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风波不息,正一观
翌日清晨,陈阳很早便起身,而费德南更早他一步离开,去与师兄弟们一齐完成早课,念诵些早晚功课经、度人经、老子道德经。
虽然老费已经是通法的人,但受需得一步一步来,从三五都功篆开始,然后才是正一盟威篆乃至於更高层次法篆。由於费德南入门较晚,或许今年还没有他受的资格。
名门大派,规矩自然森严,相比起来陈阳授人镇岳秘与搬山秘篆,就显得略微隨意了些。
但搬山派毕竟人少庙小,也不需太过讲究、徒劳心神。
他取出承露金盘,以净水体孟又萃取了一遍天降甘露后方才饮用,在楼阁內的小香炉里点燃几根太上虚皇香,在香菸裊间链气养神,修行著作为基本功的八大神咒,而袖中青龙、白虎则各自化为一道虚影,於不时闪烁的灵光中,於陈阳周身上下围绕。
或许是因为身在道门福地的缘故,这一次链气,陈阳虽没有沉浸心神进得內景之中,冥冥之中却生出了些许玄妙感悟,不知不觉间就有些忘却了时间,虽感觉到费德南已带著个人归来,也没有將双眼睁开,而是继续集中精神。
费德南看著陈阳链气之时、不经意间显露的玄妙外象,一时有些心驰神往,
心道陈道长虽然並非天师府门人,但这链气时龙虎之气俱现的模样,显得倒比嫡传弟子还正宗些。
不敢出言打扰,就在旁静静等候。
“不好意思,叫二位久等了。”
过了半个时辰后,陈阳缓缓收功,睁开双目,只见內中神光凝聚、藏而不露,气定而神閒,自有一派瀟洒意境。
“多日不见,道友的修为又有进益。”许久未见的张成松朝著陈阳拱手道:“方才链气之时龙虎相伴,如此气象真叫人心折。”
费德南没有张成松这样能说会道,也不知道汉语之中的各种典故,搜肠刮肚一番后,从牙缝里恋出了两个字:
“厉害!”
陈阳笑了笑,看向多日不见的张成松,只见其人衣著没有太大改变,只是脸上多了瀟洒的长须,打理得十分柔顺,显得更加沉稳之余,气机也比之前茁壮,“道友的修为同样也有进益,这次罗天大前授仪轨上,你应要正式拜受正一盟威法篆了吧?”
“我这点修为在道友的面前,也实在算不上什么。”张成松苦笑道:“我方才在斋堂找到了德南,晓得了你在此居住,於是特意前来拜访。”
“嗯?”陈阳好奇道:“敢问有何事指教?”
他最近可没冒用过这位成松道长的名號,一直以本人身份行走。
“不敢当——-如今符篆三宗的精锐云集在龙虎山,其实原本也不算什么,只是不知为何,有人听说玉琪师叔对道友十分青,曾亲自传授雷法,所以於昨日夜间当眾说了些话一一具体的我便不多讲了,言下之意不外乎是想让道友离去。”
张成松露出了苦笑,“这人是阁皂山灵宝派的许浩,乃是许天师的后人,亦被视作未来灵宝派的掌门,得传《太上灵宝净明法》,是如今符篆三宗里头拔尖的人物。他的修为据说与玉琪师叔不相上下,据说此次內门小比,除却天师府的各派都派出一名弟子参加,师兄弟们认为多半是此人夺魁.”
张成松话没说完,陈阳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对於这样狗血而老套的情节,尤其自己还被迫牵扯了进去,不免有些无奈。
他摇了摇头后,冷漠地道:“雷法是我用法篆与瞳术换的,至於先前的炼丹术则是彭泽一行的报酬,为此我还险些折在了铁头龙王的腹中说来不算是占了天师府的便宜。”
“我也曾讲述过其中內情,奈何他並不听——总之,道友还是小心些。”张成松说道:“阁皂山与龙虎山同在江右一地,两家向来亲厚,许浩在天师府內也有不少拥簇,须知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陈阳答道:“总之,多谢道友特意前来告知。”
“无须多礼。”
见话已带到,张成松便告辞离去,脚还未跨过门槛,背后又传来声音,“道友请留步。”
张成松一个激灵回头看去,见陈阳从怀中掏出个小瓷瓶,交到他的面前。
“这是我先前炼製的参元补气丹,比起道友的九华丹自然是不如,却也对人稍有益,还请笑纳。”
鬆了口气,张成松从陈阳手里接过补气丹,道了声谢后匆匆离去。
他走之后,陈阳眉头微地坐在屋內,费德南见他若有所思的样子,便问道:“陈兄,接下来该怎么办?
