电源!你居然敢直接把电焊机的线路接到我的实验电路上?你知道你刚才差点引发了什么吗?时空涟漪!你差点把我们整个学校都送进四维空间!”
    高强呸地吐出一口黑烟,眼睛瞪得像铜铃。
    “放你娘的屁!什么狗屁时空涟漪!老子就是想测试一下新到的高强度鈦合金板的抗衝击性,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非说我这边的电磁脉衝会干扰你那个破暖水瓶的『量子场』,偷偷摸摸把我的主电源给掐了!要不是老子反应快,切换到备用电源,我这半辈子的心血就让你给毁了!”
    “你那是心血?你那叫製造废铁!毫无理论依据,全凭经验瞎搞!你这种人,在科学史上,连个脚註都算不上!”
    “你那理论能当饭吃?能上战场挡子弹吗?老子在战场上拆炸弹的时候,你还在大学里算一加一等於几呢!”
    两个人,一个物理学博士,一个退伍技术兵王,就这样在全校师生的围观下,指著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眼看就要从文斗升级成全武行。
    这只是冰山一角。
    校园里,类似的衝突每天都在上演。
    研究古生物的副教授,在学校的人工湖边挖了个大坑,说是在寻找“水怪”的踪跡,结果把学校的排污总管道给挖断了。
    那个自称能黑进五角大楼的野生程式设计师,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把学校的教务系统改成了网页游戏,所有老师的头像都变成了q版小人,校长沈诚的头像旁边还顶著个“全服最强王者”的称號。
    任薇的办公室,成了这些天才们互相告状的“信访办”。
    “任校董!你管管那个搞材料的!他把我的实验鸽子燉了,说是要研究鸽子骨骼的生物力学结构!”
    “任校董!那个搞化学的,在宿舍里炼丹,把我们整栋楼的消防喷头都触发了!我的电脑!我存了十年的代码啊!”
    任薇每天被这些鸡飞狗跳的破事搞得焦头烂额,她看著自己那份原本准备用来规划新星学院未来十年商业蓝图的ppt,现在上面记满了“谁和谁打架了”、“谁又炸了实验室”、“谁的狗又丟了”之类的琐事。
    这天晚上,她终於忍无可忍,拿著一沓厚厚的“投诉信”,衝进了沈诚的办公室。
    “沈诚!你招来的这都是些什么人!这哪是復仇者联盟,这分明是精神病人集体出逃!再这么下去,学校就要被他们拆了!”
    沈诚正悠閒地泡著茶,对任薇的怒火视若无睹。
    “別急,坐下喝杯茶。”他递过去一杯热气腾腾的普洱,“技术性调整,问题不大。”
    “这还不大?”任薇把投诉信拍在桌子上,“秦博士和高强已经三天没说话了,项目完全停滯。学校的电网一天要瘫痪八次。我们的资金,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每天都在烧,但连个响都听不见!投资人要是看到我们学校现在这个样子,怕是连夜就要撤资!”
