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山道人,绝不倒斗 - 第288章 白虎车,丹书铁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8章 白虎车,丹书铁券
    “昭王棺槨若不在这前后左右四殿之內,多半就位於隱藏起来的密殿。”陈阳说道:“天之四灵外,其实还有第五灵,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以及其中央的黄龙,云笈七籤有云:谨白太上太极四真君,请存五方五灵神。”
    “中央黄为土,黄龙便象徵五行之中的土,地位更隱隱在其余四灵之上,极为尊贵。
    ”陈阳说道:“既然是四灵抬尸,尸身就要不偏不倚,所以此处没有棺柠倒也不令人意外。”
    提前已设想了许多可能,陈阳很快就解答了楚王的疑问:“土为黄,黄龙也即是皇龙,在这墓局之中以黄龙自比,看来昭王自视甚高啊。”
    楚王闻得此言越发尷尬,或许老祖宗真有不臣之心,但他现在只想做个醉生梦死的逍遥王爷,实在不想多涉及这类敏感话题,看向那以刀枪剑戟组装而成的『白虎”,
    道:“道长这话的意思我听明白了,也就是说地宫还有一处隱藏起来的密殿是吧?不知该如何进去?附近可有线索?还有这东西,到底藏有什么玄机?”
    苗月儿见楚王心虚地直冒汗,心下暗笑。
    “这东西,我看应该和虎车有关。”广济和尚憋不住插话道:“这是自上古时便有的战车,专用於衝击敌阵,虎口与虎爪各插有长枪,身上满是刀刃。对敌之时,士卒会將其推入故阵之內,所向披靡。”
    “原来和尚不仅看佛经,也看兵书战策。”陈阳看了广济一眼:“这玩意確实与虎车有些相似,而兵刃属金,以刀枪剑戟组成的虎车,也很是符合白虎。至於昭王棺所在的密殿位於何处,其实很简单。五行之中,火生土、土生金,所以密殿必然与朱雀殿、白虎殿相连,先前我们在朱雀殿的时候,不是看到了一条铜锁链么?”
    “对啊。”苗月儿一拍巴掌,“那朱雀的一只脚就被锁链捆著,另一端连到了这里。”
    广济和尚兴冲冲地四下张望:“这么说来,密殿的入口应该就在锁链沿途的某一处,
    这地方是以奇门遁甲布置而成的八门金锁阵,处於南方位置的是开、休、生三门,分別对应艮、坎、乾三卦,是这边!”
    说著,他大踏步地绕过面前利刃组成的白虎车,朝著南三门的位置走去。
    陈阳心道这和尚对於八卦与奇门遁甲倒也颇为熟稳,只是这些术数是道人与术士的专长,吃斋念佛、修行持戒的和尚向来不热衷。这广济和尚的古怪,莫名让他想起了另一个不务正业的和尚,也就是先前魏国公府的狗头军师法寅。如今应天之乱已过去许久,却没有听说这和尚的下场,也不知其是跟著一起被诛杀了,还是逃得了一条性命、於江湖上隱姓埋名?
    四处配殿所用的砖头都是澄浆砖,而铜锁链的顏色与其十分相近,故而很难被分辨。
    由朱雀殿延伸而来的这段锁链,走得是砖缝之间留出的凹槽,广济和尚仗著对阵法的熟悉,主动来到了南三门处,在地面上搜寻起来,神色看上去极有兴致。
    地面的刀林,所用的每一把武器都有著相类似的形制,彼此之间交相辉映著配殿內微弱的光亮,置身於其中极容易目眩头晕,进而失去方向感。相传当年诸葛亮便是以相同的奇门遁申之术,以八阵图困住江东大军。
    “哈哈。”
    未过多久,广济和尚兴奋地踩住地面,微一用力,传来阵叮叮噹噹的声响:“找著了,在这!”