“现在走了,人家还道我陈某人怕了姓许的。”陈阳开口道:“我搬山派小门小户,自然不如他灵宝派嫡传正宗有面子,却也不是泥捏的,他若要找事,我自然是奉陪到底。”
费德南见陈阳態度坚定,有些担心地道:“那今日还出去游玩么?要不先避避风头?”
“没什么好避的。”陈阳回答道:“我问心无愧,为何要因此而委屈了自已?一切照旧,你先歇歇脚,稍后我们便启程去老祖天师炼九天神丹的地方看看。”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因祖天师张道陵曾於彼处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
以此得名。其地群峰绵延数十里,號称九十九条小龙群聚,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岩的胜景,其山势龙蟠虎踞,並有瀘溪自东流来,绕山转峰。
“这形势可谓是天星照应、地气冲凝。”陈阳站在高处,俯视著周围的胜景,“尽取水之至柔,遍纳九十九峰的阳刚,山丹而水绿,灵性十足,不愧为玄门群山之首的第一福地。”
凭藉他研读《撼龙经》、《疑龙经》而习得的观星寻龙之术,再加上手头搜集的资料来看,这龙虎山所在位置乃是武夷山脉的西北部,临近彭泽之地,山水相逢后形成的一片丘陵,同时匯聚了名山大川的气运,確实是极形胜的一处地方。
若是读书,便是状元宰相;若是修行,便是成仙得道。
今日恰好下过了一阵小雨,空气因此而十分清新,笼罩在水汽云雾下的龙虎山仿佛蒙上了一层轻纱,如同縹緲仙境。
陈阳与费德南如今所在的地方,又被天师府的人称之为虎山,形状如同臥虎,前方有块宽阔盆地,据传当年祖天师自洪州溯江而上,到了此地界后,便於这座山的山脚结庐修道,炼成了九天神丹。后来第四代天师张盛回迁至龙虎山后,嗣汉天师府便扎根於此,与北方的孔家同为鼎鼎大名的千年世家。
“....”
费德南对於道藏尚且才刚入门,更不懂得堪舆之术,望著眼前的美景,只以家乡话说看些什么。
掩映在山脚绿树之间有处道观,名为“正一观”,亦叫做“祖天师庙”,就是第一代张天师炼丹修道的地方,为四代天师所建,如今已经过了多轮修,彼处乃是天师府的核心重地,等閒不可轻入,因此也就只有在山上远眺。
然而陈阳目力极强,重瞳法眼金光一闪,已將庙內部分情景尽数收入眼底。
观內主殿门户大开,只见老祖天师站在正中间的主位,样貌略有些奇特。
其身高九尺,红顶绿眼,鼻子高挺,眼有三角,双手过膝,实在不像是正统的汉人相貌,但据说祖天师是汉初留候之后,只因身为异人而生有奇相。正一观作为天师府祖庙,倒是很诚实地还原了这一点。
祖天师据说有弟子三千人,但得其真传除却天师外,就是王长、赵升这二位第子,他们隨同祖天师飞升而去,因此同样被塑了神像,就分列於祖天师左右。
再不远处还有数尊神像,其中有將天师府回迁至此的四代天师张盛,及其他各任天师。
话虽如此,陈阳却还晓得天师府的一桩隱私,祖天师之子张衡虽是二代天师,但因其早亡,实际接任张天师之后將彼时的“五斗米道”发扬光大的,是后来被三代天师张鲁所袭杀的张修。
將目光收回,陈阳敏锐地注意到远处有一群人似乎正朝自己而来,其为首者头顶九光宝耀莲冠,穿有长三尺六寸的云谷絳文仙褐,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鬢角留有两道长发。
相隔极远,这人也察觉到了陈阳的打量,將头微微抬起,隔著山道与陈阳四目相对,露出一抹傲然的笑。
眼前这人如此春风得意、盛气凌人的样子,多半就是灵宝派的许浩。陈阳想著,也不知道是在这里恰好撞上了,还是这人收到了风声,刻意前来会一会自己。
这样爭风吃醋的事情太过丟分,陈阳並不屑去做。他一心只在得道飞升、研究长生之秘上,对於儿女情长並没有多在乎。况且两世为人,已令陈阳看开了很多事,心思很是通透。
兵来將挡,水来土淹,且先看看形势再做理会。
身姿挺立在一块白色的山岩上,陈阳將双手负於身后,淡然地等待著灵宝派一行人来到面前。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