    沈诚呷了一口茶,慢悠悠地开口。
    “你说的都对。但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任薇一愣。
    “他们都是在各自的领域里,被压抑了太久的人。”沈诚放下茶杯,眼神变得深邃,“他们就像一群在黑暗里关了很久的野兽,突然被放了出来,看到了阳光和草原,第一反应不是合作捕猎,而是互相齜牙,抢夺地盘,证明自己才是最强的那一个。”
    “所以,我们不能用管理绵羊的办法,去管理一群狮子和老虎。”
    “那你说怎么办?”任薇没好气地问。
    “给他们立规矩。”沈诚笑了笑,“一个疯人院里的规矩。”
    第二天,新星学院所有新入职的“天才”们,都收到了一个会议通知。
    会议地点,在学校最大的阶梯教室。
    当秦志学、高强等人走进教室时,都愣住了。
    教室正前方的黑板,被一块巨大的白色展板取代。
    展板上,用红色的马克笔,画出了一个巨大的表格。
    表格的第一列,是“项目名称”。
    后面几列分別是:“项目负责人”、“所需资源(资金、场地、人员)”、“预期成果”、“潜在价值评估”,以及最后一列,也是最醒目的一列——“项目优先级”。
    沈诚站在展板前,手里拿著一支马克笔。
    “各位老师,欢迎参加新星学院第一届『项目价值评估及资源分配大会』。”
    他没有讲大道理,开门见山。
    “想必大家也发现了,我们学校,地小,人少,钱更少。而各位老师手里的项目,个个都宏伟远大,烧钱如流水。”
    “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必须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可能產出价值的项目上。”
    他指著那块巨大的展板。
    “现在,请各位老师,依次上台,用十分钟时间,向我们所有人,介绍你的项目。你需要说服的,不只是我,还有在座的每一位。”
    “我们会成立一个评估委员会,成员包括我,任校董,韩非律师,以及我们从外面请来的专业投资人。”
    “最终,我们会根据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和商业前景,为每个项目评定一个『优先级』。s级,a级,b级,c级。”
    “s级项目,学校將倾斜百分之八十的资源,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一路绿灯。”
    “a级项目,资源减半。”
    “b级项目,提供基础支持。”
    “至於c级……”沈诚顿了顿,露出了一个魔鬼般的微笑,“那就只能请老师您,先给s级项目打打下手,或者,自己想办法去拉投资了。”
    话音一落,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这哪是评估会,这分明是“学术好声音”的录製现场啊!
    秦志学第一个不服,站了起来:“我反对!科学研究怎么能用这种粗暴的方式来评级?很多伟大的发现,在初期都是不被看好的!”
    沈诚点了点头:“秦博士说得对。所以,我给这个规则,加了一个补充条款。”
    他拿起笔,在展板的最下方,写下了一行字。
    “允许跨项目合作。如果两个或多个项目可以结合,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那么组合后的新项目,优先级自动提升一级。”
    秦志学愣住了。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坐在教室另一头,同样皱著眉头的高强。
    他的“托卡马克装置”,最需要的就是超高强度的特种合金来构建反应室的约束力场。而高强的外骨骼,最核心的瓶颈,就是能源问题。如果能把小型的核聚变反应堆,塞进外骨骼里……
    那將不再是外骨骼。
    那是钢铁侠。
    高强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看著秦志学,眼神复杂,不再是单纯的鄙夷。
    沈诚將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嘴角的弧度更大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没有去强行撮合,而是创造了一个规则,让他们自己意识到,单打独斗是没有出路的。想要拿到最多的资源,就必须放下偏见,学会合作。
    就在这场別开生面的“项目评估会”进行得如火如荼时,韩非行色匆匆地走了进来,在沈诚耳边低语了几句。
    沈诚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
    他走到讲台中央,打断了一位正在激情介绍“恐龙基因復活计划”的教授。
    “各位,抱歉,插播一条消息。”
