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权相 - 第323章 老龙鸿门邀首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完情况,宋溪山还转身朝着乔三拱手道:“乔将军,本官也没想到殿下病得如此严重,方才多有冒犯,还望见谅。”
    乔三连忙道:“宋大人言重了,末将也是奉命行事,也请大人见谅。”
    众将校瞧见这一幕,也都齐齐松了口气。
    既然卫王不是被挟持软禁,没有兵变的隐患,那他们也就放心了。
    许千户虽然心头仍有怀疑,但此时此刻还能再说什么,难不成又质疑宋溪山?
    那谁都能看出来他有问题了!
    所以,他也无奈地准备跟着众人散去。
    可就在这时,宋溪山的声音却再度响起。
    “许千户,请留步。”
    众人一愣,诧异回头,不知道宋溪山这时候叫住许千户是什么意思。
    地方主政官,按理说跟他们这些军中将校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
    许千户也疑惑道:“宋大人有何指教?”
    宋溪山神色平静之中带着一丝冷冽,好似还残留着昨日连夜赶来吹进眸子的寒意,“昨日太原城中,抓了几个人,他招供了一些事情,与许千户有些牵扯,希望许千户跟本官走一遭。”
    众人闻言更是面面相觑,太原城抓的人,跟一直在营中的许千户有什么关系?
    许千户却是面色猛变,难不成是
    宋溪山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心头最坏的猜想。
    “其中的主犯姓莫,许千户可认得啊?”
    许千户的心,陡然一沉。
    太原城,姓莫
    这人是谁还用说吗?
    不对,莫先生怎么会被抓呢?
    宋溪山几个胆子,敢朝莫先生出手?
    但以宋溪山的身份,没有这回事的话,他敢如此言说吗?
    可如果莫先生真的被抓了,他会选择供出自己吗?
    楚王殿下还在呢,宋溪山有几个胆子敢对莫先生刑讯逼供?
    不刑讯逼供的情况下,莫先生完全可以沉默不开口,有什么理由供述这些事情呢?
    可如果没有掌握证据,他宋溪山是怎么找上自己的呢?
    毕竟这营中这么多人!
    一时间,他陷入了极大的纠结之中。
    他却不知道,这都是齐政事先与乔三的交待。
    白衣秀士去青龙寨那一回,带回来的消息,让齐政明白了有人暗通青龙寨。
    但这个战略,卫王只跟营中的将校们讲过,这些禁军的高级军官们与青龙寨素无瓜葛,要说他们直接私通青龙寨并不现实,二者要想直接建立联系更不容易。
    就算是暗中投靠了楚王的人,楚王也不会让他这么干,私通贼寇这罪太大了,对楚王而言完全没理由这么做。
    但对那位楚王的使者而言,就不一样了。
    如今卫王接连大胜,田有光、严通陆续被抓,那位能不着急吗?
    一着急,不得出点昏招吗?
    于是,齐政早就从中拟出了一条说得通的合理脉络,并且嘱咐乔三,届时逼卫王现身,跳得最狠那个,就很可能是暗通楚王使者的军官。
    是的,齐政没有任何证据。
    但并不妨碍他可以诈上一诈。
    这一番说辞,便是假冒卫王的那名亲卫,转述给宋溪山,让宋溪山来演的戏。
    而此刻,看着许千户那迟疑纠结的样子,阅人无数的宋溪山心头已经有了判断,更对齐政的谋算佩服至极。
    短暂的沉默过后,许千户最终他选择了赌。
    或者说,这是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不认输。
    半生浮沉走到现在,他不甘心就此一切归零!
    他抬头看着宋溪山,“宋大人,末将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太原城抓的人,和末将有什么关系?”
    宋溪山的脸上露出果然不出所料的冷笑,他淡淡道:“不见棺材不掉泪,那个人叫莫有智,你真的需要本官多说吗?”
    他看着许千户,声音陡然一重,近乎怒喝道:“有些事情,本官不在这儿讲,是照顾军心,是给你留情面,如果你不接着,那就休怪撕破脸皮了!你真的要本官当众把你的丑事说出来吗?”
    许千户如遭雷击,当宋溪山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他不敢赌了。
    宋溪山一定是掌握了他泄露军情的事情,如果当众说出来,他怕不是得被这帮同僚生撕了。
    对军旅中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哪怕最后楚王赢了,也不敢重用一位有着这样前科的将领。
    只要不暴露,就还有一丝翻盘的希望。
    他的头颓然一低,“末将,愿听大人安排。”
    宋溪山大手一挥,“带走!”
    两个随从便应声上前,一左一右“搀”住了许千户。
    宋溪山扭头看着乔三,“乔将军,本官先带此人回去,再派两位名医过来,你千万照顾好殿下。”
    乔三抱拳,“多谢大人。”
    宋溪山接着看向众将校,“诸位,殿下卧病在床,值此时刻,还望诸位不要胡思乱想,当齐心协力,按照既定之策,平灭贼寇的好啊!”
