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秘密
中午。
工商局家属院。
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
越看乔二河越顺眼的苏建国便开口说道:“二河,你家建房需要用到的钢筋水泥,我家姑娘已经跟我说过了,你什么时候要就跟我说,我让人给你批个条子。”
乔二河端起酒杯道:“谢谢苏叔,你这算是帮了我大忙了,我敬你一杯。”
苏建国端起酒杯跟他碰了一下,笑道:“这都是小事,不值一提,你我虽然相差了二十来岁,但我跟你是一见如故,以后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你尽管说,只要不违法违规,我都给你办了。”
苏家母女闻言不由得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尤其是苏母,她本身也是混体制的,自然清楚到了丈夫这样的位置,轻易是不会给人许诺的,更别说是对第一次见面的人许诺了,哪怕这个人是女儿的朋友,正常来说丈夫都不会许下这样的承诺。
难道,是为了女儿口中那功效神奇的药酒?
苏锦绣看了一眼父亲,又看了一眼乔二河,总感觉他们之间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乔二河把杯里的酒干了,笑道:“苏叔,你这话我可是记在心里了哈。”
苏建国也干了杯中酒,放下酒杯道:“叔我说话算话,只要我能帮上忙的,绝不推辞。”
“有苏叔你这句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乔二河一边给苏建国倒酒,一边说道:“我虽然办理了个体户营业执照,目前卖鸡蛋算是合法经营,但年后随着那5000只蛋鸡陆续下蛋,届时一天6000颗鸡蛋的销售量,难保不会被人给盯上。
俗话说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像我这种农村出身的小老百姓,要是有人故意整我,那还真有苦头吃。
毕竟,岳爷爷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苏建国拍着胸膛说道:“这事你不用担心,好好做你的买卖,在沙市地区,要是有人故意整你,用‘投机倒把’之类的罪名拿你开刀,你就报我的名字,我就不信有人敢动你。”
“谢谢苏叔。”
乔二河闻言心中乐开了,有了苏建国这个大局长的承诺,以后在面对不公时,就有了反抗的底气了,这对于八十年代初从商的个体户来说,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听到这里,苏锦绣忍不住开口道:“爸,乔哥,这是怎么回事啊,我感觉要不是因为有我在,你俩都要称兄道弟了。”
苏建国笑道:“我跟二河比较投缘,我俩算是忘年交了。”
乔二河点头笑道:“没错,我们算是忘年交了,要是早知道苏叔这么好说话,我早就登门拜访了。”
苏锦绣:“……”
苏母的心中倒是隐隐猜到了一些。
毕竟丈夫自从喝了乔二河送的糯米甜酒后,不仅仅是腰痛的毛病治好了,那方面的能力也是大有好转,虽然还是没办法跟年轻时那种有求必应的状态相比,但一个星期也能上三四次班了,这种变化已经让他们夫妻俩都感到惊喜了。
而根据自家姑娘所说,乔二河还能浸泡出功效更加强大的药酒,要是她的丈夫喝了这种药酒,是不是就能重现巅峰,做到像年轻时那样有求必应呢?
对此,苏母心里也是非常期待的。
……
这一顿饭,吃得是宾主尽欢。
酒足饭饱之后,乔二河又留下来喝了将近半个小时的茶,跟苏父天南海北的一通闲聊,那渊博的知识毫无疑问又让他在苏父苏母的心里大大加分了。
这也是绝大多数重生者都具备的优势。
毕竟经历过后世那种信息爆炸的年代,只要不是文盲,或者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赌桌上”的人,长年累月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来回冲刷,那知识储备搁在这个信息不流通的八十年代,绝对是很牛逼的。
待一个话题告一段落,乔二河才把杯中的茶饮尽,起身说道:“苏叔,苏婶,时间也不早了,我兄弟还在等我呢,我就先告辞了,等年后再来给你们拜年。”
苏家三口闻言也都站了起来。
苏建国脸上挂着笑容道:“行,那我就不留你了,今天跟你聊得非常尽兴,年后咱们再一起把酒言欢。”
苏母则从旁边拿出刚才准备好的几条香烟和几盒茶叶,递给乔二河道:“二河,这是我跟你苏叔给你准备的一点小礼物,比不上你送我们的糯米甜酒,还请不要嫌弃哈。”
乔二河没有推辞,笑着接过礼品道:“这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我喜欢得很,谢谢苏叔苏婶。”
“你喜欢就好。”
苏母看向自家姑娘,吩咐道:“锦绣,你送一下二河。”
苏锦绣点了点头:“走吧!”