    在旁静静关注著对方行动的陈阳闻言看去,只见那条锁链所在的方向,恰好连通著生门,“生门属土,居艮宫,而那黄龙殿也是五行属土——密殿入口就在彼处。”
    陈阳当即迈动脚步,去往生门所在位置,与广济和尚匯合。
    他身后的苗月儿与楚王则赶紧跟上,几人之间分明相隔不到三五步,结果绕著刀剑甲胃三转两转之下,楚王竟莫名地与其他人失之交臂。
    他方才在眾器械里头,看到一把品相很是不错的绣春刀,此刀较常见佩刀略短小些,
    微有弧度,便稍稍多看了几眼,结果回过神来后,已不见他人踪跡,四下里张望一番,只见得寒光闪闪,映照的人心中发慌,暗道也不知这地宫內到底是从何处来的光亮,令这些兵刃有种莫名的阴森,独处之时心里直发堵。
    “道长!大师!”
    並不纠结於顏面,深知这时候绝对不能到处乱走,若是误闯死门恐怕神仙难救,楚王站在原地大喊道:“二位师父,你们在哪?”
    考虑到楚王未通玄窍,陈阳已经放慢了步伐,谁知道最终还是將其给丟了。
    毕竟修为相差太大,想要面面俱到地照顾对方並不容易。
    好在陈阳知觉极其敏锐,耳朵微动之下,听到了来自楚王的微弱求救声。
    这八门金锁阵也是奇怪,不仅容易令人迷失方向感,也似乎能吸收声响,此刻周围刀剑都隨著声音一齐振动,令他难以辨別声音的真正来源。
    更要命的是,位於八门金锁阵中央的白虎车,此刻在周边剑刃、甲胃被声音震动之后,也跟著微微颤抖起来,身下机关正被启动,从地面缓缓上浮,露出底座及下方的轮轂。若是令其冲將起来,陈阳及其余几人倒不一定会有事,但楚王作为墓主的后人,多半要粉身碎骨,被碾成一摊烂泥。
    “这玩意,好像是以音波作为启动的关键?”陈阳眼前一亮,暗暗说道:“这种声动机关倒是少见,地宫之內常年寂静,唯有遭人入侵的时候才会有这大喊大叫的情况看来,这些插在地面的刀剑器械除却充作障眼法与障碍外,也有吸收声音振动,进而借其启动机关的设计,確实是巧思。”
    眼下,楚王若是叫得越急,机关也就启动得越快。
    然而,想令其闭嘴也並不容易,隔著这么远,若是自己也大声喊的话,只会更快地令白虎车启动。
    还是多走两步,把他领回来吧。
    苗月儿挠了挠小巧的耳朵,略有些害羞:“师兄,没想到这楚王这般不济,跟著人都会走丟,这下怎么办?”
    “你在这呆著不要走动,我去把他领回来。”
    说到这,陈阳向前走了两步,绕过一具全身甲,出现在了楚王前方十丈外的距离,將手指伸到面前做出静声手势。
    楚王见到救星终於出现,面色一喜,便要朝著陈阳跑来,却忘记了这八门金锁阵是不能直来直往的,才踏出一步,眼前一,又失去了其他人的位置,心中懊悔无比。
    刚才见陈阳与广济在这阵法里行走得轻鬆愜意,仿佛跟在自家后院里一样,如今自己独自在这阵法中行走,才知晓此事並不轻鬆。
    下意识又想喊叫求助,想到陈阳刚才示意安静的手势,明白对方不会无的放矢,必然是周边发生了什么,只得勉强將恐慌、失措吞下。
    可惜为时已晚,白虎车此刻已完全高出地面,只见四个车轮的中心处也打造有朝外延伸的尖刺,几乎將道路完全占据。其高约一丈有余,车身完全由精钢製作而成,极其沉重。
    轰隆作响间,楚王下意识回头,只见白虎车以摧枯拉朽之势朝著己身碾压而来,那虎头的巨口不知何时也朝外张开,仿佛正在咆哮。一瞬间,白虎车的外形,与先前在林千户那里听到的虎妖传闻混淆在了一起,令楚王心惊之下,再也无法保持镇静,大喊出声:“道长,救我呀!虎妖出现了!”
