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董车骑要开始行动了
月黑风高。
朱漆大门镶嵌青铜兽首,门悬卫將军府鎏金匾额已换做车骑將军府。
两侧列石雕弩机,门前两座青铜望楼,旗帜猎猎,更添威势与警戒。
自董承升任车骑將军后,得以开府治事,短短时间网罗人才无数,与司徒赵温不同,他的將军府可不是司空府的人才储备库。
赵温的司徒府所徵辟的人才,最后都会流向曹操的司空府。
又或者说曹操把想要的人才先拿到赵温魔下镀金,最后再召回来。
如此时的刘馥被徵辟为司徒,將来的陈群也会到司徒府任职,简而言之赵温在用他的名望为曹操任意驱使。
完全是个摆设。
杨彪正是不想像赵温一样被曹操任意摆弄,於是选择摆烂。
而董承选择反抗。
“孝儒先生,董贵人她有喜了....,
暗室漆黑,只点著一盏灯,只看得见一张案几和坐著两个人。
董承的鬍鬚好几天没有修剪,看著有些疯涨。
双眼更加带著脾之色,似是因为升车骑將军,开府治事,令他渐渐得意自满,或也狂妄。
今日他得到宫中小黄门来报,他的女儿董贵人,在刘协不断的努力,终於怀孕了。
像是慢慢生长的朵结出了果实,董承的野心也结成了果实。
李儒闻言,发皱如枯树皮的眼皮,微微闭闔。
他暗自嘆了一口气。
“曹贼已经筹集好粮草,其上奏陛下將於四月一日出征河內。”
董承继续说道。
魁梧的身姿缓缓起伏,摇曳著油光,在李儒的面庞上忽明忽暗。
曹操出征当然要上奏天子,不过也不是徵求天子同意,告诉他一下而已.::
“將军能確定曹操已经筹集好了粮草?势在必行?”
李儒颧骨凹陷,说话的时候脸皮撕扯。
势在必行这句话乃一语双关。
曹操亲征河北,势在必行?
將军打算起事,势在必行?
是的。
李儒心中有丝丝担忧,这未免太巧了。
自从刘升入许都之后,曹操数次顶撞刘协,又突然恭谦避让群臣,表董承为车骑將军开府治事,群臣皆得拔擢。
像是特意为群臣们增加影响力.::
而刚好董贵人又在此时怀孕,曹操还打算亲征河內。
事情过於有利,令李儒不得不怀疑。
“曹贼司空府仓曹刘哗密报,宗正刘艾亲口所言,粮草还能做假吗?”
董承闭目而显狭长。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曹操到底是不是真的要亲征河內,这做不来假。
刘艾汉室宗亲,铁桿保皇党,又与董承同朝为官近十年,他说的话难道不能信?钟郭薄几人,董承能不了解?
李儒眼角微垂,默然不语。
他虽然为董承密谋反曹之事,但一直都没有操之过急。
他完全明白董承的意思。
那就是趁著曹操亲征河內,与刘升联结,引刘备吕布入朝救驾,一举赶走曹操势力,是为清君侧。
而后那自然是董承刘备吕布以及长安旧臣们掌控朝廷。
短短十几年间,这样的事已经发生过无数次,经验很多的董承,信心十足。
然而李儒却颇有顾虑。
太快了!
事情发展的太快了!
可他又无法勘破全局。
“先生在顾虑什么?旧臣中大多支持我等,曹操离许,而禁军虎賁军羽林卫都有我们的人,再加上刘备吕布,这难道不能成事吗?”
董承咬牙而四方嘴肌鼓起。
在刘升面壁思过以及好好学习的这段时间里,董承可没少活动。
旧臣指的是跟刘协东归的长安旧臣,其中有谁不方便透露....
而长水校尉种辑,虎賁中郎將丁冲魔下偏將军王子服,羽林郎韩斌魔下偏將军吴子兰,都是董承先后拉拢的心腹。
种辑是董承绝对死党,前长水校尉郭仁因为刘升当街暴打粪餵董继之事被革职,玩忽职守!
则种缉上位。
丁冲是曹操死党,但他的魔下王子服会趁乱杀了他,虎军群龙无首。
韩斌为颖川韩氏,董承得袁绍密报,韩斌是袁绍的人,到时候吴子兰也能顺利掌控羽林卫。
那么董承便能掌控皇宫,继而杀向同在內城的曹操司空府,截其家眷。
守住內城再等刘备吕布前来,难道不是大获全胜?
“那么便开始吧.....·
夕李儒深陷的眼窝里露出幽深的眼珠事已至此。
已经没有回头路,董承说的对,密谋大事者岂能犹犹豫豫?
“我明日入宫一趟。”
董承面目凌凌。
他將手伸进漆黑不见五指的案底,將一副写著饮酒其十的纸帛掏了出来。
其中一行“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的行书字体被灯光人影恰好遮挡,
並没有吸引到董承和李儒的注意。
这正是刘升的笔跡。
董承还在黑暗里掏来掏去,全是刘升的笔跡案读,包括向刘协凛报的淮南袁术之战,以及回復各家达官贵人的名刺。
不知道的还以为董承和李儒是刘升的忠实粉丝......我太爱他的书法了!
“刘升之书法別具一格,难怪连钟都会讚赏..:::
李儒点燃案面上的油灯。
赫然提笔著墨。
正是以刘升正式公文隶书体偏向行书体的笔跡,而向刘备写了一封信。
信之內容为。
父亲在上,今得天子密詔与车骑將军董承谋诛曹贼,曹贼將於四月初亲征河內,此正是我等匡扶汉室.....
李儒手臂纤瘦却不急不缓,稳如山川横移,模擬著刘升遇大事而从容的气度,下笔如有神。
他还非常阴险的加了一句,天下形式变幻莫测,我等此前所议当权变也.....
似刘升这样的英杰,似刘备吕布这样的一方诸侯,难道刘升为人质前不会与他们有议?
与此同时。
董承也以自己的口吻,给刘备吕布写了一封信,除了天子密詔匡扶汉室的大义,也言及二人切身的利益。
何必受制於曹操?我与你二人共谋天下!
书信罢了。
董承讚嘆李儒。
“先生特技!天下无双!”
次日。
董承入宫勤见天子刘协,去时两手空空,归来时也两手空空,然而名叫衣带詔的密谋计划就这么开始了。
而李儒亲笔的刘升书信,以及董承的亲笔书信也开始了五日的长途旅行,目的地南阳宛城。
难道密谋大事的关键要靠李儒的拿手绝技?
这未免太过儿戏了吧?
实则不然。
许多大事往往就在关键的细节。
而且。
这只是辅助手段,关键的是还要看几日后与刘升的会面情况,董承会用铁一样的事实告诉刘升,什么是势在必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