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贤的声音,如同一块冰冷的巨石,砸入了会议室里刚刚燃起的炙热气氛中。
他那双属於顶级商人的、锐利无比的眼睛紧紧盯著林凡,
將一个理想主义者最不愿面对,却又无法迴避的现实,血淋淋地剖开在了桌面上。
“李会长说得对。”任沧澜那苍老而沉稳的声音也隨之响起,他用指关节轻轻敲了敲桌面,补充道,
“林总,我搞了一辈子硬体。
我太清楚了,一个模块化的產品,它的复杂性和故障率,是隨著模块数量的增加而成指数级上升的。”
“就拿最基础的接口来说,”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指,
“我们需要它足够坚固,能承受用户上万次的插拔而不鬆动;
我们需要它的数据传输带宽足够高,不能成为『龙芯』性能的瓶颈;
我们还需要它的能源传导损耗足够低,否则一块电池的电量,一半都要浪费在接口上。
这三个要求,在现有的技术体系下,是绝对的『不可能三角』。
您想同时满足,成本会高到天上去,最终的產品,
可能会变成一个重达半公斤、售价三万块的『怪物』,没有任何市场竞爭力。”
奥拉夫也苦笑著点了点头,用他那带著芬兰口音的英语说道:
“是的,林先生。
我们诺基的实验室里,也曾有过类似的构想,但它最终,只停留在图纸上。
因为我们找不到一种能承载这个伟大构想的『连接』方式。”
三位来自旧硬体世界最高峰的王者,从三个不同的角度,
用他们最专业的知识和最惨痛的经验,共同为林凡的【无限手机】构想,宣判了死刑。
会议室里的空气,再次变得凝重。
秦正阳站在一旁,手心里已经捏出了一把冷汗。
他知道,如果今天林凡不能给出一个足以顛覆他们认知的答案,
那么这个刚刚还显得无比牢固的【盘古硬体生態联盟】,可能在成立的第一天,就要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然而,面对这堵由“现实”筑起的高墙,林凡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动摇。
他甚至还讚许地点了点头。
“三位,说得都非常对。”他坦然地承认了所有难题的存在,
“以我们目前的工业水平,想用传统的『插拔式』或『触点式』接口,去实现【无限手机】的构想,確实是天方夜谭。”
他的话,让刚刚还燃起希望的三位大佬,心又沉了下去。
“但是,”林凡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了一抹只有他自己才懂的、自信的微笑,“谁说,我们一定要用现有的技术了?”
这句话,让三位大佬都是一愣。
林凡没有再多做解释。
他只是平静地,按下了桌上的一个按钮,对秦正阳说道:“老秦,把我让你准备的那个箱子,拿进来。”
秦正阳立刻心领神会,他亲自起身,从会议室外推进来一个充满了科技感的银色手提箱。
箱子通体由航空级合金打造,表面没有任何缝隙,只有一个需要进行虹膜和指纹双重验证的识別区。
这种级別的安保,让任沧澜等人都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
他们知道,箱子里装的,绝对是潜龙科技最核心的机密。
在三位大佬好奇而又凝重的目光中,林凡走上前,通过了验证。
“咔”的一声轻响,箱子无声地滑开。
箱子里,没有他们想像中的手机,没有复杂的图纸。
只有两个静静躺在天鹅绒凹槽里的、只有拇指大小的、通体漆黑的方形金属模块。
它们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朴拙,表面没有任何可见的插孔或触点。
这是什么?
