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真正槨室,淤泥阻路
疑冢,即是所谓障眼法,用於掩盖真正墓穴位置的手段,令取得明器的倒斗人满意而退,从而將真墓保全。
这处地宫看似机关重重,但危险程度在陈阳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里,连前三也算不上。
所谓墓局,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难测,地利易改,可这处大斗里除却属於人为设置的机关外,並没有体现出任何地利上的优势。
“所以,若想要找到承露金盘,必然要寻觅到大斗的真正入口。”
陈阳將疑冢之事大约解释给了裘一功后,又道:“包括先前见到的一切,藏库与室加起来都是疑家,废帝迁居此地后,大约过了四载便鬱鬱而终,大型陵寢必然是来不及修建的。所以,若其身怀承露金盘级別的重宝,必然要想其他办法,行瞒天过海之策。”
“原来如此。”裘一功点点头,眼睛里重又燃起了希望,“我就说齐仙盟的消息不至於出错,这废帝也是可恶,竟如此狡猾!”
要说可恶,倒斗人打搅死者安寧、破坏墓局布置,趁机劫掠阴宅,不是更可恶?
陈阳认为,能否得手,全看自家手段,若被疑冢骗了过去,也只是技不如人,何必跟个小孩一样气急败坏、怨天尤人。
“室里埋藏的多半不是废帝,而是为其挡灾的殉葬亲隨,我们现在该寻找真正入口”
在裘一功贪婪的目光下又用起重瞳珠,陈阳便是要钓起对方心中的贪慾,同时暗道自己果然心慈手软,没有因对方心怀恶意就直接打杀,真是正人君子。
疑家採用的是虚实之法,所以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便有可能隱藏真正墓室所在。
对於利慾薰心的倒斗人来说,最没有价值的地方是哪里?
粮库。
陈阳径直前往最易被人忽视的粮库,看著里头虫卵多过粮食的情景,忍耐住不適,用铁锹扒开那些已经烂透的粮袋,分辨出其中有水稻、粟、麻、甜瓜、梅等作物的种子,俱是先汉时常食用之物。
分山掘子甲完全无视了裘一功幽怨的眼神,紧紧地跟在陈阳身后,好奇张望,由於其喜食虫类的关係,周边能活动的虫类都躲得远远的,不敢滋扰。
清理出粮库偏向中间的位置,陈阳又借重瞳珠看到一块较为可疑的地砖,用铁锹轻轻一敲,便传来底下中空的清脆声响。
““.——-就是这了。”陈阳转过头,看向好奇观望的裘一功,“挖开。”
“好!”
裘一功眼神发亮,擼起袖子正准备动手,陈阳身边的分山掘子甲却抢先出击,削铁如泥的小爪子很是锋锐,卖力地刨开面前青石砖,將地面打通。
无视了被碎石溅了一身的裘一功,小东西甩了甩尾巴,亲昵地又蹭著陈阳裤脚,仿佛在表功。
“嗯,干得不错。”
摸了摸掘子甲的小脑袋瓜,陈阳低头看向通往更深处的地道,清理了一番周边后,令其完全显现出来,是一道斜向下的青石台阶,大概有七尺宽。
“我这掘子甲今天的表现確是不错,看来它也想在掌门面前显显身手。”
强调了一句“我的”,裘一功脸上赔著笑,心中却发著狠,举著油灯的手指微微收紧,暗骂自己养了个白眼狼,平日里那些黄精蚁算是白餵了。自己叫这东西做点事就推三阻四,如今掌门才发话,它自发地就去动手,还真会见风使舵。
“你也算是练过些功夫,不知眼力如何?”陈阳看向裘一功手中火焰將熄的油灯,“下墓难免遇到意外,灯光熄灭更是常有的事。”
裘一功从思绪中脱出,有些慌张的样子,显然没有太多趁黑摸金的经验,却又因为承露金盘的吸引力实在太强,咬牙道:“没怎么练过,但应该不妨事!”
见对方执意如此,陈阳也就由得其去,反正他自己在黑暗中视物如常。
“底下太黑,灯光太明显,將灯先吹熄了放在上头,回去时再用。”
摸金校尉有“鸡鸣灯灭不摸金”的说法,认为灯灭是凶墓的徵兆,但陈阳主动熄灭灯光自有其原因一一若在漆黑一片的空间里出现火光,等同於主动暴露位置,引起黑暗中的事物窥伺。固然邪秽之物大多畏光怕热,但寻常油灯的火焰轻易便可熄灭,其实派不上大用场。
既然如此,不如放下灯盏,也好解放只手出来。
“是,掌门。”
裘一功照著陈阳的话做,將油灯熄灭后放在一边,不须吩咐,很是识相地主动走在陈阳前面。
即將到达密道尽头,眼见得深层入口就在前方,二人却无法再前行。
极厚的泥水已经埋没了最下面的数层台阶,几乎將小腿浸没。
陈阳推测,或许当年墓地修建之时,便引了旁边彭泽支流的水来充当墓局机关,所以当年大水才能轻易倒灌进墓穴之中,並冲塌了下方某处夯土,毁了大半墓局布置的同时,也引得大量泥水涌入。
后来大水退去,墩墩山重新浮出水面,泥水却残留下来,积聚於墓穴深层,
因地劫而在下头形成了沼泽般的环境。
常人若陷入其中,可谓寸步难行,天知道这层极厚极臭的泥水里头,还隱藏著什么污秽之物。
“这这可如何是好?”
裘一功一脚踩进泥里,险些滑倒,好不容易站稳,一条腿却已沾满了泥水,
急得挠头抓腮。
若不能进去亲眼確认到底有没有承露金盘,他怕是连觉也睡不好的。
一时急火攻心,满是血丝的双眼有些发红,见裘一功急得团团转,陈阳心中暗笑,开口道:
“这事简单,你跟我来。”
他带著裘一功回到上方疑家,两人將疑棺从柠体里抬出,一前一后將木柠放倒、侧竖著抬进密道,丟在泥水上方。
只见木製穆体犹如一艘小船,只在泥水里轻轻地陷进去了一点。
此柠用的是上好材料,名为“帝王木”,原生於巴蜀,树干最高能生至百丈,截开后其板材之中有天生纹理,坚如铁石,以之盛装生肉可数天数夜不变色,常被王侯贵族用为梓材。
成长缓慢,加之被砍伐了太多,如今巨大的帝王木已经少见,为了修建帝陵,近代帝王已不得不將主意打在前代王朝的陵寢上,拆旧陵巨木而修新陵。
由此可见倒斗之事,並不只有民间私人所为,而那些对高坟大墓毁坏最甚的人,大多与庙堂豪族牵连甚深。
故而民间常將倒斗之事分为两类,一者名为“私倒”,一者名为“官倒”。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