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山道人,绝不倒斗 - 第177章 游侠借剑,结伴出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7章 游侠借剑,结伴出发
    “齐仙盟又有两名通法前来,但是铁头陀、王夜叉已死,所以还是只有三名通法在此。”
    鲁矩思索道,“可见此地颇受重视,我虽能看出这里是一处上古时代链气士的遗泽,却不知其主到底是何人·他们是不是从哪里收到了些风声?”
    陈阳看向苗月儿,后者则思索了片刻,道:“很有可能,虽然不知具体是从何处来,但齐仙盟中的確有特殊消息来源,此人自称百晓生,所居之处不明,卖消息的价格也著实不菲。”
    即便是名门大派,通法者的数量亦不会多,一次派出的人里头,至多也就两、三名通法者带队,才是此世宗门常態。
    诚如苗月儿先前所说,齐仙盟本身並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宗门,而是江湖上鬱郁不得志、没有家业之辈的散修互助之地,其中甚至有名门正派的弟子暗中参与,在利益面前或许能暂时纠结到一处,但若是遇到祸事,大多便成鸟兽散,
    甚至有可能反目成仇,所以不能將其视作铁板一块的独立势力。
    此刻苗月儿虽然没退出齐仙盟,但已算是与陈阳绑在了一起,自然不会蠢到吃里扒外。
    对於这新近冒出来、不知由谁组建的散修盟会,她算是最为了解之人,所以也没有隱瞒身份,大方地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尽数告知给墨家眾人。
    孟横秋归队后,鲁矩与陈阳约定的人手,总算是到得齐全。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孟横秋经先前一役,受了不轻的伤,眾人便又等了两天,直至其伤势稍缓,这才准备著手进山事宜。
    虽然伤势勉强癒合后已不影响行走,但孟横秋一身手段不知能发挥几儿成,且身上的血腥气亦容易引来洞天內阴邪之物的窥伺。
    再三考虑,並与眾人斟酌过后,鲁矩决定还是让孟横秋在营地之中留守,也方便照应没有通法、只会一些寻常护身手段的门人,同时亦可以在外接应。
    “既然无法与各位同往,便让此剑为各位所用吧。”
    浑身缠了多处绷带的孟横秋也不废话,只將所佩青铜剑取下,却並没有交给鲁矩,而是递到陈阳面前,豪迈地笑著道:
    “这把剑便借予道兄防身,此去葫芦洞天,若能以此斩下那妖女头颅,也算是了却我心头之恨,亦是告慰那些无辜死於其手的山民在天之灵。”
    孟横秋在墨家眾人里,虽然与陈阳认识得晚,也算是投缘。其身为游侠剑客的眼光,敏锐地看出陈阳才是最適合执剑之人,便拋开门户之见,爽快地將佩剑借出。
    “好。”
    陈阳大方地將青铜剑接过,见其剑身古朴、锋锐异常,正面刻有“兴利”、
    背面刻有“除害”,俱是以大篆写就,心下便知这是墨家游侠按照古法打造之义剑,號称只为行侠仗义、眾生之利而出,不为个人所动。
    一经入手,便散发出道道令人警醒的微冷寒意,显然有著不凡灵性。
    孟横秋借剑,並非是借了个空壳,更让剑中之灵暂时听命於陈阳。
    陈阳敏锐地察觉到对方埋伏了一手於此剑中,便闻弦歌而知雅意,笑道:“此去葫芦洞天,定不会让孟兄失望。”
    “哈哈如此便好!”孟横秋双手抱拳,横在胸口:“孟某便在此等待矩子与道兄的好消息了。”
    陈阳的到访並没有遮遮掩掩,而其余各家也有明察暗访的手段,几天的时间定以令他们了解到墨家请来了帮手。
    虽然在此盘桓了许久,但墨家先前只在为剪除危害百姓之辈、约束旁门散修,並未表现出进入葫芦洞天的想法。
    如今忽然有了大动作,自然引得眾人好奇,纷纷派出人手明察暗访,远远地观望起来。
    最先出现在附近的,是百谷的鹿夫子。
    百谷与五毒教,都是滇南之地的宗门丁,二者多有仇怨,如水火不相容。
    鹿夫子之得名,乃是因其坐骑为一头通灵白鹿,本人也是个衣冠飘瓢的文人雅士,頜下留有三缕长须,医术精湛、擅长配药解毒之法,手上常拿一卷《诗经》,虽並非儒家门人,但喜好文约约地吟诵诗歌。
    此人拋下一眾隨从孤身前来,並没有上前拜会墨家眾人,只远远地看书,一言不发。
    “百谷门人大多性格孤僻,不过鹿夫子的为人处世还算正派,若是遇到中毒受伤之人也会尽力施救,我们用不著太过提防。”鲁矩介绍道,“倒是那青蛇婆婆是他的死对头,如今不知道躲藏在哪里——-她也是苗女打扮,年纪挺大、身材瘦小,手上拿著根蛇杖,很是擅长毒蛊之术。
    d
    听到这话,陈阳看向背著掘子申的苗月儿,“这么说来,这位婆婆似乎颇能指点你两下子。
    “少瞧不起人。”苗月儿很是不服,“我的蛊术也不一定就比那位婆婆差!