“苏叔苏婶,那我就先走了,明年再见。”
“好的,慢走,明年再见。”
待人走了之后,苏父才由衷的赞道:“这乔二河还真是个人物啊,知识面相当的广,也不知道他这样一个农村出身的人,到底是从哪学来这么多知识。”
“岑河公社那边的下乡知青多得很,只要有心学总能学到知识的。”
说到这里,苏母看着丈夫的眼睛,似笑非笑的问道:“倒是你怎么对二河的态度这么好?难道真像你说的那样,跟他一见如故,把他当成忘年交了?”
“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也不全是,主要吧……”
苏建国伸手拍了妻子一巴掌,笑眯眯的说道:“你懂的!”
苏母心中一荡,问道:“你问过他了?”
苏建国点头道:“问过了,他说喝了那药酒,可以让六七十岁的老人重现雄风,更别说是我这样的年纪了。”
听到这里,苏母眼中都透出水润了!
……
工商局家属院门口。
苏锦绣好奇的问道:“乔哥,你一个晚辈,却能跟我爸这样的长辈聊得这么投机,就差拜把子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乔二河笑道:“因为你爸平易近人啊!”
苏锦绣闻言不由得翻了个白眼:“什么平易近人啊,我爸在其他晚辈面前严肃得很,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他跟一个晚辈能聊得这么投机的。”
乔二河眨了眨眼睛:“那就是我长得比较讨长辈喜欢?”
苏锦绣啐道:“讨厌,不说算了。”
乔二河笑道:“好了,这个以后再告诉你,我就先走了,明年再见。”
苏锦绣问道:“真不用骑单车吗?”
乔二河摆手道:“天气寒冷,骑单车的话你等会自己骑回来会很难受,反正离得也没多远,我自己走就行了。”
苏锦绣闻言心里甜滋滋的,点头道:“那好吧,明年再见。”
……
不知不觉,时间就来到了腊月廿四。
在岑河地区,这一天被称之为小年,过小年就意味着大年快到了,大家要加紧准备过年的物品。
同时,机关、学校、企业厂家也都开始放假了。
小年这一天,在岑河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腊月二十四,老鼠子过喜事。”
在这一天不能在屋里吵闹,说是你闹它一天,它明年就要闹你一年,使你不得安宁。
在这一天还不能推磨,不春碓;用不得剪刀,用了剪刀,老鼠就要咬烂衣物。
因此,岑河地区的人结婚要是选不到好日期,就选在这一天结婚,叫做搭老鼠子过喜事,是最好的日期。
此时,乔家兄妹正在家里大扫除,由乔三朵这个做家务的一把手带头,乔四海、乔五湖、乔六朵和乔七潭响应,把家里那三间房屋以及厨房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蜘蛛网之类的也全都清除干净,让这老旧的房子也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
打扫好卫生后,乔三朵便过来问道:“大哥,二哥,咱家什么时候杀猪啊?”
乔二河道:“就明天吧!”
乔三朵道:“明天杀猪的话,那今天我就不喂猪了。”
乔二河点头道:“嗯,不用喂了。”
乔大江问道:“老二,今年家里这头大肥猪比往年都大得多,你确定一点肉都不卖,全都留着自家吃?”
乔二河道:“确定不卖了,反正卖也卖不了多少钱,还不如留着自家人吃呢!”
乔大江想想也是,现在虽然临近年关了,但猪肉的市场价也就一块一斤(这是私人销售的市场价,就是国家实行购一留一的政策,留下的那头猪农户可以自己宰杀来卖给他人,不是需要肉票的国家牌价),家里这头大肥猪就算是全卖了,也就值个一百五十块钱左右。
这钱搁在以前,对于他们家来说自然是一笔大钱,但现在他们家卖鸡蛋一天就有四五十块钱的收入,这一头大肥猪不过三天的鸡蛋收入,已经不算什么了。
想到这里,乔大江点头道:“行吧,不卖就不卖,咱家今年也过个肥年。”
乔二河笑道:“这一头大肥猪怎么吃我都已经想好了,肥肉全部用来熬油,五肉拿来炸成扣肉,内脏跟四条猪脚还有猪头猪尾则拿来卤,排骨拿来红烧,筒骨拿来炖汤。
剩下的瘦肉拿一部分来做鱼糕,一部分拿来煎炒,一部分送给二爹家和三爹家,你们看怎么样?”
