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是官员作壁上观, 压根不看好这次特殊的考试,甚至不觉得有多少世家子弟会甘心参加这种不伦不类的恩科。
至于女眷,如今女眷虽然挺自由, 但参政议政的本事肯定还是有所欠缺,最多在家管管账而已。让她们参加科考, 属实是为难她们了。即便陛下有意扶持,想来也没有多少女眷能考得过男子。
但张太守可不这么想,今年的恩科考试内容改了, 经义、诗赋一类的被砍了不少,增加了许多实用内容, 譬如他夫人要考的明算科, 几乎就是为他夫人量身打造的。
张太守自从得知夫人要参加恩科后整日里嘟嘟囔囔,看什么都不顺眼。他似乎有许多话要说,但每每对上杨夫人后却又怂了。直到这日,张太守实在憋不住, 借着小女儿的嘴问出来。
“娘,您去参加恩科, 若是高中是不是要留在京城啊?”小女儿好奇地问,若是娘去京城的话, 她能不能也跟着去?她还没去过京城呢!
杨夫人摸了摸小女儿的发髻,而后似笑非笑地望着张太守。
张太守立马缩着脑袋, 不是他要问的,是女儿要问的!
幽州是好,但是京城才是权力中心, 张太守也生怕夫人真铁了心留在京城不走了。届时夫妻二人分隔两地,感情能长远吗?只怕等他好不容易熬够资历调去京城,夫人早忘了他这号人了。
“我若能留在京城, 不好吗?”杨夫人挑眉问道。
女儿眼睛一亮:“自然好啦!”
小叛徒,张太守幽幽地望着女儿。
杨夫人望着他:“太守大人觉得呢?”
张太守心里一突,很想说好个屁,但是扪心自问,谁家儿郎若有这份出息,必定是光耀门楣的大好事,他实在没脸反对。纠结再三,张太守也只能含糊着道:“还……还行吧。”
杨夫人冷哼了一声,这人若是真敢反对她留在京城,她还真得和离,再带上女儿一走了之。不过如今看来,这家伙尚且有些良心。
杨夫人没说的是,自己从一开始中意的便是郑大人掌管的市舶司,并非沈尚书的户部。
市舶司在京城设衙门,但是在地方尤其是海岸港口也要分设衙门。杨夫人跟沈璎时常有书信往来,知道幽州也会有个分衙,还是各地最大的一个分衙,今后,幽州会借助市舶司的支持大兴海贸,假以时日,这里会成为不输江南、甚至不输京城的存在。
河北道是龙兴之地,也是杨夫人发迹的地方,这里有赠春坊,还有已经规划好的商路,此间种种,无不凝聚着众人的心血,杨夫人压根舍不得放手。
不过梅燕娘可能要走了,她是一心奔着京城去的。这样也挺好,日后不论是幽州还是京城都有她们的人脉,姑娘们入了官场之后也有个引路人。
这回科考,最为积极的便是河北道的女眷了,甭管能不能考中,都想亲自过去试一试。
另外,华观复在永宁县教的那些学生们也想参加,他们读书的时间并不长,但跟着学院先生一路支教扫盲,甚至还跑去燕国教过当地百姓识文断字。文采方面或许还有所欠缺,但是办事的经验绝对丰富,人情世故也十分老练。
华山长之前就给他们送过信,让他们务必好生准备,不许丢了永宁县的脸,众人学得越发废寝忘食,生怕一个不注意就堕了永宁县跟陛下的威名。
但不少权贵弟子却对这次恩科略显不满。
张戚等人虽然带走了不少权贵高官,但是地方上仍旧有许多权贵之后,世家的藏书与师资不是平民能比的,若论才学,他们自信不输任何人。本来这些人才是进士科的中流砥柱,奈何这位新上位的皇帝陛下太胡作非为了,各地世家权贵也想借此给这位年轻的陛下上一课。
没有他们的支持,朝廷想要获取人才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科考还要准备,比科考最先到来的是裴杼第二次登基大典。
为了筹备这次大典,几个衙门都被华观复使唤得团团转,如今衙门各处都缺人,且陛下给的预算又不够,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众人还是筹备了一场不输当初齐霆称帝时的登基大典。
似乎是为了别苗头,躲在蜀中的梁国也准备了一场登基大典,本来是预备着跟他们同一天,结果最近传来消息,说张戚那厮竟然将大典提前了,就是为了快人一步。
收到这消息后华观复气得不行,若不是黄道吉日都已经定好,他还真想劝陛下再改一下日期。
裴杼对此却没什么反应,他都登基过一回了,这第二次属实不怎么看重,他最近都在琢磨剩下那两个任务的事。发展商贸暂时交给市舶司,想要完成估计得费点时间;但最后那个任务他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总觉得莫名其妙的。想抓系统问一问,但是系统绑定的其他宿主进度还不如他呢,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跟任务相比,登基大典就不够看,裴杼甚至还安慰华观复:“蜀中才多大的地方,都不及河北道呢,他们也就自娱自乐了。”