    “就在刚才,包括清北、捂大在內的三十七所『985』高校,以及中科院下属的十二家研究所,联合向教育部递交了一份联名信。”
    “信的核心內容有三点。”
    “第一,严厉谴责我校『恶意挖角』,扰乱正常学术秩序的行为。”
    “第二,建议教育部对我校的办学资质,进行重新审查。”
    “第三……”沈诚看著台下那些刚刚还意气风发的天才们,一字一顿地说道,“他们宣布,成立『高校人才保护与发展联盟』,未来,联盟內所有成员单位,將对新星学院,进行全面的学术封锁和资源禁运。”
    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刚刚还剑拔弩张的天才们,此刻脸上都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他们不怕没钱,不怕没场地。
    他们怕的,是被整个学术圈,彻底孤立。
    这意味著,他们將拿不到任何前沿的学术资料,买不到任何尖端的实验设备,他们的研究成果,將得不到任何主流期刊的承认。
    他们將从“復仇者联盟”,变成一座真正的,与世隔绝的……
    孤岛。
    第123章 我们的主场,我们的秀
    “高校人才保护与发展联盟”的成立,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新星学院刚刚燃起的熊熊烈火上。
    恐慌的情绪,如同病毒般在校园里迅速蔓延。
    最先感受到压力的,是任薇。
    “沈诚,出事了。”她拿著手机,脸色难看地衝进校长办公室,“我们之前订购的那台德国產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供应商刚刚打来电话,说因为『不可抗力』,订单取消了。”
    这台价值千万的设备,是给李秀丽团队准备的,也是高强制造外骨骼精密关节的核心设备。
    “不止。”任薇划著名手机屏幕,声音越来越沉,“给秦博士实验室提供高纯度氘和氚原料的化工企业,也终止了合作。还有我们预定的超算伺服器,对方寧愿赔付三倍的违约金,也要单方面毁约。”
    “我查过了,这些公司的背后,都有那些联盟高校的影子。他们是这些供应商最大的客户,一句话,就能断了我们的命脉。”
    沈诚正在练字,闻言,笔锋只是微微一顿,隨即又恢復了平稳。
    “意料之中。”他头也不抬,“断人財路,如杀人父母。我这一锄头下去,挖的不是几个人,是他们的根基。他们要是不联合起来弄死我,那才叫奇怪。”
    “现在不是说风凉话的时候!”任薇急了,“设备和原料都进不来,我们的项目还怎么搞?秦博士他们现在人心惶惶,已经有人在打退堂鼓了!”
    与此同时,外部的舆论攻击也接踵而至。
    之前对沈诚一片讚誉的媒体,风向一夜之间就变了。
    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和“资深学者”,开始在各大平台发表文章。
    《警惕学术功利主义:新星学院模式是创新还是毁灭?》
    《扒一扒那些被沈诚“拯救”的天才:真的是怀才不遇,还是本就被淘汰的边缘人?》
    文章里,秦志学的“可控核聚变”被描绘成痴人说梦的民科幻想,高强的外骨骼被贬低为毫无技术含量的废铁拼接,新星学院则成了一个收容失败者和疯子的“学术马戏团”。
    內忧外患,四面楚歌。
    任薇感觉,沈诚之前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空中楼阁,隨时都可能崩塌。
    “我们必须反击!”任薇在办公室里焦躁地踱步,“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或者,我去找找关係,看能不能从別的渠道搞到设备!”
    “为什么要澄清?”沈诚终於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了毛笔。
    他吹了吹宣纸上的墨跡,上面龙飞凤舞地写著四个大字——“自力更生”。
    “他们说我们是马戏团,我们就办一场马戏给他们看。”沈诚抬起头,眼睛里闪烁著一种疯狂而炙热的光,“他们不卖给我们设备,我们就自己造。他们封锁我们的技术,我们就创造出属於自己的技术。”
    “任薇,去发一封邀请函。”
    “发给谁?”
    “发给所有人。”沈诚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著校园里那些神色焦虑的“天才”们,“发给媒体,发给投资人,发给那些看我们笑话的所谓专家,也发给『高校人才保护与发展联盟』的每一个人。”
    “告诉他们,一周后,新星学院將举办第一届『未来科技开放日』。”
    “我们欢迎所有人,来亲眼看一看,这个『学术马戏团』,到底能上演一出怎样的大戏。”
    任薇的心臟漏跳了一拍:“一周?你疯了?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拿什么给人家看?看秦博士的暖水瓶,还是高强那堆被炸过的废铁?”
