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权相 - 第343章 不当圣人,要当权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起之前,如今的朝局才是真正地明朗。
    陛下遭受重创,真正的时日无多;
    听说礼部已经奉陛下之命开始准备册立太子的典礼了;
    后宫之中,宁妃娘娘被再度提升位份,成了仅次于皇后之下的皇贵妃,替卫王登基扫平最后一丝可能的阻碍。
    所以,虽然卫王如今还只是皇子,但大家都已经将他当做储君,甚至实打实的新帝来看了。
    那么这辆朴实无华的马车,四舍五入,那就是御辇。
    齐政这待遇,便是同乘御撵,陛下亲迎,把臂同行!
    娘的,想想那个被卫王殿下扶下车来的如果是自己,此刻族里的祖坟应该都已经冒烟到炸了吧?
    万众瞩目之中,卫王把着齐政的手臂来到了场边,和齐政说了两句之后,朝着齐政点了点头,这才松手走向了队伍的最前方。
    齐政默默站在广场的边缘,这个位置是属于朝堂边角料的,往日也不会有谁在意,但此刻无数道目光都艳羡地望来。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的一飞冲天,近在眼前了。
    齐政友好地和周边人微微颔首,在对方诚惶诚恐的回礼后,脑海中不由想起了昨天晚上的事情。
    当时,他和卫王刚刚结束了关于今日这场朝会封赏的讨论。
    在自己据理力争的坚持下,卫王最终放弃了给自己一份让人艳羡的恩赏的计划。
    可就在自己起身打算告辞离去的时候,两个意外的人,造访卫王府。
    卫王没有丝毫托大,连忙拱手行礼,“见过孟夫子,见过姜先生。”
    孟夫子也郑重拱手,“此番殿下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居功甚伟,老朽闻讯,特来祝贺。”
    身后的姜猛也跟着一板一眼地行礼,不修边幅的他,也好生拾掇了一番,胡子一刮,登时显得年轻了十岁。
    卫王谦虚道:“此乃为人臣为人子之本分,不敢居功,而且也多赖齐政为我居中谋画,方能挫败逆党之阴谋。”
    孟夫子点头,“那老朽僭越,斗胆问问,殿下此番打算给齐政什么封赏?”
    卫王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孟夫子身份地位尊贵,又是齐政的恩师,关心一下这个事情很合理,“我倒是想给齐政符合他功绩的封赏,但是被齐政婉拒了。”
    孟夫子挑眉,看向齐政,“是因为科举?”
    齐政点了点头,“弟子觉得,如今弟子年少,又未曾经过科举,如果贸然受到重赏,或许会引起朝野的非议,同时也会给殿下添麻烦。”
    “糊涂!”
    齐政的话音刚落,就迎来了孟夫子的一声斥责。
    齐政和卫王都是一愣,这还是齐政这么久以来,第一次被人如此明确地驳斥。
    孟夫子直接道:“你在乎什么士林舆论,在乎什么旁人的想法,你只应该在乎,你当不当得起殿下给你的封赏,这个封赏能不能让你接下来的路走得更顺畅,更容易实现你们的抱负和理想!”
    “如今殿下监国理政,你辅佐殿下,就应该改掉以前储位之争时的行事风格,所思所想,不能再只是如何爱惜自己的羽翼,如何让殿下立功被人看见!殿下身为这个庞大帝国的执政者,就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你替殿下思考的出发点,应该是如何能够让这个庞大帝国存续发展得更好,让殿下做出更多的文治武功,让万千子民的日子过得更安稳更舒坦。”
    齐政肃手受教,卫王在一旁眼角跳了跳,这怎么也像是在教育我呢!
    “至于说什么没有科举,会遭士林非议,你身为老夫在周山上当着天下人收的关门弟子,还怕个球的士林非议?哪个士林敢非议?”
    “齐政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奋斗的目标,不能也不该只是自己的前程,要是这茫茫天下的芸芸众生啊!”