刚凑过来的乔四海听得口水都流出来了:“二哥,在吃这方面,咱家还是你厉害啊!”
乔三朵沉吟道:“二哥,你说的这些做法,我大部分都懂,就是这卤菜我还卤不好。”
乔二河道:“没关系,等猪分割好了,我把那些带去给人家帮我卤好就行了。”
乔三朵问道:“二哥,你打算拿去给谁帮忙卤啊?我能跟去学两手吗?”
乔二河笑道:“我打算带到公社去找卤菜高手帮忙卤,这是人家的拿手菜,恐怕不愿意教你。”
乔三朵闻言有些失望,但又忍不住好奇道:“二哥,那你跟人家关系怎么样?万一人家不肯帮忙卤怎么办?”
乔二河微笑道:“平白无故的拿去让人帮忙肯定不行,但只要我愿意给一些手工费,他自然就愿意帮忙了。”
其他兄妹闻言恍然大悟,原来二哥这是给钱让人家帮忙加工呢!
乔大江道:“既然这样,那你就去跟人家说一声,让人家提前做好准备。”
乔二河点头道:“反正明天杀猪,也要上报给食品站,正好可以去跟他谈谈卤菜加工的事。”
这个年代杀猪不是你想杀就能杀的,哪怕是你卖给国家一头猪,拿到了屠宰证,你也要先上报食品站,等人核实同意之后你才能杀,否则你就等着挨铁拳吧!
乔四海道:“那我去跟二爹和三爹说一声,让他们明天过来帮忙杀猪。”
黄红梅刚串门回来,就听到家里明天要杀猪的消息,连忙问道:“明天杀猪,你们打算卖多少留多少?”
乔三朵回答道:“二哥说整头猪都留着自家吃。”
黄红梅闻言不由得大吃一惊,那细小的眼睛瞬间瞪得比铜铃还大,她在家里虽然不管事,但自家的那头大肥猪是村里养得最好的,目测超过了200斤。
这么大的一头大肥猪,竟然要全部留着自家吃,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别说是一头200斤以上的大肥猪了,就是一头百来斤的猪,村民们杀的时候,都会卖掉大部分,只留下一小部分自家吃,在这个年代真没多少家能奢侈到杀一头猪过年的。
回过神来,黄红梅说道:“这一头大肥猪,我们留着自家吃,这怎么吃得完啊?”
“这头大肥猪该怎么吃,二哥已经规划好了。”
说着,乔三朵就把刚刚二哥所说的话复述了一遍,然后问道:“肥老巴,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黄红梅问道:“要不要给你们大舅二舅也送些猪肉过去?”
乔二河道:“我们已经给大舅二舅送过年礼了,那年礼比往年都多得多,没必要再送几块猪肉过去。”
黄红梅想想也是,便点头道:“那行吧,你们自己看着办,我就不管了。”
……
次日。
沙口大队陆家园。
过早后,乔卫星这个赘婿便准备带媳妇陆月英回娘家辞年。
在他们出发前,陆母关心的问道:“卫星,给你兄弟带的礼品,你都准备好了吗?”
乔卫星脸上带着微笑,点头说道:“都准备好了!”
陆父也跟着叮嘱道:“卫星,月英,你们到了公社之后,多买一些点心带过去。”
乔卫星夫妇点头道:“好的,我们知道了。”
陆母仍然不放心,再次叮嘱道:“月英,到乔家湾见到卫星从小玩到大的好兄弟,你一定要客气,知道吗?”
陆月英无奈道:“知道了,讶子(孩子)就交给你们了。”
陆母道:“放心吧,讶子有我们呢,你们赶紧走吧!”
乔卫星应了一声,便骑着单车载着媳妇离开了陆家园,朝公社的方向赶去。
在踩着单车的同时,乔卫星心中可谓是百味杂陈,去年他这个赘婿带媳妇回娘家送年礼,陆家人是不太上心的,而今年带媳妇回娘家送年礼,陆家人的重视程度远不是去年能比的。
对此,乔卫星又不傻,自然明白这一切都是他托了好兄弟乔二河的福。
之前他回娘家的时候,好兄弟送了他一坛糯米甜酒带回来,就是这坛糯米甜酒,彻底改变了陆家人对他的看法,不再把他当成一个地位低下的赘婿,而是拿他当真正的女婿来看待了。
想到又可以跟好兄弟一起坐下来喝酒吹牛皮了,乔卫星心中非常兴奋,踩单车的速度都变快了。
坐在后座的陆月英连忙开口道:“老公,你骑慢点,我手上还提着不少东西呢!”