    “谁说我们什么都没有?”沈诚转身,目光灼灼地看著她,“我们有全中国最聪明,也最大胆的一群大脑。这就够了。”
    ……
    “未来科技开放日”的邀请函,像一颗深水炸弹,再次引爆了舆论。
    “高校联盟”那边,几乎所有人都把这当成了一个笑话。
    “黔驴技穷了,这是要破罐子破摔啊。”
    “开放日?我看是公开处刑日吧?我倒要看看,他能拿出什么东西来。”
    “我已经让我的博士生准备好稿子了,就等他开放日当天,把他那些所谓的『科技成果』批得体无完肤。”
    外界的嘲讽,丝毫没有影响到新星学院。
    沈诚召集了所有项目负责人,开了一场闭门会议。
    会议室里,气氛压抑。
    “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沈诚开门见山,“设备被禁运,原料被切断,研究寸步难行。外面的人,都等著看我们的笑话。”
    他环视一圈,看著这些或沮丧,或愤怒的脸。
    “但我想问问各位。”他的声音陡然拔高,“你们当初为什么来这里?不就是因为在原来的地方,条条框框太多,束手束脚,才华无法施展吗?”
    “现在,人家把条条框框都给我们撤了,直接把路都堵死了。这不正好吗?”
    “没有路,我们就自己走出一条路来!”
    他看向李秀丽:“李老师,德国人的五轴工具机不卖给我们,我们能不能自己造一台?精度差一点没关係,我们能不能用算法和工艺来弥补?”
    李秀丽愣了一下,隨即眼神亮了起来。她搞了一辈子数控,最大的梦想就是能造出完全属於中国自己的高端母机。这在以前的体制里,是想都不敢想的。
    “可以试试!”她咬著牙,重重地点了点头。
    沈诚又看向秦志学:“秦博士,高纯度原料没了,你的理论模型,能不能在现有条件下,进行一次模擬推演?我们不需要你真的点亮核聚变,你只需要在开放日那天,向所有人证明,你的理论,在逻辑上是成立的!”
    秦志学扶了扶眼镜,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对,他不需要实物,他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他尽情推演的舞台。
    最后,沈诚的目光落在了高强身上。
    “高师傅,我知道你憋著一口气。外骨骼的核心部件加工不了,但它的结构设计,它的液压系统,它的控制逻辑,这些都是你的强项。”
    “开放日那天,我要你穿著你现有的,哪怕是半成品的装甲,站到台上去。”
    “他们不是说你这是废铁吗?”沈诚的嘴角勾起一丝冷笑,“你就当著所有人的面,用这堆『废铁』,给我徒手举起一辆汽车!”
    高强猛地抬起头,眼里的火焰,重新被点燃。
    “校长,您放心!”他拍著胸脯,声音如同洪钟,“別说一辆车,只要材料跟得上,我能给您把这栋楼都抬起来!”
    一场会议下来,整个团队的士气,被重新调动了起来。
    沮丧和恐慌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的,破釜沉舟的疯狂和豪情。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整个新星学院,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巨大工地。
    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秦志学带著一群数学系的学生,在黑板上进行著海量的公式推演。
    机械车间里,李秀丽和王树军团队,不眠不休,真的在用现有设备,一点点“拼凑”一台简易的加工中心。
    废弃的篮球场上,高强和他的团队,电焊的火彻夜不熄,巨大的机械骨架,一天一个样。
    任薇看著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看著那些曾经互相看不顺眼的天才们,此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標,自发地合作,互相帮助,她心中的不安,渐渐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所取代。
    她走到沈诚身边,看著那个在篮球场边,正和高强一起研究液压管路图纸的男人。
    “你这是在赌博。”任薇轻声说,“把所有人的命运,都押在这一场秀上。万一失败了呢?”
    沈诚没有回头,只是拍了拍图纸上一个复杂的结构。
    “任薇,这不是赌博。”
    他转过头,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在夜晚的电焊火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这是选秀。”
    “我们不是在向他们证明什么,我们是在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肌肉。”
    “他们封锁我们,是因为他们害怕。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看得更清楚一点,他们到底在害怕些什么。”
    “开放日,不是我们的考场。”
    “是我们的主场,我们的秀。”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