三人心中同时升起了巨大的困惑。
林凡戴上一双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將这两个小小的模块,拿了出来,分別放在了会议桌的两端。
他的动作从容不迫,心中却闪过了几天前,在【奥德赛实验室】里的那一幕。
早在这三位硬体巨头来之前,他就已经预判到了他们必然会提出的、关於“模块化”的技术质疑。
为此,他早已进入了那片只有他能看见的科技星海。
【未来科技app】的界面,在他眼前展开。
【检索关键词:『模块化』、『无损传输』、『物理连接』……】
【检索到匹配技术:73项。正在进行最优解筛选……】
【已为您锁定关键技术:【磁耦合共振接口技术(完整设计蓝图与核心材料配方)】。】
【介绍:一种基於量子磁隧穿效应的革命性接口技术。
可实现物理上的高强度自锁,並同时进行零延迟、零损耗的数据与能源无线传输。】
【解锁所需声望值:8000点。】
“8000点……”林凡当时心中微微一动。
但他知道,为了將这三位顶级盟友彻底绑上自己的战车,这笔投资,值得。
“解锁。”
【声望值-8000,当前剩余:44450点。】
【技术蓝图已传输!】
也正是在那之后,他才利用【奥德赛实验室】里那台升级后的生產线,
亲手秘密製造出了眼前这两枚足以改变世界工业格局的“钥匙”。
今天,正是它们登台表演的时刻。
林凡的思绪回归现实,整个过程,不过一瞬。
他看著桌上那两枚平平无奇的小模块,声音充满了磁性:
“传统的接口,就像两只手,想要传递东西,必须『握』在一起,有物理接触。
而我想要的『连接』,是两颗互相吸引的星球。
它们之间隔著真空,却能通过无形的『引力』,牢牢地锁定彼此,並交换一切。”
说完,他伸出手,將桌面上那两个相隔近一米的金属模块,缓缓地,向中间推去。
任沧澜、李在贤、奥拉夫三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身体前倾,死死地盯著那两个越来越近的小东西。
当两个模块之间的距离,还剩下最后十厘米时。
异变,陡生!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將它们狠狠地吸附在了一起!
只听见——
“咔嗒!”
一声无比清脆、充满了机械美感的轻响!
两个模块,完美地、严丝合缝地,自动对位並拼接在了一起!
那接缝之处,甚至连一丝头髮都插不进去!
李在贤下意识地伸出手,想將它们分开,却惊骇地发现,
这两个小小的模块拼接在一起后,其牢固程度,竟然堪比一整块实心的钢锭!
他用尽了力气,也无法撼动分毫!
“这……这是某种超强力磁铁吗?”奥拉夫震撼地问道,但立刻又自我否定,
“不,不对,磁铁的对位不可能如此精准,而且磁力线会干扰內部的电子元件!”
“如果是磁铁,那它又该如何传输数据呢?”任沧澜也问出了关键。
林凡笑了笑,他拿起一个连接著旁边测试仪器的探针,轻轻地点在了其中一个模块上。
“现在,请看屏幕。”
三人立刻抬头看向旁边那块巨大的数据屏幕。
只见屏幕上,代表著“数据传输速率”的读数,正在以一种令他们灵魂都为之战慄的速度,疯狂地向上飆升!
【100gb/s……500gb/s……1tb/s……】
最终,它稳定在了【1.8 tb/s】这个足以让全世界所有光纤网络都自惭形秽的恐怖数字上!
“无……无接触……无线传输……速率超过了有线光纤的一百倍?”任沧澜看著那个数字,声音都在颤抖,
他猛地又看向另一组数据,“而且……而且功率损耗……是……是零?!!”
死寂。
整个【圆桌】会议室,陷入了绝对的死寂。
三位执掌著全球数百亿美金硬体帝国的巨擘,
此刻就像三个第一次见到电灯的原始部落长老,
看著眼前这个完全违背了他们所有物理学常识的现象,大脑一片空白。
他们终於明白了。
林凡,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和他们在同一个维度上討论问题。
当他们还在纠结於如何把“马车”的轮子造得更圆时,
这个年轻人,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出了一艘飞船。
“我將它,命名为【奇点接口】。”林凡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也像一把重锤,敲定了这场会议的最终结果。
“有了它,我们就不再需要担心任何关於模块化的成本和工艺问题。
我们可以像设计电路板一样,去设计我们的手机,我们的未来。”
他看著已经彻底被征服的三人,缓缓地站起身,伸出了手。
“现在,三位。”
“你们还觉得,『重新发明手机』,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