乔卫星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刚刚在想事情,一下子没控制住速度。”
陆月英道:“没关系,我理解你的心情,让你入赘我们陆家,真是委屈你了。”
乔卫星摇头道:“老婆,你别这么说,入赘是我自己的选择,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
陆月英道:“以后我会多陪你回娘家的。”
陆家园位于岑河南偏西的方向,距离公社有五个多公里,由于泥路有些凹凸不平,乔卫星骑车的速度也不快,所以夫妻俩用了40分钟才赶到了供销社。
在供销社买了不少糕点后,夫妻俩继续上路。
从公社到乔家湾,离得就比较近了,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夫妻俩终于来到了村口的八卦中心。
虽说在岑河地区,入赘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愿意选择入赘的毕竟只是少数,毕竟赘婿的地位始终是没办法跟正常女婿相比,在有得选择的前提下,没几个男人愿意入赘的。
而乔家湾的年轻一代,选择入赘的就乔卫星一个。
所以,乔卫星在乔家湾也算是“大名鼎鼎”了,他带着媳妇回娘家,自然引起了八卦中心一众村民的注意。
双方互相打过招呼,等乔卫星夫妇走远了,村民们才开始议论纷纷。
“真是可惜了,卫星这小子长得一表人才,怎么就选择入赘了呢!”
“还不是因为家里太穷了,他家里兄弟多,要是一个一个的娶媳妇,估计轮到那几个小的,家里早就揭不开锅了,卫星这小子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才选择了入赘。”
“赘婿可不好当啊,我看卫星入赘后回娘家的次数那么少,估计他在那边的日子也不好过。”
“这也不一定啊,你们没看到吗,刚刚他媳妇手里大包小包的,带来的礼品可不少,要是卫星在那边的日子不好过,那他哪来的胆子和能力置办这么多东西带回娘家啊?”
“说得有道理,这么说来卫星这小子在那边还挺受重视?”
“受不受重视我不知道,但起码人家女方应该对他还不错。”
“……”
与此同时。
随着乔二爹和乔三爹的到时,乔二河兄妹也正式开始了杀猪前的准备。
在农村,杀猪那可是真正的技术活,没有相关经验的人,想要杀猪还真有一种无处下手的感觉,甚至在杀猪的过程中一个操作不当,被猪挣脱了还可能会导致帮忙按猪的人受伤。
以前,乔二爹和乔三爹他们杀的猪,都只是一百二三斤左右,最重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斤。
可如今,乔二河家这头大肥猪的重量,已经超过了两百斤,这么重的一头大肥猪,乔二爹与乔三爹都是头一次杀,在兴奋之余也相当的重视。
哪怕乔大江和乔二河都有充足的按猪经验,此次负责“主刀”的乔二爹,还是再三交待,生怕他们一个疏忽大意,让猪给挣脱了那可就危险了。
听着听着,乔二河忍不住笑道:“二爹,等会有我在,你放心下手就行了,我保证这头大肥猪在我的手里,就如同一只鸡一样,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
乔二爹说道:“二河,你小子可不能大意,我知道你能挑三四百斤重的东西,身上确实有一股死力气,但这超过两百斤的大肥猪,它在生死存亡的时候,能爆发出多大的力量,我都不清楚。
反正,万事小心为上,免得被这头畜生给伤到了,那就不好了。”
乔二河笑了笑,说道:“放心吧二爹,我心里有数,你等会看我表演。”
就在此时,乔三朵跑出来说道:“二爹三爹,水已经烧好了。”
乔二爹闻言大手一挥,说道:“那就开始吧!”
于是,一行人便拿着工具,朝后院的猪舍走去。
来到猪舍后,那头大肥猪似乎是感受到了危险,开始朝众人嘶吼起来,声音之大整个乔家湾都能听到。
而听到这个声音,村民们就知道村里有人杀猪了,一个个闲着没事都朝猪嘶吼的方向走去,准备看热闹。
此时,乔卫星夫妇刚跟家人打过招呼,听到猪的嘶吼声,乔卫星不由得问道:“今天谁家杀猪了?”
乔父说道:“是二河家杀猪了。”
“那还真是巧了!”
乔卫星闻言脸上挂满了笑容,说道:“爸,妈,我跟月英去二河家看看。”
乔父乔母笑道:“去吧!”
乔卫星应了一声,便和媳妇一起带着礼品,朝好兄弟乔二河家走去。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