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和朱樉一同去了东宫。
毕竟这伤势还没好嘛!赖在东宫的都是大哥的钱。
在这一点上,两人早就已经达成了共识。
....
而另一边的御书房。
老朱刚批阅完奏章准备休息一会儿。
起身正准备走两步。
“陛下,魏国公上书!”
一名小太监带著进了御书房,將一份文书递交了上来。
“哦?天德的上书?这倒是新鲜事。”
老朱露出惊讶之色。
平日里徐达都在外带兵,毕竟如今的大明边疆都还到处打仗,中原虽然是定了,可边陲还烽烟四起呢。徐达也就是忙里偷閒,估计过阵子又要出去了。
他上书很少,毕竟武將不是文官,不喜欢上书。更何况还是徐达。老徐要是有事情的话就直接入宫见驾了。
老朱拿起文书,打开翻阅。
【陛下亲启:】
【兄长。陛下,请允许弟弟唤你一声兄长。你我情同手足。原本天德以为陛下你成了陛下之后君臣有別。只是没想到陛下如此念著旧情,没忘了当年的情谊。心里不甚感动....】
“????”
看著这文书,老朱一脸懵逼。
怎么回事?
这徐天德怎么忽然煽情起来了?
老朱继续往下看。
文书的前段老徐感慨了一番,而在中段,主要回忆了一下前些年一起並肩作战的旧事。
老朱眼睛也不由有些湿润了。
“这徐天德,別的不学,怎么学上这文官舞文弄墨了?这文书写的,倒是怪伤感的...”
老朱嘀咕著继续往下看....
而看到文书的最后,老朱的脸色瞬间僵住了....
在文书的最后,亲爱的魏国公老徐大大夸赞了一番朱樉和朱橚的聪明懂事....
“???”
什么情况?
怎么和这俩臭小子扯上了?
老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很快,老朱唤来了毛驤,让毛驤调查。
调查的结果出来,老朱在听完毛驤的调查结果之后,一张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混帐!混帐!!”
“这两个逆子!”
“把咱的这张老脸都给丟尽了!”
毛驤在暴怒的老朱面前缩著脑袋,一声不吭。在通过了解知道了具体情况之后毛驤就已经预料到了老朱的反应。
心里暗自发苦....
二殿下,五殿下,你们俩都真行啊!
打著陛下的旗號去常家蹭饭?
这是生生在打陛下的脸呢!
......
御书房里,老朱被气得够呛。
老朱最是好面子。更何况还是在老兄弟面前。
好傢伙,自家儿子一声不吭去人家家里蹭饭吃?打的还是自己的旗號?
这事情要是传出去,那自己这老脸往哪儿搁?
“这两个小混蛋在哪里?给咱带来!”
“愈发放肆了,胆大包天!简直就是胆大包天!”
“是!”
毛驤赶忙称是,正准备出去。
“先等等!”
就在毛驤刚要离开御书房的时候老朱忽然叫住了他。
老朱皱著眉头。手上攥著文书。
沉默了一下抬头看向毛驤挥了挥手。
“罢了,这次就算了。”
.....
老朱有著自己的考量。
手上的文书说明目前还没人知道这俩小混蛋是打著自己的旗帜去蹭饭的,反而常家和徐家都以为这是来自自己的吩咐。这要是大张旗鼓的一抓,那自己不等於不打自招了么?
这就直接坐实了皇子为了蹭顿饭假传圣旨的事了么?
想到这...老朱脸色一黑....
真要这样,那咱的老脸可算是丟尽了....
这俩臭小子还动不得了....
这锅,咱还得直接背下?
被强行甩了一口大黑锅,老朱的感觉相当不好.....
......
东宫。
朱樉和朱橚回到了宫中。
朱樉和朱橚虽然还住在东宫,但住的是偏殿,毕竟伤都好差不多了,占著大哥的床位不是个事儿。
“老五。你想好做什么买卖了么?”
既然朱橚已经摆明了不怕挨揍,朱樉也就不劝了。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也经受不住诱惑,也想赚点银两。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老朱给的月例少不说,这些月例钱还有部分被老娘剋扣。
老娘以担心乱钱为原因,直接卡去了一半的月例。对此朱樉也是敢怒不敢言。
虽然现在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可要是能有点钱买点小人书,连环画,打造个趁手的兵器,弄一匹属於自己的战马,也是好的。全都是朱樉的梦想。
朱樉对钱有需求,在朱橚的引导和诱惑下,十四岁的朱樉很快就沦陷了。答应给老弟朱橚打下手,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拿钱。
“买卖想好了。不过现在我们需要场地。”
“场地?”
“东宫不方便。东西进宫要盘查,我们但凡弄点动静父皇那边就知道了。这买卖还怎么做?”
“那咋办?”
“所以得找个场地啊!得在宫外的。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去租一个带小院的房子也成。”朱橚皱著眉头思考著说道。
“带小院的房子?一定要租吗?我的秦王府能用不?”朱樉犹豫了一下询问道。
听到朱樉的话,朱橚忽然眼前一亮。
差点忘了!
二哥他十四岁了。正常来说应该出宫住。这秦王府早就归二哥他自己管了。
这个和自己不同,虽然自己也有吴王府,可这王府就是个名头,在哪里还不见影呢....
“就去秦王府!”
朱橚当机立断。
又免费又宽敞的场地,这不是现成的嘛!
“事不宜迟,我们给大哥留个口信,然后马上去你王府住下!”
“然后呢?”
“然后?然后开始搞钱啊!我们好歹也是堂堂大明皇子。天天这么缺钱的,像话嘛?之前是没有本金,现在这不找魏国公借了点银子了么?”
三十两,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绝对的巨款了。洪武四年普通的一个壮劳力,辛苦干一年,也才只能赚个八九两的银子。
大明朝洪武年间百官的俸禄比其他朝代都要低,九品官员的月俸也就五石粮食,折合银两五两银子。三十两。够一个九品官的半年薪水了。
也就是徐达,老朱对於这群老兄弟在钱上面是真心没的说。该给的赏赐都赏赐到位了。他寧愿自己省点也不会吝嗇赏赐。
这个时期的老朱的各种行为有明显的模仿李二的痕跡。这会儿的老朱还有梦想,他也想当个虚怀若谷的明君....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