    f
    “五毒教行事诡激烈,向来无所顾忌,我只怕这位婆婆与齐仙盟的人混到一起,到时有些麻烦。”鲁矩接著指向另一支衣著鲜明、皆穿著綾罗绸缎的队伍,说道:“唐门与天衣坊向来交好,自从来到此地便一直合作至今,多次派人探索此地,也折损了最多人手。”
    被称为三先生的是个年约三四十的男人,打扮得像个常见的乡绅、员外,正笑著朝鲁矩拱手施礼,目光从眾人身上扫过时,忍不住在苗月儿与曲素梅的身上微微停留了片刻。
    巴蜀之地豪富巨贾最多,號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天衣坊与唐门更是千年世家,底蕴不容小。至於这唐门的三先生,陈阳对其也有耳闻,此人乃是唐门老太君的第三子,与如今唐门的执掌者唐大先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据传闻十分好色,已经娶了八房妾侍。
    此外,並没有见到天衣坊的杨绣娘,陈阳猜测对方多半是不愿拋头露面,而是藏身在后方那用蜀锦摆成的幢帐里头,
    能够引来远在巴蜀的修行界人土,即便其在各自宗门里的位置並不高,葫芦洞天也算得上很有面子。
    盐帮的甘虎,是个有些名气的私盐贩子,也做些拦江劫掠的水匪勾当,自称是当年锦帆贼甘寧的后人,操船弄舟之时也常身佩铃鐺、以蜀锦为帆,招摇过市。
    “这些个巴蜀的大户,个个都是奢侈得很,即便在这险恶的重山里头也不肯墮了威风。”
    穿著简单短褂、外披百訥道袍的陈阳望著光鲜亮丽的几人,心道:“从那悬崖峭壁上运这些东西下来並不容易,即便如此,也不能打消这几个的攀比之心-可见蜀地世家的油水必然极多,我来此世上许久,还没有到巴蜀去倒几个大斗—也不知这些人的祖坟里会不会藏有什么好东西?”
    来自巴蜀的各家人物绝没有想到,只是露了回面,便被陈阳盯上了祖坟。
    他们遥遥地与鲁矩见过后,也整理出两支队伍来,与眾人保持著一定距离,
    大概与那百谷鹿夫子一样,想要跟在后头进山。
    面对这么多人的关注,苗月儿感到些压力,斜眼看向陈阳,却见他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没有將其他人当一回事,忍不住问道:
    “陈爷,咱们就这样打头阵做先锋,那不是便宜了这些跟在后头的傢伙?
    “我们吃肉,也得允许別人跟在后头喝口汤,葫芦山又不是自家开的,还能不让別人进么?”
    陈阳倒確实无所谓,“走在前头虽然风险大,但也能掌握先机,碰见好东西也可比其他人更快下手。”
    “但若他们下手暗算,断了我们退路呢?”
    “那就是他们取死有道—你放心,这洞天里头有许多弯弯绕绕,其中各有不凡,他们不一定就会与咱们一处。”
    见陈阳这么说,苗月儿勉强放下心来,跟著眾人一起趟过了山脚的河水,走到了那形似葫芦的神峰脚下。
    抬头往上看去,只见巨大的阴影將眾人笼罩,中心山隙间两侧石璧上,生有无数裂缝。
    其中几道深不可测,黑咕隆咚地不知联向何处。
    “上次我来的时候,便是攀爬到那石璧上,一边採药一边寻找入口,这才得以入內。”
    陈阳指著左侧石壁,对苗月儿道:“这葫芦山被天意分为两半,但两侧却都有地宫,其上的几处巨大缝隙,其实是连接各殿之间的甬道断裂后形成,只是入口被植物覆盖遮挡,並不明显。”
    “从下至上,来回曲折的顺序应该是正门、前殿、围绕著正殿的偏殿及中庭、后殿·—”
    “那这次还是攀爬到裂缝之中,藉助甬道进去么?”
    “也不是不行,只是这么多人攀爬起来有些不便,而这两处峭壁上不仅生有药材、更棲息有许多生灵,將其惊嚇到后难免麻烦。”
    陈阳回答道:“这次我要將这洞天全都探清楚,既然如此,就先找到正门,
    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进去便是。”
    鲁矩听到陈阳这样说,心中也有些期待。
    各派在此盘桓了许久,却都是靠攀爬至峭壁上的裂隙来进入洞天之中,时至今日也不知正门朝哪边开,也不知搬山道人有何种手段?
    陈阳所掌握的太极定穴法,是从地势之中寻找到藏风聚气的大致范围,先锁定穴场,再在其中点出灵穴福地,却是用不到寻找正门上,
    因此,他这便要用到搬山派的本有手段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