“可这些人的做派实在是叫人恶心,他们甚至还给咱们下了帖子。”
裴杼也是一言难尽,他都不知道张戚到底发什么疯,除了给他们下帖子外,甚至还派了一队使臣入了长安,说是要观礼。
他们是打从心底里觉得,即便梁国已经退到蜀中了,依旧是可以跟景国平起平坐的存在。如今两国并立,自当互相尊重,并无高下之别。
想啥呢,之前都被他们打成那副鬼样子,还做着平分天下的美梦。莫不是跑远了后不用面对幽州军的威慑,又觉得自己行了?可见之前被打得还不够狠。
若不是看在他们送了贺礼的份儿上,裴杼早就将这群人赶走了,如今即便留下也没多重视,只是随意寻了个地方给这些使臣住下。
除这些梁国使臣,各地太守也奉诏前来观礼,阿尔普早早地收到消息,一月前便启程出发,前些日子才抵达长安。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周边几个支持裴杼的小部落一块儿来见见世面。
与幽州做过生意的新罗、百济等国也收到消息,纷纷派使臣前往祝贺,顺带聊一聊丝绸、茶叶的生意。
先前跟景国刚打完仗且还吃了不少亏的突厥等国听闻这些部落邦国全都派人过来,还以为景国又在密谋什么,或是铁了心联合其他部落针对他们。突厥人内部一合计,于是联合吐谷浑、回鹘一道,也派了使臣过来探一探究竟。
尽管裴杼并没有告知他们,但是他们还是巴巴地赶来了。
长安城百姓对此颇为紧张,突厥人不安分,年年都得在边境整出点动乱,他们也不知道对方这回过来是不是别有用心。但好在南北衙禁军已经重新建立起来,这阵子每日都在城中巡逻,百姓们见了士兵,心中才稍稍有些安定。
打了这么久的仗,他们实在不愿意再生波澜。
裴杼却深刻反思了一番,觉得景国还是不够强大,若是兵强马壮,国力昌盛,百姓根本不会这样为了区区几个异国使臣而担惊受怕。看来,他在幽州取得的成绩仅仅只是个开始罢了,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裴杼先后接见了各国使臣,等到阿尔普过来时,裴杼直接跟他商议了茶马互市。
西骨族接受了东胡大半的地盘,这些草场可都是养马的好地方。裴杼手头一直缺钱良马,即便他之前已经在东胡搜刮过一顿,可那也仅仅只是够用罢了。若要改良本土的马种,还需要源源不断的良驹。
阿尔普听闻今后还能跟景国做生意,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裴杼准备好的说辞甚至都没能派上用场,能被信任,他当然高兴,只是阿尔普这样赤诚,难道就不怕日后吃亏?
“这事儿就这么说好了,那咱们何时开互市?”
裴杼也没想到这么顺利,一时也没能给个准确的答复,只说:“具体什么章程,还得待朕同他兵部、户部商议过后才能定下。”
阿尔普心急道:“那陛下可得快点儿。”
他生怕这个好机会被旁人给占了。
阿尔普在裴杼这儿贴心懂事又温顺,可等到出门之后碰到突厥使臣,立马又换了一副鼻孔朝天的面孔。
狭路相逢,双方态度都不大好。阿尔普压根不怕他们,哼了一声后,直接撞着来人的肩膀,嚣张得离开了。
从前他哪里有这个胆子?但如今抱上裴杼这棵大树,阿尔普底气就上来了。突厥人之前都没能打过张茂行,往后就更没有出头之日了,他只要带着周边小部族紧紧跟着景国,便再也不会被突厥、回鹘人欺负。
突厥使臣气急败坏:“不过是景国的一条狗,他有什么好神气的?”
“住嘴!”为首的官员拉长了脸,“才被景国打了一顿,还没长够教训?”
剩下的人心里都窝着火,却也不敢在景国境内太嚣张。听说景国皇帝无耻,没有不杀使臣的好习惯,真要被他逮到了说不定一刀一个,还是别犯这个险了。
突厥等使臣只是受到冷落,梁国派过来的则是如坐针毡。
那个新任刑部尚书魏平跟市舶司郑兴成故意给他们透露,说他们先皇的皇陵被烧了!
以齐霆犯下的罪孽,便是死了都不够抵罪。不少将士们说要将他挖出来鞭尸,但裴杼没有这个癖.好,更嫌弃尸体挖出来不干不净,说不定还带病毒。
未免他们真刨坟,裴杼直接一把火全烧了,断了他们的念想。不过在放火之前,齐霆皇陵里的钱物还被掏出来用掉光了。虽然是陪葬品,但是裴杼不嫌弃,卖了一样能换钱。
梁国使臣痛心疾首。他们连自家皇帝的陵墓都守不住,实在无用。这事若是传过去了,蜀中还不知道要如何议论纷纷。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