    齐政闻言,长揖及地,发自内心道:“弟子受教。”
    卫王也主动开口道:“孟夫子的话,对小王也是一番警醒,既然承受了这份重任,就该担起相应的责任,不能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
    孟夫子连忙道;“殿下言重了,老朽只是教育弟子,若有三言两语能让殿下有所体悟,那是老朽的荣幸。”
    客套两句,卫王便看向齐政,“既然孟夫子都这般说了,明日的封赏,我便为你安排了。”
    齐政无奈拱手道谢,而后和孟夫子与姜猛一起离开了卫王府。
    回到齐政的宅子,齐政让人安排酒菜,而后将孟夫子和姜猛请入房中,再度恭敬一拜,“多谢师父教诲,今日一言,着实让弟子警醒。”
    孟夫子笑着道:“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你的才智,迟早也能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若是错过了此番这样的好机会,今后再行封赏,那更是麻烦。”
    姜猛也笑了笑,“而且,师父的话也没说完,还有一句,不适合当着卫王的面说。”
    齐政一挑眉,好奇地看着姜猛。
    姜猛轻声道:“你如今的情况,有些是非,有些口舌,那是求之不得的,你难不成还想做圣人啊?”
    齐政闻言,一阵寒意从背上沿着脊梁猛地蹿起,心跳都悄然漏了一拍。
    他毫不怀疑卫王如今对他的信任,也完全相信卫王当日在皇帝寝殿之中的那份真诚。
    可就像两口子婚礼上宣誓一样,那一刻的真诚不能心安理得地当做永恒。
    一辈子的美好,一定是经营而来的。
    自己若是瞧着那一幕,就放松了警惕,那或许就是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下场了。
    就像你去人家家里做客,人家说随便点,就当自己家一样,你真拿这儿当自己家,那就离把这段关系走死不远了。
    至于为什么不能去做个圣人。
    因为,上一个朝野共尊的圣人,叫王莽。
    “齐大人?”
    旁人的一声轻呼,将齐政从回忆中叫醒,他一抬头,队伍已经排好,正徐徐前行入宫。
    那鼓起勇气来提醒齐政的官员伸手示意齐政站在他前面,齐政正好也不知道往哪儿站,眼看也在队伍末端,便点头致谢。
    在朝堂上站定,齐政都已经快挨着殿门了。
    这一刻,他也愈发理解了师父和大师兄的话,也感到了深深的认同,就这样的身份,能他娘的办好什么事儿。
    进步,不仅仅是官场地位的提升,还有那些爵位和官职所蕴含的政治实力和天经地义的权力。
    一个翰林诗待诏治不了江南,收不了北渊,平不了西凉!
    但公侯之爵、政事堂之位、六部之堂官,或许就可以!
    群臣先山呼万岁为陛下祈福之后,再向坐在龙椅旁边小椅子上的卫王一跪两叩行礼问安。
    卫王高坐台上,龙椅已是触手可及。
    他的目光扫过殿中,自然地顺着大殿敞开的门延伸,心潮不自觉地澎湃了起来。
    但昨夜孟夫子的话,似乎犹在耳畔响起。
    坐上了不一样的位置,那就该为这个天下去做些不一样的事情。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心神,缓缓道:“郭大人,皇甫烨逆党案,查得如何了?”
    就在昨日,天德帝下了苏醒后的第一道正式旨意,褫夺楚王皇甫烨一切爵位、职务,贬为庶人,关押在宗人府待罪。
    郭相迈步出列,朗声道:“回殿下,此番清查逆党,根据案犯口供,已陆续抓捕涉案官员二十三人,其中有爵者七人,五品及以上官员十八人,正在抓紧审理口供,梳理案情。”
    卫王的声音杀气腾腾,“中京城中,凡楚王逆党,一经查实,不论官职爵位,上不封顶!”
    “同时,逆党能组织起如此庞大的关系网,尔等要着重查清他们的勾连方式,尤其是消息与财货往来,要做到将其连根拔起!”
    “是!”
    郭相沉声的答应,就像是在朝堂众人的心头重重擂了一下,让他们忍不住一颤,仿佛瞧见了一场注定震动天下的大狱兴起。
    卫王的话,如一柄利剑,直指江南!
    “如何办案,你们自己拿主意,本王就一个要求,要经得起天下的议论,经得起后人的审视!”
    郭相、白圭、以及大理寺、刑部、中京府衙的人齐齐出列,“臣等遵旨!”
    等此事议定,今日难得来上朝的大宗正,迈步出列,“殿下,所谓惩恶扬善,清查逆党,以报君父之仇,当为首要;然此番挫败逆贼之奸计,既因殿下天赐勇武,力挽狂澜之故,亦有忠义之士前赴后继,舍身取义之缘,当褒奖有功之士,以彰朝廷之心,如此恩威并施,奖惩皆明,则人心自定,天下自安!”
    众人心头一凛,今日这重头戏,来了!(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