    众人齐齐抱拳,“谢大人指点。”
    当宋溪山离去,一帮将校也纷纷告辞,离去之前,都和乔三说了几句道歉的好话。
    没办法,卫王就在帐中的事实,和宋溪山转头就拿下许千户这个今日最大刺头的事情,让他们是既服气,又畏惧。
    而看着众人离开,乔三转回大帐,也是彻底地长出了一口气。
    他的后背都已经被冷汗打湿,不过,好歹是熬过来了。
    一切都在公子的预料之中,不仅是众将校可能的反应,还是前来当救兵的宋溪山,以及事后拿下许千户的操作,都让乔三再度震撼于公子的算无遗策。
    宋溪山为什么会来,为什么这么配合,许千户的事情是怎么暴露的,后续会如何处置.
    这些事情,乔三都不想操心,他只知道,替殿下瞒得越久,中京城那场王见王的较量中,殿下的胜算,就越大。
    与此同时,中京城。
    在百姓看来,这城池,和往日没什么两样,依旧繁华,依旧拥挤,有钱的依旧接着奏乐接着舞,没钱的依旧接着拼命接着苦。
    但在中京城的官僚和权贵们眼中,这看似平静的气氛之下,却完全称得上是云诡波谲。
    因为,在百官进言,陛下亲自下旨让朝中大臣推举新太子之后,奏表送入御书房,已经有足足五日,陛下却没有任何表示。
    是对结果不满,还是说这举荐就是一个拖延的幌子?
    可不论是哪个,都意味着一个问题,陛下对楚王继位这件事情,似乎并不满意!
    但如今,朝中百官,有一大半都是支持楚王为储的,难不成陛下真的一点不在乎朝堂人心吗?
    而身为当事人的楚王殿下呢,似乎真的如他一如既往所表现出的那般豁达贤明。
    不仅没有向陛下施压,该干什么干什么,还打算在自己生日的前一天,张罗一场文会,一场雅集,来歌颂陛下的文治武功。
    这一父一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样的疑问,蔓延在众人心头。
    而紧接着的又一个消息,更让众人瞬间迷惑起来:
    陛下今夜留政事堂首相杨阶一起用膳。
    在当日那场“逼宫”之后,杨相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站在楚王这头的。
    陛下在这个时候赐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用意呢?
    能够在中京城厮混的人都不傻,陛下执掌天下二十年,虽然不是那等顶级的权术高手,但能稳坐帝位二十年,心性手段又能差到哪里去了!
    很显然,这一顿饭,是饭无好饭啊!
    楚王府,楚王闻讯,也面露思索。
    他想不通,这个时候,父皇叫杨相一道用膳,是图什么!
    他已经得知了真相,更做好了决定,这场太子推举的结果是什么他不在乎,但杨相对他很重要。
    这位暗中支持自己多年,也担任首相多年的老臣,是他上位之后,稳定朝堂最重要的倚仗。
    如今,万事俱备,可不能在现在出什么岔子。
    就在整个朝野都是浮想联翩的时候,杨阶坐着轿子,前往了宫门。
    摇摇晃晃的轿子中,他也同样在思考,陛下的目的是什么。
    这场晚膳之约,是陛下来政事堂走了一圈之后,以他劳苦功高,看似随口定下的奖赏,但他知道,皇帝没有随意之举。
    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之下。
    难不成陛下是有什么事想寻求自己的支持?
    比如想敷衍掉这场推举?
    抑或者是想借机离间自己与楚王的关系,让自己不得不站在皇权一头?
    联想到已经数日过去,还未曾表态的推举太子之事,杨阶心头,大致有了些猜测。
    当他出了轿,来到宫门前,早早已经候着一名太监引路。
    那宽阔到近乎空旷的殿前广场上,杨阶一脸平静地走着,领路的太监反而落后半步陪在一旁。
    他对这里一点也不陌生,但今夜独自走在这儿,天色昏暗,宫殿如蛰伏之巨兽,在视野之中露出层迭的黑影。
    他仿佛像是回到了当年刚中进士时的感觉,眼前的宫殿里住着的天底下最恐怖的权力之兽,正窥伺着他的一举一动,让他忍不住呼吸急促。
    他以为他已经驯服,或者至少说找到了与之共生的办法,可现在看来,自己所拥有的这一切,还是那么地单薄而不堪一击。
    想到这儿,他的心,便愈发地沉重了下来。
    曲折的路,终于走到了尽头,在他的眼前,灯火通明的殿中,站着恭顺的内侍,那殿中的核心处,一道目光正平静地看着他。(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