    在性命之危面前,天家贵胃一样顾不得体面,与凡夫俗子並没有什么区別。
    人当然是要救的,否则平白落了陈某人的名声,三个修士若连一个凡人都保不住,传將出去是要声名扫地的。
    先前端详那白虎车的时候,因为没从其身上察觉到特殊的灵性,所以陈阳没有多在意,只当做普通布置来看待,早知道会有眼下这等麻烦,当时便该將其顺手毁掉。
    而说到虎妖,当日嚇嘘镇守官兵的虎灵此刻还在陈阳臂膀之上附著,对於这事比任何人都清楚的陈阳,猜出楚王是心神不安之下、被那白虎车嚇到而出现了幻觉。
    无奈地摇了摇头,陈阳放弃了省些法力的想法。
    抽出龙鬚笔,以极快速度写就一道金光符,陈阳將笔锋一甩,將气符朝前打出。
    灵气凝就的符法后发而先至,赶在楚王被白虎车撞上之前飞到他的身边,化作一道温暖光芒將全身笼罩。
    此刻虎爪上的尖刀已经快要刺入楚王心窝,他本想挥剑將其劈开,结果那把重金请匠人打造的龙泉宝剑是个银杆蜡枪头,瞬间便被崩断。畏惧之下,只有暗道一声我命休矣,闭上了双目。
    於金光符的庇护下,身周灵光流转、隱有龙虎虚影徘徊缠绕的楚王,以並不壮硕的身躯横在路间,將启动的白虎车给牢牢抵住,锋刃根本刺不进护体金光,看似不可阻挡的去势如今停留在原地,四个轮子仍在旋转,却再也前进不了一步。
    金光咒向来是陈阳拿手的防身手段,运用得十分独到。
    这一道符法,是由普通金光符与显灵护身符融合而成,为陈阳掌握了先天一气符后,
    以龙篆修改而成的中天符法,亦是搬山派的独特法门。
    他在龙虎山天师府阅览道藏后,心有所得之下新近创出这符法,谁知第一次使用却不是用於自保,而是用在了救不大相干的人身上。
    以陈阳袖中龙虎混合金光咒的威能,在白虎车下保住楚王的一条性命,实在算不得有多困难。
    “.....
    楚王闭了会双眼,预想中血肉飞溅的场景却並没有发生,周身上下不仅没有疼痛感反而有种暖洋洋、说不出来的舒服。小心翼翼地睁开双眼,见到方才还气势汹汹的白虎车此刻正在面前趴窝,身后的地砖上留下明显的两道沟壑。
    摸了摸身上,確认全胳膊全腿,便是油皮也没有擦破一块后,这才鬆了口气,满怀感激地看著远处施施然走过来的陈阳:“多谢道长相助之恩,这白虎车突然启动,想必是那虎妖於暗处作祟,实在可恨!
    →”
    这时,围绕在楚王身边庇护的龙虎虚影还未散去,只见其中的白虎微侧过头看了他一眼,神色隱隱有些不善。
    陈阳见状,嘴角微弯之余,挥手散去符法,又手捏指诀,以阳五雷轰向白虎车的中轴,雷光一闪之下,中轴应声而断,整辆战车隨即散架,拼凑於其上的刀枪剑戟叮叮噹噹地散落一地,原本位於虎腹处的一个暗格因此被打开一一从中掉下个金匱。
    还有这意外之喜?
    陈阳好奇下,將金盒凭空摄起,抓到掌中楚王此刻也回过神来,深深为方才的惊慌失措感到羞耻,面色发红的同时,看向陈阳掌中的金匱,异道:
    “咦,这车上怎会有这事物?”
    陈阳一边將金匱打开,一边问道:“王爷认识此物?”
    “道长已救了我两次,在下实当不起这声王爷,你直接称呼姓名或表字都可,在下名华旭、字重德。”楚王答道:“至於此物,我確实认得,此乃太祖御赐丹书铁券。”
    陈阳打开铁盒,果然见到其中一块写有丹书的铁板,上面字跡密密麻麻。
    所谓铁券,也即是帝王赐给功臣的凭证,用以记录功绩、恩荫后人,有著类似免罪金牌的功效,可免除谋逆以外的大罪一次而不死。
    虽然如此,拥有这铁券的开国功臣大半都死於洪武帝所兴起的大狱之中,比起其名义上救命稻草的职能,倒更像是催命符。
    陈阳手中这块有“开国承运”四字的铁券,便是当年洪武帝赐给开国功臣之物,此铁券只颁发给立有军功的公、候、伯三等爵位者。
    铁券高七寸,宽一尺二寸五分,正是属於伯爵的规格。
    观其开篇所书,铁券的所有者正是“诚意伯”,听上去虽稀鬆平常,却正是当年青田先生的爵位。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